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脾胃為水谷之海、氣血生化之源。 人體正氣強弱,取決于氣血精神盈虛消長,而精神氣血的盛衰,于脾胃功能健旺與否密切相關(guān)。早在《內(nèi)經(jīng)》中,對于脾胃,已有極豐富的論述,如《素問· 經(jīng)脈別論》云: “ 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 ? 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又如《靈樞 · 營衛(wèi)生會篇》說:“人受氣谷、谷氣入于胃以傳于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說明人體各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的正常進行,均有賴于脾胃供給精微物質(zhì),即所謂“ 五臟六腑皆稟氣于胃, ” 故脾胃被稱為“倉廩之官 ” 又譽為“ 后天之本”。在水谷的受納、腐熟、消化,精微物質(zhì)的吸收、輸布以及糟粕排出的過程中,雖然脾胃之間互相配合、協(xié)同動作,但畢竟脾為臟、胃為腑,其特性、功能各有不同,即脾為陰土喜燥惡濕,胃為陽土,喜潤惡燥;脾氣主升,胃氣主降;脾主運化,胃主受納,二者之間既對立又統(tǒng)一。因此,臨證必須注意脾胃兩者的關(guān)系,不可偏勝,否則就會發(fā)生病變。同時還應(yīng)注意,脾胃之間互相影響,即胃病可以及脾,脾亦能涉胃。如胃病失于和降,不能納谷,癥見饑不欲食,則脾雖能運,但因缺乏水谷精微來源,無以上奉心肺、化氣生血,脾亦從而病矣;又如脾病失升,不能運化,則胃雖能納,但因無法獨行其津液,必使水谷停滯于胃,胃亦從而病矣,或食后作脹,或神倦思睡,四肢無力,甚則水濕留潴,凝痰聚飲,變病多端。所以脾胃之間必須協(xié)調(diào),才能維持機體的平衡。 二、治療脾胃病的幾點體會 (一)受辨能食與否、以定病胃或脾 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脾胃正常,則納運健旺,因而食欲旺盛,氣血充足,肌肉發(fā)達,精力充沛。癥見饑不欲食,系邪氣犯胃、致胃氣失降,倉廩不納使然,治則健胃為主,運脾為輔。因痰濕食滯者,可理氣化痰、除濕導滯,方如香砂楂曲平胃散或保和丸;因胃陰不足者,宜甘寒生津,養(yǎng)陰和胃,如益胃湯之類。若見食而腹?jié)M,說明胃納正常,脾運障礙,即所謂胃強脾弱,治當運脾為主,健胃為輔;因于脾氣虛者,當補脾益氣, (二)重視舌苔厚薄、苔去病??山?/SPAN> 舌為心之竅,俱“脾足太陰之脈? ?連舌本,散舌下” (《靈樞· 經(jīng)脈篇》),故舌與脾也有關(guān)系。而附著于舌質(zhì)上的苔垢,則系胃氣化生, “舌之有苔,如地之長草”因此辨別“舌苔”是臨床診斷脾胃疾病的重點。舌苔黃厚者,多系濕熱蘊阻中焦,可致多種病癥,如脘腹脹滿、疼痛、頭痛、眩暈、失眠等,治當清熱化濕,方如半苓湯加楂曲或黃連溫膽湯;舌苔白厚而膩者,多屬陽氣不足,濕邪易從寒化,當芳香化濕,苦溫燥濕,淡滲利濕,或須溫陽化濕,方如苓姜術(shù)桂湯,蜀椒救中湯,胃苓湯等,此外尚有舌苔白厚,因陰津不足所致者,其苔必厚而干燥,即葉天士所謂“胃燥氣傷”,譬如釜中燒水,火熾水竭,鍋垢厚積,欲去其垢,可于釜中添水,則積垢漸融,故治當用“滋潤之品”以養(yǎng)陰潤燥,以去其苔,方如沙參麥冬湯,甚或六味地黃湯。若舌上無苔,誠非佳兆,如“不毛之地,其土枯矣”。舌質(zhì)淡嫩者,系脾胃氣虛,當用甘淡食脾之參苓白術(shù)散;舌質(zhì)干紅者,屬胃陰枯涸,當用益胃湯、沙參麥冬湯;或益氣養(yǎng)陰,雙管齊下,務(wù)求舌上漸生薄白潤苔,待脾胃生氣漸復,可望病愈有期,否則其病難治。 (三)氣虛陽虛宜分、血虛陰虛勿混 對于脾胃疾病,不但須把氣虛陽虛與血虛陰虛區(qū)別開,而且對于氣虛與陽虛,血虛于陰虛,也不能混淆。若氣陽不足,誤用養(yǎng)血滋陰之法,勢必更損氣陽,助濕生痰而舌苔垢膩、納呆、腹脹、甚而水腫;若陰血本虧,誤用溫補,則陰血更耗而病勢日重。氣虛補陽,可致 致亢陽食氣、氣更消耗;陽虛補氣,可使氣壅濕滯、陽虛難復;血虛陰虛,亦須明辨,若血虛補陰、或陰虛補血,則藥證不宜而見效不佳,甚可滋生它病。脾胃氣虛,可用甘溫平淡之品,如參、術(shù)、芪、草、苡、扁豆、蓮米等;陽虛者可加姜、桂、附等辛溫燥烈之品;血虛者,多用味厚濃濁,腥粘滋膩之物,如龜膠、阿膠、生地、當歸、海參、淡菜、鮑魚、鰻魚、團魚、烏龜?shù)?;如屬陰虛,多用氣薄味淡、生津養(yǎng)陰之品,如人參,沙參,麥冬,百合,玉竹,黃精,白芍等。在辨證中,固宜把氣虛、陽虛、血虛。陰虛區(qū)分開,同時也應(yīng)注意其間的聯(lián)系和影響,如氣虛陽虛,氣血血虛,血虛陰虛,陽虛陰虛等??赏瑫r兼見,因而在治療時,應(yīng)全面考慮,突出重點,有步驟有計劃逐一加以解決,療效始佳。 (四)陰陽以平為期、剛?cè)釀?wù)須相濟 脾為陰臟,體陰而用陽;胃為陽腑,體陽而用陰。脾胃濕土,得陽始運而喜剛燥;胃為燥土,得陰自安而喜柔潤。脾胃之間,燥濕相濟,陰陽平衡,則升降正常,納運健旺。因而在調(diào)治脾胃病時,須注意恢復燥濕相濟,陰平陽秘的狀態(tài),用藥須剛?cè)峄?,不可偏盛。如慢性萎縮性胃炎,常有胃陰不足之征,單純用酸甘濡潤之品,如沙參、麥冬、烏梅、白芍、甘草等生津養(yǎng)胃,一般多可收效。若更有舌苔膩,面黃便溏者,屬胃陰不足兼脾弱濕積,須配平胃、二陳、剛?cè)嵯酀?;或先健脾除濕,待濕去苔化,繼以養(yǎng)陰治胃;或剛?cè)嶂畡?,交替使用,以免滋膩礙脾,過燥傷陰,如此,方能使陰陽協(xié)和,漸得療效。 (五)理脾重視升運,治胃注意通降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對濕滯氣阻,食積內(nèi)停等實證,固須化濕理氣,消食導滯,以復升運、通降之性為要。即使對脾胃虛證,在補以甘藥時,亦不可一味呆補,而礙脾之升,妨胃之降。故補脾胃之劑常于甘味之中配以理氣助運之品,如陳皮、木香、枳殼;或是補脾、運脾、交相參用,總以補中而不用治,配升麻,柴胡以升舉清陽,陳皮以理氣助運;升陽益胃湯加羌、防以鼓動胃氣,其深得脾胃用藥之旨也。對氣虛、陽虛如此,即使于胃陰虛用養(yǎng)陰藥,也只宜用甘平或甘涼濡潤之品恢復胃氣順降之性,忌用滋膩壅滯之物,方能達到胃健納旺的目的。 (六)久病寒熱錯雜、治須寒熱并投 中醫(yī)治病,貴在“審證求因”,因此臨證之際,不可膠守常規(guī),生搬硬套,特別對于某些病程較長,病情錯雜者,猶須根據(jù)病情,靈活配伍方藥。如臨床上某些頑固的胃痛,嘔吐,腹瀉病例,纏綿難愈。自習揣摩病情,多屬脾氣虛寒、兼夾肝胃郁熱之征,而見胃脘痞悶、痛涌酸水、噫氣,心中煩熱,饑不欲食,口渴不欲飲,四肢欠溫,小便黃,大便或燥,舌質(zhì)紅苔薄白,脈虛細數(shù),此時單用溫中補虛則熱勢更熾,單用寒涼清熱則脾陽更損,治療頗難措手,唯有用補瀉并進,寒熱互投之法,方能獲效。虛寒甚,郁熱輕者,可用連理湯法;熱象明顯,虛寒不甚者,可用椒梅湯(《溫病條辨》)法,仲景黃連湯,烏梅丸,半夏瀉心湯,皆屬此類,臨床用之得當,奏效甚捷。 (七)病癥頑固難愈、肝膽與腎當參 肝隨脾升,膽隨胃降,肝木疏土,助其運化之功,脾土營木,成其疏泄之用。肝氣郁滯,乘襲脾胃,脾胃不健,肝氣乘虛侵犯。故對于脘腹疼痛,嘔吐,泄瀉,按一般調(diào)理大發(fā),治之不應(yīng),脈象現(xiàn)弦者,當加入柴胡,白芍,防風,木瓜等抑肝之品;或以理脾疏肝之逍遙散、或用善解六郁的越鞠丸,與和中之劑交替使用,每可獲得一定療效。脾為后天,腎為先天,相互為用,轉(zhuǎn)相滋養(yǎng)。脾虛化源衰少,則五臟精少而腎失所藏;腎虛陽氣衰少,則中土失于溫煦,脾胃升降失司,納運不健。久泄不已,當慮腎中精氣不足,難以溫煦中土使然,當脾腎同治,但其中又有氣虛陽虛之分,若偏氣虛,妄投辛熱燥烈,則氣愈耗,易致氣陰兩傷;偏于陽虛,誤用甘溫壅滯之品,每致陰寒愈盛,濕邪滋生。久泄兼見腎精虧乏之象者,以脾腎氣虛為主,治當補脾固腎,方如雙補湯,俟脾腎氣旺、腹泄可止;若更增黎明做瀉、腹部畏寒、下肢覺冷、脈沉遲者,此系脾腎陽虛,治當補火生土,代表方如附子理中湯和四神丸。 (八)注意生活調(diào)理、終以丸藥善后 脾胃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與飲食不甚、情志刺激,密切相關(guān)。如某些胃痛,泄瀉病員,于病情緩解或初愈之時,常因誤食生冷不潔之品、或惱怒憂思,而致舊恙復萌,或病情加重。所以重視飲食調(diào)攝,養(yǎng)成良好進食習慣,如定時定量,不食生冷腐敗之物,同時注意調(diào)情志,和喜怒,避免過度情緒刺激,對于防治脾胃疾病,鞏固療效,都很必要。此外,對于某些易于復發(fā)的慢性脾胃疾患,于病初愈之時,及時應(yīng)用調(diào)理脾胃的丸散藥劑以善后,??墒汞熜氐嘴柟?,可減少或防止疾病的反復。 方劑索引 保和丸《丹溪心法》山楂六兩(180g) 神曲二兩(60g) 半夏 茯苓各三兩(各90g) 陳皮 連翹 萊菔子各—兩(各30g)。上為末,炊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遠白湯下(現(xiàn)代用法:共為末,水泛為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消食和胃。食滯胃脘證。脘腹痞滿脹痛,噯腐吞酸,惡食嘔逆,或大便泄瀉,舌苔厚膩,脈滑。方中重用酸甘性溫之 半苓湯《溫病條辨》卷二。半夏15克 茯苓塊15克 川連3克 厚樸9克 通草24克 用水1.2升,煮通草成800毫升,再入余藥,煮成300毫升,分三次服。燥濕利水。濕郁于脾,胸部痞滿,不饑不食。 益胃湯《溫病條辨》卷二。沙參9克 麥冬15克 冰糖3克 細生地15克 玉竹4.5克(炒香)。《成方便讀》:“夫傷寒傳入陽明,首慮亡津液,而況溫病傳入陽明,更加汗、下后者乎?故雖邪解,胃中之津液枯槁已盛,若不急復其陰,恐將來液虧燥起,干咳身熱等證有自來矣。陽明主津液,胃者五臟六腑之海。凡人之常氣,皆稟于胃,胃中津液一枯,則臟腑皆失其潤澤。故以一派甘寒潤澤之品,使之飲入胃中,以復其陰,自然輸精于脾,脾氣散精,上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五經(jīng)并行,津自生而形自復耳。” 一加減正氣散《溫病條辨》卷二。藿香根6克 厚樸6克 杏仁6克 茯苓皮6克 廣陳皮3克 神曲5克 麥芽5克 綿茵陳6克 大腹皮3克。芳香化濕,理氣和中。三焦?jié)裼?,升降失司,脘腹脹滿,大便溏垢不爽。 參苓白術(shù)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人參、茯苓、白術(shù)(炒)、山藥、白扁豆(炒)、蓮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方中以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湯)平補脾胃之氣,為主藥。以白扁豆、薏苡仁、山藥之甘淡,蓮子之甘澀,助白術(shù)既可健脾,又可滲濕而止瀉,為輔藥。以砂仁芳香醒脾,促中州運化,通上下氣機,吐瀉可止,為佐藥。桔梗為太陰肺經(jīng)的引經(jīng)藥,入方,如舟車載藥上行,達上焦以益肺氣。此方對證而兼見肺氣虛弱,久咳痰多者,亦頗為相宜,為培土生金之法。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健脾,滲濕止瀉之功。 資生丸黨參(炒)、茯苓、甘草(制)、山藥、白術(shù)(炒)、白扁豆(炒)、芡實、蓮子、山楂(炭)、六神曲、麥芽(焦)、薏苡仁、陳皮、黃連、澤泄、豆蔻、廣藿香、桔梗; 黃連溫膽湯《六因條辨》卷上。清熱燥濕 理氣化痰 和胃利膽。川連:6g,竹茹:12g,枳實:6g,半夏:6g,桔紅:6g,甘草:3g,生姜:6g,茯苓:10g傷暑汗出,身不大熱,煩閉欲嘔,舌黃膩。 蜀椒救中湯《溫病條辨》卷二。蜀椒(炒出汗)9克 淡干姜12克 厚樸9克 檳榔6克 廣皮6克。溫中行氣,化濕辟穢。發(fā)痧。卒中寒濕,內(nèi)挾穢濁,眩冒欲絕,腹中絞痛,脈沉緊而遲,甚則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則轉(zhuǎn)筋,四肢欲厥。 胃苓湯蒼術(shù)(泔浸)8錢,陳皮5錢,厚樸(姜制)5錢,甘草(蜜炙)3錢,澤瀉2錢5分,豬苓1錢半,赤茯苓(去皮)1錢半,白術(shù)1錢半,肉桂1錢。安胃利水止瀉。祛濕和胃。 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卷一。沙參9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冬桑葉4.5克 麥冬9克 生扁豆4.5克 花粉4.5克。清養(yǎng)肺胃,生津潤燥。燥傷肺胃陰分,津液虧損,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發(fā)熱,脈細數(shù),舌紅少苔者。 升陽益胃湯《內(nèi)外傷辨惑論》黃芪(30克) 半夏(15克) 人參(15克) 炙甘草(15克) 獨活(9克) 防風(9克) 白芍藥(9克) 羌活(9克) 橘皮(6克) 茯苓(5克) 柴胡(5克) 澤瀉(5克) 白術(shù)(5克) 黃連(1.5克) 連理湯《證因脈治》理中湯加黃連。溫中祛寒,兼清郁熱。 脾胃虛寒,腹痛泄瀉,嘔吐酸水,苔白舌邊紅者。 椒梅湯《溫病條辨》卷三。 黃連6克 黃芩6克 干姜6克 白芍(生)9克 川椒(炒黑)9克 烏梅(去核)9克 人參6克 枳實4.5克 半夏6克。驅(qū)蛔,祛暑。 暑邪深入厥陰,舌灰,消渴,心下板實,嘔惡吐蛔,寒熱,下利血水,甚至聲音不出,上下格拒者。 雙補湯《溫病條辨》卷三,系由《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脾腎雙補丸加減衍化而來。 人參,山藥,茯苓,蓮子,芡實,補骨脂,蓯蓉,萸肉,五味子,巴戟天,菟絲子,覆盆子(原著無用量)。健脾溫腎,澀腸止瀉。脾腎陽虛,久瀉久痢,神疲倦怠,不思飲食,舌苔淡白,脈沉細弱。 四神丸《內(nèi)科摘要》卷下方,五味子散加二神丸組成。補骨脂,吳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五味子散:五味子、吳茱萸。二神丸:破故紙、肉豆蔻。 厚膩舌苔用佩蘭9-18克石菖蒲6-12克。 辛苦配伍、可助胃運、溫健脾陽,活潑陽氣, 通過調(diào)暢內(nèi)在阻遏,獲得化濁的治績,解除胸悶,恢復味覺、增進食欲, 氣機便可展舒, 厚膩的舌苔均逐漸消除。若退去緩慢, 再加入蒼術(shù)、厚樸、白蔻仁各6-10克, 提高辛開苦降之力, 就會解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