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積。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解釋】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說明信、美、善、辯、知、博是六個相對獨立的維度--認識上的真不同于審美上的美,倫理上的善不同于邏輯上的辯,道維度的明不同于學維度的博--人在某一維度的突出將會導致其他方面的不足。言下之意就是說:有為與不足緊相伴隨,理想的行為方式不是同時向自身堆砌這一切,而是在它們之間保有無為而無不為的柔弱靈動。這種不堆砌就是"不盈"。
(2)圣人不積,從承繼的上文看,不積是指不積名──即不向自身堆砌信、美、善、辯、知、博等德能表觀;從開啟的下文看,不積還指不積功果財富。所以,"圣人不積"是指圣人不積名、利、功、果。即不滯于名,不系于物。
【譯文】
真實的表述不見得漂亮,漂亮的表述不見得真實;善良的人不見得擅長道義之辯,擅長于道義之辯的不見得善良;明于道的人不見得博學,博學的不見得明于道。圣人不堆積這些德能表觀以及功果財富的附贅。他盡力幫助人民,他自己也更充實;他盡量給予人民,他自己也更豐富。理想的行為方式是順導萬物而不妨害萬物,圣人的行為準則是雖有作為但不與人爭。
【評析】
本章是道論的終結(jié)。在紛紜流變的事件叢林之中,老子所奉行的基本準則就是不滯于名而柔弱靈動,不系于物而多有奉獻,對一切利而不害,為而不爭。
越是不積的河道越有可能成為萬流奔湊的大道。萬化皆流,而圣人是"天下谿",唯其不積,萬物才源源"自來";唯其不積,才歷久而常新;唯其不積,才可以容受更多的源流從他流經(jīng)而擁有最多的源流。能夠認識到在不積之中,在輔萬物之自然的放養(yǎng)之中"成其私"、"成其大"、"已愈有"、"已愈多",說明老子對耗散的成長方式,以及共生共長、互利互惠的生存耦合之可能,都是深有認識的,這是潛藏的耗散結(jié)構分枝的萌芽。
誠實的話不一定動聽,動聽的話不一定誠實。世間的好人不會花言巧語,能言善辯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聰明的人不一定博學,見多識廣的人不一定真正聰明。人生的修行重在于行,而不在于辯。真理沒有必要每天去爭辯,一天到晚爭論不休,也未必就能辯論出來真理。一切真理與正道,只有真正用心去實修,才能真正領悟。
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在《論語·學而》中又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由此看來,在人生中應該少說多做,這一點孔子與老子的主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不管是人生的修行還是一般的社會活動,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腳踏實地,不能只說動聽漂亮的話而沒有實際行動。
細思之,善良而有能力的人不需要去與別人辯論什么,不會只用言論去證明自己是正確的。即使面對誹謗或人身攻擊,他也能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無辜和清白。忍辱不辯的人往往都是在埋頭做事,他必定有一顆與世無爭的心。與此相反,那些天天與別人辯論的人并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盡管他們在與別人辯論時處處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然而真正善良的人不需要用花言巧語去贏得別人贊許,空談而沒有實際行動的行為將一事無成。
修口就要先遠離高談闊論,不對他人評頭論足;真誠待人,與人為善,遇到磨難時忍辱不辯,才是正人君子之所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