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英國哲學家波蘭尼在 《個人知識》中提出了 “默會知識”的理論,以挑戰(zhàn)17世紀科學革命以來所形成的所謂 “完全明確的知識理想”,即真正的知識應是明確的、客觀的、超然的、非個體的,而 “默會的知識是指那些我們有所知曉,但卻不能明確表達的知識”。
這個話題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圖的對話篇。在《拉凱斯篇》對 “什么是勇敢”進行的討論中,蘇格拉底提出, “我們既然知道,那么也一定能夠說出來?!倍鴮④娎瓌P斯則說: “我認為自己對勇敢的性質是知道的,但不知怎么,我總是抓不住它,無法說出它的性質。”蘇格拉底認為,拉凱斯既然不能說出勇敢的性質,那么,實質上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勇敢。 “凡是知道的就一定能言說,不能說出來的就不是真正的知道”,這個思想在近代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波蘭尼的理論卻強調說: “我們所知道的多于我們能夠言說的?!彼隙四瑫R相對于明確知識的獨立性與合法性,可說的、顯性的知識只是冰山的一角,而緘默的知識則是隱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緘默的知識是個人的智力源泉,是給大樹提供營養(yǎng)的樹根,顯性知識不過是樹上的果實。因此,所有的知識不是默會知識就是植根于其上的知識。
大部分人都知道怎樣在自行車上保持平衡,此時實際上已經處理了許多相當復雜的物理方程,但是沒有一個人在騎自行車時會琢磨如何解這些方程。再想想,小孩子是怎樣在沒有一點語法概念時,就能說出語法上無可挑剔的句子。這類知識廣泛存在于個人和他的社會生活中。據說有位記者曾問年老的哈耶克: “為什么當年你狠心拋棄妻子,而與初戀情人結婚,以致你最好的朋友都因此與你絕交?”他沉默了很久,然后承認:“我知道這樣做不對,但我心里有一種強烈的沖動,一定要如此。”我是想說明,人往往不能靠完全明確的理性生活,也常常無法按自己所說的那樣去生活。默會的認知和直覺的沖動,在個人行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問題在于,在千百萬人組成的社會中,每個人都需各種知識,而它們總是掌握在分立的個人手里。人們是否能找到某種途徑,與他人交流、分享和運用這些分散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不能言說的知識?出乎意料的是,這個看上去難以“溝通”的問題,通常是以 “自發(fā)形成”秩序的方式得到解決。
個人為增加自己的福利而制定行動的計劃并努力實施,這個過程包含著大量的已知和未知的知識。如果成功,他就會繼續(xù)運用這種行為模式,并將其看作在某一特定情況下的 “行動準則”。這些行為方式如果被他人觀察到,他們就會效法,從而按此方式行事的人越來越多。由此,人們就可以預期別人也會采取同樣的行為。它們就這樣一步步被“普遍接受了”,成了某種約定俗成或自發(fā)形成的制度。自由市場經濟中的 “自我調節(jié)”功能,似乎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就說市場上商品的價格是如何確定的,通常人們都認為是由成本確定的,事實上它往往與成本關系不大,而與買者對它的主觀評價關系更大。至于賣方,希望價越高越好。這些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討價還價,就是一種溝通,一種預測他人行為的活動。如果這種溝通是充分自由的,競爭就會使價格逐漸達到一個合理的、雙方都能接受的水平。
制度一旦形成,它就縮小了人們?yōu)榱诵惺鲁晒Χ仨毩私獾臇|西的范圍。它能使人們對他人的行為做出更準確的預期,即使人們并不掌握關于他們的詳盡的知識。須知,由于現(xiàn)代社會巨大的規(guī)模和匿名性,在這個社會中人們很難了解他人的詳細具體的知識,他們是通過社會規(guī)范、規(guī)則和制度,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制度, “在西方傳統(tǒng)中被理解為,能使我們每個人依賴于其他成千上萬的并不認識的他人的行為,盡管我們對他們的個人的意圖和計劃根本就不了解。這些制度是社會的交叉點,調整成百上千萬人的行為,大家就不用再費心地獲取和理解關于他人的詳盡的知識,也同樣能形成他們對未來行為的一個個具體的預期”。在這個意義上,規(guī)則和制度實際上是某種溝通交流的問題。
制度一出現(xiàn),它即使不限制我們的思維方式,也必然會約束我們的行為。但這種約束卻使我們能更輕松地準確預期他人的行為。如提倡靠右行走,在某種意義上確實是限制了我們的自由,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它也使我們更自由,因為它使我們不必每次在路上行走時猜測或算計別人將靠哪邊走。
當然,規(guī)則、制度也有靠某些人 “拍腦袋”想出來的,但它們往往會事與愿違?,F(xiàn)代制度理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看待社會的、經濟的制度是如何 “自發(fā)形成”的視角,讓我們看到分散的、甚至矛盾的和經常是默會的知識,能為社會大眾所用的某種溝通交流的過程。這不是一個挺有意思的思路嗎?
?。ㄗ髡?上海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