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心性修煉系統(tǒng)作者:蔡鴻居
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孔門心法。逐字逐句翻譯,讓你看個明白。 強迫自己保持自我覺知,恢復調(diào)養(yǎng)自己的狀態(tài)到行住坐臥穿衣吃飯與人交接應(yīng)對均能合于禮數(shù),就達到了“仁”。仁是一種生命境界。當你達到仁的境界之后,你便成為受天下人敬仰的導師。 那么,仁,是一種怎么樣的生命境界?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而我也在想,怎么回答,才能最簡潔? 孔子跟老子學道。 孔子也曾想:怎么能把道用最簡潔的方式講給他的學生聽。 孔子最后想出的辦法,就是一個“仁”字。 以仁明道,最簡潔。 老子講道---孔子講仁---子思講誠意正心----王陽明講致良知---曾國藩講敬 道、仁、誠、知、敬 都是明心見性的途徑。 開悟之后,這些是可以一瞬間豁然貫通的。孟子的一句話,可以把這五家學說一下子全部打通。 孟子說: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就是這句話,真搞懂,那么你就真正明白了中國幾千年的內(nèi)圣外王的修養(yǎng)功夫到底是怎么回事了。當你看到一個小孩子要掉到井里的情形,你會怎么樣反應(yīng)?你會心里“咯噔”一下。對不對? 好了,就是這個“咯噔”,就是你明心見性的關(guān)鍵。那么,這個咯噔怎么就能讓你明心見性呢?這個咯噔是可以模擬的。你現(xiàn)在就能立刻做“咯噔”,然后,試試能不能把“咯噔”半路定格?不敢呼吸,是嗎?慢慢的嘗試呼吸的時候心里那個小小的咯噔也還在。 做到了么?這就是關(guān)于心的自覺的竅門了。 仁、誠、知、敬 是心的四個表情,如果你能控制這四個表情的動作速度,讓它變成超級慢動作,慢到定格的程度,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還不趕緊去試試! 你能把“仁”定格嗎?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當你把仁“定格”之后,“仁”就變成了“誠”? 如果你能把“咯噔”定格,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咯噔”就變成了“敬”? 實踐出真知。心性的光明,是修行人得到的唯一獎賞?,F(xiàn)在,試試那個“咯噔”吧。看看那個咯噔的背后,流傳了千年的“道”。然后,你就知道到底該如何致中和了。喜怒哀樂之未發(fā),為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為之和。 大學的核心是格物。 格物,落實到心性上,就是把身體格除之后,我還剩下什么? 格物是為了明心。 明心之后,用開悟的心重新看世界,重新理解這個世界,這叫致知。 致知之后,就知道自己的心到底在發(fā)生什么。你就可以真誠的活著,不再自我欺騙。這步修煉叫誠意。誠意之后,容易變成想干嘛干嘛,這時候就要正心。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就是修身功夫。一步步,次第分明。 修身就是內(nèi)圣外王的“內(nèi)圣”。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亦皆是以修身為本。 修身,然后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中國的儒家心性修煉系統(tǒ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