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的由來 |
出處:中國佛教文化網(wǎng) 錄入: 管理員 上傳時間:2008-12-31 點擊次數(shù): 1141 |
相傳佛陀涅槃后,弟子們用香燃火焚化釋迦牟尼遺體,在灰燼中發(fā)現(xiàn)了4顆牙齒,以及指骨、頭蓋骨、毛發(fā)等物,這就是舍利。 舍利是梵語SARIRA的音譯,譯作身體、身、身骨、遺骨等,即死尸或遺骨的意思。通常指釋尊的遺骨(即佛骨、佛舍利)。舍利又可分為三種,按照《法苑珠林》的說法:一是骨舍利,白色;二是發(fā)舍利,黑色;三是肉舍利,紅色。但都是圓明皎潔,堅固不碎,迥非世間珠寶可比。菩薩、羅漢等也有舍利,佛家認為,只有虔誠奉佛,悟道得法的人才會自然結晶舍利,非常人可得。《實用佛學辭典》中“舍利”條記載: 舍利:佛之骨也。又總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熏修所致也。元鎦績霏雪錄曰:舍利,按佛書室利羅或設利羅,此云骨身,又云靈骨。有三種色,白色骨舍利,黑色發(fā)舍利,赤色肉舍利。 舍利有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之分,這與印度梨俱吠陀時代開始的埋葬和火葬兩種風俗有關。埋葬遺體稱全身舍利,火葬之后遺骨為碎身舍利。 釋迦牟尼涅槃后,弟子們將其真身舍利細心收殮保存,安葬于圣地王舍城,并起塔供養(yǎng)。當佛教徒再也無法向佛祖本人頂禮膜拜的時候,便把其虔誠之心轉向了佛祖遺存的舍利。這樣,舍利便被賦予了神圣無比的涵義,扮演了至高無上的角色。 印度佛教所說的舍利,并非僅拘限于僧人火葬后的殘余骨燼,還允許人們以米?;蛩镏谱鞔闷?,如《如意寶珠金楞咒王經(jīng)》記載:若無舍利,以金銀、琉璃、水晶、玻璃眾寶等造作舍利……行者無力者,即至大海邊,拾清凈沙石即為舍利。亦用藥草、竹木根節(jié)造為舍利。 這種舍利代用物的出現(xiàn),一則說明佛教發(fā)展很快,于普天下廣造舍利塔,佛祖真身舍利已不可多求;再則說明佛教文化更多的追求一種精神的東西,只要一心向佛,不必苛求真?zhèn)危摂M佛物、佛境未嘗不可。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有多種: 1、舍利子(粒狀),傳世較多; 2、牙齒(今存北京、斯里蘭卡); 3、指骨舍利(今存法門寺); 4、頭蓋骨; 5、鎖骨等。 據(jù)《法苑珠林》卷51載:唐高宗顯慶五年三月,奉迎法門寺佛指入東都洛陽時,還有“西域又獻佛束頂骨至京師”,其高5寸,闊4寸許,黃紫色。此物雖有文獻記載,但至今未發(fā)現(xiàn)實物,所以難定其真?zhèn)巍? 釋迦牟尼涅槃后,其碎身舍利分為八份,為當時拘尸國、波婆國、遮羅國、羅摩伽國、迦毗羅衛(wèi)國、毗舍離國、摩竭國等8國分得,分別起塔供養(yǎng),這也就是佛塔的起源。 |
|
來自: 行為準德為先 > 《青陽、紅陽、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