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彩 斑 斕 宋 定 瓷
母 智 德
由向家林先生無償向博物館捐贈定窯古瓷,而引發(fā)的“天價古瓷”風波,雖已過去幾年,但惡魘般的情景仍難從心中抹去。為防止“專家”們的誤會而招致橫禍,首先在此慎重聲明:寫這篇文章,介紹定窯古瓷,絕沒有向任何博物館捐贈之意!唯一目的,就是與藏友們交流、探討,以助推國內(nèi)古陶瓷研究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shù)風氣。
定窯始燒于唐,盛于北宋而終于元。同其他任何窯口一樣,定窯在其數(shù)百年的燒造歷史中,也經(jīng)歷了由創(chuàng)燒到發(fā)展、再到鼎盛及至逐漸衰落的發(fā)展過程。有學者根據(jù)定窯遺址以及出土文物的考古研究,提出定窯的燒制可分為七個不同時期——唐代早期,唐代中期,唐代晚期、五代,北宋早期(960-1022年,太祖至真宗),北宋中期(1023-1085年,仁宗至神宗),北宋后期(1086-1160年,哲宗至金廢帝),金代(1161年-1234年,金世宗至金末)。之所以這樣分期,是因為定窯的產(chǎn)品,在其各個不同發(fā)展時期,有著不同的基本特征。同世界萬事萬物的發(fā)展過程一樣,總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興而盛、再由盛而衰。
但是,在對定窯的認識與鑒定實踐中,“專家”們卻是一把“尺子”量到底,見過的就認定,沒有見過的就否定。他們對定窯鑒定的標準有明確地界定,即“鑒定定窯有三個主要特征:(1)芒口,(2)淚痕,(3)竹絲刷痕,缺一項,就可以認定不是定窯。”真可謂言之鑿鑿,擲地有聲,霸氣十足!
我認為,這三條標準中,最值得商榷、最令人不可思議的就是所謂“沒有芒口就不是定窯”這一條。為此,我們必須首先弄清楚什麼叫“芒口”,“芒口”是怎樣產(chǎn)生的,是不是所有的定窯器都有“芒口”。
自唐代出現(xiàn)匣缽技術(shù)以后,器物不再受爐火的熏烤和爐渣的污染,表面變得更加干凈。但是,北方窯通常都比較小,高度一般在一米左右,每柱只能燒20個匣缽,生產(chǎn)效率低。于是,定窯的窯工們改進了這種裝燒技術(shù),發(fā)明了“覆燒法”。所謂“覆燒法”,就是將要燒制的器物倒扣過來使之底朝上,然后多層疊加。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待燒器物在匣缽內(nèi)所占體積。器物與器物之間用墊圈隔開,為了避免器物粘連在墊圈上,在與墊圈接觸的口沿就不再施釉。燒制成的器物,因口沿無釉,便成了“芒口”。采用“覆燒技術(shù)”,使定窯的生產(chǎn)效率大大提高 ,以碗為例,每柱可燒96個。
從所周知,窯器在造型上,有圓器與琢器兩大類別。圓器專指盤、碗等圓形品種,琢器制品則包括缸、瓶、壇、罐、壺、盅等立體或方形品種。是不是所有器型都適合用覆燒之法呢?當然不是。圓器是可以口朝下、底朝上,一個疊一個裝入匣缽的;而琢器,特別是瓶、罐、壺之類口小腹大的器物便不可能用覆燒法進行燒制,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在器物口沿不施釉,而使之成為“芒口”。
由此可知,定窯產(chǎn)品絕非都用“覆燒法”進行燒制。用“覆燒法”燒制的圓器有“芒口”,而不用“覆燒法”燒制的琢器就不存在“芒口”。似此,用“沒有芒口就不是定窯器”的標準去鑒定所有定窯瓷器,能夠成立嗎?如若此,被否定、被判“死刑”的,正是那些造型精美、藝術(shù)價值更高的瓶、罐、壺之類的琢器。
再者,我們還必須弄清楚,定窯“覆燒法”是在什麼時候出現(xiàn)的。根據(jù)考古研究,定窯的“覆燒技術(shù)”出現(xiàn)于北宋后期,也就是說,定窯圓器上的“芒口”也是在這一時期才具有的。而在此之前,且不說唐代早期、中期、晚期以及五代,甚至不談北宋早期,即便是定窯的生產(chǎn)已經(jīng)進入鼎盛時期的北宋中期,其產(chǎn)品上都不存在“芒口”。如果按照“沒有芒口就不是定窯”的標準來鑒定,現(xiàn)在存世的那些沒有“芒口”瑕疵、文物價值、藝術(shù)價值更高的北宋后期之前的所有定窯瓷器,不都要遭到毀滅性的厄運嗎?是可忍,孰不可忍!
定窯瓷器在北宋時期之所以受到皇室的青睞和大眾的喜愛,不僅在于定窯產(chǎn)品所用的胎土都經(jīng)過精心淘洗,土細色白、滋潤;還在于其豐富艷麗的釉色,精美的刻花、劃花、篦花、印花、剔花、貼花、堆塑、、鏤空、雕刻等工藝裝飾,以及神奇多變的造型設(shè)計。
成書于明宣宗時期的《宣德鼎彝譜》,根據(jù)宮廷所藏瓷器的品質(zhì),首次提出了宋代五大名窯的概念。此書中推舉的柴、汝、官、哥諸窯,均屬青釉瓷的范疇;只有定窯不僅大量燒制白瓷,還先后燒制出黑色、綠色、紫色、醬色、褐色、桔黃色、紅色、藍色、窯變色、釉下彩繪、釉上金彩等色彩鮮明、釉色斑斕的精美瓷器,匯成了色系豐富的施釉工藝與裝飾藝術(shù)。
1985年,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對定窯遺址進行了大規(guī)模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綠定的瓷片。在定窯的釉色上,經(jīng)古文獻考證的顏色有:白定、紅定、紫定、黑定;經(jīng)窯址考古考證的顏色還有綠定;而存世的定窯瓷器的釉色則更加豐富多彩。我們應(yīng)當重視以下事實:古文獻中有紅定的記載,而窯址考古中卻沒有發(fā)現(xiàn);古文獻中沒有綠定的記載,而在窯址的發(fā)掘中卻發(fā)現(xiàn)了綠定瓷片。今后,隨著對定窯遺址更大規(guī)模的考古發(fā)掘,我堅信,有關(guān)定窯瓷器的釉色、裝飾工藝的更加全面的信息,終將大白于天下。
我十分贊賞石叟先生在其《定州窯》一書中的許多考證,以及由此而得出的符合科學與客觀實際的結(jié)論?,F(xiàn)抄錄幾段于后:
“定窯的胎勻薄而輕、胎色潔白,與館藏‘易定’白瓷碗如出一處。定窯的釉色繁多,有牙白、油黑、亞光黑、醬紫、金黃、油綠、鈷藍、孔雀藍、孔雀綠、紅釉等。屬石炭燃料燒成的石灰釉,釉面多薄艷清亮,在白胎上敷有薄薄的各式彩釉,呈色與南宋以后的長石釉類迥然不同。”
“ 含銅綠釉始于漢,藍釉始于唐,紅釉、孔雀綠、孔雀藍釉始于隋唐的磁州窯。紅釉、綠釉、孔雀綠、孔雀藍釉都是以銅為呈色劑,但釉料配比與火候控制十分嚴格。”
“定窯的紅釉不同于后朝的紅釉,沒有厚的白釉為本釉。作者認為‘定州紅瓷’是以氧化亞銅著色,即在高溫時釉中的銅揮發(fā)而透至釉面時,吹入一點空氣,被適當氧化成氧化亞銅而成紅色。紅色灰淺不艷,是由適當?shù)难趸瘹夥諢?,與后朝強還原氧化氣氛燒成完全不同,以此鑒別是很科學的方法?!?/b>
石叟先生書中的下面一段文字,望能引起大家的特別注意:“本書收集的三件定窯紅釉器......‘官’字款紅釉長頸瓶,在燒制前暗刻童叟牡丹圖紋,在施紅釉后,用黃、白、綠、紅、黑五彩釉料描繪,一次燒成之后,再描金線復燒。這是一種五代之前不曾見過、北宋之后也不再有的特殊釉彩工藝。既符合中國瓷釉工藝在宋代之前的進化規(guī)律,也完全不同于宋代之后釉上五彩的工藝特征。獨具唐宋時期形制工藝特征的定窯上施有各種失傳已久的石灰釉,并刻著同一書款的事實,是不爭的鑒賞常識。以上系列器型、胎、釉合于古制,胎質(zhì)細膩無比,工藝繁復,各色古釉燒造方法獨特,失傳已久,為絕無僅有的釉色,非古定窯之不可為。在五代至北宋時期,定窯有如此成熟的燒造技術(shù),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定窯顏色釉的成就,是中國陶瓷史的偉大奇跡,為以后的陶瓷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b>
給大家展示幾件宋代定窯瓷器,但必須再次申明:第一,不希冀得到某些“專家”的認可 ;第二,絕無捐贈博物館之意,不是不舍得,而是太可怕!
(諸位藏友,下面展示的幾件宋代定窯器,除兩個盤子采用“覆燒法”外,其它器物能用“覆燒法”將它們倒置在匣缽中進行燒制嗎?沒有“芒口”,難道就不是定窯器嗎?)
圖一:宋定窯白釉龍柄獸流壺,高30厘米。
圖二:宋定窯白釉獸耳蓮口瓶,高28厘米。
圖三:宋定窯白釉瑞獸輔首瓶,高28厘米。
圖四:宋定窯綠釉鎏金銀套裝印花盤,高6.5厘米、口徑20.8厘米。
圖五:綠定盤底部
圖六:宋定窯黑釉鎏金銀套裝印花盤,高6.5厘米、口徑20.8厘米。
圖七:黑定盤底部
圖八:宋定窯醬釉刻花五彩描金梅瓶,高29.8厘米。
圖九:醬釉梅瓶底部,刻“官”字款。
圖十:宋定窯油綠釉刻花五彩描金鳳首壺,高29厘米。
圖十一:油綠釉鳳首壺底部,“易定”款。
圖十二:宋定窯油綠釉刻花五彩描金(鳳紋)花口瓶,高28厘米
圖十三:油綠釉(鳳紋)花口瓶底部,“官”字款。
圖十四:宋定窯油綠釉刻花五彩描金(龍紋)花口瓶,高28.5厘米。
圖十五:(龍紋)花口瓶底部,“官”字款。
圖十六:宋定窯天藍釉刻花五彩描金盤口瓶,高28.8厘米。
圖十七:盤口瓶底部,“官”字款。
圖十八:宋定窯紫釉刻花五彩描金梅瓶,高29.8厘米。
圖十九:紫釉梅瓶底部,“易定”款。
圖二十、宋定窯白釉鳳首壺,高30.5厘米。
圖二十一、宋定窯白釉鳳首壺俯視及底部圖。
圖二十二、宋-定窯白釉鎏金銀套裝印花雙魚紋盤,高6.5厘米、口徑20.8厘米。
圖二十三、宋-定窯白釉雙魚紋盤俯視圖
圖二十四、宋定雙魚印花盤底部
二00九年三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