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參術(shù)苓草),甘淡實脾法。主治脾氣虛諸癥。主癥:乏力、便溏。 加扁豆、山藥,斂脾陰。(六神湯) 加扁豆、山藥、蓮子、薏苡仁、砂仁、桔梗,培土生金法。主治脾肺兩虛,咳嗽、便溏。(參苓白術(shù)散) 加陳皮,補而不滯。“補氣防壅”。(異功散) 加陳皮、半夏,治氣虛而有痰濕者?!捌⑼鷿褡韵薄#訙?/p> 加陳皮、半夏、木香、砂仁,治脾虛濕盛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香砂六君子湯) 加陳皮、半夏、姜汁、竹瀝,治半身不遂痰厥證。(朱丹溪法)
2、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參、芪、術(shù)、歸、升、柴、陳、草):益氣升舉法。 甘溫除大熱:“勞則氣耗”、“陽氣者,煩勞則張”。氣虛發(fā)熱之代表方劑。發(fā)熱特點:陣發(fā)性烘熱(內(nèi)傷發(fā)熱、時熱時止)、發(fā)于勞累之后(或勞累后加重)、伴有自汗惡風(內(nèi)傷惡寒、乍作乍止。不同于外感—“脾氣一虛,肺氣先絕”—李東垣)、渴而喜熱飲。 氣虛內(nèi)臟下垂:補中益氣湯加枳殼(枳實),或加車前子治子宮脫垂(王綿之)。 氣虛頭痛頭暈(低血壓、腦供血不足):陣發(fā)性、晨起頭痛頭暈,勞累后加重。 下部出血。 氣虛便秘、尿閉。“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 陰火,加黃柏。 3、保元湯《博愛心鑒》:人參、黃芪、肉桂、甘草。 “脾為生氣之源、肺為主氣之樞、腎為元氣之根”。本方益氣溫陽,肺脾腎俱補。 4、四物湯(地芍歸芎),補血活營。 5、歸脾湯(氣藥多于血藥) 主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心悸、失眠、健忘、體倦、失血。 6、當歸補血湯(黃芪:當歸5:1) 主要用于止血?!坝行沃荒芩偕?,無形之氣所當急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