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掌握清熱藥的含義、功效、適應(yīng)范圍、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diǎn)。 2. 掌握:石膏、知母、天花粉、梔子、夏枯草、黃芩、黃連、黃柏、龍膽草、生地黃、玄參、牡丹皮、赤芍、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大青葉、板藍(lán)根、牛黃、魚腥草、射干、白頭翁、敗醬草、青蒿、地骨皮。 3. 熟悉:蘆根、淡竹葉、決明子、苦參、紫草、水牛角、青黛。蚤休、穿心蓮、白鮮皮、半邊蓮、土茯苓、山豆根、馬齒覓、紅藤、白花蛇舌草、野菊花、熊膽、白薇、胡黃連。 4. 了解:紫花地丁、鴉膽子、垂盆草、秦皮、馬勃、銀柴胡。 5.掌握石膏與知母,黃芩、黃連與黃柏,牡丹皮與赤芍,金銀花與連翹各組藥物功用的相同和不同點(diǎn). 6.熟悉蘆根與天花粉的相同和不同點(diǎn)。 7.掌握知母配黃柏,知母配川貝母,桅子配茵陳,黃連配吳茉英,黃連配木香,黃柏配蒼術(shù),白薇配玉竹各組藥物的配伍意義。 8.了解知母、梔子、黃芩、黃連、生地黃、金銀花、大青葉、牛黃、魚腥草、青蒿各藥的主要藥理作用。 概 論 【含義】 凡藥性寒涼,以清解里熱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清熱藥。 【性能功效】 本類藥藥性大多寒涼,少數(shù)平而偏涼,味多苦,或甘,或辛,或咸。 性能清熱、瀉火、涼血、解熱毒、退虛熱,兼能燥濕、利濕、滋陰、發(fā)表等。 【適應(yīng)范圍】 本類藥主要適用于表邪已解、內(nèi)無積滯的里熱證,如外感熱病高熱、陰傷內(nèi)熱、濕熱瀉痢、溫毒發(fā)斑、癰腫瘡毒、陰虛潮熱等。 【分類】 按其性能及臨床應(yīng)用之別,習(xí)慣將本章藥物分為五類。(見下頁) 清熱藥的分類及其特點(diǎn) fficeffice" /> 【配伍方法】 1、里熱兼有表證者,當(dāng)先解表或表里同治; 2、氣分熱兼血分熱者,宜氣血兩清; 3、里熱兼陰傷津虧者,要注意祛邪而不忘扶正,輔以養(yǎng)陰生津藥; 4、里熱積滯者,宜適當(dāng)配合瀉下藥; 5、里熱兼脾胃虛弱者,宜適當(dāng)輔以健胃藥。 【使用注意】 1、 本類藥藥性寒涼,易傷脾胃,凡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者慎用; 2、 熱病易傷津液,清熱燥濕藥易化燥傷陰津,故陰虛津傷者亦當(dāng)慎用; 3、 陰盛格陽、真寒假熱之證,尤須明辨,不可妄投; 4、 要中病即止,避免克伐太過,損傷正氣。 第一節(jié) 清熱瀉火藥 名 稱 | 性味歸經(jīng) | 性 能 特 點(diǎn) | 功 效 | 主 治 病 證 | 用 量 用 法 | 使 用 注 意 | 石 膏 | 辛甘 大寒 肺胃 | 生用清泄與透達(dá)并具,為治氣分高熱和肺胃實(shí)火之要藥。 煅后外用,收斂之中又兼清熱之性,可治瘡瘍不斂及濕疹等。 | 生用: 清熱瀉火, 除煩止渴; 煅用: 收斂生肌。 | ①溫病氣分高熱。 ②肺熱咳喘。 ③胃火上炎所致的頭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 ④瘡瘍不斂,濕疹,水火燙傷。 | 15-60g。 內(nèi)服宜生用。先煎。 外用須經(jīng)火煅研末。 | 大寒傷胃 | 知 母 | 苦甘 寒 肺胃腎 | 苦寒清泄,甘寒滋潤,清熱之力稍遜石膏,擅長滋陰潤燥。 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熱而滋潤。 | 清熱瀉火, 滋陰潤燥。 | ①熱病壯熱煩渴。 ②肺熱咳嗽,燥熱咳嗽,陰虛勞嗽。 ③陰虛火旺,潮熱盜汗。 ④內(nèi)熱消渴,陰虛腸燥便秘。 | 6-12g。清熱瀉火宜生用,滋陰降火宜鹽水炒用。 | 寒潤滑腸 | 天 花 粉 | 苦 微甘 寒 肺胃 | 苦寒清泄,微甘而潤,并兼行散,為清潤消腫排膿之品。 既善清肺胃之熱,生津液,潤肺燥;又能消腫痛,排瘡膿。 | 清熱生津, 清肺潤燥, 消腫排膿。 | ①熱病傷津口渴,內(nèi)熱消渴。 ②肺熱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帶血。 ③癰腫瘡瘍,跌打腫痛。 ( 注射液又能引產(chǎn)) | 9~15g。 煎服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 注射劑需作皮試 | 苦寒 孕婦忌服 反烏頭 | 梔 子 | 苦寒 心肺 胃 三焦 | 苦寒降泄清利, 善清心、肺、三焦之火,導(dǎo)濕熱之邪從小便而出。 | 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消腫止痛。 | ①熱病心煩、郁悶、躁擾不寧。 ②濕熱黃疸,熱淋,血淋。 ③血熱吐血、衄血、尿血。 ④熱毒瘡腫,跌打腫痛。 | 3-9g 生用走氣分瀉火 炒黑入血分止血 姜汁炒除煩止嘔 | 苦寒滑腸 | 名 稱 | 性味歸經(jīng) | 性 能 特 點(diǎn) | 功 效 | 主 治 病 證 | 用 量 用 法 | 使 用 注 意 | 夏 枯 草 | 苦辛寒 肝膽 | 苦辛而寒,專入肝膽 既長于清肝火而明目,又善散郁結(jié)、降血壓,為治肝陽眩暈、目珠夜痛及瘰疬腫結(jié)之要藥。 | 清肝火, 散郁結(jié), 降血壓。 | ①肝陽或肝火上升之頭目眩暈。 ②目赤腫痛,目珠夜痛。 ③痰火郁結(jié)之瘰疬、癭瘤。 ④高血壓屬肝熱或肝陽上亢者。 | 9-15g 煎湯或熬膏服。 | 性寒清泄 | 蘆 根 | 甘,寒 | 清熱生津,除煩,止嘔,排膿,利尿 | ①熱病煩渴,舌燥少津。 ②胃熱嘔噦。 ③肺熱或外感風(fēng)熱咳嗽,肺癰吐膿。 ④小便短赤,熱淋澀痛。 | 15-30g。 鮮品可加倍或更大劑量,并可搗汁服。 | | 淡 竹 葉 | 甘、淡,寒 | 清熱除煩,利尿 | ①熱病煩渴。 ②心火上炎并移熱于小腸之口瘡尿赤。 ③水腫,熱淋,濕熱黃疸。 | 9-15g。 | | 決 明 子 | 甘、苦,微寒。 | 清肝明目,潤腸通便。 | ①肝熱或肝經(jīng)風(fēng)熱所致的目赤腫痛、羞明多淚。 ②熱結(jié)腸燥便秘。 | | | 第二節(jié) 清熱燥濕藥 名 稱 | 性味歸經(jīng) | 性 能 特 點(diǎn) | 功 效 | 主 治 病 證 | 用 量 用 法 | 使 用 注 意 | 黃 芩 | 苦寒 肺大腸 胃膽 | 清泄燥濕,作用偏于上焦肺及大腸,善清肺與大腸之火,除上中焦?jié)駸帷?/p> 兼入血分,能涼血而止血,清熱而安胎。 |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 ①濕溫,暑濕,濕熱胸悶、黃疸、瀉痢、淋痛,濕熱瘡疹。 ②熱病煩渴,肺熱咳喘,少陽寒熱,咽痛,目赤,癰腫。 ③血熱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 ④胎熱胎動不安。 | 3-9g。 清熱多生用, 安胎多炒用, 清上焦酒炒, 止血炒炭。 | 苦寒易傷脾胃 | 黃 連 | 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jīng)。 | 清泄燥濕,藥力頗強(qiáng),作用偏于心及中焦,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jié)駸?,為治濕熱火郁之要藥?/p> |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①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 ②熱病高熱煩躁神昏,內(nèi)熱心煩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瘡。 ③肝火犯胃嘔吐吞酸。 ④血熱妄行吐衄,癰疽腫毒,目赤腫痛,耳道癤腫,濕熱瘡疹。 | 2-9g。 | 同上 | 黃 柏 | 苦,寒 腎膀胱 大腸經(jīng) | 清泄燥濕,作用偏于下焦, 善清相火,退虛熱,除下焦?jié)駸帷?/p> 藥力不及黃連,以退虛熱為長。 |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 | ①濕熱下注之帶下、淋濁、腳氣、足膝紅腫。 ②濕熱黃疸,濕熱瀉痢,濕疹,濕瘡。 ③熱毒瘡腫,口舌生瘡,血熱出血。 ④陰虛盜汗遺精,骨蒸潮熱。 | 3-9g。 清相火退虛熱宜鹽水炒用止血宜炒炭。 | 同上 | 龍 膽 草 | 苦寒歸肝膽胃 | 清泄燥濕,藥力較強(qiáng),主歸肝膽,兼歸膀胱。既善清下焦?jié)駸?,又善瀉肝膽實(shí)火,為治肝經(jīng)濕熱、實(shí)火之要藥。 | 清熱燥濕,瀉肝火。 | ①濕熱下注之陰腫陰癢、帶下、陰囊濕疹,濕熱黃疸。 ②肝火上炎之頭痛目赤、耳聾脅痛等。 ③高熱抽搐,小兒急驚,帶狀皰疹。 | 3-6g。 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 | 同上 | 苦 參 | 苦寒 |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利尿 | ①濕瘡,濕疹,疥癬,麻風(fēng),陰癢,帶下。 ②濕熱黃疸、瀉痢、便血。 ③濕熱淋痛,小便不利。 | 3-9g。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 | 反藜蘆。 | 第三節(jié) 清熱涼血藥 名 稱 | 性味歸經(jīng) | 性 能 特 點(diǎn) | 功 效 | 主 治 病 證 | 用 量 用 法 | 使 用 注 意 | 生 地 黃 | 甘苦寒心肝腎 | 苦寒清泄,味甘質(zhì)潤 為清滋潤滑之品。 鮮地黃長于清熱涼血; 干地黃長于滋陰。 | 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潤腸。 | ①溫病熱入營血證。 ②血熱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 ③熱病后期傷陰,陰虛發(fā)熱,內(nèi)熱消渴。 ④陰虛腸燥便秘。 | 9-30g。 煎服或以鮮品搗汁服。 | 寒滑膩滯,故脾虛食少便溏及濕滯中滿者忌用。 | 玄 參 | 苦甘咸寒 歸肺胃腎 | 苦甘咸,質(zhì)潤性寒為清涼滋潤解散之品。 既能清熱涼血、養(yǎng)陰護(hù)營,又能滋陰降火、潤燥滑腸,還善清解火毒、消散腫結(jié)。 | 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jié),潤腸。 | ①溫病熱人營血,溫毒發(fā)斑。 ②熱病傷陰心煩不眠,陰虛火旺骨蒸潮熱。 ③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瘰疬痰核,陽毒脫疽。 ④陰虛腸燥便秘。 | 9-15g。 煎服或入丸散。 | 同上 反藜蘆 | 牡 丹 皮 | 苦辛微寒 心肝腎 | 為清泄行散之品,既善清熱涼血,又善活血化瘀,還兼退虛熱、透陰分伏熱,有涼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動血之特點(diǎn)。 | 清熱涼血,活血散瘀。 | ①溫病熱入血分而發(fā)斑疹,血熱吐血等。 ②溫病后期陰虛發(fā)熱,久病傷陰無汗骨蒸。 ③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跌打傷腫。 ④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 6~12g。 清熱涼血宜生用,活血化瘀宜酒炒用,止血三炒炭用。 | 血虛有寒、孕婦及月經(jīng)過多者不宜用。 | 赤 芍 | 苦微寒肝 | 專入肝經(jīng),為清泄行散之品, 既善清肝火除血分郁熱而涼血,又善活血化瘀而止痛。 | 清熱涼血,祛瘀止痛。 | ①溫病熱入營血之斑疹吐衄,火熱內(nèi)傷之血熱吐衄、皮下出血。 ②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等。 ③癰腫瘡毒,目赤腫痛,肝郁化火脅痛。 | 3~15g。 | 屬虛寒者忌用 反藜蘆。 | 紫 草 | 甘,寒 | 涼血活血,解毒透疹 | ①溫病血熱毒盛之斑疹紫黑,麻疹。 ②瘡瘍,濕疹,陰癢,水火燙傷。 | 3~9g。煎服或作散劑。外用可油浸用或熬膏。 | 本品有輕瀉作用,故脾虛便溏者忌用。 | 水牛角 | 咸,寒 | 清熱,涼血,解毒。 | 高熱神昏斑疹,血熱出血證。 | 6~15g。銼碎先煎,或銼末沖服。 | 本品性寒,脾胃虛寒不宜 | 第三節(jié) 清熱解毒藥 名 稱 | 性味歸經(jīng) | 性 能 特 點(diǎn) | 功 效 | 主 治 病 證 | 用 量 用 法 | 使 用 注 意 | 金 銀 花 | 甘寒 肺胃大腸 | 甘寒質(zhì)輕,芳香疏透,清解疏散之品, 既善清解熱毒,又能疏散風(fēng)熱。 | 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 | ①外感熱病,風(fēng)熱表證。 ②癰瘡癤腫,腸癰,肺癰,乳癰。 ③熱毒瀉痢。 | 9~15g | 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不宜用 | 連 翹 | 苦微寒肺心膽 | 質(zhì)輕浮散,善清解熱毒,又 疏透消散,還兼利尿。既素有“瘡家圣藥”之稱,又為治熱入心包證所常用。 | 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消癰散結(jié),利尿 | ①外感熱病,風(fēng)熱表證。 ②癰腫瘡毒,乳癰,肺癰,瘰疬痰核。 ③熱淋澀痛。 | 6~15g | 同上 | 蒲 公 英 | 苦甘寒肝胃 | 既能清解熱毒而消癰腫,又能利濕與通乳。雖善治各種瘡癰,但以治乳癰最佳,并治火毒咽痛、目赤及濕熱黃疸、淋痛等。 | 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利濕通淋。 | ①乳癰,癰腫瘡毒,各種內(nèi)癰。 ②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毒蛇咬傷。 ③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 930g | 同上 | 大 青 葉 | 苦大寒心肺胃 | 清泄解毒力強(qiáng),既善清熱解毒,又善涼血消斑,還善利咽消腫,為治血熱毒盛所致諸證之要藥。 |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利咽消腫。 | ①溫病熱入血分之高熱神昏發(fā)斑。 ②丹毒,咽喉腫痛,口瘡,痄腮,癰腫瘡毒。 | 9~15g | | 板 藍(lán) 根 | 苦寒 心胃 | 功與大青葉相似,尤善涼血利咽。 | 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 ①溫病發(fā)熱頭痛或發(fā)斑疹。 ②咽喉腫痛,痄腮,癰腫瘡毒,丹毒,大頭瘟疫。 | 9~15g | | 牛 黃 | 苦涼 肝心 | 既善清熱解毒,又善涼肝息風(fēng)止痙,還善清心豁痰開竅。主治熱毒、痰熱及肝熱生風(fēng)所致諸證。 | 清熱解毒,息風(fēng)止痙,化痰開竅。 | ①熱毒瘡腫,咽喉腫爛,口舌生瘡,瘰疬。 ②溫病高熱動風(fēng),小兒急驚抽搐,痰熱癲癇。 ③溫病熱入心包神昏,中風(fēng)痰熱神昏。 | O.2~0.5g | | 魚 腥 草 | 辛微寒歸肺 | 善清解肺經(jīng)邪熱,功主清熱解毒、排膿消癰,為治肺癰之要藥。又兼通利,功能利尿通淋,為治熱淋澀痛所常用。 | 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 | ①肺癰咳吐膿血,肺熱咳嗽痰稠。 ②熱毒瘡瘍,濕熱瀉痢。 ③熱淋澀痛。 | 15~30g。 不宜久煎 | 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不宜用 | 射 干 | 苦寒 肺經(jīng) | 既清泄散結(jié),又祛痰利咽,善治咽喉腫痛,屬熱結(jié)痰盛者尤宜;兼治痰多咳喘、久瘧瘧母、經(jīng)閉及癰腫瘰疬等。 | 清熱解毒,祛痰利咽,散結(jié)消腫。 | ①咽喉腫痛(證屬熱結(jié)痰盛者尤宜)。 ②痰多咳喘。 ③久瘧瘧母,經(jīng)閉,癰腫,瘰疬。 | 6~9g | 孕婦忌用。 | 白 頭 翁 | 苦寒 大腸 | 專歸大腸經(jīng),治熱毒血痢之良藥,又為治阿米巴痢所常用。 |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 熱毒血痢,阿米巴痢。 | 6~15g | 同上 | 敗 醬 草 | 辛苦微寒 胃大腸肝 | 既歸胃與大腸,又入肝經(jīng)血分。功主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兼能祛瘀止痛。善治腸癰腹痛,兼治肝癰、肺癰及血瘀胸腹痛。 | 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 | ①腸癰,肝癰,肺癰,癰腫瘡毒。 ②血滯胸痛腹痛,產(chǎn)后瘀阻腹痛。 | 6~15g | | 青 黛 | 咸,寒 | 清熱解毒,涼血散腫,清肝定驚 | ①熱毒發(fā)斑,血熱吐血、咯血、衄血等證。 ②小兒急驚發(fā)熱抽搐。 ③肝火擾肺之咳嗽胸痛、痰中帶血。 ④痄腮腫痛,喉痹,火毒癰瘡。 | 1.5~3g | 勿入湯劑 | 蚤 休 | 苦,微寒。有小毒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息風(fēng)定驚。 | ①癰腫瘡毒,毒蛇咬傷。 ②肝熱生風(fēng),驚癇,熱病神昏抽搐。 ③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 5~9g | | | | | | | | | | | 名 稱 | 性味歸經(jīng) | 功 效 | 主 治 病 證 | 用 量 用 法 | 穿心蓮 | 苦,寒。 | 清熱解毒,燥濕。 | ①溫病初起,感冒發(fā)熱,肺熱咳喘,肺癰,咽喉腫痛。 ②癰瘡癤腫,毒蛇咬傷。③濕熱瀉痢,熱淋澀痛,濕疹。 | 6~15g | 白鮮皮 | 苦,寒 | 清熱解毒,祛風(fēng)燥濕,止癢 | ①濕熱瘡毒,濕疹,疥癬瘙癢。 ②濕熱黃疸,風(fēng)濕熱痹。 | 6~9g | 半邊蓮 | 甘淡寒 |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 ①毒蛇咬傷,蜂蝎刺蜇。②大腹水腫,小便不利,黃疸尿少。 | 干9~15g,鮮30~60g | 土茯苓 | 甘淡平 | 解毒,除濕,利關(guān)節(jié) | ①梅毒或因患梅毒服汞劑而致肢體拘攣者。②淋濁,帶下,腳氣,濕疹,濕瘡。 | 15~60g | 山豆根 | 苦寒有毒 | 清熱解毒,利咽喉,散腫止痛 | ①熱毒蘊(yùn)結(jié)之咽喉腫痛,肺熱咳嗽。 ②濕熱黃疸,牙齦腫痛,癰腫瘡毒。 | 3~6g | 馬齒莧 | 酸寒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通淋。 | ①熱毒血痢,熱毒瘡瘍。②血熱崩漏、便血。③熱淋,血淋。 | 干品30~60g | 紅 藤 | 苦平 | 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 ①腸癰腹痛,癰腫瘡毒。 ②跌打損傷,風(fēng)濕痹痛,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 | 9~15g | 白花蛇舌草 | 微苦甘寒 | 清熱,利濕,解毒,消癰 | ①癰腫瘡毒,咽喉腫痛,腸癰,毒蛇咬傷。②熱淋澀痛,小便不利。③胃癌,食管癌,直腸癌。 | 15~60g | 野菊花 | 苦辛微寒 | 清熱解毒 | 疔瘡癰腫,目赤腫痛,咽喉腫痛,頭痛眩暈。 | 9~15g | 熊膽 | 苦寒 | 清熱解毒,明目,止痙 | ①癰瘡腫毒,咽喉腫痛,痔瘡腫痛。②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③高熱動風(fēng),小兒急驚,癲癇,子癇。 | 1~2.5g | 第五節(jié) 清虛熱藥 名 稱 | 性味歸經(jīng) | 性 能 特 點(diǎn) | 功 效 | 主 治 病 證 | 用 量 用 法 | 使 用 注 意 | 青 蒿 | 苦辛寒肝膽腎 | 清涼與透散并具,既善退虛熱、清肝熱、涼血熱、除瘧熱、解暑熱,又能透陰分伏熱、透營熱、透表熱。 | 退虛熱, 涼血, 解暑,截瘧。 | ①陰虛發(fā)熱,骨蒸潮熱,虛熱兼表。 ②熱病后期之夜熱早涼,或低熱不退。 ③血熱疹癢、吐血、衄血。 ④瘧疾寒熱。 ⑤暑熱外感,暑熱煩渴。 | 3~9g不宜久煎 | 脾虛腸滑者不宜服 | 地 骨 皮 | 甘淡寒。肺肝腎 | 為清涼益陰之品。既能退虛熱、涼血熱、泄肺熱,又略兼益陰而生津。 | 退虛熱, 涼血止血,清肺火, 生津。 | ①陰虛發(fā)熱,有汗骨蒸,小兒疳熱。 ②血熱吐血、衄血、尿血。③肺熱咳嗽。 ④內(nèi)熱消渴。 | 6~15g。 | | 白薇 | 苦咸寒 | 退虛熱, 涼血清熱,利尿通淋,解毒療瘡。 | ①陰虛發(fā)熱,骨蒸潮熱,產(chǎn)后虛熱,陰虛外感。 ②溫病熱入營血證,肺熱咳嗽。③熱淋,血淋。 ④癰腫瘡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 | 3-12g | | 胡黃連 | 苦,寒 | 退虛熱,除疳熱,清濕熱。 | ①骨蒸潮熱。 ②小兒疳熱。 ③濕熱瀉痢,痔腫便血。 | 3-9g | | 銀柴胡 | 甘,微寒 | 退虛熱,清疳熱。 | | 3~9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