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促學習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家長們要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墒牵d趣真的是培養(yǎng)出來的嗎?我的觀點是,興趣是人本身固有的,而不是“培養(yǎng)”出來的。 讓我們來看幾個關于興趣的現象: 語文老師真棒!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語文。 語文老師的確很棒,可是我還是不喜歡語文。 語文老師真糟,我一下子就討厭語文了。 語文老師確實很糟,但我還是喜歡語文。 假如興趣是可以培養(yǎng)的,那么,為什么一個好的語文老師不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喜歡語文呢?為什么一個讓人厭惡的老師不能破壞所有學生的興趣呢?很明顯,老師的魅力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是它并不是一個決定因素。同樣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下產生了不同的效果,這是因為人們本性的不同。那些本來就對語文感興趣的學生,遇到一個好老師,興趣就會倍增;但是如果一個學生本身對語文就沒有興趣,那么,一個好老師就只能讓他感到語文好學一點,而不會讓他迷上語文。許多足球迷都喜歡看世界杯,但并不是所有看過世界杯的人都會成為球迷。 讓我們再來看兩種現象: 我開始并不喜歡足球,可是現在我愛死足球了。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很喜歡足球,但是現在沒什么興趣了。 其實,所謂的“興趣轉移”并不存在,真正的興趣不會發(fā)生轉移。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事———對某種事物開始不感興趣,通過外界刺激(他人介紹、親身體驗等)開始感興趣了。而事情的真相是:那些外界刺激并非讓我們產生了興趣,而是激發(fā)了我們潛在的興趣。 興趣是一種固有的傾向性和敏感性。更喜歡什么、對什么更敏感,這是一個人的自然屬性,就像海綿能吸水、火柴能點燃一樣。認為興趣是培養(yǎng)出來的,等于是忽略了人的這種屬性,而把外界的條件和刺激看成了決定因素。行為心理學家華生說過:“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和我可用以培育他們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證隨機選出任何一個,不論他的才能、傾向、本能和他的父母的職業(yè)及種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訓練成為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如醫(y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甚至于乞丐、小偷?!比欢倪@番豪言壯語很快成了心理學上的笑談。心理學界很快發(fā)現,人并非只受環(huán)境的左右,不同“屬性”的人對同樣的環(huán)境會產生大相徑庭的表現。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人的興趣是固有的,但是環(huán)境對興趣的影響也是極大的。如果貝多芬生在貧困山區(qū),一生都接觸不到音樂,他就不可能成為音樂家。即便孩子在某個方面有很大的天賦,但是如果沒有接觸和啟蒙,這種天賦就會像海底的寶藏一樣永遠不被人知曉,并隨著生命的流逝而消亡。好的教育和啟蒙能夠加速孩子在他所擅長的方面的發(fā)展,而糟糕的教育方式,也可以破壞甚至毀滅孩子的興趣和天賦??傊?,不同的外部條件和刺激,誘發(fā)的結果也各不相同。值得一提的是,過度的鼓勵也會破壞孩子對事物本身的興趣和動力,這一點也要請家長朋友們注意。 那么,說明這個問題有什么意義呢? 事實上,當人們認為“興趣來自培養(yǎng)”的時候,就會忽視個體自身的興趣屬性,不是根據孩子的興趣本身去促進孩子的發(fā)展,而是把興趣強加給孩子。很多時候,家長們是在“揚短避長”,而不是因材施教。要知道,教育的意義是幫助孩子成為他們自己,而不是讓孩子成為你想讓他成為的那個人。 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會知道,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增加孩子的閱歷,讓孩子體驗生活的各個方面,以便早日發(fā)現孩子的興趣所在,一旦發(fā)現了孩子的興趣,我們就應盡量為孩子提供最佳的條件和所需的幫助。比如,提供他所需要的材料、為他創(chuàng)造相應的機會,以及給他介紹好的老師等。在我們身邊,壓制孩子本性的事是很普遍的,對孩子不感興趣的領域過多過強地進行要求和培養(yǎng),很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且明明是培養(yǎng)的方向錯了,父母卻還認為是自己努力的程度不夠,繼續(xù)加大“培養(yǎng)力度”,這就只會使現實更加糟糕,甚至激化矛盾、釀成悲劇。 或許有的家長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我的孩子對數學不感興趣,難道就要讓他放棄數學嗎?當然不是這樣的。我們強調家長要發(fā)現、發(fā)展孩子的興趣,是為了“揚長”,這并不意味著就要孩子放棄那些他們不感興趣的事情,如果那些事情是必須做的,我們當然就還要做。孩子在數學方面沒有天賦,并不意味著孩子就一定學不好數學。他可能成不了數學家,但要提高數學成績還是可能的。因為,對于獲得一些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來說,人的適應性是足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