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角及圓內(nèi)接四邊形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 圓周角的概念 頂點在圓上,并且兩邊都和圓相交的角叫做圓周角。 圓周角必須具備兩個特征:(1)頂點在圓上;(2)角的兩邊都和圓相交,二者缺一不可。 2. 圓周角定理 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它所對圓心角的一半。 定理的證明要分類,因為一條弧所對的圓心角唯一,而它所對的圓周角卻有無數(shù)個,這無數(shù)個圓周角與圓心位置有三種:(1)圓心在圓周角的一邊上;(2)圓心在圓周角的內(nèi)部;(3)圓心在圓周角外部。
3. 圓內(nèi)角 角的頂點在圓內(nèi)的角叫圓內(nèi)角。 圓內(nèi)角的度數(shù)等于它所對弧與它對頂角所對弧的度數(shù)之和的一半。 如下圖圓內(nèi)角∠3的度數(shù)為∠1+∠2,∠1的度數(shù)是的一半,∠2的度數(shù)是的一半。
4. 圓外角 角的頂點在圓外,并且兩邊都和圓相交的角,叫圓外角。 圓外角的度數(shù)等于它所截兩條弧度數(shù)之差的一半。 如下圖,圓外角∠3的度數(shù)為∠2-∠1,∠2的度數(shù)是的一半,∠1的度數(shù)是的一半。
5. 四邊形的外角,四邊形的對角 四邊形一邊延長線與相鄰一邊組成的角叫四邊形的外角。 四邊形中不相鄰的兩個角互稱為對角。 所有頂點都在同一個圓上的多邊形叫圓內(nèi)接多邊形,這個圓叫這個多邊形的外接圓。 6. 圓內(nèi)接四邊形的性質(zhì)定理 圓的內(nèi)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并且任何一個外角都等于它的內(nèi)對角。
【典型例題】 例1. 如圖,四邊形ABCD內(nèi)接于⊙O,∠BOD=110°,則∠BCD=_________。
解:∵∠BOD=110°,∴∠BAD=55° 又∠BAD+∠BCD=180° ∴∠BCD=180°-55°=125°
例2. 已知:如圖,∠APC=∠BPC=60°,則∠BAC=__________。
解:∵∠APC=∠BPC=60° ∴∠APB=120°,BC=AC ∵四邊形APBC內(nèi)接于⊙O ∴∠ACB=60° ∴△ABC是等邊三角形 ∴∠BCA=60°,故填60° 點撥:本題較綜合,考察:①相等的圓周角所對弦相等,②圓內(nèi)接四邊形對角互補,③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例3. 半徑為4的圓上一段弧長等于半徑為2的圓的周長,則這段弧所對圓心角是___________。 解:半徑為2的圓的周長是,半徑為4的圓的周長為 ∴這段弧長正好是周長的一半 ∴這段弧所對圓心角180° 故填180° 點撥:本題有難度,要理解圓心角的度數(shù)等于它所對弧度數(shù)。
例4. 已知⊙O是△ABC的外接圓,⊙I是△ABC的內(nèi)切圓,∠A=80°,那么∠BOC=___________,∠BIC=__________。 解:如圖
∵∠A=80° 由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它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得: ∠BOC=2∠A=160° 故第一個空應(yīng)填160°。 又∵在△ABC中,∠A=80° ∴∠ABC+∠ACB=180°-80°=100° 又∵
∴在△IBC中,∠BIC=180°-50°=130° 故第二個空填130°。 點撥:本章重點應(yīng)用了三角形內(nèi)切圓的有關(guān)定理,構(gòu)造三角形解題,是一道較好的題。
例5. 已知:如圖所示,在△ABC中,∠ACB=90°,∠B=25°,以C為圓心,CA為半徑的圓交AB于D,交BC于E,則的度數(shù)為___________。
解:連結(jié)CD,在Rt△ABC中,∠B=25°,∠A=65° ∵CA=CD ∴∠CDA=∠A=65° ∴∠ACD=180°-2×65°=50° ∴∠DCE=90°-50°=40° ∴的度數(shù)為40°,故應(yīng)填40° 點撥:本題應(yīng)用的知識點比較多,要頭腦清醒,綜合各知識點,靈活運用。
例6. 已知:如圖所示,△ABC內(nèi)接于⊙O,D、E在BC邊上,且BD=CE,∠1=∠2。 求證:AB=AC
點悟:要證AB=AC,由題知,不能直接證出,故需添加輔助線,而由圓周角∠1=∠2,想到了作∠1、∠2的對弧,構(gòu)造弦等、弧等的條件。 證明:分別延長AD、AE,它們分別交⊙O于F、G,連結(jié)BF、CG ∵∠1=∠2 ∴ ∴BF=CG, ∴∠FBC=∠GCE ∴△BFD≌△CGE ∴∠F=∠G, ∴AB=AC 點撥:在圓中有相等的圓周角時常作它們所對的弧和弦,利用在圓周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周角所對的弧相等以及圓心角、弦、弦心距之間關(guān)系定理證題。
例7. 如圖所示,銳角△ABC內(nèi)接于圓O,∠BAC=60°,H是△ABC的垂心,BD是⊙O的直徑。 求證:
證明:連結(jié)AD、CD、CH ∵BD是⊙O的直徑 ∴∠BAD=∠BCD=90° 又∵∠BAC=60° ∴∠CAD=30° ∴∠DBC=∠CAD=30° 在Rt△BCD中,得: ∵H是△ABC的垂心 ∴AH⊥BC,CH⊥AB 又∵DC⊥BC,DA⊥AB ∴AH∥DC,AD∥HC ∴四邊形AHCD是平行四邊形 ∴AH=CD
點撥:要學(xué)會使用學(xué)過的知識解決有關(guān)圓的問題,本題很典型。
例8. 如圖所示,在⊙O的內(nèi)接四邊形ABCD中,∠BCD=130°,則∠BOD的度數(shù)是____________。 (2002年陜西)
解:∵∠BCD+∠BAD=180° 又∠BCD=130° ∴∠BAD=180°-130°=50° ∴∠BOD=2∠BAD=2×50°=100° 常見錯誤:一是計算錯誤,二是將∠BAD誤認(rèn)為是∠BOD而產(chǎn)生錯誤。
例9. 如圖所示,BC為⊙O的直徑,AD⊥BC,垂足為D,,BF與AD交于E。 (1)求證:AE=BE; (2)若A、F把半圓三等分,BC=12,求AE的長。 (1999年江西)
解:(1)如圖,連結(jié)AC
∵∠ACB+∠ABC=90° ∠BAD+∠ABD=90° ∴∠ACB=∠BAD
∴∠ACB=∠ABF ∴∠BAE=∠ABE ∴AE=BE (2)連結(jié)AO
∵OA=OB,∠ABO=60° ∴△AOB為正三角形 ∵AD⊥BO,∴D為BO中點
在中,∠EBD=30°,BD=3
常見錯誤:解此類題時,常見錯誤與上題類似。一是不會正確應(yīng)用圓的性質(zhì);二是不會正確應(yīng)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識解題;三是不會應(yīng)用正三角形知識。只有正確運用知識才能得解。
例10. ⊙O和⊙O'交于A、B兩點,過B的直線分別交⊙O和⊙O'于點C、D,G是兩圓外一點,GC、GD分別交⊙O和⊙O'于點E、F。 求證:∠EAF=∠C+∠D 證明1:如圖,連結(jié)AB
∵四邊形ABCE內(nèi)接于⊙O ∴∠GEA=∠ABC 同理,∠GFA=∠ABD ∴∠GEA+∠GFA=∠ABC+∠ABD=180° ∴∠G+∠EAF=180° ∵∠G+∠C+∠D=180° ∴∠EAF=∠C+∠D 證明2:如圖所示,連結(jié)BA并延長交GD或DG延長線于M
∵四邊形ABCE、四邊形ABDF分別內(nèi)接于⊙O和⊙O' ∴∠MAE=∠C,∠MAF=∠D ∴∠EAF=∠MAE+∠MAF=∠C+∠D 點撥:本題利用“圓內(nèi)接四邊形的任何一個外角都等于它的內(nèi)對角”證題,注意這種轉(zhuǎn)換。
例11. 如圖所示,AD是△ABC外角∠EAC的平分線,AD與△ABC外接⊙O交于點D,N為BC延長線上一點,且CN=CD,DN交⊙O于點M。 求證:(1)DB=DC (2)
點悟:(1)由于DB與DC是同一三角形的兩邊,要證二者相等就應(yīng)先證明它們的對角相等,這可由圓周角定理與圓內(nèi)接四邊形的基本性質(zhì)得到;(2)欲證乘積式,只須證比例式,也即,這只須要證明△DCM∽△DNC即可。 證明:(1)∵AD平分∠EAC ∴∠EAD=∠DAC=∠DBC 又ABCD內(nèi)接于⊙O ∴∠EAD=∠DCB 故∠DBC=∠DCB ∴DB=DC (2)∵∠DMC=180°-∠DBC=180°-∠DCB=∠DCN, 且∠CDM=∠NDC ∴△DMC∽△DCN 故
點撥:本題重在考查圓周角與圓內(nèi)接四邊形的基本性質(zhì)和利用相似三角形證明比例線段的基本思維方法。本題曾是1996年南昌市中考試題。
例12. 如圖所示,已知四邊形ABCD內(nèi)接于⊙O,AB與DC,AD與BC分別相交于圓外一點M、N。 求證:BM∶MC=DN∶NC
證明:連結(jié)AC、BD ∵∠BDC=∠BAC,∠M=∠M ∴△AMC∽△DMB ∴BM∶MC=BD∶AC 同理,DN∶NC=BD∶AC ∴BM∶MC=DN∶NC 點撥:本題圖中有關(guān)比例線段問題,一般可通過相似證題,但本題做輔助線較難,要掌握幾種做輔助線的方法。
例13. 已知:如圖所示,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D是AC的中點,DE平分∠ADB交AB于E,過A、D、E的圓交BD于N。 求證:BN=2AE
點悟:要證BN=2AE,由已知有AB=AC=2AD,如能有成立,那么問題得證,這樣問題轉(zhuǎn)證四條線段成比例,又AE=NE,所以只須證BN、NE、AB、AD確定的兩個三角形相似,即證△BNE∽△BAD。 證明:連結(jié)EN ∵四邊形AEND是圓內(nèi)接四邊形 ∴∠BNE=∠A 又∵∠ABD=∠ABD ∴△BNE∽△BAD
又∵∠ADE=∠NDE
∴AE=EN ∴BN=2AE
例14. 已知:如圖所示,⊙O的兩弦AB、CD相交于M,∠OMA=∠OMD。 求證:AB=CD
證明:過圓心O分別作OE⊥AB,OF⊥CD,垂足分別為E、F ∵∠OME=∠OMF,OM=OM ∴△OME≌△OMF ∴OE=OF ∴AB=CD 點撥:本題利用“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個圓心角、兩條弧、兩條弦或兩條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組量相等,那么它們所對應(yīng)的其余各組量都分別相等”這一推論證明,因此,要熟記定理,靈活運用。 發(fā)散聯(lián)想:上例還有另一種證法,即先證O、E、M、F四點共圓,由∠OMA=∠OMD,及OM=OM,可得Rt△OME≌Rt△OMF,得OE=OF,故AB=CD。這就用了本節(jié)所學(xué)的知識。
例15. 如圖所示,已知四邊形ABCD內(nèi)接于⊙O,AB是直徑,AD=DC,分別延長BA、CD交于點E,BF⊥EC,交EC的延長線于F,若EA=AO,BC=12,求CF的長。
點悟:在Rt△CFB中,已知BC=12,求CF,只有尋找相似的直角三角形,列比例式(方程)求解。 解:連結(jié)OD、BD ∵AD=DC, ∠ABC=的度數(shù)=的度數(shù)=∠AOD ∴OD∥BC,有 ∵EA=AO=BO,BC=12
∵四邊形ABCD內(nèi)接于⊙O ∴∠EDA=∠EBC 又∠E公用,∴△EDA∽△EBC
設(shè),,則有:
解得:
∵AB為⊙O的直徑 ∴∠ADB=∠F=90°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45分鐘) 一. 選擇題。 1. 如圖,圓心角∠AOB=120°,C、D、E是的四等分點,則弦OE和半徑OA的關(guān)系是( )
A. OA<DE B. DE<OA C. DE=OA D. 以上均不對 2. 在下列語句中,敘述正確的個數(shù)為( ) ①相等的圓周角所對弧相等 ②同圓等圓中,同弦或等弦所對圓周角相等 ③一邊上的中線等于這條邊的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④等弧所對圓周角相等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3. 在半徑等于7cm的圓內(nèi)有長為的弦,則此弦所對圓周角為( ) A. 60°或120° B. 30°或150° C. 60° D. 120° 4. 下列命題中不正確的是( ) A. 圓內(nèi)接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B. 圓內(nèi)接菱形是正方形 C. 圓內(nèi)接梯形是等腰梯形 D. 圓內(nèi)接矩形是正方形 5. 如圖,∠E=30°,AB=BC=CD,則∠ACD的度數(shù)為( )
A. 12.5° B. 15° C. 20° D. 22.5° 6. 四邊形ABCD內(nèi)接于圓,∠A、∠B、∠C、∠D的度數(shù)比可能是( ) A. 1∶3∶2∶4 B. 7∶5∶10∶8 C. 13∶1∶5∶17 D. 1∶2∶3∶4 7. 圓內(nèi)接四邊形ABCD的一組對邊AD、BC的延長線交于P,對角線AC、BD交于點Q,則圖中共有相似三角形( ) A. 4對 B. 2對 C. 1對 D. 3對
二. 填空題。 8. 一弦分圓周為5∶7,這弦所對的兩圓周角分別為__________。 9. 如圖,OA、OB、OC都是⊙O的半徑,,∠AOB=80°,則∠BOC=__________,∠ABC=__________,∠ACB=_____∠CAB。
10. 如圖,△ABC內(nèi)接于⊙O,若∠ABC=50°,∠ACB=70°,則∠A=__________,=__________,∠BO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圓內(nèi)接四邊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若∠BCD=80°,則∠BAC=__________。 12. 四邊形ABCD內(nèi)接于⊙O,若∠A∶∠B∶∠C∶∠D=2∶3∶4∶m,則m=__________,這個四邊形最大內(nèi)角是__________度,最小內(nèi)角__________度,對角線AC是⊙O的__________。
三. 解答題。 13. 已知:如圖,P是的中點,弦PC的延長線交AB的延長線于點D。 求證:
14. 已知:如圖,⊙O和⊙O'交于A、B,過A引直線CD、EF,分別交兩圓于C、D、E、F,EC、DF的延長線交于P。 求證:∠P+∠CBD=180°
【試題答案】 一. 選擇題。 1. C 2. B 3. A 4. D 5. D 6. C 7. A 二. 填空題。 8. 105°和75° 9. 40°,120°,2 10. 60°,120°,120°,140°,100° 11. 50° 12. 3,120,60,直徑 三. 解答題。 13. 連結(jié)AC
∵P是的中點 ∴ ∴∠PAB=∠PCA 又∵∠P=∠P ∴△PAD∽△PCA
14. 連結(jié)AB,則∠E=∠ABC
∵四邊形AFDB內(nèi)接于圓 ∴∠PFE=∠AB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