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召南·采蘋》是談貴族女子出嫁前薦于鬼神及羞于王公之禮
詩經(jīng)《召南》的第四首《采蘋》的全文如下: 『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維筐及筥。于以湘之?維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牅下。誰其尸之?有齊季女?!?/SPAN> 按,全詩三章,每章四句,一及三句都是問句,二及四句分別即是回答。 而從此詩結(jié)構(gòu)來看,第一及二章都是談?dòng)腥巳フO草、藻草供祭祀,但看不出是誰在摘采,故今人有謂是『女奴們?yōu)槠渲魅瞬赊k祭品以奉祭祀的詩篇』。 此詩最重要的一句詩是『誰其尸之』,按,所有古今的釋此字者,多釋『主』,持指主持祭祀的人,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詩經(jīng)裨疏》反對(duì),指出,『尸之為義,不訓(xùn)為“主”審矣。祭之必有尸也,古道也。孫則為王父尸矣。禮文殘闕,不言祭妣何尸,要必非一人而己,而為二鬼之尸,亦必非男子而為女尸。妣必有尸,季女者,未嫁之女也,于妣為女孫,王母之尸,舍孫女其誰哉?!挥谑侵鲝?,『于以奠之?宗室牅下。』二句『以詠事神于堂之事』,而『誰其尸之?有齊季女』二句『乃詠事尸于室之禮』。認(rèn)為末四句,其實(shí)分為二事,一為在宗室的天窗之下事神,而末二句是指于宗室之祭的事祖之祭,而男子主男性祖先之祭,而未嫁女子主女姓祖先之祭(按,即指,若己嫁則為夫家之人,不能主祭于女家自己的女性祖先),而認(rèn)為『禮文殘闕』故古籍上未具體分列。也就是,如《毛傳》所說:『古之將嫁女者,必先禮之于宗室,牲用魚,芼之以蘋、藻?!坏抖Y記?昏義》:『古者婦人先嫁三月,祖廟未毀,教于公宮;祖廟既毀,教于宗室。。。。教成之祭,牲用魚,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婦順也』,即知,《毛傳》之說,又是源自《禮記?昏義》的(《儀禮?士昏禮》亦有部份雷同而不全的語句)。女子要出嫁之前,一定要祭先祖,但王夫之認(rèn)為,如果只是祭女性的先祖,未嫁之女當(dāng)然可以『尸』(擔(dān)任主祭人),但是如果連同男性祖先,則應(yīng)非此一待嫁女為『尸』。所以此詩的末四句,其實(shí)描寫的是兩件祭事,一為祭神,二為祭先祖。即,此詩詠女子出嫁前,既要祭先祖,也要祭神。而擔(dān)任祭先祖的『尸』的,不是此一未嫁之女。如果像是鄭玄的箋,當(dāng)成是女子教成之禮,則擔(dān)住『尸』的,就應(yīng)是『保傅之姆』的職責(zé)了,即,王夫之認(rèn)為于事尸于室之禮之時(shí),『主祭者,必司教之人而非女子之自主也』。故依其說,『誰其尸之?有齊季女?!患匆庵^是『為什么要舉行祭告祖先之禮呢?是因?yàn)橛信畠阂黾?。』,『誰其尸之』不是望文生義,解釋成『是誰主祭呢』,而是應(yīng)依周朝制禮之本義,而解釋成『為了誰而要主持這場祭告祖先的祭禮呢』。而『羞』后世釋左傳此處的『羞于王公』為『進(jìn)獻(xiàn)』之意,其本意當(dāng)應(yīng)即如王夫之所指出此詩之『事尸于室之禮』,故應(yīng)不是泛泛指進(jìn)獻(xiàn)于王公,而當(dāng)是釋為,用于作為王公先祖的祭祀的獻(xiàn)祭品之意。 按,此詩是詩人以自問自答,把其親眼所見貴族女子出嫁前,應(yīng)先采蘋及采藻以從事兩場祭事,一為祭神,一為祭先祖,而這兩場祭禮的舉行,是為了準(zhǔn)備要出嫁的貴族好女子而舉辨的(按:『齊』,指好或材之意)。這位詩人,應(yīng)是貴族家的家人,而采蘋及藻,分裝在『筐筥锜釜之器』,也應(yīng)不是此一出嫁貴族女子一人所可以親為,應(yīng)有下人之助,至于有沒有親自也動(dòng)手摘呢,自此詩實(shí)也沒有描述。 按,《左傳·隱公三年》所說:『茍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薦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豢芍嗽娎锏摹禾O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是可用來『可薦于鬼神,可羞于王公』的用途,則王夫之說的另有祭神之禮,于《左傳·隱公三年》所說,知王夫之所指的『于以奠之?宗室牅下?!欢洹阂栽伿律裼谔弥隆唬徽恰蹲髠鳌る[公三年》的『薦于鬼神』之禮嗎;而其所指的『誰其尸之?有齊季女』二句『乃詠事尸于室之禮』,不就是《左傳·隱公三年》的『羞于王公』之禮嗎。故王夫之釋此詩的說法當(dāng)不誤,可以匡正自古以來所有的其他人的注釋文了。(劉有恒,取材自《天祿閣曲談》,臺(tái)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