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出使楚國為何三辱楚王? 文\劉宴斌 (晏子使楚——資料圖) 齊國和楚國是春秋時期的兩個大國,為了保持雙邊的正常友好關系,每隔幾年雙方都會互相派出使節(jié)走動走動。畢竟作為鄰居,是越走越近。這一年,齊國決定讓晏子帶隊出訪楚國。 按照慣例,在使者出發(fā)之前,齊國會把本國使團的相應情況通報給楚國,以便楚國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當然,對于齊相晏子的大名,楚國君臣已經(jīng)早有耳聞。但是,讓他們最感興趣的并不是晏子的機智靈敏,而是他的身高。因為據(jù)史料記載,晏子身高不足六尺,也就是一米五左右。 做為一個男人,身高如果只有一米五的話,別說在我們這個時代,就是在當時,也是拿不出手的,更別說晏子還是齊國的相國,代表的是整個齊國。 在齊國的時候,因為晏子出身好(父親是國家高級干部)、智商高(無人可比)、能力突出(事實證明),不僅擁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好工作,且還娶到了一個漂亮的老婆。由于晏子的有點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在齊國的時候并沒有人拿晏子的身高來說事兒。 但是,當楚王聽說即將來訪的齊使是晏子的時候,眼珠子當即一轉,他準備等晏子來的時候,那他的身高來說說事兒,以檢驗晏子是否真的像外面所傳播的那樣機智靈敏。 于是,楚王精心為晏子設了三個局,等待晏子的到來。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楚王知道后面晏子是如何回擊自己的,估計給他錢他都不會主動去刺激晏子。因為就楚王的智商而言,他主動給晏子找茬,那簡直就是自取其辱。 當晏子一行即將到達楚國都城的時候,遇到了前來迎接的楚國禮官。然而,在入城門的時候,晏子遇到了楚王給他設的第一個局。 在高大威武的城門前,晏子發(fā)現(xiàn)了一個讓他不曾預料到的問題——都城的大門緊閉,而在大門旁邊的下方,則新開鑿了一個只有一米多高的小門,而現(xiàn)在敞開的正是這個小門。 原來,這個小門是楚王幾天前特意命人為晏子開鑿的。因為在楚王看來,就晏子這樣身材如此矮小的人士來說,讓他從高大威武的城門中進城,那純屬是浪費資源,大材小用。既然如此,那就為晏子先生量身打造一個吧! 于是,就有了現(xiàn)在晏子眼前這個只有一米多高的小門。 當一行人到達城門口的時候,楚國禮官按照楚王的意思,把晏子徑直領到了旁邊的小門,然后做出了一個“請”的姿勢,就讓晏子等人從小門進城。 晏子是何許人也,在當時的那個時代,要論起智商來,晏子要是老二的話,壓根就沒有人敢當?shù)谝?,因為了解晏子的人都知道,玩什么也別和晏子玩智商,那是相當具有風險的事情,弄不好將會把自己整的豬狗不如,而且是在晏子一句臟話都不說的前提下。 當然,晏子并沒有聽從楚國禮官的指引,而是在城門口前就止步了。因為他很清楚眼前所發(fā)生的一切意味著什么,是蔑視和羞辱,這不僅僅是這對自己,還包括對自己的國家,自己一定要狠狠地回擊一下。 于是,晏子笑了笑對楚國的禮官表示道,這個小門和自己家為虎子(狗兒)在墻下開的小門很相似。然后,他又看了看高大的城門,笑著對旁邊的人說了一句讓楚國禮官下不來臺的話——“我聽說,出使狗國的人從狗門進城,出使人國的人從人門進城!” 何為狗門、何為人門,想必大家和當時在場的人們心中都非常清楚。 好吧,既然你們讓我們難堪,我也不會讓你們心里舒坦。你們要是繼續(xù)堅持讓我從小門進城,那就說明你們楚國是狗國,君臣百姓都是畜生;反之,你們要是正大光明地讓我們從正門進城,說明你們還是人類。 這下楚國禮官有點為難了,國君不打算讓他從正門進入,而他又不準備走小門,一時間被這兩個人給整的有點不知所措。思慮了片刻之后,他還是打算去請示一下國君,畢竟不能讓楚國成為晏子口中所說的那類國家。不然,自己回去之后也沒有好果子吃。 由于國君下了嚴令,不讓開城門。此時都城的大門緊閉,禮官也只好從小門里進城去,結結實實地充當了一下畜生。 聽完禮官的匯報,楚王也吃了一驚,晏子果然是一位機智聰明的人啊。于是,楚王便下了一道諭令,準許齊國使團從高大威武的都城正門進城。 晏子來到楚王的宮殿,賓主雙方行過禮節(jié)之后,楚王并沒有慰問他們旅途的辛苦,而是按照自己之前的計劃,準備開始實施自己的第二個局。 楚王看了一下坐在臺下的晏子,帶著疑惑的眼神問了晏子一個問題——“齊國沒有人了么?” 其實楚王說的只是半句話,全句應該是‘難道齊國沒有人了么,讓你這樣矮小的人來出使我楚國?’ 是啊,外交使團作為國家的象征,形象問題很重要,畢竟也是面子問題。就是不選個高大威武之人,怎么著也得找個高大帥氣的吧,難道你們齊國人就不要臉面了么? 由于楚王這句話只說了一半,很多人對此有點不知所以然。但是,我們機智敏捷的晏子已經(jīng)聽出來了楚王的話中話——瞧不起自己! 于是,晏子皆隨其后向楚王表示,齊國有的是人,僅都城內的常住人口就有十萬戶,幾十萬人。人門展開衣袖就可以把天給遮住。揮一揮眉頭上的汗就如同下雨一般。人們肩并肩,腳挨腳,人多的海了去了。 聽到這里,坐在高臺之上的楚王頓時笑了,并且說出了剛才自己沒有說出來的那半句話——“那齊王怎么會派你這樣的人來呢?” 此話一出,當時在場的人頓時都緊張了起來,以為內他們都非常明白這句話的分量。這是一句帶有強烈侮辱性質的話。殺傷力很強,一般人根本就承受不了,很有可能會引發(fā)客人當場翻臉,甚至會引起外交沖突,進而使兩國兵戎相見。 然而,我們的晏子先生是一位心理素質極強、內心特別強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辯論家。在聽完楚王的話后,晏子沉思了不到三秒鐘,然后他微微一笑(可見肚量之大),然后火大了楚王的這個疑問。 晏子表示,在他們齊國,向什么樣的國家派出什么樣的使臣,那是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的——身材高大的使者出使到強大的國家,賢能的人出使到有好的國家,但像自己這樣又矮又瘦且智商有不高的的小男人,只能出使到楚國這樣子的國家。 當然,所有人都清楚晏子的話中話——你瞧不起我們,我們還瞧不起你呢!你在心中怎樣看我的,那我在心中就是怎樣看你的,你自己看著辦吧! 楚王笑了笑,端起酒杯向晏子敬酒。這一回合又以晏子的勝利而終結。 按說,經(jīng)過兩次的較量,楚王應該清楚自己現(xiàn)在的智商根本和晏子不是一個等級,應該知難而退,以保全雙方的情面。然而,楚王是一個輕易不服輸?shù)娜?,他決定繼續(xù)玩一把,爭取這一局把晏子給斗敗。 于是,第二天當晏子正和楚王舉杯暢飲的時候,好戲又登場了。大老遠的,晏子就看見楚國的幾個侍衛(wèi)押解著一個犯人摸樣的人向自己這邊走來。晏子非常明白,這有可能又是楚王設下的一個局,自己必須小心謹慎地予以應對。 片刻過后,侍衛(wèi)們押解著那人來到了楚王身邊。他們告訴楚王,他們中的一人剛剛在外面抓住了一個小賊,而據(jù)此人招供,他是齊國人。然后,侍衛(wèi)詢問楚王該如何來發(fā)落這個齊國的小賊。 事情的發(fā)展正如晏子所料想的那樣,種種跡象表明,這正是楚王給自己下的第三個局。因為事情哪有那么巧合,偏偏在楚王和自己喝酒的時候你抓了一個賊。抓個賊就抓個賊吧,居然還偏偏特意指出此人是我們齊國人。抓個所謂的“齊國小賊”也就算了,有必要讓國君親自發(fā)落嗎? 果然,聽完侍衛(wèi)的匯報之后,手中高舉酒杯的楚王頓時來了興致,他那面帶詭異笑容的臉忽然轉向了晏子,眼神充滿了譏笑和諷刺。然后笑著向晏子問道:“你們齊國人(是否是齊國人還尚待驗證)是不是天生就愛偷盜?” 這是一個涉及到國家尊嚴且極不容易回答的問題,你回答是,肯定不行。但你要是回答不是,那眼前的這件事情你又怎么解釋? 但是,聰明的晏子總會想出屬于自己的獨特答案。當然,他并沒有直接就這個問題進行回答,而是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了解釋。 晏子給楚王舉了一個例子:橘子樹生長在淮河以南,那它就是橘子樹;如果它生長在淮河以北,那它就是枳子樹。橘子樹結出的果實香甜可口,受人喜愛;而枳子樹結出的果實又干又枯,無人理會。而一種樹之所以會結出兩類截然不同的果實,完全是因為他們所生長的地域環(huán)境不同。 說到這里,晏子話鋒一轉,表示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個所謂的齊國人在齊國不偷盜反在楚國偷盜,很可能是受楚國人偷盜成風的大環(huán)境所影響。當然,這自然就怨不得這個齊國人,因為其他國家的人來到楚國,很可能也會跟楚國人學會偷盜。 還沒等晏子說完,只見楚王的臉面就已經(jīng)漸漸變紅了。等燕子說完,楚王卻又哈哈大笑起來,對晏子的機智和快速應變能力大為贊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