《繪畫構圖學》學習筆記系長篇連載,發(fā)表的是我在學習《繪畫構圖學》一書時所作的學習筆記和紀要,記錄了自己的部分學習心得,收集了部分該書沒有收入的、而我覺得挺好的圖例。
現(xiàn)在開始,自己將系統(tǒng)地安排學習繪畫理論和技法,以提高自己的美術鑒賞能力,更好地、更有意義地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為記錄退休后的學習歷程和學習心得,留下退休生活的軌跡,將陸續(xù)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整理的學習筆記發(fā)表和保存到自己的博客上,并請行家、老師們不吝賜教,在此本人向賜教的行家、老師們順致謝意和敬意。
一杯清淡的綠茶 ───────────────────────────────────────────────────────────────────────────────────────
第五章 構圖形式美的法則
第二節(jié) 均衡法則的肯定與否定
均衡法則歷來被視為構圖布局的重要形式法則之一,但目前這一法則已被一些繪畫、攝影作品和近代構圖理論所搖撼,國外對此法則也有持否定的意見。
一、均衡法則肯定說
1. 布局均衡是心理平衡的需要
繪畫構圖也存在著由于物象量比、力感等因素而產生的平衡與穩(wěn)定感覺。 構圖均衡時,畫面有重心居中的穩(wěn)定感,否則便有重心偏移,一邊沉重的不穩(wěn)定感。 均衡穩(wěn)定的構圖使人產生適應的愉悅審美感情,反之則會產生不適應不舒服,甚至對不穩(wěn)定的厭惡的心理情緒。
2. 畫面均衡穩(wěn)定感產生的原因
① 畫面的心理重心 人們根據(jù)物理經驗的心理反映,視畫面有重心。中軸線為重心線,畫面的中心為支撐點。由于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量比物理經驗產生的對畫面中物體位置量比的反映,而形成對畫面布局的均衡穩(wěn)定或不均衡不穩(wěn)定的形式心理,可由下面圖例說明。 圖260 圖261 圖262
圖263 圖264
② 量比均衡之說的不圓滿性 人對繪畫構圖的平衡感產生的原因很復雜,它僅僅是一種心理反映。這種心理反映除了構圖中物象量比(重量、數(shù)量)因素起作用外,還與構圖中物象的運動、動勢的力感、組合關系的力感、圖形與背景的量感轉化心理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形象空間位置對量感的影響作用和視覺適應心理的平衡等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在構圖中交織地使觀眾產生一種量比和力比,構圖中運用心理平衡感對此諸因素的調整而取得構圖的平衡。
盡管如此,不能否定量比因素是構圖均衡的重要因素。
③ 構圖中形象的重量感覺 構圖中形象的重量感,是人在生活中對自然界物體的重量感覺的心理延續(xù),是聯(lián)覺的反映。
畫面中物象的重量感覺僅僅是視覺心理的反映,它還受著色彩、面積、位置、引人注意的程度、圖形與背景等影響而有變化,因而它與生活中實際的物體重量感覺有很大的差別。 圖265
人們對構圖中形象的重量感覺大體如下(圖266): A、 色相相同,形體大的重于形體小點,復雜形體重于簡單形體。 B、 等面積色塊,明度低的重于明度高的;面積、明度相等的色塊,純度高的重于純度低的。 C、 構圖中的具體物象,動的物重于非動的物,生物重于非生物,人造物重于天然物,活動物重于固定物。但是這不是絕對的,有時依構圖情況會有所變化。 圖266
形象的輕重,具有惹人注意與否的的意義。構圖中最引人注意的物象,一般也是構圖中對均衡有影響的物象。人的“內在的興趣”是影響畫面物象重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④ 運動力感與空間量感對均衡的作用 構圖中的物體向著運動的方向和動勢的方向產生一種具有方向性的力感,這種力感猶如向畫面的這一運動方向增加了作用力,是構圖存在力比的作用,它影響著人對畫面構圖均衡的心理反映。 圖267
線條的伸延性也是一種動勢的力。 物象在構圖關系中其動勢的力感得到加強或抵消,都影響構圖的均衡之勢。 圖268 圖269 [法國] 埃德嘉·德嘉(Edgar Degas)《洗澡的女人》
⑤ 構圖中形象的空間位置對量感的影響 構圖中形象的空間位置有兩個含義: ◆ 平面空間看,形象位于畫面上下左右。它對量感的影響與前面所述的有關畫面重心支撐點的分析一致。(圖270A、B) ◆ 深空間中物象的遠近。因受空氣透視的影響,近處物體感覺重,遠處物體感覺輕。但是,引導視線向縱深空間的遠景,具有巨大的平衡抵消力。(圖270C、D) 圖270
⑥ 圖形與背景重量感之不同 背景具有“虛”的量感;而圖形,即表現(xiàn)的對象則具有“實”的量感。因此深色背景中的白色物象,如果布局過偏,也會使人產生畫面不平衡穩(wěn)定的感覺。 畫面中要引人注目的物體,即是畫家所要著意刻畫的對象,相對來說,其他物象則是襯托它的“背景”。因而畫面中引人注目的物體,即引起觀眾的“內在興趣”的物體,在構圖中使人產生重于其他物體的感覺。 圖271
一般情況下,占畫面面積大的形象,因其量感大于其它形象,對構圖的平衡穩(wěn)定起到關鍵性作用,安排它的位置是構圖平衡穩(wěn)定的關鍵。但是,當其所占面積過大,成為其它表現(xiàn)對象的背景或接近于替代背景作用時,它的前邊有更惹人注目的表現(xiàn)對象,其量感由實轉化為“虛”,對構圖不起關鍵性作用。
再說,物象在構圖中過大,其形象自身的重心必然接近于畫面重心線易于取得均衡的視覺心理。它本身就決定了畫面的均衡,構圖中它是決定性因素。 圖272
⑦ 對黃金分割線位置的適應性 許多繪畫構圖,表現(xiàn)孤立一人時,其位置不是在畫面正中(圖273),而是在畫面左右黃金分割線之內,從量比角度分析是不均衡的構圖,但是人們對畫面卻產生均衡穩(wěn)定感,其原因是,人的各部位比例均是黃金比率,人自然彎腰時頭部前向移出最大限度且無不適之感的距離位置,正是身長的黃金分割線,如果超越其限度,人就有失去穩(wěn)定的不適之感(圖274)。人體這種自我不平衡的適應性而產生的穩(wěn)定感,也外射于對構圖在黃金分割線之內布局物象產生適應的平衡心理。 圖273
圖274
在創(chuàng)作構圖中,上述這些因素是互相交織、互相制約的起著畫面均衡穩(wěn)定的作用。
3. 布局均衡法
① 對稱的平衡 畫面以中線為軸?;蛏舷禄蜃笥覍Φ确指?,形象布局量比相等,形象相同或類同或稍有變化,構成畫面的平衡。這是構圖求得平衡穩(wěn)定的最簡單的辦法,但是也是難于求其變化的布局。
對稱布局給人以穩(wěn)重、平靜、莊嚴、安定等感覺和具有特定的和諧之美。適于表現(xiàn)肅穆、莊嚴的宏大場面,更適于裝飾性畫面。
但是,對稱構圖容易顯得呆板單調,除非特殊的裝飾效果,對稱構圖的經營,往往是在不破壞對稱格局的情況下求其變化。一般方法如下:
A、構圖中的主體對象對稱布局,客體對象求其變化。 圖275 [日本] 巖橋英遠 《山》
B、客體對象對稱布局,主體對象有變化。 這種構圖一般多以景物的嚴格對稱,使畫面具有對稱格局之形式美,對表現(xiàn)人物求其變化。
圖276 [意大利] 列奧納多·達·芬奇 《最后的晚餐》
C、在對稱構圖結構中的局部變化。 圖277 [意大利] 安德烈亞·德爾·卡斯坦諾
② 非對稱的均衡布局 非對稱取得畫面平衡穩(wěn)定感的構圖,其優(yōu)點是不呆板,靈活多變化。 構圖的形式結構打破對稱格局的平衡取得變化,但也容易使畫面失去平衡穩(wěn)定感。因此需要在不平衡中制造新的均衡之勢,以求得畫面的穩(wěn)定感。歸納起來,非對稱的均衡構圖方法如下:
A、形的量比結構。
構圖的形的量比結構,就是形的配置。包括形的大小、位置。 使其做加減法地調動、調整其與中心線的力臂,或是形象大小的加減或置換。對構圖中物象做量比和力臂的均衡。 在形的量比中,中國畫的提款也是構圖均衡的因素之一。
圖278
B、色塊的量比結構
黑白灰色塊或色彩色塊的量比是在形的量比基礎上進行的,其布局會改變構圖物形量比的均衡。
中國畫由于多是在空白空間上表現(xiàn)對象,沒有背景的色彩輔助處理構圖的均衡,那些近于單擺浮擱的物象,其物象大小、位置的結構關系,墨色的量比對構圖均衡更顯得重要。因而也就更強調物象在畫面中取得上下或左右的均衡。
圖279
圖280 [法國] 埃德嘉·德嘉(Edgar Degas)《杜莎夫人肖像畫》
圖281
圖282 潘天壽 《荷花》
圖283 齊白石 《育蠺圖》和潘天壽 《知白守黑》
圖284
C、取勢
取勢就是表現(xiàn)物象運動走向及動勢的力感,以及這種力感的運動的連貫性。也就是各形相互間構成的總體的動勢。它決定構圖形式,有助于形成畫面的呼應聯(lián)系和構圖均衡的形式美感。 取勢必然考慮畫面的均衡。均衡存,取勢成;均衡失,取勢敗。
圖285 潘天壽 《絲瓜》
二、對均衡法則的否定說
1. 否定均衡法則的提出
持否定均衡法則的美國本·克萊門茨和大衛(wèi)·羅森菲爾德,他們認為: 物理力和視覺力感不能等同看待,視覺力感除了引起聯(lián)想之外,不起實際作用。一定體積的不同質量(重量)的物體,它們的視覺效果可能是相同的。它們中的任一種,都能通過畫面和環(huán)境處理而顯得更加重要。因此“穩(wěn)定的必要性值得懷疑”,要“用直覺處理平衡關系”。
2. 否定平衡論的不成熟性
否定平衡論者,以同體積的木材與鐵可能在構圖中起同樣的作用,黑背景前的白羽毛可以壓倒畫面任何部位的滿載鐵礦石的一列火車,透過樹木觀看大片天空或水面不感覺重等例子為論據(jù),并畫出三個圖例(圖286)說:“我們在布局實驗中已經看到,當若干個形象同處一個畫面中時,離畫面中心最近的形象通常是最能引人注意的。如果我們把大圖形所具有的較大吸引力和所處的優(yōu)勢地位考慮在內,怎么能承認圖是平衡的呢?小圖形離中心那么遠,它有什么力量克服占據(jù)中心的大圖形的巨大吸引力呢?如果當小圖形離畫面邊緣很近,特別當另一個圖形,一個更強有力的圖形被安置在靠近畫面中心時,小圖形便要失去它的吸引力了。”“有趣的是,如果我們把小圖形干脆拿走,大圖形仍能非常好地保持著平衡?!薄拔覀冞€可以進一步試驗,結果證明,對上述原則(指量比的平衡原則——《繪畫構圖學》一書的作者注)作相反的處理,倒是更加合理些?!?/font> 圖286
對上述三個圖,我們與持否定平衡論者的均衡感覺是一致的(圖287)。 圖287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持否定平衡論者也承認平衡感覺的存在,并未能脫開平衡論框框,而且持否定平衡論者也并沒有能夠就如何“用直覺處理平衡關系”從理論上作出解釋。而且提出構圖平衡的否定意見的美國本·克萊門茨和大衛(wèi)·羅森菲爾德恰恰是有著長期創(chuàng)作實踐經驗的攝影家,其經過長期訓練的眼睛的直覺恰恰是符合藝術形式平衡法則的。
3. 應該肯定的量比不平衡
本·克萊門茨和大衛(wèi)·羅森菲爾德之所以否定平衡法則,原因是按量比的平衡法則構圖將會使畫面構圖喪失生動性,因而提出“穩(wěn)定的必要性值得懷疑?!比绻f任何一幅構圖都必須是平衡穩(wěn)定的,這確實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有的內容需要構圖量比不均衡,作者也有意反量比平衡論而行之的構圖且取得清新生動的效果,能否就說其不具有形式美感呢?
構圖形式給觀眾以心理平衡是重要的。 圖288
圖289 [俄] 帕維爾·德米繪也維奇·柯林(Pavel Dmitriyevich Korin) 《高爾基》
(學習筆記《第三節(jié) 整體聯(lián)系 互相呼應》待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