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間,在東北無論是蓋房子還是砌院墻,主要的建筑材料就是泥土。都采用了一種“干打壘”的建筑方式。
這種最簡便的用泥土作材料建筑的房子、院墻,也是東北民居特有的建筑特色。
“干打壘”在建筑學上來說,屬于版筑建筑,又稱夯土建筑。是通過模板造型,用生土夯筑而成的建筑。因為夯土部分主要是具有圍護與承重功能的墻體,因此又稱為土筑墻或版筑墻,民間俗稱“干打壘”。
“干打壘”是用模板造型,中間添土夯實。再把模板拿掉,這樣土墻就成型了。東北的“干打壘”,一般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首先,要準備四根木杠和兩扇堵頭墻板,還有夯土的木制榔頭,兩根繩索,還要準備一些干的羊胡子草。
然后,就是選好蓋房子的地址,用夯把地基夯實。把兩端的堵板立好,兩側用繩索把木杠捆緊,在墻的兩側取土,把土裝入活動的模板內,用榔頭把土分層夯實,在添土的同時還要撒上一些羊胡子草,目的是為了增加墻體的抗拉強度。墻體增高一些后,把另外兩根木杠架在已經夯實的木杠上邊,再加土夯實,這樣反復的往上移動木杠,直到達到一定的高度。這面墻就算完成了。待墻體干透后,用較鋒利的鐵鍬把墻體兩側露出的羊胡子草鏟平,待房子蓋好后里面外面就可以抹泥了。
這種“干打壘”房子,除了門窗和檁子要用少量木材外,墻壁就地取材,房頂用當?shù)氐娘M或蘆葦擰成草把子做墊層,上邊用泥巴抹光而成。這種“干打壘”的房子,看起來土氣,但是厚墻厚頂,結構嚴實。防寒保暖性能非常好,夏天也不太熱,非常適合居住。而且,施工簡單,操作容易,特別是就地取材隨處可建、便于人人動手大面積地進行建筑。當年,大慶油田初建時,人們就是用這種方式建起了大批的“干打壘”,解決了幾萬人的住宿問題。
在東北,人們在建筑“干打壘”的同時,還在用另外一種形式用泥土打墻來蓋房子、砌院墻。過去,東北地廣人稀,家家戶戶都是高墻大院,墻,都是用泥土打起來的。
建房時,選高坡上崗,一來站得高看得也遠,風水自然也就不錯,二來也有利于夏天雨季到來時方便排水。選好建房地址后,先用爬犁拉上好的泥土回來,用水漚上,再把羊胡子草用鍘刀鍘碎拌到漚好的泥土里,攪拌均勻。因為土質相當好,故而和泥不用鍬,用二齒鉤子。在選好的地址上,以五尺左右的間距打好木樁放上堵板,把和好的泥在模板里夯實,三五個人大半天功夫,就能打好一座房子所有的墻。當墻打夠了適合的高度后,晾曬幾天甚至十幾天,干了之后,就在墻上排好檁子、椽子,鋪厚草為頂,比南方的瓦房保暖防寒的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這都是人們根據(jù)東北特有的氣候條件所采用的特殊建筑方式。
這種用土打墻建筑起來的房子或院墻,每年都要經風沐雨雪,每年都要被侵蝕變薄,所以為了冬天室內保暖,經常要用稀泥在外墻上重新抹一遍泥巴。故而每年上秋都要和泥重抹,一來二去,房子一般都是越住越厚,越住越矮。形成了東北民居獨特的居住風貌。
用這種方法打起來的墻又叫土掛墻,四面墻都是一尺多厚,雨雪風霜根本不在話下。院墻因為要防止野獸、車馬撞倒,更是厚達三五尺,打好的墻都丈許高。
脫大坯,就比“用土打墻”那是更上一層樓了。土坯的功能一般也是蓋房子、砌墻。但是因為多了一道脫坯工序,所以比直接用土打墻要慢得多。但正是因為如此,用土坯砌的房子、院墻也要更扛用經使。
脫坯要選平整的地方,方便取土和晾曬。把干的草用鍘刀鍘成兩三寸長,摻在泥土里,加水和好,倒進坯模子里,四角搗實,表面拍平,脫模后就成了四四方方的泥磚。晾曬個三五天,再把半干的土坯翻過來晾曬,直到徹底干透。
用這種土坯蓋房子、砌院墻,就如現(xiàn)在的紅磚一樣。砌出的效果也好,規(guī)規(guī)整整,有棱有角,看著干凈利索。
東北的堿性泥土,粘性極強,加上和泥時要加入起到拉筋作用的干草,所以和泥、脫坯都是實打實的力氣活。在東北“和大泥”、“脫大坯”就是俗稱四大累中的兩大累。和泥、脫坯的功夫,往往也是女孩子考驗意中人的一種獨特的方法。倆人認識得比較熟了,女孩子就會把意中人帶回家,也就會很湊巧地趕上家里正好抹房子脫坯,至于能不能還有幸和女孩子繼續(xù)保持關系,這就會看小伙子的力氣了。
雖然說東北人過去的生活十分艱苦,但是東北人非常豪爽大度、樂觀豁達。盡管和大泥、脫大坯干了一天,甚至幾天,累的幾乎直不起腰來??墒且宦牭酵膺厗顓纫豁?,忘了苦,忘了累,立即爬起來穿紅戴綠,抹上紅臉蛋子,打大街上扭開了,一天的煩惱、憂愁、疲憊、苦累就全部拋到了九霄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