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社會經(jīng)濟高度發(fā)展,文化藝術(shù)十分繁榮,亦可謂清代的全盛時期。乾隆朝的鼻煙壺傳世很多,其制作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為高度成熟時期,技藝考究,一絲不茍,可謂爐火純青。僅乾隆在位前三十年就燒制出大批精湛之作,造型、紋飾構(gòu)思奇巧、千奇百態(tài),精美絕倫,堪稱清代瓷鼻煙壺之冠。
乾隆朝煙壺與康熙、雍正朝相比,無論造型、紋飾、色彩都有著顯著不同,出現(xiàn)了許多新奇式樣;煙壺的造型比例適度,變化有致,有較好的整體效果,主要以扁瓶式樣為主,其次還有圓形、橢圓形、瓶形、四方形、長方形、罐形、瓶形凸雕,此外還出現(xiàn)了許多新奇式樣,如仿生的:葫蘆形、雙連葫蘆形、青果形、花瓣形、荷包形等;象生瓷式樣復(fù)雜、制作難度大,技術(shù)要求高,但燒制都十分逼真,惟妙惟肖。這些小煙壺多數(shù)有蓋,保存完好,蓋多為瓷質(zhì),少量銅鍍金蓋,蓋下連有銅鍍金小勺,也有的是象牙勺。胎質(zhì)潔白細膩,胎體較輕,胎壁薄。裝飾風(fēng)格出現(xiàn)轉(zhuǎn)變,作品主要以粉彩為飾,分白地粉彩和色地粉彩兩種。極少見青花與釉里紅,色地粉彩有很多的變化:包括黃地、粉地、青花地、綠地、金地、藍地、紫地、墨地等。色彩極為豐富,還有松石釉、綠釉、爐鈞釉等顏色釉的煙壺,所占數(shù)量不多。許多粉彩鼻煙壺采用當(dāng)時流行的色地軋道做裝飾,即在器物兩側(cè)或整體色地上刻劃出纖細的花紋,然后于其上加繪各種花卉圖案。金彩在當(dāng)時也使用較多,多是用于穿插點綴。壺口部一般施醬黃色釉,上面再涂一層金彩,個別在口里及足內(nèi)施豆綠釉。絕大部分帶有款識,多見在器足內(nèi)和底部用紅彩書寫“乾隆年制”或“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款,以四字篆書款居多,字體極為工整,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個別煙壺有用黑彩和金彩書寫款識,往往都是根據(jù)器型變化來安排書款形式,有橫款,也有印章式,有的加單方框,極少是雙方框,單色釉的煙壺多數(shù)不寫款。
乾隆鼻煙壺的題材豐富多樣,由雍正朝的簡明疏朗而漸趨繁密、華麗,圖案較滿,花紋講究對稱、均衡的裝飾效果。反映出當(dāng)時帝王審美趣味的變化。主要有:四季花卉、勾蓮紋、纏枝蓮紋、菊花牡丹圖、折枝葫蘆、玉蘭牡丹圖、花鳥圖、安居圖、西洋人物圖(西方人物和中國的山水交融描繪在一起,但人物比例不是很協(xié)調(diào))、嬰戲圖、山水人物圖、博古圖等。在壺身的一面書寫御題詩也是乾隆鼻煙壺的特色之一,詩、書、畫融為一體,更突出了藝術(shù)性和觀賞性。整體特點,造型端巧秀美,形體比例適度,線條變化柔和,曲直有致,勻稱而俊雅,表現(xiàn)了設(shè)計與成型工藝無所不能的高度水平。色彩富麗堂皇、華美之至。較雍正煙壺更勝一籌。紋飾勾勒、填色、渲染和諧統(tǒng)一,規(guī)矩中富于變化,妍而不媚、雅逸清新。畫面用筆細膩纖巧,趨于紙畫,平遠深秀,花卉中既有淡雅柔麗的菊花,也有濃重鮮艷的牡丹。有的寫實,有的夸張、變形,突出強調(diào)圖案裝飾性。運用開光手法(圓形、海棠形、方形)也是當(dāng)時的裝飾技巧之一,表現(xiàn)得非常成功。在繪畫技法上也是多種多樣,大膽采用了西洋畫中的表現(xiàn)方法——透視法,起到了與我國傳統(tǒng)裝飾技法迥然有別的藝術(shù)效果。當(dāng)時更為廣泛地運用吉祥紋樣,取其寓意、比擬和諧的手法,其中牡丹、石榴、鴛鴦、鷺鷥、鵪鶉以及荷花等為主要題材。另外,乾隆皇帝對鼻煙壺的喜愛實在不亞于雍正。清宮內(nèi)務(wù)府造辦處檔案記錄頗多,乾隆八年御窯廠奉命燒造洋彩各類型制紋樣的煙壺40件,以后每年只燒50件進呈。乾隆九年、二十三年,乾隆皇帝又多次下御旨,指示當(dāng)時的景德鎮(zhèn)督陶官就煙壺?zé)斓钠贩N、造形變化、修改尺寸大小及數(shù)量和花紋顏色等提出要求。上有所好,下必趨之,督陶官唐英根據(jù)旨意,挑選最優(yōu)秀的工匠,不計制作成本,在御窯廠竭盡全力地?zé)?,以博取皇帝的歡心,所燒出的鼻煙壺件件都是最高水平的。
圖10:乾隆松石綠釉獸面銜環(huán)耳鼻煙壺
通高6cm、口徑1.2cm、足徑1.6cm。壺罐形,撇口,短頸、扁圓腹,橢圓形圈足,足內(nèi)有釉無款,瓷蓋連象牙匙。肩兩側(cè)凸塑獸面銜環(huán)耳。通體施松石綠釉,光素?zé)o紋。
松石綠釉是清雍正年間創(chuàng)燒的顏色釉品種之一,以銅為著色劑,二次燒成的低溫釉,因呈色近似綠松石,故名。創(chuàng)燒于雍正,流行于乾隆時期,常見三聯(lián)葫蘆瓶、梅瓶、出戟貫耳瓶、冠架等。此壺釉色柔和悅目,為鼻煙壺中少見的品種。
圖11:乾隆爐鈞釉雙連葫蘆形鼻煙壺
通高6.4cm、腹徑6cm。壺呈雙連葫蘆形,直口,束腰,下腰部相連,圓底,無款。鑲珍珠紐圓蓋連象牙匙,下配鏤空木座。通體施藍色爐鈞釉。
此壺線條圓潤,胎體厚重,造型新穎別致,為乾隆時期的流行式樣之一。爐鈞釉是景德鎮(zhèn)仿鈞釉制品,高溫?zé)伤靥?,再上釉?jīng)低溫?zé)?,主要以流淌的藍釉形成自然的垂流條紋,其間密布紅色或青色斑點。始于雍正朝,流行于乾隆時期。常見花囊、八卦琮式瓶、弦紋瓶、雙耳燈籠尊等。以爐鈞釉作鼻煙壺的裝飾在乾隆朝實為少見,宮中僅此一件。
圖12:乾隆粉彩開光山水人物圖方形鼻煙壺
通高7cm、口徑1.3cm、足徑2.7cm。壺呈長方體,直口,長方形圈足,足內(nèi)白釉紅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口上有珊瑚紐圓蓋。通體以天藍地粉彩為飾。壺體四面紅彩開光,前后兩面,一面繪一雅士坐樹觀石,周圍襯有欄桿、花草;另一面繪《山居圖》,山水之間有茅舍、水榭;兩側(cè)面開光均繪折枝花卉,肩上繪四組朵花紋,兩兩相對。
乾隆時期鼻煙壺器型豐富多樣,有圓形、長方形、瓜棱形、葫蘆形、橢圓形等。此壺胎體厚重,造型別具一格。
圖13:乾隆粉彩浮雕博古圖鼻煙壺
通高8cm、口徑1.2cm、足徑0.8cm。壺呈扁瓶形,撇口,短頸、溜肩,圈足,足內(nèi)白釉寫有紅彩花押款。瓷蓋連竹匙。通體白地印回紋,粉彩浮雕《博古圖》,有幾案、書籍、爐、靈芝、茶壺、圍棋等紋飾,寓“清雅高潔”之意,紋飾上分別施有紅、綠、藍、黑等色。
博古圖是清代瓷器中流行紋飾之一,表現(xiàn)形式多樣,青花、彩瓷均有。此壺采用浮雕手法可增強紋飾的立體感。從工藝風(fēng)格和款識上看,應(yīng)是景德鎮(zhèn)的民窯產(chǎn)品。
圖14:乾隆青花描金開光粉彩人物花卉鼻煙壺
高7cm、口徑1.2cm、足徑1.5cm。壺撇口,短頸,長方形腹,圈足,足內(nèi)紅彩“乾隆年制” 四字篆書款。腹部四面開光,以粉彩為飾,兩面開光內(nèi)分別繪一男子在樹下欄桿旁站立和休息,另兩面開光內(nèi)描繪盛開的菊花。開光空隙間襯以青花描金朵花紋。
此壺人物形象生動,裝飾手法別開生面。
圖15:乾隆粉彩暗八仙紋鼻煙壺
通高5cm、口徑1.1cm、足徑1.6cm。壺扁瓶形,長頸,橢圓形圈足,足內(nèi)豆綠地黑彩單方框“乾隆年制”四字篆書印章款。頸、肩、足部分別繪有朵花、變形蓮瓣和如意頭紋,每層紋飾間以金彩相隔,腹部主題圖案是黃地粉彩暗八仙紋,以傳說中的八仙所執(zhí)法器為象征,有祝頌長壽之意。
暗八仙也是清代瓷器常見紋飾之一。除了粉彩外,青花、五彩、斗彩等也有大量使用,既有主題圖案,也有輔助紋飾。此壺頗具時代特征。
圖16:乾隆粉彩勾蓮紋鼻煙壺
通高5.2cm、口徑1.2cm、足徑1.6×1.2cm。壺扁瓶形,直口,短頸,平底微凹,底心金地紅彩單方框“乾隆年制”四字篆書印章款。銅鍍金蓋匙??谘?、頸、肩及近底處分別以紅地粉彩、黃地粉彩、綠地粉彩描繪變形如意云頭紋、花卉和蓮瓣紋,腹部主題圖案是粉地軋道粉彩描繪四朵勾蓮花紋。
此壺紋飾繁密,設(shè)色精美華麗,具有典型的乾隆風(fēng)格。
圖17:乾隆粉彩開光玉蘭牡丹圖鼻煙壺
通高6.6cm、口徑1.1cm、足徑1.9×1.3cm。壺呈扁瓶形,直口,橢圓形圈足,足內(nèi)白釉紅彩“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銅鍍金蓋連匙。壺體兩面為金彩圓形開光,開光內(nèi)繪粉彩紋飾,一面繪玉蘭牡丹圖,另一面繪菊花圖,紋飾寓意“富貴長壽”。開光周圍是藍地金彩朵花紋。
此壺造型秀麗,花卉描畫細膩,筆法嫻熟,設(shè)色淡雅,為乾隆時期鼻煙壺中的精品。
圖18:乾隆粉彩開光虞美人圖詩句鼻煙壺
通高6.4cm、口徑1.6cm、足徑2×1.6cm。壺扁瓶形,直口,短頸,橢圓形圈足,足內(nèi)白釉紅彩“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圓蓋連象牙勺。兩面金彩如意形開光,一面粉彩繪虞美人花卉圖;另一面墨彩隸書乾隆御題詩一首“一曲虞兮愴別神,徘徊猶憶楚江濱。那知愛玉憐香者,不是當(dāng)年姓項人”。詩后紅彩“乾”、“隆”二方印。壺兩側(cè)綠地粉彩朵花紋飾。
此壺彩繪精工,色彩柔和淡雅,圖文并茂,妙趣橫生。
圖19:乾隆粉彩開光嬰戲圖鼻煙壺
通高6.5cm、口徑1.5cm、足徑2.1×1.5cm。壺扁瓶形,唇口,短頸,橢圓形圈足,足內(nèi)白釉紅彩“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壺體兩側(cè)金彩圓形開光,內(nèi)以粉彩描繪《嬰戲圖》,一面繪五童子敲鑼打鼓,玩耍嬉戲;另一面繪四童子持戟、抱花瓶、拿風(fēng)車、捧如意,寓意“吉慶有余”、“富貴平安”、“春風(fēng)得意”。開光外綠地上凸雕金彩勾蓮花紋。圓蓋連象牙匙。
此壺畫面中小童天真爛漫的形象惹人喜愛,使人們在欣賞中得到無限快樂。
圖20:乾隆粉彩開光嬰戲圖獸面銜環(huán)耳鼻煙壺
通高6cm、口徑1.1cm、足徑2.4×1.4cm。壺呈扁瓶形,短頸,溜肩,肩部兩側(cè)凸雕獸面銜環(huán)耳,橢圓形圈足,足內(nèi)白釉紅彩“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銅鍍金蓋連匙。壺體兩面金彩圓形開光,內(nèi)繪嬰戲圖。一面繪二小童放風(fēng)箏、捧如意,寓意“春風(fēng)得意”;另一面繪兩童子舉傘蓋、雙手抱瓶,瓶內(nèi)插谷穗,寓意“歲歲平安”;旁繪山石、樹木。頸、足部分別繪回紋及點珠紋。開光外飾藍地軋道粉彩朵花紋。
嬰戲圖是清代瓷器中的流行紋飾之一,此壺小童刻畫細膩,形象生動傳神,畫面洋溢著自然活潑的情趣。
圖21:乾隆粉彩開光菊花牡丹圖鼻煙壺
通高6.2cm、口徑1.5cm、底徑1.2×0.7cm。壺撇口,短頸,扁圓腹,平底,底紅彩“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腹部兩面金彩開光,內(nèi)為相同的粉彩描繪菊花、牡丹紋,寓意“富貴長壽”,壺體兩側(cè)白地紅彩朵花紋。
此壺形體優(yōu)美,色彩柔和典雅,牡丹花線條纖細,描畫細致入微,令人賞心悅目。
圖22:乾隆粉彩葫蘆形鼻煙壺
通高6.3cm、口徑1.1cm、底徑2.1×1.5cm。壺呈葫蘆形,肩部有對稱雙系,束腰,平底微內(nèi)凹,底心有黑彩單方框“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銅鍍金蓋連匙。通體以金地粉彩繪纏枝葫蘆,腰部有凸起的小葫蘆3個,此造型及紋飾為“葫蘆勾藤”,寓意“子孫萬代”。
葫蘆瓶是明清兩代瓷器中常見器形,而葫蘆瓶上畫葫蘆在乾隆朝最為流行,除粉彩外,也有斗彩、青花。此壺構(gòu)思新穎別致,上下比例勻稱合度,葫蘆紋密而不亂,既有天然意境,又富有裝飾美。
圖23:乾隆粉彩勾蓮紋花瓣鼻煙壺
通高6.3cm、口徑1.1cm、足徑1.6×1.3cm。壺呈花瓣形,唇口,短頸,頸下凸起鼓釘一周,橢圓形圈足,足內(nèi)白釉紅彩“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壺體凸起六花瓣形金彩開光,開光內(nèi)白地軋道粉彩繪勾蓮花紋,銅鍍金蓋連匙。
此壺造型新穎別致,與此件造型、紋飾相同的還有金地粉彩。
圖24:乾隆粉彩開光西洋人物圖鼻煙壺
通高6.4cm、口徑1cm、足徑1.7×1.3cm。壺呈扁瓶形,直口,溜肩,橢圓形圈足,足內(nèi)白釉紅彩“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壺體兩面金彩長方形開光,內(nèi)以白地粉彩繪西洋人物,一面繪男女二人在松樹下散步,男子雙手抱瓶,女子拄仗架鳥,另一面繪山水樓閣人物紋。開光外為紫地軋道粉彩朵花紋。銅鍍金蓋連匙。
此壺紋飾具有濃厚的西洋風(fēng)格,十分獨特。以西洋人物圖作裝飾,不僅見于乾隆粉彩瓷器,更常見于琺瑯彩瓷器。
以上24件作品無論造型、紋飾、色彩都非常精致美觀,具有鮮明的特征,足以反映康、雍、乾三朝鼻煙壺的生產(chǎn)面貌。概括起來,可以看出這三朝鼻煙壺是各具特色:康、雍煙壺典雅古樸,實有生趣,乾隆煙壺側(cè)重華麗鮮艷,造型與裝飾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極富觀賞性,一種煙壺甚至出現(xiàn)數(shù)十種顏色,色彩繽紛,華麗多姿,沒有精湛的工藝技術(shù)是很難完成的,充分展示了當(dāng)時瓷匠們高超的燒瓷技巧、繪畫功力和藝術(shù)才華。(陳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