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詩鈔
上皇三臺
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月寒秋竹冷,風切夜窗聲。
東郊
吏舍踞終年,出郊曠清曙。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跡猶遽。
終罷斯結廬,慕陶直可庶。
任鄠令渼陂游眺
野水滟長塘,煙花亂晴日。
氤氳綠樹多,蒼翠千山出。
游魚時可見,新荷尚未密。
屢往心獨閑,恨無理人術。
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
九日驅(qū)馳一日閑,尋君不遇又空還。
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休沐東還胄貴里示端
宦游三十載,田野久已疏。
休沐遂茲日,一來還故墟。
山明宿雨霽,風暖百卉舒。
泓泓野泉潔,熠熠林光初。
竹木稍摧翳,園場亦荒蕪。
俯驚鬢已衰,周覽昔所娛。
存沒惻私懷,遷變傷里閭。
欲言少留心,中復畏簡書。
世道良自退,榮名亦空虛。
與子終攜手,歲晏當來居。
再游龍門懷舊侶
兩山郁相對,晨策方上干。
靄靄眺都城,悠悠俯清瀾。
邈矣二三子,茲焉屢游盤。
良時忽已周,獨往念前歡。
好鳥始云至,眾芳亦未闌。
遇物豈殊昔,慨傷自有端。
冬夜宿司空曙野居,因寄酬贈
南北與山鄰,蓬庵庇一身。
繁霜疑有雪,荒草似無人。
遂性在耕稼,所交唯賤貧。
何掾張椽傲,每重德璋親。
出還
昔出喜還家,今還獨傷意。
入室掩無光,銜哀寫虛位。
凄凄動幽幔,寂寂驚寒吹。
幼女復何知,時來庭下戲。
咨嗟日復老,錯莫身如寄。
家人勸我餐,對案空垂淚。
南園陪王卿游矚
形跡雖拘檢,世事澹無心。
郡中多山水,日夕聽幽禽。
幾閣文墨暇,園林春景深。
雜花芳意散,綠池暮色沉。
君子有高躅,相攜在幽尋。
一酌何為貴,可以寫沖襟。
同德精舍舊居傷懷
洛京十載別,東林訪舊扉。
山河不可望,存沒意多違。
時遷跡尚在,同去獨來歸。
還見窗中鴿,日暮繞庭飛。
同德閣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贈二首
庭樹忽已暗,故人那不來。
只因厭煩暑,永日坐霜臺。
官榮多所系,閑居亦愆期。
高閣猶相望,青山欲暮時。
同褒子秋齋獨宿
山月皎如燭,風霜時動竹。
夜半鳥驚棲,窗間人獨宿。
同韓郎中閑庭南望秋景
朝下抱馀素,地高心本閑。
如何趨府客,罷秩見秋山。
疏樹共寒意,游禽同暮還。
因君悟清景,西望一開顏。
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鑿崖泄奔湍,稱古神禹跡。
夜喧山門店,獨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靜,石中本無聲。
如何兩相激,雷轉(zhuǎn)空山驚。
貽之道門舊,了此物我情。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一作杜審言詩)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照綠蘋。
忽聞歌苦調(diào),歸思欲沾巾。
詠聲
萬物自生聽,太空恒寂寥。
還從靜中起,卻向靜中消。
詠夜
明從何處去,暗從何處來。
但覺年年老,半是此中催。
園亭覽物
積雨時物變,夏綠滿園新。
殘花已落實,高筍半成筠。
守此幽棲地,自是忘機人。
園林晏起,寄昭應韓明府、盧主簿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煙。
園林鳴好鳥,閑居猶獨眠。
不覺朝已晏,起來望青天。
四體一舒散,情性亦忻然。
還復茅檐下,對酒思數(shù)賢。
束帶理官府,簡牘盈目前。
當念中林賞,覽物遍山川。
上非遇明世,庶以道自全。
夏景園廬
群木晝陰靜,北窗涼氣多。
閑居逾時節(jié),夏云已嵯峨。
搴葉愛繁綠,緣澗弄驚波。
豈為論夙志,對此青山阿。
夕次盱眙縣
落帆逗淮鎮(zhèn),停舫臨孤驛。
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
獨夜憶秦關,聽鐘未眠客。
【簡析】蘆花飛白,已經(jīng)是秋天。晚上泊舟淮水邊,驛館凄清,因思鄉(xiāng)而不能成眠,環(huán)境、氛圍都襯托了詩人的心緒。
始夏南園思舊里
夏首云物變,雨馀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掃園。
縈叢蝶尚亂,依閣鳥猶喧。
對此殘芳月,憶在漢陵原。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注釋】白石: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在齋戒后的農(nóng)歷九月九日,將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進鍋里煮。
【簡析】詩人因郡齋嚴寒,而突然念及住在山中的友人(道士),當然比郡齋更加寒冷。只是他的行蹤,似空山落葉,無法尋訪。全詩寫得情深意遠。
寄李儋、元錫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寒食寄京師諸弟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授衣還田里
公門懸甲令,浣濯遂其私。
晨起懷愴恨,野田寒露時。
氣收天地廣,風凄草木衰。
山明始重疊,川淺更逶迤。
煙火生閭里,禾黍積東菑。
終然可樂業(yè),時節(jié)一來斯。
春游南亭
川明氣已變,巖寒云尚擁。
南亭草心綠,春塘泉脈動。
景煦聽禽響,雨馀看柳重。
逍遙池館華,益愧專城寵。
曉至園中憶諸弟、崔都水
山郭恒悄悄,林月亦娟娟。
景清神已澄,事簡慮絕牽。
秋塘遍衰草,曉露洗紅蓮。
不見心所愛,茲賞豈為妍。
晚登郡閣
悵然高閣望,已掩東城關。
春風偏送柳,夜景欲沉山。
池上
郡中臥病久,池上一來賒。
榆柳飄枯葉,風雨倒橫查。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北歸去,淮上對秋山。
淮上遇洛陽李主簿
結茅臨古渡,臥見長淮流。
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
寒山獨過雁,暮雨遠來舟。
日夕逢歸客,那能忘舊游。
游南齋
池上鳴佳禽,僧齋日幽寂。
高林晚露清,紅藥無人摘。
春水不生煙,荒岡筠翳石。
不應朝夕游,良為蹉跎客。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煙際鐘
隱隱起何處,迢迢送落暉。
蒼茫隨思遠,蕭散逐煙微。
秋野寂云晦,望山僧獨歸。
登寶意寺上方舊游(寺在武功,曾居此寺)
翠嶺香臺出半天,萬家煙樹滿晴川。
諸僧近住不相識,坐聽微鐘記往年。
登樓
茲樓日登眺,流歲暗蹉跎。
坐厭淮南守,秋山紅樹多。
登樓寄王卿
踏閣攀林恨不同,楚云滄海思無窮。
數(shù)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荊榛寒雨中。
示全真元常(元常,趙氏生)
余辭郡符去,爾為外事牽。
寧知風雪夜,復此對床眠。
始話南池飲,更詠西樓篇。
無將一會易,歲月坐推遷。
社日寄崔都水及諸弟群屬
山郡多暇日,社時放吏歸。
坐閣獨成悶,行塘閱清輝。
春風動高柳,芳園掩夕扉。
遙思里中會,心緒悵微微。
秋夕西齋與僧神靜游
晨登西齋望,不覺至夕曛。
正當秋夏交,原野起煙氛。
坐聽涼飆舉,華月稍披云。
漠漠山猶隱,滟滟川始分。
物幽夜更殊,境靜興彌臻。
息機非傲世,于時乏嘉聞。
究空自為理,況與釋子群。
秋夜
暗窗涼葉動,秋天寢席單。
憂人半夜起,明月在林端。
一與清景遇,每憶平生歡。
如何方惻愴,披衣露更寒。
秋夜二首
庭樹轉(zhuǎn)蕭蕭,陰蟲還戚戚。
獨向高齋眠,夜聞寒雨滴。
微風時動牖,殘燈尚留壁。
惆悵平生懷,偏來委今夕。
霜露已凄凄,星漢復昭回。
朔風中夜起,驚鴻千里來。
蕭條涼葉下,寂寞清砧哀。
歲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
秋夜南宮,寄灃上弟及諸生
暝色起煙閣,沉抱積離憂。
況茲風雨夜,蕭條梧葉秋。
空宇感涼至,頹顏驚歲周。
日夕游闕下,山水憶同游。
秋郊作
清露澄境遠,旭日照林初。
一望秋山凈,蕭條形跡疏。
登原忻時稼,采菊行故墟。
方愿沮溺耦,淡泊守田廬。
答端
郊園夏雨歇,閑院綠陰生。
職事方無效,幽賞獨違情。
物色坐如見,離抱悵多盈。
況感夕涼氣,聞此亂蟬鳴。
西塞山
勢從千里奔,直入江中斷。
嵐橫秋塞雄,地束驚流滿。
西樓
高閣一長望,故園何日歸。
煙塵擁函谷,秋雁過來稀。
西澗即事示盧陟
寢扉臨碧澗,晨起澹忘情。
空林細雨至,圓文遍水生。
永日無馀事,山中伐木聲。
知子塵喧久,暫可散煩纓。
見紫荊花
雜英紛已積,含芳獨暮春。
還如故園樹,忽憶故園人。
觀田家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廩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話舊(亭中對兄姊話蘭陵崇賢懷真已來故事,泫然而作)
存亡三十載,事過悉成空。
不惜沾衣淚,并話一宵中。
調(diào)笑令(一名宮中調(diào)笑、轉(zhuǎn)應曲、三臺令)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獨嘶,
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河漢,河漢,曉掛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
塞北江南別離。離別,離別,河漢雖同路絕。
賦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賦得沙際路,送從叔象
獨樹沙邊人跡稀,欲行愁遠暮鐘時。
野泉幾處侵應盡,不遇山僧知問誰。
過昭國里故第
不復見故人,一來過故宅。
物變知景暄,心傷覺時寂。
池荒野筠合,庭綠幽草積。
風散花意謝,鳥還山光夕。
宿昔方同賞,詎知今念昔。
緘室在東廂,遺器不忍覿。
柔翰全分意,芳巾尚染澤。
殘工委筐篋,馀素經(jīng)刀尺。
收此還我家,將還復愁惕。
永絕攜手歡,空存舊行跡。
冥冥獨無語,杳杳將何適。
唯思今古同,時緩傷與戚。
閑居寄端及重陽
山明野寺曙鐘微,雪滿幽林人跡稀。
閑居寥落生高興,無事風塵獨不歸。
閑齋對雨
幽獨自盈抱,陰淡亦連朝。
空齋對高樹,疏雨共蕭條。
巢燕翻泥濕,蕙花依砌消。
端居念往事,倏忽苦驚飆。
送楊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行復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
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
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
自小闕內(nèi)訓,事姑貽我憂。
賴茲托令門,仁恤庶無尤。
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居閑始自遣,臨感忽難收。
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注釋】楊氏女,指女兒嫁給楊家。
【簡析】詩人早年喪妻,對女兒懷有一種父愛兼母愛的感情,臨行時反復叮囑,正是在盡作母親的責任。兩姐妹的哭,可看出兩個失母孤兒感情的深厚。全詩樸實無華,誠摯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