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空
最近,有媒體采訪百姓問“你幸福嗎”,遭到網(wǎng)絡(luò)上不少人調(diào)侃。尤其是“你幸福嗎?我姓曾”等對白,被一些人拿來作為反諷的論據(jù)。一時,幸福成為熱點話題。
事實上,當我們在評價別人的幸福時,往往就會陷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哲學迷思之中。因為,幸福首先是一種個人感受。這是我們談?wù)撔腋5膬r值“原點”。漠視這一點,一切調(diào)侃、論爭都失去了意義。從這個“原點”出發(fā),幸福也的確是可以度量的,這就是讓每一個個體自由表達自己的幸福感受。
前段時間,有媒體調(diào)查幸福感排名前十的城市,拉薩、太原、合肥、天津、長沙等分列前五。最近則有中國公共經(jīng)濟研究會和國家行政學院經(jīng)濟學部發(fā)布幸福城市排名,合肥、太原和廣州名列前三,北京、上海分列第五、第六。同是幸福排行榜,差別卻很大。它們或許各有各的理由,但只有把城市居民自己的幸福感受作為核心指標,得出的結(jié)論才會更符合實際。
在這個意義上,每個人說出自己的幸福感受,才是最真實的。而基于個體的差異,所獲得的答案也必定完全不同。有人會說自己很幸福,有人會說很不幸,有人甚至會調(diào)侃譏諷調(diào)查的人。但是,這種個體的幸與不幸,多與其個體的遭遇相關(guān),對他們的調(diào)查僅僅只是一種具象的展示,而不能說明整體的幸福感如何。只有當整體民眾的幸福感不強時,我們才需要更多地從政府層面尋找原因。
由此,決定人們幸福感的,就有兩個層面的因子值得注重。一個是個體層面,一個是政府層面。
從個體層面來講,欲望越高,幸福感越低。當然,欲望同樣需要辯證看待,沒有欲望,生活很無趣,也就沒有什么幸福感。欲望太強,生活很失望,又有什么幸??裳??中國有古諺云知足常樂,幸福亦如是。
有人說“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的確,欲望不高,幸福感就不低。一個被諸事纏身的富翁,他的幸福感不會高。一個沉浸在欲望世界里的大款,最終也會有窮得只剩下錢的感慨。一個漁翁每天打魚后能夠悠閑地享受午后的陽光,他的幸福感受可能比富翁還要強。
因此,就個體而言,有點欲望,有所追求,常懂知足,幸福就會常駐其心。這其實也是絕大多數(shù)人幸福感的基礎(chǔ)。如果我們的社會,連絕大多數(shù)人的這點欲望也不能滿足,這點追求也不能實現(xiàn),那么整體的幸福感就不會高。從這個角度來講,滿足民眾的基本欲望,實現(xiàn)民眾的更高追求,正是政府的基本責任。
不能不看到,一些人有不幸福的感受,往往源于教育、醫(yī)療、住房、收入、養(yǎng)老等諸多方面的期待不能實現(xiàn),在生活中被這些民生問題所困擾。消除這些問題,人們的幸福感必定會增強。實事求是地講,這些年黨和政府致力于實現(xiàn)“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的目標,在實施免費義務(wù)教育、建設(shè)保障性住房、提高居民收入、構(gòu)筑覆蓋全民的社保網(wǎng)等方面力度不小,有目共睹。
然而,幸福感又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無休止過程。舊的欲望實現(xiàn)了,新的期待又誕生了,幸福感又必須通過滿足新期待才能保持和提升。而當滿足的速度落后于欲望的速度時,幸福就會變得總也不能企及。從這個角度來講,民眾的欲望與期待不能過高,國家的滿足與實現(xiàn)的速度則不能過低。只有如此,幸福才會觸手可及。
(責任編輯:于潔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