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jīng) (註解版) 2009年6月15日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白話譯文: 「道」
是可以說的,但說出來了,就不是那恆常的「道」。「名」是可以表白的,但表白出來了,就不是那恆常的「名」。在還沒有表白前,那個無分別的狀態(tài)是天地的本
源;既有了表白,這個分別了的狀態(tài),是萬物生長的母親。回到恆常而無分別的狀態(tài),便可以觀看到道體的奧妙。經(jīng)由恆常而現(xiàn)出分別的跡向,便可以觀看到道體的
表現(xiàn)。無分別的狀態(tài)、有分別的跡向,兩者都出於恆常的道體;但在表白上,名稱卻是不同的。就這樣的不同而又同,我們說它叫做「玄同」?!感故钦f在生命
的玄遠(yuǎn)之源是相通的,這便是「道」;「道」是萬有一切所依歸及開啟的奧秘之門?。?span id="more-4265"> 藥方: 遇到了事情,要有沉默而冷靜的思考,不必急於表白。只要問心無愧也就可以了。人間事物,原只是自自然然的生長,不必在乎,但也不是不在乎,要懂得自在、自然。「道」的門是為沉默而生長的,喧嘩的人們就讓他們喧譁吧!不是不去管他,而是要沉靜的去管他,管他就要先自在。
河上公章句: 謂
經(jīng)、術(shù)、政、教之道也。非自然長生之道也,常道當(dāng)以無為養(yǎng)神,無事安民,含光藏暉,滅跡匿端,不可稱道。謂富貴尊榮,高世之名也。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
愛如嬰兒之未言,雞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處石間,內(nèi)雖昭昭,外如愚頑。無名者,謂道。道無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氣布化,出於虛無,為天
地本始也。有名謂天地。天地有形位,陰陽有柔剛,是其有名也。萬物母者,天地含氣生萬物,長大成熟,如母之養(yǎng)子。妙,要也。人常能無欲,則可以觀道之要。
要,謂一也。徼,歸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觀世俗之所歸趣也。徼,音叫,又古吊反,即竅字。兩者,謂有欲無欲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異名者,所名各異也。
名無欲者長存,名有欲者亡身也。玄,天也。言有欲之人與無欲之人,同受氣於天。天中復(fù)有天也。稟氣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則生聖賢;得錯亂污辱,則生貪淫
也。能知天中復(fù)有天,稟氣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謂知道要之門戶也。
王弼注: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
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凡有皆始於無,故「未形」、「無名」之時(shí)則為萬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時(shí),則長之育之,亭之毒之,為其母
也。言道以無形無名始成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妙者,微之極也。萬物始於微而後成,始於無而後生。故常無欲空虛,可以觀其始物之妙。徼,
歸終也。凡有之為利,必以無為用。欲之所本,適道而後濟(jì)。故常有欲,可以觀其終物之徼也。兩者,始與母也。同出者,同出於玄也。異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
則謂之始,在終則謂之母。玄者,冥也,默然無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謂之玄者,取於不可得而謂之然也。謂之然則不可以
定乎一玄而已,則是名則失之遠(yuǎn)矣。故曰,玄之又玄也。眾妙皆從同而出,故曰眾妙之門也。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白話譯文: 天
下人都執(zhí)著什麼是「美」,這樣就不美了。天下人都執(zhí)著什麼是「善」,這樣就不善了?!赣小购汀笩o」兩者相伴而生;「難」和「易」兩者相伴構(gòu)成;「長」和
「短」兩者相待而現(xiàn);「高」和「下」兩者相待依倚;「音」和「聲」兩者互為和合,「前」和「後」兩者互為隨從,貫通天、地、人的聖人了然於心,能用「無
為」來處事,用「無言」來行教,萬物就這樣不離開生命之源的道而生長著?!傅馈股怂粊?zhàn)有它;「道」長養(yǎng)了它,但不依恃它;成了功,卻不居功;就
因不居功,所以永遠(yuǎn)不離。 藥方: 執(zhí)著是一切弊病之源,不要執(zhí)著,要放下。放下才能自在。成功是成就它那個功,不是去占有那個功,要有「功在天下」的心情,不要老以為「功在自己」。「無為」不是不去做,而是做了能「放下」;不是不去說,而是說了就說了,不用擔(dān)心,只要心靈明白就可以了。
河上公章句: 自
揚(yáng)己美,使顯彰也。有危亡也。有功名也。人所爭也。見有而為無也。見難而為易也。見短而為長也。見高而為下也。上唱下必和也。上行下必隨也。以道治也。以
身師導(dǎo)之也。各自動也。不辭謝而逆止。元?dú)馍f物而不有。道所施為,不恃望其報(bào)也。功成事就,退避不居其位。夫惟功成不居其位。福德常在,不去其身也,此
言:不行不可隨,不言不可知,即上六句,有高下長短,若開一源,下生百端。百端之變,無不動亂。
王弼注: 美者,人心之所樂進(jìn)也;惡者,人心之所惡疾也。美惡,猶喜怒也;善不善,猶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門,故不可得偏舉也,此六者皆陳自然不可偏舉之明數(shù)也。自然已足,為則敗也。智慧自備,為則偽也。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使功在己,則功不可久也。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shí)其腹、弱其志、強(qiáng)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白話譯文: 不
崇尚賢德的名號,使人民不鬥爭;不尊貴難得的東西,使人民不偷盜;不現(xiàn)出貪欲,使人民的心不紛亂。聖人治國,放空了心靈,填飽了肚子,柔弱了意志,強(qiáng)韌了
筋骨,守著恆常之道,使人民不執(zhí)著、不貪欲,使自作聰明的人不敢有所作偽,回到不為什麼目的的作為,自自然然就能達(dá)到無不治的目的。 藥方: 不要被表象的名號所迷惑,心要寧靜,不要紛亂。心情空空、肚子吃飽;不要老說理想,要踏實(shí),尤其要注意身體。不要自作聰明,不要老為了利害、目的才動作。不要老想去對治,自自然然才是真正的藥方。
河上公章句: 賢,
謂世俗之賢。辯口明文,離道行權(quán),去質(zhì)為文也。不尚者,不貴之以祿,不貴之以官。不爭功名,返自然也。言人君不御好珍寶,黃金棄於山,珠玉捐於淵。上化清
淨(jìng),下無貪人。放鄭聲,遠(yuǎn)美人。不邪淫,不惑亂也。說聖人治國,與治身同也。除嗜欲,去亂煩。懷道抱一,守五神也。和柔謙讓,不處權(quán)也。愛精重施,髓滿骨
堅(jiān)。彊,平聲。反樸守淳。思慮深,不輕言。夫,音扶。知,音智。不造作,動因循。德化厚,百姓安。
王弼注: 賢,
猶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貴者,隆之稱也。唯能是任,尚也曷為;唯用是施,貴之何為。尚賢顯名,榮過其任,為而常校能相射。貴貨過用,貪者競?cè)?,穿窬?
篋,沒命而盜,故可欲不見,則心無所亂也。心懷智而腹懷食,虛有智而實(shí)無知也。骨無知以幹,志生事以亂,心虛則志弱也。守其真也。知者謂知為也。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白話譯文: 道是生命之源啊!空無地去用它,或且永遠(yuǎn)填不滿它。淵深地像是萬物所匯歸的地方。挫掉了銳利,解開了紛雜,柔和了亮光,和同了塵世,它深湛難知,卻像是存在你的左右,我們不要老問「它是誰生的兒子?。 乖瓉碓谌f象出生之前它就存在了。 藥方: 不要填滿所有的空間,才有生長的可能。言詞不要銳利,頭腦不要紛雜。不要老求光鮮亮麗,要懂得和著塵世生長。愛護(hù)您的左右,要關(guān)心他們,大道原在有形的萬象之先!
河上公章句: 沖,
中也。道匿名藏譽(yù),其用在中。沖音蟲(蟲上一撇)?;虺R病5莱Vt虛不盈滿。道淵深不可知也,似為萬物之宗祖。銳,進(jìn)也。人欲銳精,進(jìn)取功名,當(dāng)挫止之。
法道不同也。挫,子臥反。銳,音睿。紛,結(jié)根也。當(dāng)念道無為以解釋。言雖有獨(dú)見之明,當(dāng)知闇昧不當(dāng),以曜亂人也。當(dāng)與眾庶同垢塵,不當(dāng)自別殊。言當(dāng)湛然安
靜,故能長存不忘。老子言我不知道所從生。道自在天地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生也。至今在者,以能安靜湛然,不勞煩欲,使人脩身法道。
王弼注: 夫
執(zhí)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執(zhí)一國之量者,不能成國。窮力舉重,不能為用,故人雖知,萬物治也,治而不以二儀之道,則不能贍也。地雖形魄,不法於天則不能全
其寧。天雖精象,不法於道則不能保其精。沖而用之,用乃不能窮滿以造實(shí),實(shí)來則溢,故沖而用之,又復(fù)不盈,其為無窮亦已極矣。形雖大,不能累其體,事雖
殷,不能充其量,萬物捨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淵兮似萬物之宗乎。銳挫而無損,紛解而不勞,和光而不汙,其體同塵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
其形,德不能過其載,天慊其象,德不能過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白話譯文: 天地不偏私他的仁心,把萬物視為草編的狗,任其自然;聖人不偏私他的仁心,把百姓視作草編的狗,任其自然;天地之間,它就好像個大風(fēng)箱一般,虛空而沒有盡頭,鼓動它就愈來愈有勁,話多了祇會招來困窘,倒不如默默守著中道而行。 藥方: 要學(xué)習(xí)天地般的無私,對事情不要看得太重,要輕鬆些!事情要有次序、做了一件,就會帶出一件,引不完的!要放鬆、再用力,愈用會愈有勁!話多了祇會招來困窘,默默地做出成績來,最重要!
河上公章句: 天
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天地生萬物,人最為貴,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不責(zé)望其報(bào)也。聖人愛養(yǎng)萬民,不以仁恩,法天地,行自然。聖人視百姓如芻草狗
畜,不責(zé)望其禮意。天地之間空虛,和氣流行,故萬物自生。人能除情欲,節(jié)茲味,清五藏,則神明居之也。橐籥中空虛,又能有聲氣。橐,音託?;a,音藥。言空
虛無有屈竭,時(shí)動搖之,益出聲氣也。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開舌舉,必有禍患。數(shù),王弼注,去聲,謂理數(shù)也。明皇注,音朔。不如守德於中,育養(yǎng)精神,愛氣
希言。
王弼注: 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為,造立施化則物失
其真,有恩有為,列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載矣。地不為獸生芻,而獸食芻;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無為於萬物而萬物各適其所用,則莫不贍矣。若慧
由己樹,未足任也。聖人與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芻狗也。橐,排橐也?;a,樂籥也。橐籥之中,空洞無情,無為故虛,而不得窮,屈動而不可竭盡也。天地之中,
蕩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窮,猶若橐籥也。愈為之則愈失之矣。物樹其惡,事錯其言,不濟(jì)不言,不理必窮之?dāng)?shù)也。橐籥而守?cái)?shù)中,則無窮盡,棄己任物,則莫不
理。若橐籥有意於為聲也,則不足以共吹者之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