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蒙吉(1245~1276年),松源鎮(zhèn)金星村人,是南宋愛國詩人、抗元英雄、社會活動家。出身于書香門第。祖若霖,父定夫,均為進士,故有“一門三進士”之稱。
蔡蒙吉從小好學強記,八九歲即能背誦五經(jīng),跟隨梅州教授、進士侯安國學《春秋》,精通其義。十二歲應童子科,于宋寶祐 四年(1256年)丙辰科登進士第,有“神童進士”之譽,被授為迪功郎。蒙吉考取進士后,再經(jīng)過銓選,得第一名,被朝廷授為從政郎、韶州司戶兼司法。尚未到任,因元兵南下,戰(zhàn)亂已起,蒙吉毅然就任由梅州知州湯執(zhí)中任命的梅州簽書,成為義兵的統(tǒng)領。他捐家財和自己的薪俸以充軍餉。在任職期間,蔡蒙吉重視興學育才,注重人才培養(yǎng),捐獻土地創(chuàng)建松源堡學堂。開創(chuàng)了梅州設義學的先河。
景炎元年(1276年),元將易正大攻陷梅州,州官投降,蔡蒙吉堅持抵抗,統(tǒng)率義軍與之激戰(zhàn),守城半月,最終因缺乏支援而兵敗被俘,被監(jiān)禁于興寧縣。元將令其部屬陳一元施盡酷刑迫其投降,蒙吉堅決拒絕并加痛斥:“吾只知盡忠報國,豈肯從人奴而茍生”,遂被殺害。臨刑時,神態(tài)自若,從容就義,年僅32歲。
翌年三月,文天祥收復梅州,任命隨從謝新為梅州令尉,為表彰蔡蒙吉之氣節(jié),以棺殮尸,遷葬于桃堯練坑村。并為之撰寫祭文,稱其“公之死也,重若泰山;允為朝廷使者之模范,宗族后裔之儀型”?,F(xiàn)梅縣松源鎮(zhèn)蔡蒙吉故居的墻壁上還保留文天祥親筆題寫的 “忠孝廉節(jié)”四個大字。后人為紀念這位抗元英雄,在梅城、松口先后建有七賢堂、七賢亭及蔡蒙吉紀念碑等。
蔡蒙吉不單是抗元英雄,同時還是著名詩人,他的詩作情景交融,意境深遠,有《游陰那山詩》、《梅江晚泛詩》等傳世,尤以《王壽山》七言絕句“王壽山頭石徑斜,不知何處有仙家。煙霞踏遍芒鞋破,一路春鳩啼落花”為歷代所傳誦。
(梅州市地方志辦公室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