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曹操有一句名言,很簡單四個字,唯才是舉。意思也很明了,現(xiàn)在都成成語了,只要但凡是個人才,我就用他。但問題是,什么樣的人才算是人才呢?我們平常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你要說兩小兒辨日還難倒孔子呢。兩小兒算有才吧。要說全才,那誰也不能像諸葛亮那樣,諸葛亮這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易卜陰陽、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人,500年才出一個。就算是諸葛亮,那也有短腿的地方啊,是不是?武不能上馬征戰(zhàn),謀略雖好但是他沒聽魏延,兵出子午谷啊,而且還揮淚斬了馬謖,這說明他用人也有責任。
所以就算《三國演義》中的“狀諸葛之智而近妖”,把諸葛亮說得跟神一樣的,那也不能是完人,是不是?那么什么樣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呢?什么樣的唯才是舉才是合理的、科學的唯才是舉呢?當然,曹操說這句話,他自己做得很好,他在唯才是舉上做得非常好。但是我個人覺得在唯才是舉上做得更科學、更有現(xiàn)代社會學意義和人才學意義的,這是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那曾國藩不僅自己做得非常獨特,做得非常有歷史意義和歷史價值,而且他還特別把這一點當做心得體會,在他的家書、家訓里頭傳授給他的弟弟和他的孩子。
那么他的唯才是舉獨特在哪里?看兩個例子。一是塔齊步的例子,他到長沙組織團練,這相當于民兵組織,與政府軍綠營整合訓練,想訓練出自己的隊伍。他是湖南團練大臣,想整合綠營,就越權(quán)了。幸好,當時湖南巡撫張亮基非常支持他。曾國藩就大張旗鼓地訓練兩軍,問題是還得有底下人支持。綠營也得有人呀。他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一定要在綠營中培養(yǎng)自己的人才。這樣就能令行禁止。他就琢磨在綠營中發(fā)展自己的親密的人才隊伍來呢。晚清政治腐敗,大家要交際就得吃喝得公關(guān)交際。他很少參與,他的方法獨特,天天在綠營的駐營地瞎轉(zhuǎn)悠,微服私訪。每天興沖沖出去,郁悶地回來。幾天一無所獲。曾國藩有一天晃呢,看到一位將官,曾眼前一亮,這個人穿著將官的軍服,但是腳上穿著草鞋。曾國藩就上前搭話,這人看到他是忠厚長者,就跟他說是綠營守備,叫塔齊步,曾國藩對這個名字有印象。先前跟張亮基聊天,剛好發(fā)現(xiàn)張亮基在看信,還說文理不通。曾國藩就問了一句,知道是建議,可笑的是文理不通。沒搭理他,他又寫一封,還不如上次的。曾國藩看,確實是病句一大堆,但是讀完后,曾國藩也覺得沒特別想法,但是署名就是塔齊步,不是漢人,是滿人。一個滿族人寫的信,就勸他,說不定寫的不如寫的,不如約見一下,萬一有才呢。他還真約了。談完后,跟曾國藩說還不如寫的。說的更是不行。根本不行。曾國藩就沒當回事。這讓他想起來了,說的不行寫的不行,腳下卻行,穿著草鞋,就請他到自己的衙門來。兩人徹夜長談,曾國藩感嘆人才呀,光穿草鞋就是人才,他最看不起的就是花拳繡腿的東西,沒工夫,說明他吃苦。后來綠營叛變,曾國藩到衡陽練兵,新來巡撫駱秉章不當他回事,他要求帶走塔齊步。這人有眼光,愿意去。靖港大敗時,曾國藩特沒面子,還受到左宗棠嘲笑。就因為他帶水師去打靖港。結(jié)果塔齊步陸軍挽回戰(zhàn)局,后來曾國藩特別倚重他,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戰(zhàn)死沙場時,親自為塔齊步大哭。折了一臂。
第二個用人的案例,是羅澤南和王增(金王王,品字結(jié)構(gòu),字音zēn?,下同)。羅澤南自稱羅山,時人稱他為羅羅山。這是湖湘名宿。王增是羅澤南的學生。是學生里頭最有才的人。王增有才到什么程度呢?平常上課時,談論大事,但凡他開口,別人無法說話,口才太了得。不僅才思敏捷,聲若還如洪鐘,很快加速度狀態(tài),沒人能打斷他。每次只有羅老師能插上話,還得蠻橫。羅老師沒法時總說,“璞山盍少休,讓吾儕一開口乎?”就說你歇口氣,讓我們也說兩句,他才不好意思地讓別人說,這對師生有意思吧?羅澤南倍受張亮基欣賞。像后來許多人都是他學生。他年紀比曾國藩大,他資歷老。問題是,羅澤南這些人高資歷,為什么甘心成曾國藩的手下呢?王增這人有才,性格張揚,非常尊敬曾國藩,羅澤南學生也以師禮待之。曾國藩把自己最喜歡的二十三史送給了他。這是當年借一百兩銀子買的。這看出他多器重王增呀。但兩人鬧翻了。曾在湘練兵,讓王增去招兵,只招三千,結(jié)果他一副熱情,一下子招了一萬多,回來還高興。曾國藩不高興,我是統(tǒng)帥,你怎么不聽將令?王增口才好呀,一聽,不高興了。招了多,不是好事嗎?還埋怨我。曾國藩插不進話,不解釋,只準七百,沒編制。王增火得不得了。氣憤到上書,駱秉章。把內(nèi)部矛盾公開化。是左宗棠管事,平生給曾挑刺的人,寫信挖苦。“滌生每嘆人才難得,吾竊哂之……王璞山其一也?!蹦闫綍r不是吹牛唯才是舉,我不屑,你表里不一,用不了人才,證據(jù)就是王增。一頓窮損?;匦篷槺拢拌鄙街?,若歸我督帶,則須受節(jié)制。此一定之理。既不受節(jié)制,自難挈之同行,若聽璞山自成一軍,公宜先行奏明,世雖大亂,而綱紀不可紊也?!币屗谖业年犖槔镱^就得聽我的。要么讓他自成一軍。他是有才,不聽命令,你收走吧。兩人就鬧翻了。
說到曾國藩自己理解的唯才是舉觀,與一般人理解不一樣。這是曹操提出來的。歷史上用得最好的是誰,曹劉。曹操與劉邦。劉邦與項羽爭霸,劉邦沒文化沒知識沒長相沒力氣,出身更不好,項羽是貴族,劉邦是無業(yè)流民,什么都不如項羽,但是只有一點比項羽強,這一點讓他占用項羽,這就是肯用人。真是唯才是舉。曹操解釋是,“至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shù)者,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敝灰胁趴梢灾螄教煜?,推薦給我,我就用。不是簡單地用,曾國藩用人智慧可以看出他有體系。他總結(jié)過,分四步來做,叫用人四部曲:
一是廣收,意思與曹操一樣,人才都有特長,他常教訓弟弟,“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動謂無人可用。”不要覺得沒有人才,人才多得是,是你沒有看人才的胸襟與眼光,像我,與你不一樣,“凡有一長一技者,兄斷不肯輕視”。確實他能發(fā)現(xiàn)其才能。他說過“為德為才,得一已難,兩者兼全,更不數(shù)覲?!比硕加兴接?,有特長讓他發(fā)揮出來就行了。
二是慎用,這是他用人論里最關(guān)鍵處。有人才意識就容易發(fā)現(xiàn)。還要慎用。“收之欲其廣,用之欲其慎,吾輩所慎之又慎者,只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竟無可著力之處?!逼缴腔鄱荚谠趺从萌松?,除此沒什么。最大本事是用得準與對。更重要的是,重用塔齊步是真的只因為一雙草鞋?他能打仗也實在出乎意料,征戰(zhàn)前,就倚重。后來曾國藩表述過,他看得遠,就因為他是滿族將領,滿族政權(quán)提防漢人,尤其是漢人組建軍隊,曾國藩得找信得過的心腹來,朝廷就會信任些,隨便找,只會壞人才環(huán)境,得有才,還得可堪此任,所以塔齊步最準確。羅澤南,也是,許多學生是他的,因為羅澤南死心塌地,學生們也死心塌地。
三是勤教,發(fā)現(xiàn)用對之后,這是培訓,是人才培訓的思路。不能任意他自己的發(fā)展。得不斷引導他們,按你的方向發(fā)展前進。平時,他們師生相稱,事實上,曾國藩認可的是李鴻章。手下將領都認可這種關(guān)系,為什么呢?因為曾國藩確實像老師一樣循循善誘。平時練兵時,他都要先訓話,時間都在半到一個時辰。親力親為,氣力多大呀。不容易。
四是嚴絕。這就要說到不用王增這樣的大才,他有明確的人才認識,要成事,得靠一個隊伍,組成人才環(huán)境,得有序得穩(wěn)定。人才團隊才能良性循環(huán),這好理解。市場經(jīng)濟下,許多小企業(yè)做不大,人才流失太頻繁,無法形成人才環(huán)境。曾國藩認識到,就要做到保證人才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兩種人不用,一是表現(xiàn)欲極強的人,二是雖有大才但是性格極其激烈的人。像王增是。左宗棠也是,只是把他當作搭檔來對待。這上升到人才管理的層次上了。王增這樣的人,在團隊里容易產(chǎn)生這樣影響,會影響一個個人。有這樣的幾個,領導難領導自己的隊伍。寧可棄其才不用,也得保證領導核心下人才團隊的穩(wěn)定。他總結(jié)時說,“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條:廣收、慎用、勤教、嚴絕?!睆V收,就是發(fā)現(xiàn)人才;慎用是用對人才;勤教人才培訓;嚴絕是人才管理。這個成了體系,具備了人力資源學的社會學意義了。因為他自己經(jīng)歷與善學思考有關(guān),也與西學東漸之風漸起有關(guān)。兩個孩子去學西方社會學與科學,他也會受到影響。林則徐是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曾國藩是第二人。他開辟了洋務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