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談書法》(完整版) 一、談品格
三、談工具
四 談筆法
五 談墨法
六、談布白 不可不知布白。 字要松,又要緊,要筆筆拆得開,不能粘,粘了脫不開。 講究白,讓得開,松得很,從容不迫。懂得這個竅門,就能看古人的東西。 碑要看空白處。 字劃不粘,氣要通,不讓它粘一筆。這是虛,虛中有實。要講究筆筆拆得開。寫字要計白當(dāng)黑。刻石就要刻白的,光刻黑的就死了。六朝的碑,筆筆離開。古人的碑都是如此。 長舒左足,回轉(zhuǎn)右肩。 楷書、行書要寫得松,不要滿,氣要圓。 書法有鄧石如訣曰:知白守黑。即緊處緊,空處空,在得勢也。 過北極閣,觀樹,謂一大一小,俯仰有致。樹枝有閃避,書法上也有閃避,伸枝與陽光空氣有關(guān)。老樹婆娑有致(有力量),小樹無甚可觀。 字要寫白的。 要不整齊,在不齊中見齊。字字整齊就如算子了,是死尸。 要在有意無意之間接得起來,字要滿,八面都滿也就是緊。 字要八面都滿,力透紙背,也就是要“緊”。 字要有大小,主要是要有氣?!?/font> 肥瘦大小配合才能有意思?!忠嫉镁o,有奇形,收縮這一筆是為了讓那一筆?!?/font> 不能不貫氣,氣不暢,太老實。要大小、疏密結(jié)合。 大小一樣,粗細一樣,這樣不行。要讓得開,要松。…… 亂中求干凈,墨白要分明。 用筆千古不易,結(jié)體因時而變,要理解此中道理。 排列:字的呼吸,不能密排成算子。 鄧石如強調(diào)“知白守黑”。實則緊處緊,空處空,在于得勢。此理書畫通用。 七、談印章 治印摹漢者甚多,要能得其神解,斯為上乘。家有數(shù)方,皆國保所刻。近又習(xí)漢者,無不佳好。若進而上溯,其妙境似不可量矣。勉之可也。 篆法不能扁,有圓。虛實有力。 邊款不易刻,要柔和雅健方為名手。你的刀法略嫌強硬,以后宜稍改學(xué)吳讓之可矣。 學(xué)刻要多看漢印和古璽,才能刻出味道來。 我看您刻無有刀法。最近,廣東有位名手刻的很好,由刀法而近入筆法,可惜已故了。 刻法要能將白的地刻好,所謂虛白。 閑章筆劃當(dāng)稍粗,運刀有頓作變化,近看遠視都有效果。邊緣部分可借用某些字的筆劃代之,空處方刻邊線。要多備幾種,大小隨書畫篇幅靈活運用。平時多加注意,有了經(jīng)驗,自然消除差誤。 昌化雞血石,以藉粉底色,雞血成片鮮艷者為貴。 壽山之田白石亦為印材之名種,其精品瑩潔如玉,而附有鮮紅生動之血縷,價逾黃金,即田黃亦稍遜一籌也。 壽山產(chǎn)石色分多種,以白色、黃色、紅色、綠色、青藍色為多見。以黃、白、紅諸色而瑩澈凝膩者為貴。 壽山石以田石為冠。田石者產(chǎn)于壽山溪、匯南來諸水坑,溪旁兩岸之水田砂層上者,田地分上中下三板,即產(chǎn)最佳之田黃石地也。壽山距閩侯縣八十里。 田石中以口黃石最佳。唯出于壽山溪兩岸之芙蓉坑、都成坑、坑頭凍諸石差可比肩。芙蓉洞之白石以豬油、藕尖最佳,質(zhì)膩如玉。都成坑所產(chǎn)如田黃質(zhì)坑頭石瑩澈而凝膩,黃者兼有紅筋,白者兼有栗起,有魚腦白、枇杷黃、蔚藍天諸種。 書家要懂刀法。印人要懂書法。行隔理不隔。 [1]手跡。以下同。張國保,即張漢怡。
八、談讀書與醫(yī)俗 學(xué)字要才、學(xué)、識?!安拧?,是自己的本能,指天資,但單純靠此不能成功;“學(xué)”,是學(xué)問,“學(xué)”的時間最長,三五年,幾十年,在古人里面鉆;軀殼脫掉,寫出自己的面貌來要“識”,增長自己的胸境。境界就是書卷的流露,書讀多了就有了。 書法與舊文學(xué)是分不開的。能鉆進去就好了,不要只看翻譯才懂。這是個很高的修養(yǎng)。所謂書卷氣,就是書讀多了,不是學(xué)成的,而是養(yǎng)成的。 謹防學(xué)成“書匠”。書法最難的脫不出俗氣。鄧石如這樣的功夫,在書苑中也脫不了個俗。他讀書少,在北京呆不住。功力深,但不是四體都好,他的隸書寫得好,其他也不怎樣。 書法要寫得不俗就不簡單,一般人寫到形式美就不簡單了。 書法跟人走,人俗字也俗。 “俗”,千百萬人脫不掉。 不讀書,越工越俗。不讀書,再寫總是個“書匠”。 俗字講不出來,只有你自己理會才行。古人說不俗、仙骨,真是難如登天,可嘆。 光學(xué)寫字,不讀書,字寫得再好,不過字匠而已,寫出來的字缺少書卷氣。 寫快了會滑,要滯澀些好。滯澀不能像清道人那樣抖??芍^之俗?!忠藙偠幔朔Q名手。最怕俗。 寫字要有功夫,要寫字,要讀書,要有書卷氣,否則是匠氣。 字有百病,唯俗病難醫(yī),多讀書方能醫(yī)俗。 無論書法作畫,總宜多讀書點書,才有氣味。不然,徒事弄筆弄墨,終歸有俗氣。這個俗氣實在難除。書最難讀,非一朝一夕之功,游歷還屬于第二階段。書讀不好,游歷也是枉然。古人說入寶山空回,一無所得。山川的氣象不能盡心寫下來。 全中國莫有深通書畫的人,也就是莫有能讀破萬卷之人,所以下筆粗俗難堪。如民國年間還有些讀書的人,都流寓香港了。 這個關(guān)不得過。什么關(guān)?就是俗字這個關(guān)。要讀書,古讀萬卷才能不俗。 變換氣質(zhì)才能不俗。 高二適先生說:“光寫字不讀書是書匠。”其實連字匠也夠不上! 凡病可醫(yī),唯俗病難醫(yī)。醫(yī)治有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多則積理富,氣質(zhì)換;游歷廣,則眼界明,胸襟廣,俗病可除也。 僅僅把讀書當(dāng)作提高藝術(shù)水平的捷徑是不夠的。讀書為了改變自己的氣質(zhì),提高精神境界。藝術(shù)創(chuàng)作除了讀書及前人作品外,還要社會與大自然這兩卷活書,它的篇幅無限,每天都在延長、拓深。 書,是前人彼時彼地感受的結(jié)晶,不盡與此時此地的我相同,可以參記,不能照搬。照搬,不是創(chuàng)造。 把氣捺入紙中,生命溶入筆墨之中,體現(xiàn)生命的躍動,則不會甜俗。 九、談繼承與創(chuàng)新 臨古人精神,不是軀殼。 寫歐字不能瘦,顏字不能肥。 臨是一部分,自己的意思又是一部分。膽子放大一點,不像不要緊。 臨碑不能字大小一樣,要有大小,氣要通要虛,越瘦越難寫。 工整有馀,風(fēng)華仍欠,今后宜從開展發(fā)揮,力求自家面目,不必太守矩矱。大令所以不同右軍者,有自己面貌也。 所臨魏墓志,工穩(wěn)有馀,嫌太拘謹,不能放筆,無自己面目。所謂(有)形質(zhì),欠精神耳。以后宜從放字用功,求自己面目,即臻上乘矣。 有幾道關(guān),鉆古人的門。要靠苦心鉆研才能到古人的這個關(guān)。鉆進了古人門要出來也不容易,被那個圈子套住了,很難的。脫了他的門,東西還存在,就有自己的本來面貌了。慢慢地脫,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性靈。脫離太早就不行,像鄭板橋過早地要自己的面貌,就沒寫好。要脫俗氣,脫自己的殼。自己的匠氣脫不掉,想脫離古人,就要多讀書,養(yǎng)氣,有些書要讀。吳讓之是讀書人,有書卷氣。 諸文藝均須用法度,細心臨摹,大膽前去,慢慢地,一步一趨前進。 畫先專習(xí)一家,次變及他家,后參以己意,創(chuàng)出一格。字、詩同此。 字不必作僻體,俗人不識,高人不值一笑。 寫字先求工整光麗,守法。 參悟。參是進去;悟是創(chuàng)造,出來。 李北海云:學(xué)我者死,逆我者生。 寫字不能只有個樣子,要有功力。 書法要有功力。臨摹要與古人合,然后要與古人離,要有自己的。人家看不出是哪一家。要鉆出來。 要下決心,有野心,敢與古人比比。要有雄心大志,要有百折不撓的勇氣。(對秋泉語) 字多看幾家。 入得深,才能出得顯。 要能鉆進古人,跳出古人。古人罵筆筆似的字為書奴?,F(xiàn)在即使做書奴都不容易。 臨字要在似與不似之間,就能成功了。很多人學(xué)書,都是求像,專求形似,所以不能功功。需要擺脫一切,單刀匹馬,直沖直入,此真能成學(xué)書者。 字要有粗細。不像不要緊,要學(xué)它的氣勢。 現(xiàn)在你能寫熟了,要生,要有粗細,要用重墨。你不敢用,大小一樣,粗細一樣,這樣不行。要讓得開,要松?!氉x碑,不能粗粗一看就過去了。 蘇、黃、米、蔡都學(xué)顏,但各各不同,這就是跳出古人圈子,就是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不是要創(chuàng)就創(chuàng)了,是要學(xué)問和功夫到了,自然就創(chuàng)新了。學(xué)問要求真學(xué)問,不要求形式,要能吸收,消化。(1974年2月) 周琪會五十多種體,都是依葫蘆畫瓢,有什么稀奇。但他自己的體,卻沒有。 要多看、多學(xué)古人的字,這樣眼界高。眼高,手才能高。 古人罵人說書奴,是寫字跳不出古人的面目?,F(xiàn)代人連書奴都不如,只學(xué)皮毛。宋四家學(xué)古能化,他們都學(xué)顏,手藝各個不同。現(xiàn)要寫字的不少是胡吹,寫不出個東西。 美術(shù)、書法創(chuàng)新,這是不斷的,那一代沒有創(chuàng)新?唐宋大家都是從古人學(xué)出來獨開生面。創(chuàng)新早就有了,歷代都是這樣,凡成功的都是創(chuàng)新,不受古人的規(guī)矩。學(xué)問、功夫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會創(chuàng)新。藝術(shù)要有科學(xué)態(tài)度,不能像文化革命中亂闖。 要膽大,放得開,不要求像,要力透紙背。 不能模仿古人形狀,學(xué)古是為了跳出古人,有自己面目,要寫出性情來。 學(xué)王(羲之),就是隨意濃淡不拘,求神似,不求形似。 學(xué)書,不要專取形似,要用力,求神,大小不拘,用墨濃淡不拘,取其神趣。 王覺新、趙子昂、米南宮 叛我者生,學(xué)我者死,個成面目。 臨帖要先像后不像,先無我后有我,先熟后生,有靜有動,意在筆先,抱得緊放得開。日久天長,就能達到瓜熟蒂落,熟能生巧的境界。 學(xué)書法必積諸家之長,聚為一體,斯為大成。不能斤斤于一家,死守一門,此為小學(xué),不能大就,切忌! 字寫得似古人,不難;不似古人,大難。 說句內(nèi)行話不難,寫出個性、格調(diào)難。 創(chuàng)造是自然規(guī)律,不是人為拼湊,功到自然成,寫出李北海,達到不似之似,有神韻又不全似,方為脫胎。 學(xué)古人能學(xué)到一點就行,照葫蘆畫瓢,沒有意義。 現(xiàn)在好多人下筆便草,寫得一塌糊涂,真是謬種流傳,我看了很痛心。我贈他們幾首詩,不是諷刺,希望能改。 其一:滿紙紛披獨夸能,春蛇秋蚓亂縱橫。強從此中看書法,閉著眼睛慢慢睜。 其二:更羨創(chuàng)成新魏體,排行平扁獨成名。自夸除舊今時代,千古真?zhèn)饕荒_蹬。 其三:搖搖擺擺飛天上,釘頭鼠尾鉤相連。問君何以如此寫?各有看法邁前賢。 其四:嘆我學(xué)書六十年,竟被先生走在前。書法之道真無邊,大膽創(chuàng)造驚顛。 先工整光麗守法,而后破法造法。 最高境地:無法而萬法生。 寫字是為了給人看懂,要有規(guī)范,亂畫無法度不行。 藝貴參悟! 參是走進去,知其堂奧;悟是創(chuàng)造出來,有我的面目。 參是手段,悟是目的。 參的過程中有漸悟,積少成多,有了飛躍,便是頓悟。 悟之后仍要繼續(xù)參,愈參愈悟,愈悟愈參,境界高出他人,是為妙悟。 參悟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 參是吃桑葉,悟是吐出好絲來。 不參而悟,如腹中無葉而難吐絲。 我想斗膽說一句:在學(xué)術(shù)上有點小的野心,敢于古人、外國人比一比。比如寫草書,敢同王覺斯、傅山比,這不能看作是壞事。沒有這種氣度怎么行?這樣想動力大,能源足。 與古人比,要扎扎實實去學(xué),去做。好高騖遠,自命不凡,對古人持虛無主義的輕視態(tài)度,再有空頭野心,勢必受害! 與古人比,意圖在于去同求異,得其精神,坦率地表露出精神面貌。但先要與古人合,后來才能離。 我的話,一切前輩的話可以參考,不能迷信。如果錯了,明家指教,功德無量! 走在街上,看到同我寫得相像甚至很像的字,使我痛苦。這些人太沒有出息,仿林散之并不比仿二王大膽。初學(xué)仿帖是練功,仿不是創(chuàng)造。 先求貌似古人,后求神似,再參以己意,積之既久,自成一格,詩、書、畫皆然。 師古方知古法,師法數(shù)十家,觀千百家,爾后知無定法。 釘頭鼠尾皆是大病,練筆就是把毛病去掉。名人名作細看,長處何在?就是無病。去病很難,病根已深,必須下苦功才行。 十、雜談 字要寫得綿厚,剛而不露、內(nèi)藏。 唱歌,要用胸腹的力量唱出來才宏亮有力,寫字亦然。 要和有學(xué)問的人多接觸,能得到許多知識,有幫助。 ——與桑作楷談 吃過飯不能寫,人來了,手又虛。他們不知道寫字規(guī)矩。一鼓勁寫下去好。 ——與范汝寅談 現(xiàn)在社會上風(fēng)云變動不定,一切不與人爭,只與古人爭一地位。這是個目的。 ——與徐利明談 習(xí)書由生而熟,由熟而生,復(fù)由生到熟。普通人走到第二步已不易。 寫字不能畫字。 篆書寫來很慢,人又不認得,楷書、行書最實用,寫來又快。 趣味隨著年齡而變化:少年愛工麗圓轉(zhuǎn)的字。青年愛劍拔弩張的字。中年愛富于內(nèi)涵的字。老年愛平淡天真的字。 字寫得太死是有實無虛之過。 天才還需要學(xué)力,方有成就。 無人領(lǐng)路,天才也易入歧途。 才、學(xué)、識三者兼?zhèn)浞娇勺鏊囆g(shù)家;天資、學(xué)問見識三者缺一不可。 ——《林散之序跋文集》 藝術(shù)上的成就高低不能用時名來衡量,三百年后才能定論。 ——《林散之》 回來后南京雙門樓賓館要整修接待外賓,要創(chuàng)作組書畫諸人,去書畫創(chuàng)作,我是少不掉的,蘇州幾位也來了,××忙的真火熱。他的字你是見過的,真叫人發(fā)嘔,完全是江湖氣,他的神通廣大竟能把世人眼瞞住了。我真佩服他,“竟能瞞住人人眼,世上于今瞎子多。”(這是我論書絕句六首中兩句)。把我的字與他同列,我真慚愧,不敢高攀。世上無真理,臭豬頭自有嗅[1] 鼻子來聞,你說不好,他說好。你愛吃香的,他愛吃臭的。香臭豈有真味哉,是在嗜之者如何耳? ——1975年9月15日致邵子退書[2] ------------------------------------------------------------------------------------------------- [1] “嗅”字,疑是“臭”字筆誤。 [2] 見《風(fēng)義集》P134頁。 十一、談楷書 所書小楷,似學(xué)《黃庭》,很穩(wěn)圓不俗,可喜,可喜,即可循此道路學(xué)下去,自能成就。 ——與馮仲華談 外圓內(nèi)方。無圓不方,無方不圓。沒有全圓的。今人學(xué)顏,往往把筆揉裹,使之滾圓,不是法。 以方學(xué)顏。顏從六朝來,得力于《吊比干》。要上溯顏書源派。 ——與單人耘談 寫魏碑不能光寫《鄭文公》,要學(xué)學(xué)其它的碑。黃賓虹先生就是寫的《鄭文公》,……《鄭文公》很好。 《張猛龍》方圓兼用,筆墨雙收。要能有力,運轉(zhuǎn),用筆之道,才能收其效果,不然只能得其形貌耳。 《張》是魏碑中妙品,學(xué)者難學(xué)。 趙子昂小楷收得攏,放得開,有氣味,有輕重。 趙[1] 字雅俗共賞,結(jié)構(gòu)緊,出自北海,比北海平正易學(xué)。用筆要切入,如刀砍一樣,要有鋒,要轉(zhuǎn)(轉(zhuǎn)鋒)。捺寫得好,要一波三折。 趙字寫起來要快一些,要留得住。趙字的毛病就是太快?!?/font> ——與莊希祖談 寫小楷如大楷。小楷宜寬綽而有余;大楷宜緊密而無間。汝小楷已圓演,宜從寬綽處用功。大楷宜緊密,則書法之道無余矣。勉之可也。 ——宋玉麟提供[2] 楷書學(xué)宋人的就很好,楷書是很難的,學(xué)好不容易。 《張黑女》要寫得古樸,要有拙味。 趙小楷放得開,收得緊。 ——與桑作楷談 顏書自六朝來,得力于《吊比干文》,要上溯求源。顏也是方筆,有人把筆揉得滾圓是舍本求末。我曾經(jīng)寫《孔宙碑》--《曹全碑》--顏字,頗有心得。 顏字以《茅山碑》為最好,要寫得中正肅穆后再求變化。小楷要寫《黃庭經(jīng)》。先楷而后行草。 寫趙也要會用方筆,一波三折。 ——《林散之序跋文集》 ------------------------------------------------------------------------------------------------- [1] 趙,指趙孟睢 [2] 手跡。以下同。 十二、談隸書 隸書筆劃,如橫劃要直下,中間不能讓當(dāng),中間要下功夫。要留,壓得住,要駐,要翻得上來。不看兩頭看中間。 隸書要講氣,氣要鼓得足。一波三折,象刀切的。要用濃墨寫,迎合有情,要有盼顧。書法離不了情味。 ——馮仲華談 隸字從方筆入手。 《華山碑》有人說是蔡邕所寫,溫潤。 寫漢隸不能寫樣子,要寫精神,學(xué)用筆。 不能以圓筆寫《張遷碑》?!稄堖w碑》為方筆。 ——與單人耘談 快,要剎得住。所以要學(xué)隸書,因為隸書筆筆留得住。 初學(xué)漢碑最好學(xué)《曹全》,結(jié)構(gòu)很嚴(yán)謹,又緊、又松。 漢碑主要難在氣上,要貫氣,點畫之間要有呼應(yīng)有盡有,要筆筆留。但不是抖出來的,方筆也要見圓。 漢隸寫得抖抖的,好摻假。 漢隸看其下筆處出鋒的地方,境界高,章法美。 《乙瑛碑》是從《禮器碑》出來的。 ——與莊希祖談 《禮器碑》瘦,方筆。原碑現(xiàn)存山東曲阜孔廟,魯相韓勅造,無額,背列官吏名字,內(nèi)容多讖緯,不可盡通。1965年,我苦練一年。 《禮器碑》翹腳(挑)細,頓挫用淡墨,難寫。 《衡方碑》肥,圓筆。 寫隸,從接讓處看呼應(yīng)關(guān)系,燕尾要出乎自然。 鄧石如善寫《乙瑛碑》,功夫很深。此碑較《禮器碑》易學(xué),不必同時學(xué)趙孟兆頁,可寫李北?!逗么笸醣?、《麓山寺碑》等。 有人說《華山碑》是蔡邕書,圓潤含蓄。 有人告訴我,他的孩子同時練習(xí)《張遷碑》與《禮器碑》,兩碑雖同為方碑,但個性有別,同時臨寫,兩敗俱傷,不能逆規(guī)律行事。 古人隸書,同一幅字上,兩個相同的字寫法各異,各字大小不一,因能入法度又出法度,寫來不拘謹。 ——《林散之序跋文集》 十三、談行草書 寫草書要留,一留就厚了,重了,澀了。 臨《書譜》要化剛為柔,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學(xué)《書譜》最難就是要寫出蟲蛀文來,筆劃象蟲蛀過一樣。 ——馮仲華談 草書,運筆直。草書暢志。觀蛇斗,蛇走草叢。魯公觀壁坼,坼紋有力,兩邊毛。 草字取勢,勢相連。作草如正。 以真書作草,筆桿直,不要撩出,筆桿斜飄那就滑了。 ——與單人耘談 蘇字宜肉中見骨,宜大膽放筆。不能拘謹。宜將學(xué)顏字力量用上去,自見新境。 ——宋玉麟提供 懷素的《自敘帖》學(xué)二十年不一定寫得進去;進去了,再寫二十年不一定出得來。 米芾也是駿快,也要處處能留??煲獎x得住。所以要學(xué)隸書,因為隸書筆筆留得住。 大凡習(xí)草字,專求快鋒,轉(zhuǎn)折太露角,不如古人渾脫,溫柔之氣盎然。所以右軍為千古巨子,不能隨便視子,宜細玩而深求之,其味自然見之也。 草字要讓得開,如鳥從樹中飛過而不碰一片葉子,如蛇在草中穿行南昌不碰草。 寫草一定要懸肘。 草字要寫得圓,不能有角。要大小搭配得好,要讓得開。有的行寫斜了,但仍然很好看。蘸一次墨可以寫好幾個字,枯了還是潤的,但不弱,仍然筆筆圓。筆一轉(zhuǎn),又有墨了,還能寫幾個字。 行書用處大。宋、元、明、清都講究行書。行書要緊密,又要開展。 學(xué)草寫草是寫不出來的,留不住。用楷書筆法寫草書才行。 ——與莊希祖談 《爭座位》外圓內(nèi)方,如錐畫沙,氣圓,氣撐得開。 顏真卿《爭座位》是個稿子,沒想到能傳下來,他的字沒有毛病,見性情,有功夫。 ——與桑作楷談 《爭座位》極為自然,系別人在字紙簍中獲得,本性流露,一筆不滑,每撇每橫頭尾都極有力?!都乐段母濉芬嗍侵燎閾]灑,無拘無束,出神入化?!杜釋④娫姟芬噪`為行草,散藻漓華,氣息高遠渾穆。 草書要有內(nèi)在美。 草書取勢,勢不僅靠結(jié)體,也靠行行字字間關(guān)系。 要捉草為正。下筆宜慢,求沉著,要天馬行空,看著慢其實快;看著快其實慢??煲舻米?,又無滯塞才好。 未有善行草而不工楷書的。 以真書筆法為草書,筆桿直,不要潦草,否則筆桿傾斜,筆劃就飄了。 草書運筆直。草書暢志。觀蛇斗,驚蛇走草叢;擔(dān)夫讓道。顏魯公觀壁坼,屋漏痕,有力,兩邊皆毛。 飛蓬自振,驚沙坐飛。圓轉(zhuǎn),柔中有力。 飛鳥出林,鳥繞樹叉。 懷素說:“夏云多奇峰?!?/font> ——《林散之序跋文集》 十四、談本人 字到晚年,更精了。人要,我也要,我非寫不可。自己看看,可以。日本人來畫店,偏找我的字要。 [陳慎之說:“您的書法境界更高了?!盷 這是債負的更多了?!瓱o法償還,沒有了時。連不懂字的人,也要寫,你看怎么搞法。 我八十歲時,精神一切尚正常。八十二歲后,漸漸衰下去了。近來全不行了。……兩手寫字如常,不戰(zhàn)不抖。這到王母賜我的佳惠。若是手戰(zhàn)手抖,不能寫字,那更糟了。…… ——與陳慎之談 [章炳文說:前次日本名古屋書法代表團的團長來拜會您,他們說您是中國的“書圣”。] 瞎吹。我不承認。站住三百年才算數(shù)。百年定論。 古人說過“蓋棺定論?!倍殴げ空f“千秋萬歲名,百年身后事?!?/font> 人老了,手腳都笨了,寫字都不能寫了,手腕遲鈍了,一切不靈,真難堪。 ——與章炳文談 我的主要精力在寫楷書上,草書沒怎么學(xué)。學(xué)草寫草是寫不出來的,留不住。用楷書筆法寫草書才行。 我學(xué)漢碑已有三十幾年,功夫有點。學(xué)碑必從漢開始。每天早上一百個字,寫完才擱筆。…… 我學(xué)書初學(xué)唐人,后改六朝,稍去唐人絹媚之習(xí)。草書學(xué)王右軍?!?/font> 浮名乃虛花浪蕊,毫無用處。必回頭,苦干廿年,痛下功夫。人不知鬼不曉,如呆子一樣,把漢人主要碑刻一一摩下。不求人知,只求自己有點領(lǐng)會就行了。要在五更后起身寫字,懸腕一百個分書寫下來,兩膊酸麻不止,內(nèi)人在床上不知。…… 我臨的魏碑,《張猛龍》最多,有兩部櫥高,都被人燒了。若留下來人各一冊,學(xué)學(xué)也可以。 我臨的(《張猛龍》是精力聚中、精神所至而成,每天早晨百字功課。 寫字就是要醫(yī)病,病沒有了,就有健康美。我十年前的字不能看,渾身是病。 ——與莊希祖談 我從十七歲開始,每晨起身寫100字。40歲后才不天天寫。 60歲前,我游聘于法度之中。60歲后稍稍有數(shù),就不拘于法。正是:我書意造本無法,秉受師承疏更狂。亦識有人應(yīng)笑我,西歪東倒不成行。 人不是天才,就質(zhì)素而言,像莊子說的:“材與不材之間”,因為肯學(xué),彌補了才氣不足。 原來寫字只為養(yǎng)心活腕,視為體育之一種,可以寄托精神,絕不想當(dāng)書家,當(dāng)書家太難。 我在60歲前后寫過唐太宗《晉祠銘》,筆意近似北海,每日二張,八十幾個字,每天不輟。 我寫李北海,希望找到李書所自出。 我到60歲后才學(xué)草書,有許多甘苦體會。沒有寫碑的底子,不會有成就。 1964年11月始寫《孔宙碑》,過去未寫過。陳曼生寫此碑,終身受用。 那段日子也穿插著練字,悟出魯公肥厚處。疏朗之妙,從前光寫,火候眼力不行,看不出來。 1965年,我苦練一年(《禮器碑》)。 我在1966年重寫李北?!抖酥菔矣洝?,有些發(fā)現(xiàn),尤其布白之美。 平生得意之作不過那幾幅。寫完之后不覺成詩一首:天際烏云忽助我,一團墨氣眼前來。得了天機入了手,縱橫涂抹似嬰孩。 寫字抒寫性情,求者過多,作者成書奴,作品全是敷衍,何來靈氣? 柯文輝說:“林先生草書五絕或七絕,二十幾個字,在得意時,運筆方法全不重復(fù)。傅山、王覺斯以后,他是草書大家?!边@樣說不對,我受之有愧。承認此說,便是狂人。 做人是學(xué)不完的。我到九十多歲,依然是個白發(fā)小蒙童,天天在學(xué)。越學(xué)越感受到自己無知。身外名利,天外浮名,時間用于治學(xué)尚嫌不足,哪有功夫管浮名微利?不超脫也得超脫。 我不是天才,只是較為勤奮而已。 我有點小成就,是因為遇到兩位好老師,路領(lǐng)得正:首先是含山張栗庵。……后來又問學(xué)于黃賓虹…… 我在年輕時代總是天未明即起,點燈讀《史記》、《漢書》。市聲少,頭腦清醒,無人干擾,易于背誦,至今仍記得其中名篇。 ——《林散之序跋文集》 我從范(培開)先生學(xué)書法,得益頗大。我用懸腕寫字全虧范先生的教導(dǎo)。本來我寫字是伏在案上,全用筆拖,不懂也不敢懸腕。從范先生學(xué)書后方懂得懸腕之法。懸腕才能用筆活,運轉(zhuǎn)自如。 自己十六歲開始學(xué)唐碑、魏碑,三十歲以后學(xué)行草,六十歲以后才寫草書的。 ——《林散之》 十五、談書家碑帖 《禮器碑》無一筆不工整,不呆板,有奇情,方方正正,但不是算子書。懸腕中鋒,像刀切的。瘦,難寫。 字須筋骨血肉兼?zhèn)?,方稱完美。古今人唯晉之二王能得其秘,尤以大王為勝。又,字有外形之美,內(nèi)形之美。外形之美即筋骨血肉;內(nèi)形之美即氣味風(fēng)韻。晉人除二王之外,能入此中奧秘者甚多。唐人如顏、歐、虞、李北海等,皆能繼接晉人法乳。宋人如蘇、米,明人如王覺斯、祝枝山、董思白輩,亦堪比美。凡古今書家,能獨步千秋,無不內(nèi)外俱美。不然則徒具形似,不足貴也。欲臻此境,非具數(shù)十年辛苦功夫,實難造及。所謂功夫即在用筆。古人對用筆,各有心得,而其成功則一。學(xué)者于所傳碑帖和墨跡中,不難揣摩而得。 《石門銘》是圓里帶方,遁方于圓。 《鄭文公碑》字的筆劃像蟲蛀一樣,這就是力量,無意寫成的,力量硬抵出來的,像蟲蛀的,這是布白的功夫。 《魏故懷令李君墓志銘》,這個字雅,境界高,筆筆有味道,筆筆能停得住。用筆尖的力量,內(nèi)美外美,氣味醇厚。 學(xué)大王者,唯孫氏能得真詮。 《書譜》墨跡,有些地方似蟲蛀,其實那是寫出來的。 要無墨求筆,在枯筆中寫出潤來。筋骨血肉就在這中間找。練久了才有這個心得。懷素墨跡中可見,他沒有墨也能寫出來。 董字秀得很。要學(xué)秀,拙從秀出,單拙就笨了。 脫離太早就不行,像鄭板橋過早地要自己的面貌,就沒寫好。 大膽用筆,干筆蘸重墨寫。王覺斯一筆寫十幾個字,別人這樣就沒得辦法了。所謂入木三分就是指此。 包世臣把王覺斯列入“能品”,是不成立的。各有各的見識。 鄧石如這樣的功夫,在書苑中也脫不了個俗。他讀書少,在北京呆不住。功力深,但不是四體都好,他的隸書寫得好,其他也不怎樣。 安吳包世臣一生學(xué)過庭,頗得用筆真理。 何紹基,人問他學(xué)書幾十年有何心得,他說沒什么心得,只是寫得比人黑一點。他說的所謂“黑”,就是氣厚,練出來。“黑”,就是他的甘苦。 吳讓之是讀書人,有書卷氣。 黃賓虹在《鄭文公碑》上下了很深的功夫。 ——與馮仲華談 《華山碑》有人說是蔡邕所寫,溫潤。 不能以圓筆寫《張遷碑》?!稄堖w碑》為方筆。 顏從六朝來,得力于《吊比干》。 顏書《爭座位》帖,自然。系別人于字紙簏中獲得,正見其本來面目,筆筆下滑,雖一撇一直端末,亦有力量。 王覺斯草書轉(zhuǎn)彎處如折釵股,其留空白處須注意。 王覺斯草書圓中有方。 筆筆留。筆筆澀。何紹基字正如此。 ——與單人耘談 想見見吉野俊子,又名……,是個女士,寫得太好,直逼晉人,我不如慚愧。 ——與章炳文談 懷素能于無墨中求筆,在枯墨中寫出潤來,筋骨血肉就在其中了。 蘇東坡《醉翁亭記》寫得最丑;《豐樂亭記》寫得好?!敦S樂亭》是學(xué)顏的。 王鐸用干筆蘸重墨寫,一筆寫十一個字,別人這樣就沒有辦法寫了,所謂入木三分就是指此。 ——與陳慎之談 [觀傅山書杜甫詩六尺綾本大條幅]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杜子美的詩做得好;傅山的字氣質(zhì)好。凡屬大家,都有過人處。 [觀王鐸論王羲之六尺綾本草書大條幅] 王覺斯寫得好。你看開頭第一個“鵝”字,寫得就與眾不同,不愧是大家手筆。 ——與徐純原等談[1] 王大令下筆千鈞。 大令用筆太快,利鋒全出,不如右軍渾厚。近購《十七帖》是清人藏本,亦佳本可學(xué)也。大凡習(xí)草字,專求快鋒,轉(zhuǎn)折太露角,不如古人渾脫,溫柔之氣盎然。所以右軍為千古巨子,不能隨便視之,宜細玩而深求之,其味自然見之也。 米、趙、王覺斯都學(xué)李北海;董其昌學(xué)米、趙、李;李北海學(xué)王大令。 李北海的字內(nèi)藏。剛而不露,綿厚,不正為正,行氣氣足。難學(xué)。 李北海唐大家,難學(xué)。右軍如龍,北海如象。北海有其獨到之處。 懷素在木板上練字,把板寫穿了,可見苦練的程度。也因為這樣,千百年不倒。他寫了二十多篇自序帖,現(xiàn)在只留下一篇在美國。 顏魯公《爭座位》,寫的時候并不想留下來的,當(dāng)時是草稿。但現(xiàn)在看,沒有病筆,個個字站得住,是真功夫。 顏魯公筆力雄厚,力透紙背。 蘇、米字沉重,在沉重中有奔放,能天馬行空。 蘇、黃、米、蔡都學(xué)顏,但各各不同。這就是跳出古人圈子,就是能創(chuàng)新?!?/font> 米字也是駿快。 趙字平整,圓潤,妍,是元朝一大家,宋以后一人而已。人說他格調(diào)不高,是因為他降元。但他的字好,學(xué)好不容易。(1974年2月) 趙字雅俗共賞,結(jié)構(gòu)緊,出自北海,比北海平正易學(xué)。……捺寫得好…… 趙字的毛病就是太快。 趙子昂小楷收得攏,放得開,有氣味,有輕重。 王覺斯東倒西歪,但你學(xué)不像。他有氣勢,上下勾連。 鄧石如的對子,力量厚,精密,善于用墨,敢于用墨,耐看,現(xiàn)在人寫不出來,用墨酣穩(wěn),看它飛白處,極妙,上下聯(lián)的字大小互讓。 周琪會五十多種體,都是依葫蘆畫瓢,有什么稀奇,但他自己的體,卻沒有。 吉野俊子,寫得太好,雍容儒雅,大雅可愛。中國現(xiàn)代名家一個寫不出她的氣味。他從晉唐人出來。只有我偶然好的,差可相比。 ——與莊希祖談 李北海學(xué)大王,人稱右軍如龍,北海如象。 蘇、米的字沉重,由沉重再奔放。 趙(子昂)小楷放得開,收得緊。 董其昌書不正為正。氣足。難學(xué)。 王覺斯、趙子昂、米南宮,叛我者生,學(xué)我者死,個成面目。 ——與桑作楷談 我在1966年重寫李北?!抖酥菔矣洝罚行┌l(fā)現(xiàn),尤其是布白之美,“李”字下一橫分成兩段,像廣告美術(shù)字,甚奇。此碑筆劃圓勁,字體結(jié)體稍扁,顯得敦厚,不似《云麾將軍碑》、《麓山寺碑》以瘦硬長斜取勢。 李北海、米南宮、趙孟兆頁三人一路作書道理相同。 北海取斜勢,因為氣抱得住,所以字字站得穩(wěn)。 懷素《自敘卷》由楷書過來,于無墨處求墨,各字上下關(guān)系天衣無縫,最細筆劃也有無窮力量,千古以來無第二人。 孫過庭學(xué)王羲之筆法,善布白,《書譜》上有蟲蛀文,有認真細看。 宋代蘇、黃、米、蔡四大家,唯君謨能寫摩崖大字,可以看出對魏晉六朝隸書下過功夫。 東坡學(xué)顏,妙在能出,能變,…… 山谷早年書近二王,中歲之后漸變?yōu)樽约猴L(fēng)格,中宮緊抱,長撇捺向四周擴張,形成幅射般的力度。佛印和尚還說他的字俗,因為一心求好,處處取勢,鋒棱外露,在縱橫中失去了天真爛漫之趣。黃是幾百年中不可多見的大家,尚且如此,可見寫字之難。 黃學(xué)諸遂良《雁塔詩》,出來了。 趙子昂體出鐘太傅,能日書萬字,千古一人。 趙字活,習(xí)之可以破僵板,但要有碑學(xué)底子,否則流于甜媚。 明末草書人材薈萃。徐天池、祝枝山、倪元璐、黃道周、傅山、王覺斯各有千秋。 余淺溥不文,學(xué)無成就,書法一道,何敢妄談。唯自孩時,即喜弄筆。積其歲年,或有所得。綴其經(jīng)過,貢采覽焉。余八歲時,開始學(xué)世,未有師承;十六風(fēng)從鄉(xiāng)親范培開先生學(xué)書。先生授以唐碑,并授安吳執(zhí)筆懸腕之法。心好習(xí)之。弱冠后,復(fù)從含山張栗庵先生學(xué)詩古辭,先生貫古今,藏書甚富,與當(dāng)代馬通伯、姚仲實、陳澹然諸先生游,書學(xué)晉唐,于褚遂良、米海岳游精重。嘗謂余曰:“學(xué)者于三十外,詩文書藝,皆宜明其途徑,若馳騖浮名,害人不淺,一再延稽,不可救藥,口傳手授,是在真師,吾友黃賓虹,海內(nèi)知名,可師也。”余懷然聆之,遂于翌年負笈滬上,持張先生函求謁之。黃先生不以余為不肖,謂曰:“君之書畫,略具才氣,不入時畦,唯用筆墨之法,尚無所知,似從珂羅版摹擬而成,模糊凄迷,真意全虧?!辈⑹竟湃擞霉P用墨之道:“凡用筆有五種,曰錐畫沙、曰印印泥、曰折釵股、曰屋漏痕、曰壁坼紋。用墨有七種,曰積墨、曰宿墨、曰焦墨、曰破墨、曰濃墨、曰淡墨、曰渴墨?!庇衷唬骸肮湃酥貙嵦?,尤重虛處,尤重黑處,尤重白處;所謂知白守黑,計白當(dāng)黑,此理最微,君宜領(lǐng)會。君之書法,實處多、虛處少,黑處見力量,白處欠功夫?!庇嗦勓?,悚然大駭。平時雖知計白當(dāng)黑和知白守黑之語,視為具文,未明究竟。今聯(lián)此語,恍然有悟。即取所藏古今名碑佳貼,細心潛玩,都于黑處沉著,白處虛靈,黑白錯綜,以成其美。始信黃先生之言,不吾欺也。又曰:“用筆有所禁忌:忌尖、忌滑、忌扁、忌輕、忌俗;宜留、宜圓、宜平、宜重、宜雅。釘頭、鼠尾、鶴膝、蜂腰皆病也。凡病可醫(yī),唯俗病難醫(yī)。醫(yī)治有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多,則積理富、氣質(zhì)換;游歷廣,則眼界明、胸襟擴,俗病或可去也。古今大家,成就不同,要皆元病,肥瘦異制,各有專美。人有所長,亦有所短,能避其所短而不犯,則善學(xué)矣,君其勉之?!庇鄰?fù)敬聽之,遂自海上歸,立志遠游,挾一冊一囊而作萬里之行。自河南入,登太室,少室,攀九鼎蓮花之奇。轉(zhuǎn)龍門,觀伊闕,入潼關(guān),登華山,攀蒼龍嶺而覘太華三峰。復(fù)轉(zhuǎn)終南而入武功,登太白最高峰。下華陽,轉(zhuǎn)城固而至南鄭,路阻月余,復(fù)經(jīng)金牛道而入劍門,所謂南棧也。一千四百里而至成都,中經(jīng)喜陵江,奇峰聳翠,急浪奔湍,駭目驚心,震人心膽,人間奇境也。居居都兩月余,沿岷江而下,至嘉州寓于凌云山之大佛寺,轉(zhuǎn)途峨眉縣,六百里而登三峨。三峨以金頂為最高,峨眉正峰也。斯時斜日西照,萬山沉沉,怒去四卷。各山所見云海,以此為最奇。留二十余日而返渝州,出三峽,下夔府,覘巫山十二峰,云雨荒唐,欲觀奇異。遂出西陵峽而運載宜昌,轉(zhuǎn)武漢,趨南康,登匡廬,宿五老峰,轉(zhuǎn)九華,尋黃山而歸。得畫稿八百余幅,詩二百余首,游記若干篇;得越七省,中波一萬八知余里,道路梗塞,風(fēng)雨艱難,亦去苦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