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圈子: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2012-3-22 15:11閱讀(1.25萬)
擺脫頓巴數(shù)的魔咒
社交是人類的一個最基本的需求。但是,自然給我們人類的大腦,只能讓我們維系150-200個左右的好友。超出這個范圍,就會有好友慢慢地被淡忘。很多社會群體的平均大小是150,這個數(shù)也被稱為頓巴數(shù)(Dunbar Number)[1]。例如,公元前6000年左右,中東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村落的人數(shù)大約在120-150人之間。在羅馬共和國時期,羅馬軍隊的一個基本作戰(zhàn)單位的人數(shù)大約為130。20世紀50年代以來,社會學家了解到,150-200人之間的公司可以基于人際關系運作,一旦超過,就需要各類等級制度和管理結構[2]。
在近代以前,絕大部分人生活在150-200人之間的固定圈子里。圈子里的人之間有著良好的人際關系,而與圈子外的人很少有聯(lián)系。因此,他們僅僅用大腦就可以管理整個圈子中的社交關系。當然,在這150個人中也有親疏不同。其中最親密的,大概包括3-5人,組成一個很小的核心圈。其次是稍大一些的圈子,大約30-50人[2]。再次就是整個圈子。
但是,現(xiàn)代社會的流動性改變了這一切。我們隨著成長,從一個地方遷移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圈子遷移到另一個圈子。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我們在一個地方出生和長大,去一個新的地方求學,認識新的朋友。畢業(yè)后,我們再去一個新的地方工作,認識新的同事……在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會有好友,也會有密友。但是隨著遷移,舊的好友慢慢地被淡忘。Dunbar等人指出,每年我們會遺忘大約15%的好友,而舊時的密友也會從我們社交圈的中心,慢慢地退到圈子的邊緣,甚至最終消失[1]。
遺忘舊朋友并不是唯一的問題。當我們到一個新的地方,需要結識新的朋友,融入新的環(huán)境,這一過程又變得有些吃力。盡管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技術手段,但是,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仍然是結識朋友的主要手段。據(jù)研究統(tǒng)計,我們每天40%的時間,只用來和5個人打交道。而這5個人,往往還是我們的密友[1]。在現(xiàn)在這樣一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面對面交流,對于快速地結交好友而言,效率顯然有些低下。
我們期望“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墒聦嵣?,我們正處在一種“難交新朋友,忘卻老朋友”的尷尬處境中?,F(xiàn)在社交網(wǎng)絡類的網(wǎng)站和軟件,正在努力地幫我們改變這種尷尬的處境。通過社交網(wǎng)絡,我們可以添加相當多的好友,數(shù)百個甚至數(shù)千個。這似乎解決了我們的問題,但這只是表面現(xiàn)象:實際上,我們還是管不過來。在一個成熟的社交網(wǎng)絡中,用戶的平均好友數(shù)僅為120-130。當好友數(shù)超過150-200,有些好友幾乎就認不出來[1]。這昭示了一個可笑的,但是卻不得不讓人接受的事實:社交網(wǎng)絡的確進化到了21世紀,可是我們大腦,并不比幾千年前有多大的改觀。看起來,頓巴數(shù)就像個魔咒。盡管我們做了很多努力,仍然擺脫不了。
可是,為什么我們不直接把我們的生活圈子(包括過去的、當前的、正在進入的)直接地在社交網(wǎng)絡中列出來呢?那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很好地管理和識別我們多年來積攢的好友,有些也許已經淡忘,但是當把他們放回到他們所在的圈子中時,那些忘卻的姓名將再度清晰;我們也可以利用圈子中人脈的力量,去尋找失散多年的好友;我們也可以跟舊時的玩伴分享現(xiàn)在的故事,他們也一定很渴望知道我們的近況;當我們進入一個新的環(huán)境,只需要加幾個QQ好友,圈子就能為我們展示更多的潛在好友,幫助我們快速地融入新的環(huán)境……是啊,為什么不呢?
QQ圈子,就這么誕生了。
理念到實現(xiàn)的距離
理念到實現(xiàn)的距離,是一個合適的技術方案。QQ圈子的計算思想很簡單:第一步,找到可能的圈友;第二步,分圈。
尋找可能的圈友,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眾所周知,QQ使用的賬號是QQ號碼。正是QQ號碼,天然地成為了尋找好友的障礙——因為我們并不知道他們的QQ號碼是多少。但是,我們相信,如果他們有QQ號碼,總會有人知道。而這些人,就藏在我們的好友列表中。換句話說,那些失散多年的好友,很有可能就藏在我們的好友的好友(下文稱為潛在好友)中。經過長期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評估,我們最后做了個簡單而又有效的設定,那就是把我們的圈友限定在好友和與我們關系緊密的潛在好友中?;谶@個圈友列表,我們又設計了一套嚴謹?shù)那逑?、篩選和過濾算法。設計這些清洗、篩選和過濾算法的目的,一是為了保護隱私,二是為了提高推送的準確度。
分圈是最關鍵,也是最難的步驟。在真實的社交網(wǎng)絡中,同一個圈子的人彼此熟識,而不同圈子的人之間,卻鮮有交情。映射到QQ的賬號體系中,這就等價于,同一個圈子的人互相加為好友,而不同圈子的人則彼此為“陌生人”。這一從現(xiàn)實生活中得來的經驗,是我們整個分圈算法的基本假設。
其實,基于這一假設的分圈算法并不罕見。學術界對與社交網(wǎng)絡的分圈算法早有研究,其中較為流行的是Newman等人提出的分圈算法[3, 4]。我們在初期也嘗試了Newman等人的方法,卻發(fā)現(xiàn)這個算法比較消耗計算能力,而分出來的效果,遠遠達不到我們的要求。我們還嘗試了文獻中的另外一些方法,如Raghavan 等人[5]的一種隨機擴散算法等。Raghavan 等人的算法大幅度地減少了運算量,可惜分出來的效果,仍然達不到我們的要求。我們想要展示的圈子,要更好一些,更準確一些。
最后我們決定自己開發(fā)一套算法。經過長時間的嘗試和實驗,我們設計了一種“找朋友”算法。如同已有的社交網(wǎng)絡分圈算法,“找朋友”算法只使用了QQ號碼之間是否為好友這一最簡單而直接的數(shù)據(jù)。這一算法的計算相對簡單,效果卻優(yōu)于我們嘗試過的所有方法。在算法里,每個圈子都在通過“找朋友”讓自己變得更好。這里“好”的標準,也就是讓圈子內的好友聯(lián)系盡可能地緊密,而與圈子外的好友則盡可能地沒有聯(lián)系。
新的開始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有限的大腦來應對現(xiàn)在多變的社交環(huán)境。QQ圈子將會是一個智能的平臺。這個平臺可以輔助我們做很多瑣碎的,有時也很困難的事情:譬如分組,備注,尋找好友。這個平臺可以集成好友的通信方式,也能集成好友的消息動態(tài),省去我們到處檢索和瀏覽的精力。這個平臺可以幫助我們維系現(xiàn)有關系,重拾失散的好友,也能幫助我們探索更多好友,拓展我們的社交網(wǎng)絡。這個平臺能幫助我們盤活我們的社會資本,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精彩!
QQ圈子,將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參考文獻:
1. Dunbar,R., You’ve Got to Have (150) Friends.The New York Times, The Opinion Pages, 2010. 2. Dunbar,R., How Many Friends Does One Person Need?:Dunbar's Number and Other Evolutionary Quirks. 2010: Harvard Univ Pr. 3. Newman,M.E.J., Modularity and communitystructure in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6. 103(23): p. 8577. 4. Newman,M.E.J. and M. Girvan, Finding andevaluat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 Physical review E, 2004. 69(2): p. 026113. 5. Raghavan,U.N., R. Albert, and S. Kumara, Nearlinear time algorithm to detect community structures in large-scale networks.Physical review E, 2007. 76(3): p.036106. 6. Adamic,L., The small world web. Research andAdvanced Technology for Digital Libraries, 1999: p. 852-852. 7. Collins,J.J. and C.C. Chow, It’s a small world. Nature, 1998. 393(6684): p. 409-4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