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篆刻刀法與臨摹
篆刻用刀,是將墨稿轉變成印章,從篆刻藝術角度來講,這是有質的變化的,即以刀代筆,能在石上表現出書法的筆意,但同時也體現出用刀之跡與石味,使筆意通過刀石味表現,刀筆結合表達出篆刻藝術中所特有的“金石味”和作者的藝術個性。
一、篆刻刀法
(一)篆刻刀法的形成
篆刻刀法的形成與中國文字的起源有著密切關系。用刀鐫刻文字,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甲骨文。這種用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性。甲骨文刀法精厲,有的契文字形纖小,筆跡細如毫發(fā);有的契文字形宏博,大至方寸。不同的刀法產生或挺削峻厲或肆意頹靡或端正雋美的藝術氣息。先秦時期,隨著印章的日益發(fā)展,鐫刻技巧日趨成熟,至漢代,鑿印的出現,表明古代篆刻的刀法已游刃有余。
篆刻至元末,王冕將花乳石引進印壇,解決了文人加工銅印的困難,于是文人參與刻印,出現了當時文人無不以研朱弄石為一時雅尚的局面。經明清篆刻家長期的藝術實踐,篆刻的刀法就更成熟了,表現手法更為豐富了,于是就出現了所謂的“正入正刀法”、 “雙刀正入法”、“遲刀法”、“留刀法”、“復刀法”、“埋刀法”、“平刀法”、“舞刀法”等十多種不同的刀法。清代葉爾寬《摹印傳燈》中談到的刀法就19種,反映了明清時期篆刻家在刀法方面進行的積極探索,如今起主導地位的沖刀法、切刀法便是在那樣的情況下形成的。
(二)執(zhí)刀法
執(zhí)刀的方法,主要根據所刻的工具、材料、對象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1.五指執(zhí)刀法
此法為一般該日印的常用法,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別于刀之左右鉗住刀身,無名指和小指輔持于后,使指實掌空。五指執(zhí)刀法又可分為執(zhí)鋼筆和執(zhí)鉛筆兩種姿勢,多用于刻三、四公分以下的中小印石。
2.握刀法
印石較大,刀身較粗,著力要重時用握刀法。握刀法,五指緊握刻刀,如同握拳,刀在手心,運刀方向多是由外向里拉,刀桿向外方成傾斜狀。
3.無定法
一般來說,五指執(zhí)刀法運轉較靈活,能較好地表現細膩精微的筆致與筆力,但著力于豎石,則較難;握刀法,易于發(fā)力,但處理細微處則欠佳,為此,執(zhí)刀主要根據印區(qū)之大小,印質之救硬,著力之猛緩等因素來決定的。一般來說,大印用握刀法,小印用五指執(zhí)刀法,從實踐的過程來看,也可以說執(zhí)刀無定法,可因人、因材、因刀而異,綜合運用,能刻出好效果即可。
(三)運刀法
刀法的名稱,是由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方法。由于下刀的方向、角度和用刀的輕、重、疾、徐,以及印材的軟硬,線條的曲直等不同的主客觀因素,因而便產生出不同的刀法。從實踐角度來看,主要有沖刀和切刀兩大類。
1.沖刀法
沖刀法,即是刀刃在印面上以沖走運行的方式刻出各種線條。沖刀奏石,猶如行筆紙上,要掌握好起刀、行刀和收刀的不同要領。
起刀時,用刀外側角自右向左刻入印面。刀柄與印面保持35度左右的斜度,這樣的角度便于沖出。如果角度過小,刀柄的側面會碰擦印面;如果角度過大,刀刃更與印面趨于平行,運刀時刀刃難以發(fā)揮作用。
起刀時,刀刃入石深淺要得當,過深會導致刀刃下沉,越刻越深,難以自拔;過淺則行刀時會出現打滑。行刀時,刀刃按設計好的線條沖行,速度不宜過快、過猛,以免運行失控,影響線條的表現。右手無名指要抵住印章的右側,這能有效地控制刻刀的走向和沖力。收刀時要放慢連度,及時駐留,不使刀鋒尖出,以免鋒芒畢露。
2.切刀法
切刀法,即是刀刃入石后,以刀柄一起一伏的方式切刻出帶有波勢的線條。
起刀時,使刀與印面呈45度夾角,由外側刀角點刻印石。行刀時,在點刻的基礎上將刀柄自右向左豎起切按,使切點延長,然后刀柄復原,刀刃向前推進再作點刻.這樣反復切刻,就能由點刻切連接成線。收刀時以點刻結束。如果以刀柄豎起切按收刀,則會導致刀鋒外露的弊病。
切刀運行時,不要使刀柄的擺動過于機械,以免 留下的刀痕呈過于整齊的鋸齒形。
(四)刻白、朱文
刻朱文或白文,是用刀的具體化。
1.刻白文
白文即是把印文的筆畫刻去,白文線條可采用單刀法或雙刀法加以表。
白文單刀法,是一次將一筆線條刻成。單刀沖、切過程中,行刀宜中正、穩(wěn)健,控制運行刀跡。
白文雙刀法,是以往復兩次刻出一根凹型線條。第一刀自右向左,依沿篆文線條的內側奏刀刻去線條的一邊,然后將印石作180度的轉向,再自右向左沿線條的內側奏刻第二刀。如果需刻的白文較粗,雙刀奏刻后中間殘留印面,可用刀角將其鏟除,線條兩端的交接處則應留由余地,過于方整,線條會顯得單薄。
雙刀法運刀宜偏,這樣有利于雙刀之間的交接,并能取得凝重渾厚的印蛻效果。雙刀法刻成的粗白文,稱“滿白文”。滿白文印印文整齊,有朱紅的底色映襯,顯得格外的艷麗。
2.刻朱文
朱文即是將印文筆畫留下,其它部分刻去。朱文線條是依照印文線條的兩側,往復兩次奏刻完成。
朱文鐫刻方法與雙刀白文刻法有相似之處,都是由雙刀刻成,只是刻白文是在線條內相向奏刀,刻朱文是在線條外相背奏刀??讨煳木€條時,先沿著線條的上外側自右向左刻第一刀,然后將印石作180度的轉向,再沿著線條的另一外側自右向左刻第二刀,最后刻線條的兩端??讨煳木€條時,往往會遇到交叉的筆畫,這時,應將刻刀提起,越過交叉點,重新落刀。
朱文線條不能一刀刻出,完整的朱文線條必須是由雙刀完成的。
二、臨摹
明清以來,篆刻家從親身體驗所得出的共識,學習篆刻應從漢印著 手。西汾陳鴻壽曰:“初學治印,以漢人為宗,心摹手追,心求神似,才能使印章成為上品?!?
臨摹,是學習篆刻的入門步驟與基本方法。漢印的臨摹,是繼承和借鑒優(yōu)秀篆刻藝術傳統(tǒng)的第一步。通過臨摹,可以較深入地認識與理解漢印的基本特點與規(guī)律,同時在不斷的臨與摹的實踐中,逐步掌握其表現技巧。在臨幕熟練的基礎上,進一步在篆法、字法、章法等方面旁取博采,吸取其他藝術的有關因素,融會貫通,可自成新貌,在篆刻藝術天地中別樹一幟。
(一)摹寫
摹,是臨印的準備手段。摹印的目的主要是通過幕達到觀察仔細,認識漢印的基本結體、字法和筆法的特征與規(guī)律,從而逐步掌握這些基本特點和規(guī)律。因為幕印比臨刻要省時間,通過不斷的大量的摹寫,反復實踐認識,才能達到認識與掌握的目的。
摹寫,由于具體環(huán)節(jié)、方法與要求不一,又可分問摹描、摹寫和臨寫。
1.摹描
摹描,是用較透明的紙(一般用拷貝紙或較透明的薄宣紙等)覆于所摹臨的印蛻上,以稍禿的細毛筆蘸濃墨依樣子仔細描幕,印蛻上紅色以墨代之,使紅為黑色,白色則留空。初步摹成后,移開拷貝紙,置于印蛻旁,兩相對照,逐筆檢查,如有不合原樣之處,再進行仔細修改,以求達到與原印蛻一模一樣為止。
根據印蛻的朱、白、粗、細和不同目的要求,也可詳細分為以下幾種摹描法。
(l)雙勾細描:用細小毛筆,沿印文筆畫外側一邊沿線勾描,線要細、勻、等粗。印之印邊亦用線雙勾之.此法多用于粗白文一類漢印。
(2)雙勾填廓:在雙勾的基礎上,將有紅色處用墨填實。但要注意,在勾描時白文不可侵占白色邊線,否則填實后白文變得較細;相反,勾描朱文時,勾描線應靠朱文線兩邊沿之內,填實后方可與朱文相同,若在線沿之外,則填實后線變得較粗,均有失原印形神。
(3)單線勾描:單線勾描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用筆直接按筆畫粗細勾描,此法多用于朱文印。因一筆而成一畫,往往原印線條頭尾或細或尖,故應在勾描后適當加工修改。另一種情況,是較細之白文,雙勾容易失真,不如以黑代白,使白文成為實體,一筆實描后,再作小處修填補正。
2.摹寫
摹寫是幕描的深化,也是摹描的輔助手段,其目的是可以加深加速對所摹臨對象的理解,使之熟記于心,達到易于掌握其基本特點與規(guī)律的目的,為以后用刀臨幕或創(chuàng)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方法,就是用較透明之紙,搜于印蛻上,不論是白文還是朱文,其線條是細是粗,均以一筆摹寫成原線條之粗細,長短也相等。若筆畫起訖不似原形,可放開原印蛻,對照逐筆修改,以求達到形似為止。
3.臨寫
臨寫是在摹描的基礎上進行的訓練。摹是覆紙在原稿上的依樣畫葫蘆,臨則是將紙置于印旁,先審視印蛻,初步認識其結構與筆畫安排,以及細條粗細,然后依樣臨寫。臨寫時盡可能一筆寫成一畫,不要修改,以免板滯。
臨寫的方法:
(1)鉛筆稿而后臨。
(2)直接用毛筆放大臨寫。
(3)讀后背寫。
(三)渡稿
摹描、摹寫和臨寫,都是在紙上作業(yè)。摹寫成的印稿要移植要印石上,以便在印石上幕刻或臨刻,這個“移植印稿”的過程謂之為渡印稿。其方法有三種。
(1)水印上石法
印石磨平后,取摹稿反覆于石面上(印稿最好與印石等大,或印石略大于印稿),對準四邊,然后用毛筆蘸清水使之微濕,讓石面與紙面緊貼,用吸水性較強的毛邊紙或生宣紙蓋在上面吸干水分,再用光滑的軟中帶硬的弧狀物(如毛筆桿或鋼筆桿、牙刷柄二也可用大拇指指甲)反復磨壓,使墨跡反印到印石上去.磨壓片刻后,可輕揭一角審視,印跡清楚,可取下印稿,若不清楚,可再蘸水進行磨壓,直至印跡清楚為止。
(2)反書上石法
一般較熟練的印人,在渡印稿時往往將其直接反書上石。一種方法是將印稿翻轉成反面,然后按照反字反書上石;另一種是將印稿置于桌上,取一小鏡成90度角的位置擺好在印稿的前邊,鏡中則為反書印稿,這樣對照鏡中反字依樣摹寫上石即可。
對印文的認識提高后,可在印面用毛筆直接反書,若有不妥之出,可用紙屑沾水擦去再書寫,直至滿意為止。
(3)以刀畫線示意法
有的治印高手,不用書稿于印面,而是將印面涂以黑墨,待干后用刻刀在印石的墨面上按印稿部位輕輕畫幾條定位的示意線,或輕畫其字的輪廓中心線,然后在臨刻時逐漸把線條加寬,最后達到與印稿的粗細、方圓等效果一致為止。初學者不宜用此法,往往易走樣。
(四)臨刻
印稿上石后,即可進行臨刻。具體刀法前面已經敘述過,在此不再介紹。在臨刻過程中應注意,刻時要留有余地,“寧使刀不足,莫使刀有余”,以便修改,防止出現失誤;刻出的粉末可填入刻槽中,形成黑白對比,易于修改,不能用口吹,一面弄濕印面,使字跡模糊,同也不衛(wèi)生;應選擇光線充足處,以保護視力;精力要集中,不為外界所干擾。
(五)鈴印與修改
所臨印章經過不斷對照審視修改,自認為較為完善時可鈴出印花,對照原印再作仔細修改,再鈴印,再對照,再修改,直至無懈可擊,方可告成。鈴印與修改是無止境的。過些時間又會發(fā)現有某些不足,則再進行修改,這樣方可精益求精,不斷進步?,F以最初階段為主也適當結合今后不同階段的不同要求,略述如下:
1、鈴印
鈴印,對于篆刻藝術的表達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手段。印鈴得好,能傳達所刻印章的精神,使人感到醒目、美觀、有精神;印鈴得不好,不能準確傳達筆意、刀味,則有損印章精神。鈴印與印泥質地的好壞、干濕,沾印泥次數、輕重、厚薄,以及鈴印的用力均勻、平穩(wěn)、輕重等都有直接關系。只要多在鈴印時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改進,即可掌握其要領。
一般在沾印泥和鈴印過程中應注意:
(1)清刷印面。
(2)沾泥輕勻。
(3)墊物適當。
(4)輕重得法。
鈴印結束后,應用新棉花或生宣將印面擦拭干凈,以便下次使用時能保持原樣。
2.修改
在臨印或刻制過程中,修改是常有的事。修改是為使臨刻的印章達到與原印近似,或更為完美的境界。開始臨刻時,總是比較粗糙,通過修改使之近似原作,這是起碼的要求,同時還為了追求刻刀鐫刻時達不到的特殊效果。
修改一般可分為兩個階段。
(1)一般修改。即在鈴印之前這一階段的修改,也可稱為鈴印前的修改。
鈴印,初坯刻好后,要仔細觀察,分析哪些地方超過了原來的筆畫界線,假若過多,難以修改時,應磨去重刻,若某些線條局部略粗于原作,則應輕輕磨去,待其較粗過頭線條與原作上線條近似,即停止磨,然后對照原印,逐筆修改。修改時,要全局審視,哪些該改粗,哪些筆致應強調,哪些該去掉,哪些地方該保留,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動刀修改,要做到“大膽落刀,小心修改”。
修改完之后,再進行對照比較,再進行修改,直至滿意為止。
(2)反復修改。當在黑底白粉間修改后,直至與原印差不多時,或感到無法再修改時,則可清理干凈印面,沾印泥鈴印于紙上,再對照原印,檢查其結體、筆畫和刀法等是否符合原印精神,如有不當,再作修改,再沾印泥鈴印,對照修改,直至滿意為止。
修改時應注意掌握整體、線條筆意、破損有理、勢韻有序。
3.收拾,是最后的工序,它包括印邊、印角、印底的收拾與調整,也可以說是修改的繼續(xù).前面說的修改是指印面文字與章法整體而言,收拾則是指文字以外的部分修改。
(1)印角收拾。一般的印章四角都是內圈外方,這樣可顯其精神,同時內外正好形成對比,增加藝術變化趣味性。
(2)印邊收拾。紅線挺直是主旨精神,如有殘損亦應注意挺直之神。
(3)印底收拾。印底偶有較高刀痕殘跡,鈴印稍重時則會印出砂粒狀印痕有損印面整體美,白印則損線之圓潤,朱印則易擾亂視線,故應除去。若遇朱文印留白較多時廠視情況也可稍留少許底痕砂點,以與多朱部分線條柑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