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地讀 流利地讀 有感情地讀閱讀教學中“讀”的運用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以讀為主。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惫湃嗽疲骸皶x百遍,其義自見”。這足以說明多讀的好處。但是一味地強調(diào)多讀,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不注意讀書的多樣化的形式,不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也是不行的。為了保證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提高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我認為,在閱讀教學中要做到以讀為主線: 一、正確地讀正確地讀就是我們常說的“初讀“,即用普通話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讀清楚;做到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不唱讀、不讀破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是建立在讀正確、讀通順的基礎(chǔ)上的。因此,要引導學生讀懂課文,這一訓練必須落到實處。學生初讀課文中,要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在指導學生讀正確、通順上多下功夫。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激發(fā)朗讀興趣。在上課伊始,教師可以生動的導語、圖片或創(chuàng)設(shè)相應的情景鏈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如一年級下冊中的課文《春筍》,就可以這樣導入:“小朋友,通過識字1的學習,我們知道當春天到來的時候,氣候變暖,小草、樹木都發(fā)芽了,百花竟相開放,春姑娘給萬物帶來了生機,帶來了希望。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另一種植物在春天是怎樣生長的。瞧,老師給大家?guī)砹耸裁矗俊保ǔ鍪敬汗S實物)導語既喚起了學生對舊知的回憶,又以實物激發(fā)了學生對新知的興趣。再如第四冊教材中的課文《快樂的節(jié)日》的初讀,可以先播放歌曲《快樂的節(jié)日》,然后問:“你們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嗎?一年中有那么多節(jié)日,歌曲中的小朋友唱的是哪個節(jié)日呢?(因為六一兒童節(jié)是——)課件出示:“我們自己的節(jié)日”(生齊說)這樣以歌曲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shè)情境,營造并引導學生感受節(jié)日氣氛,挖掘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學習新課,激發(fā)朗讀興趣和欲望。 2、借助拼音,讀順課文。在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的基礎(chǔ)上,趁熱打鐵,指導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自由朗讀課文,達到正確、通順。一定要保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讀完,同時訓練學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并且在讀的時候一定要讀出聲來,因為學生并不是讀給別人聽,而是讀給自己聽。因為低年級學生,出來視覺信號以外,還需要聲音信號的參照,去校正自己的朗讀,從視、聽兩個通道去感知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如果拼音不熟練,教師可以范讀或領(lǐng)讀,幫助學生盡快讀正確、通順。 3、檢查、指導。學生自讀完課文后,教師要及時進行檢查,可以讓幾名學生(最好是中下等的學生)讀一讀課文,看全班大部分的同學是否達到了讀正確、通順的要求。對于大部分同學讀起來仍有困難的比較難讀的字音或長句子,教師要進行二次指導,直到全班同學都讀正確、通順。二、流利地讀流利地讀就是“熟讀”,即讀得流暢,比較熟練。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是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和前提,一篇課文,學生不能夠正確地讀、流利的讀,何談深入理解呢?學生學習課文,不讀,不讀熟,哪來感悟?英國的一位詩人說過“在瑯瑯書聲中,課文的優(yōu)美意境、縝密思路、象征意義、傳神描繪、觀點主張,常能得到充分、酣暢的體現(xiàn)”。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愛讀課文,反復朗讀,直到把課文讀得滾瓜爛熟,為后面的閱讀理解做好鋪墊、打好基礎(chǔ)。保持興趣經(jīng)久不衰。借助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的朗讀興趣經(jīng)久不衰。如在學生朗讀中或朗讀后,教師及時給予鼓勵性評價,從而保持學生朗讀的興趣。我在指導學生讀《月亮灣》一課時,指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這一段的語句都比較長,但這名學生讀得卻非常流利,我及時地表揚:“你讀得真好,老師聽了,好象真的看到了美麗的月亮灣。你真棒!”然后,在激勵其他同學:“小朋友們,相信你也能象他一樣讀得那么棒。誰再來試試?”教師平常的兩句話,就能激起學生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就會再次掀起朗讀的高潮。 2、多種形式,檢查效果。檢查學生是否讀熟了課文要采用多種形式,如指名讀、分組讀、比賽讀、手勢導讀等,避免單一枯燥,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仍以《月亮灣》為例,先請一位朗讀水平較高的同學讀,爭得朗讀的“冠軍寶座”,然后讓其他同學與他打擂,讀完后師生共同評價,讀得好就“繼承”王位。這樣,激起學生的競爭心理,往往是一個比一個讀得精彩。三、有感情地讀有感情地讀是朗讀要求中的最高境界,它是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礎(chǔ)之上的,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操起著重要作用。“有感情朗讀”的核心要素是“有感情”。誰有感情,讀者(學生)有感情。這種感情來自哪兒?來自對課文的理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讀懂了文字,理解了文本的意思,又與自己的生活體驗鏈接以后,便會產(chǎn)生屬于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說有感情朗讀是在理解過程中讀者與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產(chǎn)生情感共鳴后的一種“讀”,在很大程度上講,“有感情朗讀”是讀者情感外顯的一種行為,憑借讀來抒發(fā)讀者內(nèi)心的情感。而低年級學生由于語言積累有限,有時無法用語言來表述自己對課文的體會和感受。所以,讀就成了低年級學生表達情感的主要方式,他用自己的語音、語調(diào)、語速來反映他的內(nèi)心體驗。 1、示范引導,以情帶讀。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說:“語文教學的亮點,首先應該在朗讀上,老師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并引導學生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是一種美麗的境界。師生能讀得入情入境的語文課堂,一定是充滿生機、充滿靈性、充滿情趣的課堂?!苯處煹姆蹲x是朗讀教學的最好的資源。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正處在初步學習階段,具有很強的向師性。教師精彩的范讀能調(diào)動他們朗讀的積極性。因此,教師也要真正加入到有感情朗讀的行列中來。當學生想讀好,而又讀不出“味”的時候,教師可適時點撥,或示范朗讀。教師的即興范讀,不僅有生動、形象、富有啟發(fā)性的有聲語言,還有目光、姿態(tài)、表情、動作等無聲的體態(tài)語言。教師在范讀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學生,帶著學生一同走向文本、朗讀課文。 2、抓關(guān)鍵詞句,感悟品讀。幾乎每一篇課文都有一個中心,都會表達某種情感,而這種情感常常就包含在一些關(guān)鍵的詞句中,在朗讀時,如果能夠抓住這些關(guān)鍵的詞句,對課文的品讀感悟會有很大的幫助。如《云房子》一課,在教學的一開始,直接引出了重點段第二段,這一段作為重點指導朗讀的一段,通過讓學生體會小鳥的心情來讀好第一句、第二句。后兩個重點句,先讓學生邊讀邊想寫了哪幾種云房子?各是什么樣的?再讓學生看看多媒體,讀讀重點詞“很高的大樓房”、“很寬的大禮堂”、“傻傻地橫著”、“美美地開著”、“一點點小的”,在看中加深對云房子樣子的體會,在讀中加深對云房子的感悟。這樣,先抓住重點詞品讀,然后連貫起來讀句子、讀自然段,就能較順利地讀好課文,讀出感情。 3、進入情境,引發(fā)共鳴。低年級的課文大多是語言優(yōu)美、聲情并茂,情境也非常貼合學生實際。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調(diào)動他們的想象、聯(lián)想,借助已有的生活經(jīng)歷、經(jīng)驗感受來體會文本的情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如我在指導朗讀《歡樂的潑水節(jié)》一課時,我先讓學生搜索自己以往的生活體驗,問:“小朋友們,你喜歡玩水嗎?清涼的水潑在身上是什么感受?”在老師的引領(lǐng)下,學生調(diào)出以往的生活體驗,很快進入課文情境,體會出傣族人民在潑水節(jié)潑水時幸福和快樂,朗讀起來抑揚頓挫,溢于言表。 4、轉(zhuǎn)換角色,表演朗讀。表演朗讀對是比較受低年級學生青睞,因為低年級的課文故事情節(jié)鮮明、富有童趣。用演讀的形式來表現(xiàn)課文內(nèi)容,可以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及相關(guān)語言的表達、記憶;通過演讀,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使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現(xiàn)特點。《狐假虎威》是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老虎和狐貍的語言、動作等不同的行為表現(xiàn)栩栩如生。在教學過程中,在學生充分朗讀、把握課文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進行表演,同時配以感情豐富的語音,學生把老虎的“半信半疑、東張西望”,狐貍的“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當然,指導有感情朗讀的方法不止這些,還有配樂朗讀、分角色朗讀、引讀、以評促讀,等等。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課堂中可以穿插進行,互為補充。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比~圣陶先生說:“閱讀教學總得讀?!睆?zhí)锶粝壬f得更進一層:“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SPAN>“讀”是閱讀教學的核心,讓“讀”成為閱讀教學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讀”占鰲頭!
談閱讀教學中讀的作用
讀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環(huán)。“讀”既是朗讀,也是默讀,是自由讀也是思考讀,是精讀也是泛讀?!白x”是人類活動中的重要部分。通過讀,表情達意地再現(xiàn)作品的內(nèi)容,能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提高普通話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一、讀有利于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師指導朗讀,不是生硬的要求學生讀得高些、重些、慢些等等,而是讓學生用心去讀,讀出感悟,受到感染。讀,也是理解。如教學《麻雀》一課,怎樣理解“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我就采用朗讀的方法,讓學生讀中去悟,悟中讀好,直至情真意切,讓心靈顫動,刻骨銘心。投影出示句子,教師指導“語速要快,‘石頭似的’語氣要重才能顯出緊張、救子心切的心情?!蓖ㄟ^師范讀,生反復讀,師點撥“世界上無論人或動物都有母愛,無私的愛,博大的愛,這種愛是一種奉獻,它能產(chǎn)生強大的、超乎尋常的力量,沖破一切艱難險阻,不畏強暴,不怕犧牲自己的一切。你能讀出這種母愛的感情嗎?”這樣,不僅指導了學生的朗讀,同時以讀促思,讀中悟情,從而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如果課堂上老師惟恐講少了而使學生理解得不深不透,因而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繁瑣的分析講解上,過多、過碎甚至超出小學生實際接受能力的分析擠占了學生積累語言的時間,奪去了學生運用語言的機會,這種肢解課文的講解,使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變成干巴巴的幾條筋,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魅力丟失了,學生學起來索然無味,學過后,往往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二、讀有利于學生的表達能力
在朗讀過程中,語文語言的邏輯性會影響學生,使他們學會有條理的表達思想,語文語言的聲調(diào),語氣以及詞匯表達的豐富性會影響學生,使他們說話生動而有表情,從而形成和發(fā)展表達的能力。根據(jù)自己十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覺得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構(gòu)件以讀為軸心,以讀帶訓,以讀帶練的閱讀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機會,創(chuàng)設(shè)情景,以多種方式讓學生多讀,充分的讀,讀熟,在讀中體味文章的精文妙理,體味作者的深思妙筆,達到古人所說的“文章讀以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真正陶醉其中,從而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增強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自己愛美的情趣。
三、讀有利于學生的想象力
如教學《苦柚》,描寫小姑娘外貌一段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充滿感情的多讀幾遍,想想讀到了什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把握:從小姑娘胸前別著的校徽可以知道他是一名中學生,“紅紅的臉蛋”、“淺淺的酒窩”、“一雙美麗的大眼睛”,這些外貌襯托出小姑娘的美麗、樸實;“安靜”、“出神”、“早以忘了自己是買柚子的了”,從這兒可以看出小姑娘是愛學習的孩子。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刻畫出一個淳樸中學生形象。學完全文后,再回讀這段,請學生根據(jù)課文的描述,說說自己心目中小姑娘的形象,這時的小姑娘在學生心目中比較豐滿、栩栩如生了。此時學生腦海中浮現(xiàn)的以不是文字描述的形象,而是融入了理解小姑娘美好品質(zhì)之后再創(chuàng)造的形象,這是一種感情的升華。
四、朗讀有利于講普通話
朗讀也是學習和推廣普通話的重要途徑。推廣普通話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學校里讓學生講普通話,語文課是主要陣地。而朗讀是練習普通話的最好措施,因為讀的課文都是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有利于改造不規(guī)范的語言和句式。好的課文語言優(yōu)美、音樂性強,朗讀起來很動聽,會使學生自然進入課文創(chuàng)造的意境,感受到祖國語言的音韻之美,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如教《桂林山水》這一課,我在指導朗讀時,針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語言特點,播放音樂與之同步,使讀與賞并駕齊驅(qū),收到了良好的朗讀效果。學生讀課文時,音響中奏響了輕柔、婉轉(zhuǎn)、緩慢、裊裊回縈的樂曲,學生從聲音里領(lǐng)略到了桂林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從而讓學生在朗讀中進其境,入其神,真正體味咀嚼到桂林的水靜、清、綠;桂林的山奇、秀、險。采用音樂手段“助讀”,為學生展示了一個有聲世界,不僅起到了朗讀指導的作用,同時給學生以藝術(shù)的享受,實現(xiàn)了“導行”激情的統(tǒng)一,強化了語音感。
追古溯今,讀可以說是教師比較基本的行為方式?!对娊?jīng)》中曾談到:“吟詠情性,以風氣上”,古人對它的闡述為:“動聲回音,長言為詠,做詩比歌,故言吟詠情性?!彼栽诠糯鸁o論是文人墨客因詩性大發(fā)而“朗詠長川”,還是私學書堂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都說明讀是一種比較傳統(tǒng)的行為方式,即使是在教學改革深入開展的今天,朗讀仍然是教師教學中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新大綱指出:“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從一年級起,救應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意培養(yǎng)朗讀的興趣?!碑斍暗乃刭|(zhì)教育更要求“校園要有瑯瑯的讀書聲”,從而充分發(fā)揮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