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認鑒賞區(qū)域,積累課內外詩詞 1.了解詩詞的基本體式類別。(1)從體裁上分:有古體詩和近體詩(即格律詩。注意時代,唐以前只有古體詩,唐以后古體詩,近體詩并存)和詞。(2)從表現方式分:有抒情詩,敘事詩。(3)所選題材分:有山水田園詩、軍旅邊塞詩、送別詩、閨怨詩、詠物詩、懷古詩、哲理詩等。 2.掌握一定術語,鑒賞時能說較規(guī)范的“內行話”。(1)反映詩歌風格方面:雄奇、剛健、悲壯、曠達、灑脫、蒼涼、恢宏、奔放;沉郁頓挫、纏綿悱惻、婉約清麗、明麗清新、含蓄有致、生動活潑、幽默恢諧等。(2)反映詩歌結構方面:開門見山、逐層拓展、環(huán)環(huán)相扣、前后呼應等。(3)反映詩歌表現手法方面: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語情語、情景相生、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對比映村、以虛寫實、虛實結合、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白描勾勒、濃墨重彩等。(4)反映詩歌語言特色方面:質樸清新、句式整齊、音節(jié)和諧、對仗工整、有節(jié)奏感、聲情并茂、凝練簡潔、犀利老練等。(5)反映詩人情感方面:愉悅、歡快、欣喜、郁悶、憂愁、孤獨、凄清、悲觀、失落、激昂、奔放、樂觀、豁達、淡泊、閑適等。(6)反映詩歌總體效果方面:真摯感人、耐人尋味、催人淚下、扣人心弦、發(fā)人深思、意境高遠、即景生情、即景自況等。 3.了解詩人思想性格,把握不同詩人的風格特點;鑒賞時善于對比揣摩,推此及彼。(1)從詩歌表現的不同內容上把握。如:陶淵明、謝靈運、王維、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高適、夸參、王昌齡的邊塞詩;曹操、鮑照、杜甫、李商隱的詠史詠懷詩;陸游、辛棄疾、文天祥的愛國詩等。(2)從詩歌體現的不同風格流派上把握。如:蘇軾、黃庭堅、辛棄疾、陳亮的豪放詞;柳永、李清照、李煜、姜夔的婉約詞等;李白、杜牧、李賀的浪漫詩,杜甫、白居易、陸游的寫實詩等。 總結規(guī)律,把握答題技巧 1.反復體味,讀懂原詩。讀懂原詩是答好詩歌鑒賞題的關鍵,因此答題之前要反復體味,把原詩讀懂,了解作者為什么而寫詩,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什么感情。(1)注意分析詩題。古詩題目往往概括主要內容,寫作環(huán)境、寫作目的,暗示詩歌的感情基調。分析詩題,有助于對詩歌的整體把握。(2)注意利用注釋。有的詩歌后面加了注釋。這些注釋有助于我們掃清閱讀理解原詩時的障礙,一定不可輕易放過,要認真細讀,充分利用。(3)調動積累,推此及彼。對于熟悉的作者,要注意聯系其生平和作品產生的時代,有助于理解作者在本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4)把握詩中表現的形象。古詩詞中的形象有自然形象、人物形象、詩人自我形象,這些形象在詩詞中的表現有的鮮明、有的含蓄,考生要能根據關鍵詞語正確地把握。(5)辨析修辭手法。古詩詞中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襯托、對比、借代、比擬、夸張、互文、雙關等,考生一定要能正確辨析。 2.主觀試題規(guī)范作答。詩歌鑒賞由客觀選擇題改為主觀表述題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試題的難度,因此必須加強答題規(guī)范意識。(1)要明確,忌含糊。對試題中有“你是否同意XXX說法”之類的問題,考生必須要明確表態(tài)“同意”或“不同意”,有時一個表態(tài)就是1~2分。含糊不清會造成失分。(2)要具體,忌空泛。試題中往往要求理解的是某一點,或者是形象,或者是情感,或者是手法等??忌欢ㄒ信e詩詞中的詞語進行具體分析,切忌空話套話,泛泛而談;但也要避免簡單的翻譯詩句。(3)正確揣摩,忌想當然。有的考生不仔細品味詩句含意,不正確理解詩意,往往張冠李成,指鹿為馬,造成嚴重失分。(4)順勢而為,忌唱反調。命題意圖往往會在題目中作提示引導。如就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中“折柳”設置題目:“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哿质侨姷年P鍵……你是否同意?……”這說明包含著對考生的提示引導,只要順著試題作答,很容易得分??墒怯行┛忌室獬凑{,硬說“不是關鍵”,卻又說不出理由。不能自圓其說,造成失分。 (一)詩歌類別 古詩從形式上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是相對于近體詩而言的,從字數看,基本上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四種;作者往往在隋唐之前;隋唐時期的古體詩,題目中一般有“行、吟、歌、引”等標志性字眼。近體詩是指隋唐時期出現的比較講究音韻格律的詩歌,又稱“格律詩”,大致可分為絕句和律詩兩種;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較嚴格,講究二、四、六、八押韻;一首詩的句數也有限定:絕句四句,律詩四聯八句,其中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律詩的頷聯、頸聯必須對仗。
另外,依據不同的標準和角度,詩歌還可分成不同的類型,如從藝術手法上分,有寫景抒情詩、即事感懷詩、詠物言志詩;從表現內容上分有:田園詩、邊塞詩、懷古詩、羈旅詩、思鄉(xiāng)詩、登臨詩、閨戀詩、哲理詩、游賞詩、送別詩、詠史詩等。 古詩鑒賞的答題失誤及矯正 一、答非所問 〖失誤表現〗回答扣不住提問的角度,所答非問。 〖失誤原因〗審題不準確,不能確認題干要求的回答角度。 〖矯正〗細心審題,抓住題干的明示信息和潛信息,準確掌握要求作答的角度,使回答扣緊問題。 〖舉例〗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問題〗前人說,“詩忌說理”,可本詩的理說得很好,試作簡要分析。 〖答案舉例〗本詩道出了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啟迪人們要有遠大的眼光。 〖點評〗此答案從本詩說理的內容以及對人們的啟發(fā)角度回答,與“本詩的理說得很好”要求的角度不完全一致,故回答有問題。本題的角度應該是:本詩說理的內容以及說理的特點??梢匀绱俗鞔穑罕驹娗皟删鋵懙菢峭姷木吧獕验熜蹨?,后兩句緊承寫景,即景生意,不僅寫出了詩人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將道理與景物、情事融合得天衣無縫。 二、牽強附會 〖失誤表現〗理解詩歌思想內容、情感時,作無端揣想或無根據歸納,答案牽強、生硬。 〖失誤原因〗就詩中個別詞句來分析,忽視詩歌整體。 〖矯正〗利用詞題和注釋等相關材料的提示,抓住詩中抒情、議論的語句來歸納;借助詩中景物特點、詩歌意境進行合理推想。 〖舉例〗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滁州西澗(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問題〗詩人以情寫景,借景述意,請指出幽草寓意。 〖答案舉例〗作者用幽草、黃鸝描繪出一幅幽靜的澗邊圖,表達對大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點評〗由于沒有抓住“獨憐”這一關鍵的抒情詞語,便不能理解鳴聲誘人的黃鸝對安貧守節(jié)的幽草的陪襯作用,也就不能理解幽草的寓意———作者恬淡的胸襟。 三、空泛不實 〖失誤表現〗需要具體分析的試題,只用一些概括性的詞語來表達,回答空泛不切實際。 〖失誤原因〗對問題缺乏具體分析的意識,語言表達習慣于使用概括性的詞語,不能結合原詩展開分析。 〖矯正〗用文學評論的意識來理解試題,分析落到實處。 〖舉例〗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晚春(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問題〗本詩生動的效果與擬人手法大有關系,請就本詩的擬人手法寫一段賞析文字。 〖答案甲〗本詩運用擬人手法,描繪了晚春時一派百芳爭春的景象。 〖點評〗“百芳爭春”一詞過于籠統(tǒng),不能揭示擬人手法的妙處。 〖答案乙〗詩人用擬人手法描繪了一幅生機無限的晚春圖。“草樹”本屬無情物,竟然能“知”能“斗”,彼此還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艷爭芳,似乎要將春留??;連本來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莢也不甘寂寞,來湊熱鬧,因風起舞,化作雪飛。 〖點評〗對擬人手法的運用作了具體分析,實在而中肯。 詩歌鑒賞問答格式例析 詩歌鑒賞是02年高考出現的新題型,它所采用的主觀題形式能更好地反映出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把握。詩歌鑒賞的提問是多種多樣、變化無端的,思想、風格、藝術、語言、情感……這往往讓一些同學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從哪一方面來進行解答,結果答非所問,從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分。在這里,我們將就提問的類型與解答的內容進行歸類,希望能夠給考生帶來一些幫助。 第一種類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歌采用了何種表現手法? 提問變體:這首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 詩人是怎樣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 正確解答:這類提問,著重的是詩歌整體的藝術表現特色,主要應該從詩歌的整體構思、詩歌整體的藝術技巧方面來解答。答案一般應該在下列詞語中選擇:
除了這些常見的手法外,還有諸如變換抒情角度、白描、渲染等。 常見錯誤:解答這類提問時,很多考生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對詩歌某個局部的修辭手法進行闡述。這是不對的。但在闡述具體某句詩時,是可以談及修辭手法的運用的。 例1: 送魏萬之京/ 李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 例2: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注:折柳:即“折楊柳”,古樂曲名,多為傷春悲離之辭。樓蘭:西漢時樓蘭的一個國王,曾屢次派人攔殺漢使,后被大將軍霍光派人用計殺掉?!? 答:額聯用典,也使用了反襯手法?!暗阎新務哿?,聽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楊柳”,自然引人想起家鄉(xiāng)的春色和親人,但眼前春色全無,親人遙遙不能相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將士積極參戰(zhàn),英勇殺敵。額聯言簡意賅,對表現戰(zhàn)士們對國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襯托作用。(要切合原詩,有觀點、有分析。) 第二種類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問變體: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 這首詩歌為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正確解答:這類問題,它的固定格式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考生應該用自己的語言把詩歌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這里有兩個要點,一是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語言力求優(yōu)美。 第二部分,考生在描摹出圖景后,用一句簡練的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或幽靜、或蕭瑟、或生機勃勃、或孤清…… 第三部分,根據這首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 常見錯誤:考生在解答此類問題時常見的失誤有兩點,一是描摹景物時采用直譯的方法,變描摹為翻譯;二是考生往往著重于“思與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襯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詩歌是通過景物來反襯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錯誤。在這種情況下,應多從詩人的生平、抱負或標題來思考,避免出錯。 例1: 山居秋暝/王維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魚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問:作者在這首詩中塑造了怎樣的一種意境?這種意境中表現了作者怎樣的理想?(6分) 例2: 西 樓/曾 鞏 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 問: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景象?這首詩表達了什么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析之。(6分) 答:連天的海浪伴隨著陣陣雷聲洶涌而來,在北風的呼嘯中波浪不斷拍打堤岸,又咆哮著遠去,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豪情。暴風雨將臨,按常理本當關門閉戶躲避,但詩人卻反而高掛起簾子,敞開窗戶,為的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 第三種類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 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 正確解答:這類提問,著重的是詩歌語言的層面,考生應該從語言的風格或特點來解答。一般從這些詞語中選擇答案:
常見錯誤: 有些考生從語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煉詞、煉字,闡述字詞運用的巧妙,這是以前詩歌點評的做法。語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語言的使用,這樣的解答顯然不對。 例1: 新晴野望/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問:這首詩歌的語言與陶然明《歸園田居》的語言都有 的特色。(2分) 答:平淡質樸(平淡自然)。 例2: 長干曲四首(其一)崔顥 “君家何處?。?nbsp; 妾住在橫塘?!蓖V蹠航鑶枺蚩质峭l(xiāng)。 問:品評這首詩歌語言上的特色。(4分) 答:這首詩歌的的語言樸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處住,在橫塘,通過自問自答的對話形式,采用樸素的口頭語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個素樸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鞏固練習: 1.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zhàn)士環(huán)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鵠飛。 石頭城/劉禹錫 山圍古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問:從藝術手法的角度分析這兩首詩的異同。 相同點:兩首詩都采用了對比反跌手法,把歷史上得意君王的一場春夢,與現實顯示出這一夢境的殘破景象——為輝煌歷史哀鳴的翻飛“鷓鵠”和為輝煌歷史見證的“舊時”月亮,各自形成對比,共同傳遞出一種深沉的歷史悲涼感;《越中覽古》以“只今惟有”反跌一筆,振起全篇。《石頭城》以“舊時月”暗轉,隱隱反照的是東晉到南朝近三百年的歷史。 不同點:《越中覽古》由歷史典故發(fā)軔,由昔向今延伸,側重狀昔日的繁華,引渡到現實情景,勾勒出一幅動態(tài)畫面;《石頭城》從今往昔推移,反方向運作,側重描繪今之荒涼,定格于一個靜態(tài)鏡頭。 2.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問:作者對烏衣巷的描寫有一種怎樣的情境氛圍,請簡要分析。作者由此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東晉時烏衣巷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于達官貴族的房基,偏斜的夕陽在巷口拉長了影子,夕陽殘照中,燕子在百姓的屋舍上翻飛。詩人為我們營造了一個蕭索悲涼的畫面。在這個畫面中,涂抹出了詩人感慨滄海桑田,繁華不再、人生多變的深意。 詩詞賞析積累 (一)唐宋絕句賞析37首 1、田園樂 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賞析】此詩是寫詩人退居輞川別墅與大自然親近的樂趣,最易見出王維詩歌“繪形繪色、詩中有畫”的特點:深紅淺紅的花瓣上略帶隔夜的雨滴,色澤更覺柔和可愛,雨后空氣澄鮮,彌散著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綠的柳絲籠在一片若有若無的水煙中,更裊娜迷人?!凹t”、“綠”兩個顏色字的運用,使景物鮮明怡目。詩中表現出來的意境猶如一幅重彩設色的工筆畫;接著詩人才寫到春眠:于落花虛飄、鶯語間關之中,山人睡得酣恬而閑逸,于身外之境一無所知。花落鶯啼,雖有動靜有聲響,只襯托得“山客”的居處與心境越見寧靜。整首詩意境靜美,情致高遠。本詩與孟浩然《春曉》之最大不同在于:王詩先寫境再寫人,先設色構圖描繪出一種清幽靜美的畫境,再展現山客高臥的形象,其意境主在“靜”字上;而孟詩則從“春眠不覺曉”寫起,先見人春眠初起,后入境,想見一夜風雨飄零的闌珊春景,其意境可用“春意鬧”的“鬧”字概括。王詩如工筆畫,孟詩猶如寫意畫。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雜詩 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賞析】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久在異鄉(xiāng)的人,忽然遇上來自故鄉(xiāng)的舊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強烈的鄉(xiāng)思,是急欲了解故鄉(xiāng)風物、人事的心情。開頭兩句正是以一種不加修飾、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狀態(tài)的形式,傳神地表達了“我”的這種感情?!肮枢l(xiāng)”一詞迭見,正表現出思鄉(xiāng)之殷;“應知”云云,似近羅嗦,卻表現出想了解故鄉(xiāng)之事的急切心情,透露出兒童式的天真與親切。純用白描記言,卻簡潔地將“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態(tài)、口吻等表現得栩栩如生。關于“故鄉(xiāng)事”,那是可以開一張長長的問題清單的,而這首詩中的“我”卻撇開這些,獨問對方“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這里,窗前的寒梅已不僅僅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鄉(xiāng)的一種象征。它已經被詩化、典型化了。因此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鄉(xiāng)之情的集中寄托。全詩語言質樸平淡,如敘家常,而詩味濃郁,情真感人。 3、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賞析】這是一首寫隱者的閑適生活情趣的詩,整首詩的意境顯得清冷幽僻。前兩句寫詩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邊彈著琴弦,一邊又發(fā)出長長的嘯聲。彈琴長嘯,體現出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所以后兩句說:“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意思是說,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這里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全詩的格調幽靜閑遠,仿佛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致全部融為一體了;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的寫法,實是匠心獨運,妙手回天的大手筆。 4、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賞析】這是即景感懷詩。首句寫景,兩個“籠”字將煙水月沙四者和諧地溶合在一起,繪成一幅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圖;二句敘事,點明夜泊地點。三、四句感懷,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們唱什么是由聽者的趣味而定,可見詩說“商女不知亡國恨”,乃是一種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賞者——權貴官僚。《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據說是南朝荒淫誤國的陳后主所制的靡靡之音。如今在這衰世之年居然又有人不以國事為懷,反用這種亡國之音來尋歡作樂,這怎能不使詩人產生歷史又將重演的隱憂呢!這兩句以含蓄婉曲的手法,表現出詩人對豪紳權貴沉溺聲色的辛辣諷刺和對國事所抱的深深隱憂。 5、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賞析】這首詠史詩針對項羽兵敗身亡的史實,批評他不能總結失敗的教訓,惋惜他的英雄事業(yè)歸于覆滅,同時宣揚了敗而不餒、百折不撓的精神。首句直截了當地指出勝敗乃兵家常事,“事不期”是說勝敗的事不能預料。次句強調指出只有“包羞忍恥”才是“男兒”。項羽遭到挫折便灰心喪氣,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正的“男兒”呢?如果他能面對現實,“包羞忍恥”,采納忠言,重返江東,再整旗鼓,則勝負之數,或未易量。這就又落腳到了末句?!熬硗林貋砦纯芍?,是全詩最得力的句子,其意蓋謂如能做到這樣,還是大有可為的;可惜的是項羽卻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 6、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 【賞析】這是寫失意宮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寫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氣氛,又襯出主人公內心的孤凄。二句寫借撲螢以打發(fā)時光,排遣愁緒。三句寫夜深仍不能眠,以待臨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羨慕牽牛織女,抒發(fā)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評曰:“層層布景,是一幅著色人物畫。只‘臥看’兩字,逗出情思,便通身靈動?!?/span> 7、江南春 杜 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賞析】這是一首素負盛譽的寫景詩。小小的篇幅描繪了廣闊的畫面。它不是以一個具體的地方為對象,而是著眼于整個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題為《江南春》。首句“千里鶯啼綠映紅”,一開始就展現了江南大自然風光。“千里”是對廣闊的江南的概括。這里到處是鶯啼,無邊的綠葉映襯著鮮艷的紅花。這種有聲有色、生機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風”寫了江南獨特的地形風貌,臨水有村莊,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風中,酒旗在輕輕地招展。多么明麗的江南??!一二句寫的是晴景,三四句寫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痹诖禾斓奈⒂曛?,則另有一番風光。在山明水秀之處,還有南朝遺留下來的數以百計的佛寺。這些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煙雨籠罩著,若隱若現,似有似無,給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朧迷離的色彩?!八陌侔耸笔翘摂?,突出佛寺之多。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qū)的風物,描繪了江南明麗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鮮明,情味雋永。一首七言絕句,能展現出這樣一幅廣闊的畫卷,真可謂“尺幅千里”了。 8、采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賞析】如果把這首詩看作一幅《采蓮圖》,畫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蓮少女們。但作者卻自始至終不讓她們在這幅活動的畫面上明顯地出現,而是讓她們夾雜在田田荷葉、艷艷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使采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yōu)美意境。詩歌一二句運用了映襯的手法描繪出一幅美麗的圖景:在那一片綠荷紅蓮叢中,采蓮少女的綠羅裙已經融入田田荷葉之中,幾乎分不清孰為荷葉,孰為羅裙;而少女的臉龐則與鮮艷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難辨。讓人感到,這些采蓮女子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說竟是荷花的精靈。這描寫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實感,又帶有濃郁的童話色彩。三四句令人宛見十畝蓮塘,荷花盛開,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觀望者聞歌神馳、佇立凝望的情狀,而采蓮少女們充滿青春活力的歡樂情緒也洋溢在這聞歌而不見人的荷塘之中。 9、送柴侍御 王昌齡 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賞析】這是一首送別詩。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岡”,點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語調流暢而輕快,“流水”“通波”蟬聯而下,顯得江河相連,再加上一個“接”字,更給人一種兩地比鄰相近之感,這是為下一句蓄勢。所以第二句便說“送君不覺有離傷”?!扒嗌揭坏劳朴?,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筆法靈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詰,反復致意,懇切感人。如果說詩的第一句意在表現兩地相近,那么這兩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兩地竟成了“一鄉(xiāng)”。這種遷想妙得的詩句,既富有濃郁的抒情韻味,又有它鮮明的個性。本詩所表達的情感既不同于那種山川阻隔的遠離之愁;也不同于“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爽灑脫,它是用豐富的想象,去創(chuàng)造各種形象,以化“遠”為“近”,使“兩鄉(xiāng)”為“一鄉(xiāng)”。語意新穎,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為它蘊涵的正是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誼。 10、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賞析】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zhàn)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詩人從寫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 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暗示這里的戰(zhàn)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陸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叭宋催€”使人聯想到戰(zhàn)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將軍?!暗过埑秋w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只要鎮(zhèn)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著,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后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凄涼,慷慨而不淺露。 11、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賞析】這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jié)。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后兩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高潔清白的品格。王昌齡托辛漸給洛陽親友帶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信,而是傳達自己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表現出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12、送靈澈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guī)标?,青山獨歸遠。 【賞析】這首小詩,是寫詩人送名詩僧靈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詩的意境清晰,畫面秀美,人物動人。詩人即景生情,構思精湛。先寫寺院傳來暮鐘聲聲,勾起人的思緒,再寫靈澈歸去,詩人目送。表達了詩人對靈澈的真摯情誼。詩一反送別感傷之態(tài),而富于清淡雅氣,成為中唐山水詩的名篇之一。 13、聽彈琴 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賞析】詩詠聽琴,表現了詩人不合時俗的性格和孤芳自賞的情操。“泠泠”形容琴聲的清越,逗起“松風寒”三字?!八娠L寒”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的凄清,極為形象,引導讀者進入音樂的境界?!办o聽”二字描摹出聽琴者入神的情態(tài),可見琴聲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聲,常能喚起聽者水流石上、風來松下的幽清肅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風入松》的調名,一語雙關,用意甚妙。前兩句是描寫音樂的境界,后兩句則是議論性抒情,穆如松風的琴聲雖美,如今畢竟成了“古調”,又有幾人能懷著高雅情致來欣賞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獨感?!半m”字轉折,從對琴聲的贊美進入對時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彈”的“多”字,更反襯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 1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賞析】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風雪夜歸圖。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首句“日暮蒼山遠”,“日暮”點明時間,正是傍晚?!吧n山遠”,是詩人風雪途中所見。青山遙遠迷蒙,暗示跋涉的艱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貧”點明投宿的地點?!鞍孜荨?,主人家簡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顯得貧窮?!昂薄鞍住薄柏殹比只ハ嘤骋r,渲染貧寒、清白的氣氛,也反映了詩人獨特的感受。后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門聞犬吠”,詩人進入茅屋已安頓就寢,忽從臥榻上聽到吠聲不止?!帮L雪夜歸人”,詩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戴雪歸來了吧。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一個犬吠人歸的場面。這首詩歷來解釋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對“歸”的理解上。一種意見認為“歸”是詩人的來到,詩人在迷漫風雪中忽然找到投宿處,如“賓至如歸”一般。另一種意見是芙蓉山主人風雪夜歸。關鍵是詩人的立足點在哪里。前者,詩人是在“白屋”外,在風雪途中;后者,詩人在“白屋”內,或前兩句在屋外,后兩句在屋內。 15、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賞析】這是一首抒發(fā)旅途愁思的詩。前兩句寫詩人的旅舟停泊在煙霧蒙蒙的沙洲邊,眼見日落黃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兩句是借景抒情,在詩人的眼里,原野空曠遼闊,遠方的天空好象低壓在樹木之上,使心情更覺壓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動與人親近,帶來些許的安慰。詩中“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兩句是傳誦已久的名句,非常鮮明地烘托出了詩人孤寂、愁悶的心情。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韻天成,頗有特色。 16、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賞析】這首小詩風格清新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全篇中絕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遙看近卻無”:一番小雨后,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粗?,人們心里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墒钱斈銕е鵁o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么顏色了。詩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著他飽蘸水分的妙筆,繪出一抹隱隱的早春草色。這設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纖細小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層朦朧美。而小雨又滋潤如酥。受了這樣的滋潤,那草色還能不新嗎?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托,那草色還能不美嗎?結句詩人還用了對比:“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因為“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jié)特有的,它柔嫩而滋潤,象征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機。所以詩人就在第三句轉折時提醒說:“最是一年春好處?!笔茄?,一年之計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處卻又在早春。這首詩詠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 17、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賞析】這首《春雪》構思新巧?!靶履甓嘉从蟹既A,二月初驚見草芽?!毙履昙凑鲁跻?,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標志著春天的到來。一個“都”字,透露出人們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中的“驚”字最宜玩味。它表達出詩人初見萌芽時的驚喜之情。從章法上看,“未有芳華”是抑;“初見草芽”是揚,一抑一揚,曲折起伏。三、四句用了擬人的手法,“卻嫌“和”故穿”兩詞賦予春雪以人的靈性,饒富情趣:這姍姍來遲的春色連白雪都等不住了,于是它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寫得極富浪漫色彩。整首詩的構思很奇妙。初春時節(jié),雪花飛舞,本來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的原因,可是詩人偏說白雪是因為嫌春色來得太遲,才“故穿庭樹”紛飛而來。這種翻因為果的寫法,增加了詩的意趣,顯得俏皮而活潑?!鞍籽╋w花”的描寫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熱鬧,可稱神來之筆。 18、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賞析】杜甫少年時代正是開元盛世,曾與李龜年相熟;四十年后國家已經衰敗,兩人窮途相遇,不勝今昔之感,就寫下了這首深沉的詩。開首兩句“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是追憶昔日長安繁華時期的情誼?!搬跽薄按蘧盘谩笔情_元時期京都長安的王侯第宅,是他們兩人的相逢之地,“尋常見”“幾度聞”寫兩人相會的頻繁。后兩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寫今日相逢正是風光秀麗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時節(jié)。這“落花時節(jié)”包含不少內容,既是明敘相逢的季節(jié),又暗喻唐帝國由盛入衰的局面,作為人生的歲月,兩人又到了落花時節(jié)的暮年。這四字寫得十分深沉含蓄?!坝帧弊质惆l(fā)了詩人撫今追昔,感時傷世之情。 19、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賞析】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前兩句“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用白描手法寫眼前之景:北風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變成了黃色,本來璀璨耀眼的陽光現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輝一般。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群雁排著整齊的隊形向南飛去。詩人在這荒寒壯闊的環(huán)境中,送別這位身懷絕技卻又無人賞識的音樂家。后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 20、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賞析】這是盛唐邊塞詩中的一篇名作。這首詩以豪放的風格寫了征戍戰(zhàn)士飲酒作樂的情景,具有濃郁的邊塞軍營生活的色彩。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意思是舉起晶瑩的夜光杯,斟滿殷紅的葡萄美酒。以奇麗的彩筆描繪出豪華的場面,并富有西域的特色。次句“欲飲琵琶馬上催”,正要開懷暢飲,忽然,錚錚琮琮的琵琶聲從馬上傳來。琵琶是西域盛行的樂器,詩人用來渲 染西域色彩。“馬上催”的“催”字有不同解釋,有的說是催飲,有的說是催人出征,或解釋為急促彈奏之意。從全詩風格來看,還是以催飲為宜。三四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這是在酣醉時的勸酒詞,是說,醉就醉吧,醉臥在沙場上有什么呢,請不要見笑,從古至今征戰(zhàn)的人有幾個是活著回來的。這兩句歷來頗多分歧,有的認為是極為悲痛之詞,有的認為是略帶悲涼之意,但從盛唐時期將士們的豪情及全詩的風格來看,似不宜有憂傷情緒的。 21、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賞析】這首詩通過寫景從側面反映出詩人輕松愉快的心情。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里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出殘陽照射下暮江細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鋪”字,既形象地寫出了“殘陽”貼著地平線照射過來的情形,又寫出了秋天夕陽的柔和,給人以安閑之感。后兩句寫新月初升的夜景:江邊的草地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一彎新月如同一張精巧的弓懸掛在碧藍的天幕上!這首詩,格調清新,自然可喜,讀后給人以美的享受。 22、村夜 白居易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賞析】這首詩只以白描手法畫出一個常見的鄉(xiāng)村之夜,信手拈來,娓娓道出,卻清新恬淡,詩意很濃。前兩句,蒼蒼霜草,點出秋色的濃重;切切蟲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絕跡,萬籟無聲。兩句詩勾畫出村夜的鮮明特征。這里雖是純然寫景,卻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蕭蕭凄涼的景物透露出詩人孤獨寂寞的感情。這種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韻味。“獨出門前望野田”句,既是詩中的過渡,將描寫對象由村莊轉向田野;又是兩聯之間的轉折,收束了對村夜蕭疏暗淡氣氛的描繪,展開了另外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畫面:皎潔的月光朗照著一望無際的蕎麥田,遠遠望去,燦爛耀眼,如同一片晶瑩的白雪?!霸旅魇w麥花如雪”,多么動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畫美景感染了詩人,使他暫時忘卻了自己的孤寂,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不勝驚喜的贊嘆。這奇麗淡雅的景象與前面兩句的描寫形成強烈鮮明的對比。詩人匠心獨運地借自然景物的變換寫出人物感情變化,寫來是那么靈活自如,不著痕跡;而且寫得樸實無華,渾然天成,讀來親切動人,余味無窮。 23、望驛臺 白居易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賞析】全詩緊扣思字,層層深入地展開。首句“當窗柳”,傳出閨中人守著窗前碧柳、凝眸念遠的情景。次用“撲地花”,寫出元稹的驛旅苦思:春意闌珊,落紅滿地,他一人獨處驛邸,見落花而念彼如花之人。這兩句都通過形象以傳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見。三句推進一層,但仍不直說,只以“春光盡”三字出之,頗富含蓄之妙?!氨M”含有春光盡矣、人在天涯的感傷情緒?!按汗狻辈粏沃复禾?,而兼有美好的時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盡”,也就是兩人預期的歡聚落空了。四句更推進一層,含蓄變成了爆發(fā),直點“思”字,而且迭用兩個思字,將前三句都綰合起來,點明“一種相思,兩處離愁”這一主旨,感情的暗線把千里之外的兩顆心緊緊聯系起來了,收束得很有力量。 24、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賞析】第一句敘客中度節(jié),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是個重要節(jié)日,朝廷里放假,民間互贈飲食,穿新衣,賀節(jié),一切和元旦相似,這樣一個佳節(jié),在家中和親人一起歡度,才有意思。如今在邯鄲的客店里碰上這個佳節(jié),將怎樣過法呢?第二句,就寫他在客店里過節(jié)?!氨ァ倍郑町嫵隹葑纳駪B(tài)?!盁羟啊倍?,既烘染環(huán)境,又點出“夜”,托出“影”。一個“伴”字,把“身”與“影”聯系起來,并賦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著抱膝枯坐的身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三、四兩句,正面寫“思家”。其感人之處是:他在思家之時想象出來的那幅情景,卻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這個冬至佳節(jié),由于自己離家遠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過得很不愉快。當自己抱膝燈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時候,家里人大約同樣還沒有睡,坐在燈前,“說著遠行人”吧!“說”了些什么呢?這就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每一個享過天倫之樂的人,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想得很多。宋人范希文在《對床夜語》里說:“白樂天‘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語頗直,不如王建‘家中見月望我歸,正是道上思家時’有曲折之意?!边@議論并不確切。二者各有獨到之處,正不必抑此揚彼。此詩的佳處,正在于以直率而質樸的語言,道出了一種人們常有的生活體驗,因而才更顯得感情真摯動人。 25、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賞析】這首七絕猶如一幅線條明快簡潔的淡墨山水圖。詩人并不注重用濃墨重彩描繪天平山上的風光,而是著意摹畫白云與泉水的神態(tài),將它人格化,使它充滿生機活力,點染著詩人自己閑逸的感情。詩人采取象征手法,寫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遙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懷與閑適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會風浪,言淺旨遠,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云自無心水自閑”句,連用兩個“自”字,特別強調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樂,逍遙而愜意,表現白云坦蕩淡泊的胸懷和泉水閑靜雅致的神態(tài)。面對閑適的白云與泉水,對照自己“心為形役”的情狀,不禁產生羨慕的心情,一種清靜無為、與世無爭的思想便油然而起:“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問清清的白云泉水,何必向山下奔騰飛瀉而去,給紛擾多事的人世推波助瀾!結尾兩句流露出“既無可戀者,何以不休官”的情緒,集中反映了詩人厭離官場、出世歸隱的思想。 26、夜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賞析】這首《夜雪》既沒有色彩的刻畫,也不作姿態(tài)的描摹,初看毫不起眼,但細細品味,便會發(fā)現它清冷淡雅,新穎別致。詩人避開人們慣用的正面描寫,全用側面烘托,從而生動傳神地寫出一場夜雪來?!耙延狋勒砝洹?,先從人的感覺寫起,通過“冷”不僅點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訝”也是在寫雪,人之所以起初渾然不覺,待寒冷襲來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無聲,這就于“寒”之外寫出雪的又一特點。此句扣題很緊,感到“衾枕冷”正說明夜來人已擁衾而臥,從而點出是“夜雪”?!皬鸵姶皯裘鳌?,從視覺的角度進一步寫夜雪。夜深卻見窗明,正說明雪下得大、積得深,是積雪的強烈反光給暗夜帶來了亮光。以上全用側寫,句句寫人,卻處處點出夜雪。“夜夜知雪重,時聞折竹聲”,仍用側面描寫,卻變換角度從聽覺寫出。傳來的積雪壓折竹枝的聲音,可知雪勢有增無已。詩人有意選取“折竹”這一細節(jié),托出“重”字,別有情致。“折竹聲”于“夜深”而“時聞”,顯示了冬夜的寂靜,更主要的是寫出了詩人的徹夜無眠;這不只為了“衾枕冷”而已,同時也透露出詩人謫居江州時心情的孤寂。全詩詩境平易,言淺味永,正是白居易詩歌固有的風格。 27、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賞析】詩意在抒寫邊防將士之鄉(xiāng)情。前二句“夜上受降城”所見。遠望,白沙莽莽,恍如終年不化的積雪;近看,月色茫茫,恍如秋宵普降的寒霜。這兩個對偶句巧用地名與實際的尖銳矛盾及其寂寥凄冷的眼前景引發(fā)征人的思“回”之情。后兩句寫“聞笛”之感。今于“回樂烽前”、“受降城外”忽傳羌笛之聲,征人聞此,更動鄉(xiāng)愁。然而直言鄉(xiāng)愁,則流于抽象。詩人的高明之處,在于巧運回旋跌宕之筆,寫“吹蘆管”而以“不知何處”領起,自然引出結句:“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薄氨M”字籠括所有征人,“望”字照應“不知何處”征人原已思鄉(xiāng),今聞悠揚哀怨的笛聲從家鄉(xiāng)那邊飄來,便無不回頭“望鄉(xiāng)”。前三句蘊含的思鄉(xiāng)之情,都匯聚于“盡望鄉(xiāng)”的神態(tài)之中,形成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詩中未用“久戍、思歸”之類的字眼,一二句繪色,第三句傳聲,第四句狀形,而情含其中,情景兩絕。全詩把景色、聲音,感受融為一體,意境渾成。 28、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賞析】這是一首抒情詩。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huán)境的抒寫,闡發(fā)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翻譯一下,就是:“你問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還沒個準兒??!”其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已躍然紙上。接下去寫眼前景:“巴山夜雨漲秋池”,那已經躍然紙上的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便與夜雨交織,綿綿密密,淅淅瀝瀝,漲滿秋池,彌漫于巴山的夜空。后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作者從這眼前景生發(fā)開去,馳騁想象,另辟新境,表達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愿望。詩人在淅淅瀝瀝的巴山秋雨聲中,獨剪殘燭,夜深不寐,閱讀著妻子詢問歸期的信,而歸期無準,其心境之郁悶、孤寂,是不難想見的。作者卻跨越這一切去寫未來,盼望在重聚的歡樂中追話今夜的一切。于是,未來的樂,自然反襯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來剪燭夜話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時的樂。四句詩,語淺情深,含蓄雋永,膾炙人口,余味無窮。 29、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賞析】青青的竹塢中潔凈無塵,臨水的駱氏亭很是清靜,懷念起遠方的兩個兄弟,千山萬水隔不斷相思情。秋日里陰云不散霜期來得晚,池塘中的荷花已經凋謝枯殘,細雨打在上面不堪聽聞。原詩是借寫景抒發(fā)其對朋友的懷念和對人生的感慨——在那陰霾沉罩不散、晚來霜飛的秋日黃昏里,水里的荷葉早已凋殘,卻仍留得幾片枯葉供人聆聽雨珠滴響的聲音?!傲舻每莺陕犛曷暋币痪湓谠娭?,極為悲涼,有一種在無奈中掙扎的味道。抽離原詩來看,在蕭瑟的秋日里,坐在荷花旁,荷池邊,靜靜地聽著雨點打枯荷的聲音,別有一種冷清蕭瑟的詩情。 30、題都城南莊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賞析】這首詩通過前后兩個場面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失去美好事物的悵惘之情。第一個場面:尋春遇艷。去年今日,詩人在都城南莊與一女子不期而遇?!叭嗣嫣一ㄏ嘤臣t”,不僅為艷若桃花的“人面”設置了美好的背景,襯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現出詩人目注神馳、情搖意奪的情狀,和雙方脈脈含情、未通言語的情景。通過這最動人的一幕,可以激發(fā)起讀者對前后情事的許多美麗想象。第二個場面:重尋不遇。還是春光爛漫、百花吐艷的季節(jié),還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門戶,然而,使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卻不知何處去,只剩下門前一樹桃花仍舊在春風中凝情含笑。依舊含笑的桃花除了引動對往事的美好回憶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還能有什么呢?“依舊”二字,正含有無限悵惘。整首詩其實就是用“人面”、“桃花”作為貫串線索,通過“去年”和“今日”同時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對比,把詩人因這兩次不同的遇合而產生的感慨,回環(huán)往復、曲折盡致地表達了出來。這首詩之所以能具有經久不衰的藝術生命力可能在于它完美地表達了這樣一種人生體驗:在偶然、不經意的情況下遇到某種美好事物,而當自己去有意追求時,卻再也不可復得。 31、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注:①半人家:深夜月光西斜,只照著半個庭院。②闌干:橫斜的樣子。③偏知:出于意外地感到。④新:初。 【賞析】這是一首描寫月夜春色的小詩。寫得恬靜雅淡,令人過目不忘。詩人以極其細膩的筆觸,將季節(jié)的瞬時微妙變化表現了出來。詩的首二句是寫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闌干,暗隱時辰流轉?!鞍肴思摇笔窃娭械募压P,它寫出了莊戶人家的農舍一半為銀白色月輝所包圍,而另一半卻依然坐落在黑暗中?!氨倍逢@干南斗斜”句應以互文手法解釋,即北斗和南斗都發(fā)生了傾斜變化,這樣就可看出時間的推移,已從入夜而接近更深了。后二句是寫俯視,大地靜謐,夜寒料峭,蟲聲新透,感知春之信息?!跋x聲新透綠窗紗”句,更給人以清新可愛的感覺。因為這蟲聲本來已是夠清脆悅耳的了,再讓它通過“綠窗紗”,似乎將它過濾了一遍,將那些不規(guī)整的雜音全都清除掉,剩下的當然全是樂音了。然后再為這樂音加上點“綠色”,這樣弄得這蟲聲似乎又好聽又好看,豈不美哉? 此詩抒寫對大自然物候變化的感受,清新而有情致。構思新穎別致,不落窠臼,用語清麗細膩,妙然生趣。 32、 出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賞析】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xiāng)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xiāng)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廣闊胸懷。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云中流出來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huán)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zhèn)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huán)境。在這種環(huán)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傲迸c“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于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系?,F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于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并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全詩寫得深沉含蓄,耐人尋味,不愧為邊塞詩的絕唱。 33、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賞析】《題西林壁》是蘇軾游觀廬山后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開頭兩句,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tài)的廬山風景。后兩句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fā)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34、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賞析】泉眼細流,樹陰荷葉,加上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清新可人的初夏風光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開頭兩句,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明暗斑駁,清晰可見?!跋А弊?,化無情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為愛惜涓滴,才讓它無聲地緩緩流淌;“愛”字,給綠樹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歡這晴柔的風光,才以水為鏡,展現自己的綽約風姿。三、四兩句,詩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攝影師,用快鏡拍攝了一個妙趣橫生的鏡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睍r序還未到盛夏,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頭。一個“才露”,一個“早立”,前后照應,逼真地描繪出蜻蜓與荷葉相依相偎的情景。楊萬里寫詩主張師法自然,他對自然景物有濃厚的興趣,常用清新活潑的筆調,平易通俗的語言,描繪日常所見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縱即逝的變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畫面,因而詩中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35、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賞析】這首小詩寫詩人春日游園觀花的所見所感,寫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頭兩句“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交代作者訪友不遇,園門緊閉,無法觀賞園內的春花。但寫得很幽默風趣,說大概是園主人愛惜園內的青苔,怕我的屐齒在上面留下踐踏的痕跡,所以“柴扉”久扣不開。將主人不在家,故意說成主人有意拒客,這是為了給下面的詩句作鋪墊。由于有了“應憐屐齒印蒼苔”的設想,才引出后兩句更新奇的想象:雖然主人自私地緊閉園門,好像要把春色關在園內獨賞,但“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后兩句詩形象鮮明,構思奇特,“春色”和“紅杏”都被擬人化,不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讀者許多聯想,受到哲理的啟示:“春色”是關鎖不住的,“紅杏”必然要“出墻來”宣告春天的來臨。同樣,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它必能沖破任何束縛,蓬勃發(fā)展。 36、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賞析】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詠月思鄉(xiāng)之作。“中庭地白樹棲鴉”。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鋪了一層霜雪。蕭森的樹蔭里,鴉鵲的聒噪聲逐漸消停下來,它們終于適應了皎月的刺眼驚擾,先后進入了睡鄉(xiāng)。詩人寫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卻給人以積水空明、澄靜素潔之感?!皹錀f”這三個字,樸實簡潔,既寫了鴉鵲棲樹的情狀,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袄渎稛o聲濕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濕庭中桂花。如果進一步揣摩,更會聯想到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樹。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濕了桂花樹吧?這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盁o聲”二字細致地表現出冷露的輕盈無跡,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潤之久,而且豈只是桂花,那樹下的白兔呢?那揮斧的吳剛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詩句帶給我們多么豐富的美的聯想。明月當空,難道只有詩人獨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嗎?普天之下,有誰不在低回賞月,神馳意遠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悵然于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然而,在表現的時候,詩人卻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傾訴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種委婉的疑問語氣:不知那茫茫的秋思會落在誰的一邊。明明是自己在懷人,偏偏說“秋思落誰家”,這就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得蘊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詩人獨有,別人盡管也在望月,卻并無秋思可言。這真是無理之極,然而愈顯出詩人情癡,手法確實高妙。在煉字上,一個“落”字,新穎妥貼,不同凡響,給人以動感,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若改作“在”,就顯得平淡寡味相形見絀了。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非常委婉動人。 37、城東早春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賞析】這首詩寫詩人對早春景色的熱愛。首句是詩人在城東游賞時對所見早春景色的贊美。意思是說,為詩家所喜愛的清新景色,正在這早春之中,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發(fā)詩家的詩情。一個“清”字很值得玩味:這里不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這種景色剛剛開始顯露出來,還沒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環(huán)境也很清幽。第二句是對早春景色的具體描寫。早春時,柳葉新萌,其色嫩黃,稱為“柳眼”?!安拧薄鞍搿眱勺?,都是暗示“早”。詩人抓住了“半未勻”這種境界,使人仿佛見到綠枝上剛剛露出的幾顆嫩黃的柳眼,那么清新悅人。下聯用“若待”兩字一轉,改從對面著筆,用芳春的秾麗景色,來反襯早春的“清景”?!吧狭帧奔瓷狭衷罚娭杏脕泶妇┏情L安。繁花似錦,寫景色的秾艷已極;游人如云,寫環(huán)境之喧嚷若市。然而這種景色人人盡知,已無新鮮之感。此與上聯,正好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反襯出作者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 (二)唐宋律詩賞析12首 1、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賞析】此詩是送別名作。起句對仗嚴整,點明送別地點和友人宦游之地?!帮L煙”和“望”,把相隔千里的秦、蜀兩地連在一起:自長安遙望蜀川,視線為迷蒙的風煙所遮,微露傷別之意。三、四句意為:“我和你同樣遠離故土,宦游他鄉(xiāng);這次離別,只不過是客中之別,又何必感傷!”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偉詞自鑄,傳之千古,有口皆碑。作者臨別之際勸慰杜少府:只要彼此心心相連,即使分處天涯海角,遠隔千山萬水,也是和比鄰相處一樣的近呀!可不要在臨別時哭鼻子、抹眼淚,象一般小兒女那樣。南朝的著名文學家江淹在《別賦》里寫了各種各樣的離別,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許多送別詩,也大都表現了“黯然消魂”的離愁別緒。王勃的這一首,卻一洗悲酸之態(tài),意境開闊,音調爽朗,獨標高格。 2、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賞析】此詩寫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樸素清新,流暢自然。首聯敘事兼抒情,總攝以下六句。首句給中間兩聯的“望”中景投入薄薄的暮色;次句遙呼尾句,使全詩籠罩著淡淡的哀愁。頷聯聯寫薄暮中的秋野靜景,互文見義,山山、樹樹,一片秋色,一抹落暉。蕭條靜謐,觸發(fā)詩人彷徨無依之感。頸聯寫秋野動景,于山山、樹樹,秋色、落暉的背景上展現“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的畫面。這畫面,在秋季薄暮時的山野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與“歸”,其由遠而近的動態(tài),也依稀可見。這些牧人、獵人,如果是老相識,可以與他們“言笑無厭時”(陶潛《移居》),該多好!然而井非如此,這就引出尾聯:“相顧無相識”,只能長歌以抒苦悶。王績追慕陶潛,但他并不像陶潛那樣能從田園生活中得到慰藉,故其田園詩時露彷徨悵惘之情。 3、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賞析】此詩乃望月懷思的名篇,寫景抒情并舉,情景交融。詩人望見明月,立刻想到遠在天邊的親人,此時此刻正與我同望。有懷遠之情的人,難免終夜相思,徹夜不眠。身居室內,滅燭望月,清光滿屋,更覺可愛;披衣出戶,露水沾潤,月華如練,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雖美卻不能采擷以贈遠方親人,倒不如回到室內,尋個美夢,或可期得歡娛的約會。詩的意境幽靜秀麗,情感真摯。層層深入不紊,語言明快鏗鏘,細細品味,如嘗橄欖,余甘無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為千古佳句,意境雄渾豁達。 4、夜歸鹿門山歌 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賞析】這是歌詠歸隱情懷志趣的詩。首兩句先寫夜歸的一路見聞;山寺傳來黃昏報鐘,渡口喧鬧爭渡,兩相對照,靜喧不同。三、四句寫世人返家,自去鹿門,殊途異志,表明詩人的怡然自得。五、六句寫夜登鹿門山,到得龐德公棲隱處,感受到隱逸之妙 處。末兩句寫隱居鹿門山,心慕先輩。全詩雖歌詠歸隱的清閑淡素,但對塵世的熱鬧仍不能忘情,表達了隱居乃迫于無奈的情懷。感情真摯飄逸,于平淡中見其優(yōu)美,真實。 5、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賞析】這首詩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fā)的是寄情山水的隱逸胸懷。詩人在清晨登山入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樹林。穿過寺中竹叢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發(fā)現唱經禮佛的禪房就在后院花叢樹林深處。這樣幽靜美妙的環(huán)境,使詩人陶醉忘情。他舉目望見寺后的青山煥發(fā)著日照的光彩,看見鳥兒自由自在地飛鳴歡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見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塵世雜念頓時滌除。精神上極為純凈怡悅。此刻此景此情,詩人仿佛領悟到了空門禪悅的奧妙,擺脫塵世一切煩惱,象鳥兒那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間的所有其他聲響都寂滅了,只有鐘磬之音,這悠揚而洪亮的佛音引導人們進入純凈怡悅的境界。詩中抒寫清晨游寺后禪院的觀感,筆調古樸,描寫省凈,興象深微,意境渾融,藝術上相當完整,是盛唐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 6、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賞析】這是一首抒發(fā)個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開頭兩句寫早行引起了對故鄉(xiāng)遙念?!皠诱麒I”表現一起床即上馬趕路,鈴鐸聲聲,其辛苦匆忙之狀宛然在目,故繼之以“客行悲故鄉(xiāng)”。中間四句寫景,處處突現一個“早”字,歷來膾炙人口。把這兩句詩分解為最小的構成單位,便是代表十種景物的十個名詞: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詩人正是篩選緊關“早行”的最富特征性的景物名詞塑造意象,構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圖景,從而收到了“狀難狀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 的效果。后人常引此形容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歐陽修的“西風酒旗市,細雨落花天”、“鳥聲梅店雨,野色板橋春”,陸游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還有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等都取法于此。五、六句寫離店過橋,剛踏上山路的情景。朝前走,槲葉紛紛飄落;回頭看,因還未天亮,“茅店”看不分明,只有驛墻旁邊的枳花白得顯眼。由此引出結句:昨夜在“茅店”中夢見杜陵:鳩雁成群,在他塘里嬉游,自得其樂。末尾二句表達了對長安的留戀之情和孤獨失意之感,與首聯呼應、補充,使夢中的故鄉(xiāng)春景與旅途苦況形成強烈的對照,強化了全詩的藝術感染力。 7、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賞析】這詩處處扣緊環(huán)境和季節(jié)的特征,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一二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輪廓:秋冬水落,春水新漲,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空中舒卷起重重疊疊的白云,和湖面上蕩漾的波瀾連成了一片。三四兩句,從鶯燕鳥鵲的動態(tài)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鶯歌唱著江南的旖旎春光;燕剛從北國飛來,正忙于銜泥筑巢?!皝y花”“淺草”一聯,寫西湖堤上到處都是綠毯般的嫩草,踏青的游人騎馬來往很是頻繁。尾聯直抒詩人對早春西湖的喜悅之情。“初平”、“幾處”、“誰家”、“漸欲”、“才能”這些詞語的運用,把早春的西湖點染成半面輕勻的錢塘蘇小小,從中透露出另一個消息:很快地就會姹紫嫣紅開遍,湖上鏡臺里即將出現濃妝艷抹的西施。這首寫景詩,它的妙處,不在于窮形盡象的工筆刻畫,而在于即景寓情,寫出了自然之美所給予詩人的集中而飽滿的感受。 8、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賞析】此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fā)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詩的首句緊緊扣住題目“古原草”三字,并用疊字“離離”描寫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歲一枯榮”,進而寫出原上野草秋枯春榮,歲歲循環(huán),生生不已的規(guī)律。第三、四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寫“枯”,一句寫“榮”,是“枯榮”二字意思的發(fā)揮。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第五、六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畫春草蔓延,綠野廣闊的景象,“古道”“荒城”又點出友人即將經歷的處所。最后兩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點明送別的本意。用綿綿不盡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彌漫原野的惜別之情,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韻味無窮。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寫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渾成,在“賦得體”中堪稱絕唱。 9、喜見外弟又言別 李益 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賞析】這是一首寫表兄弟因離亂闊別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別離之詩。初問姓氏,心已驚疑,待知姓名,即憶起舊容,于是化驚為喜。敘談傷亂感慨之情,寓之意中。全詩采用白描手法,以凝煉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再現了亂離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場面,抒發(fā)了真摯的至親情誼,讀來親切感人。 10、《無題》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賞析】就詩而論,這是一首表示兩情至死不渝的愛情詩。然而歷來頗多認為或許有人事關系上的隱托。起句兩個“難”字,點出了聚首不易、別離更難之情,感情綿邈,語言多姿,落筆非凡。頷聯以春蠶蠟炬作比,十分精彩,既纏緬沉痛,又堅貞不渝。接著頸聯寫曉妝對鏡、撫鬢自傷,是自計;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計人。相勸自我珍重,善加護惜,卻又苦情密意,體貼入微,可謂千回百轉。末聯寫希望信使頻傳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絕境逢生,別有洞天。春蠶兩句,千秋佳絕。 11、無題 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賞析】全詩是追憶情事。首聯寫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詩人又來到“畫樓西畔桂堂東”,看到風景如昨,星辰春風依舊,但佳人已不可復見,幸福的情景已不能再現,故惆悵惘然,感傷不已。以下六句語意連貫,均是昨夜在此地此時所發(fā)生的事,要統(tǒng)一把握,不可分裂。頷聯總寫情人一見鐘情而又不能互通款曲的復雜細微的心理感受。比喻貼切而新奇?!吧頍o”與“心有”相互映照發(fā)生,組成一個蘊含豐富的意象。相愛的雙方相見而不能相合,該是何等的痛苦,但身未接而心靈卻契合相通,內心中又是莫大的欣慰。因有希望而又追求不到,心靈相通而身遭阻隔,便令人產生繼續(xù)執(zhí)著追求的熱望,這種情感富典型性,也極富感染力,故這一聯成為詠愛情的名句而千古傳唱。頸聯是對這種情感的深化表現和具體化描寫?!案糇豌^”、“分曹射覆”,座位不在一起,游戲又不在一組,身被阻隔而無法接近,即“身無彩鳳雙飛翼”也?!按壕婆?、“蠟燈紅”是抒寫心理感受,與情人在一起宴飲嬉戲,故覺酒也熱,燈也亮,心情極為暢快,對方的神情亦如此,即“心有靈犀一點通”也。宴會上融洽歡樂的氣氛烘托出一對戀人心靈深處的無比喜悅。尾聯嘆息被迫分別的憾恨。作者把愛情受阻的遺憾與身世飄蓬的慨嘆結合 起來,拓展了詩的內容,深化了詩的意蘊,使這首愛情詩也有了自傷身世的意味。這當中詩人把不能與鐘情者遇合的沮喪和沉于下僚的失意之情交織在一起,表現得深沉凄婉。 12、咸陽城東樓 許渾 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賞析】作者通過登樓眺望,借憑吊秦漢故都遺跡,抒發(fā)了對前朝興亡的感慨。首句點明的“萬里愁”,是作者觸景生情的總括描述,也是籠罩全詩的整個氣氛。次句就眼前景物襯托愁情。次聯寫溪云初起,山雨欲來,日沉閣后,風滿樓頭,以自然現象變化的急劇,說明首句所示“愁”的由來。第三句,寫秦苑漢宮,雜草叢生,黃葉飄零,當年繁華,而今安在?以社會歷史變遷的無情,再回應首句。末聯,直抒“愁”緒,點明全詩主旨,感慨無限,發(fā)人深思。 (三)唐宋詞賞析34首 1、烏夜啼 李煜 桃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賞析】此詞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起句“ 桃花謝了春紅 ”,即托出作者的傷春惜花之情;而續(xù)以“太匆匆”,則使這種傷春惜花之情得以強化。狼藉殘紅,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傷殘的春心和破碎的春夢。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為桃花凋謝之速而發(fā),但其中也糅合了人生苦短、來日無多的喟嘆,包蘊了作者對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一句點出桃花匆匆謝去的原因是風雨侵襲,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為過多地櫛風沐雨?所以,此句同樣既是嘆花,亦是自嘆?!盁o奈”云云,充滿不甘聽憑外力摧殘而又自恨無力改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感愴?!半僦瑴I”三句,轉以擬人化的筆墨,表現作者與林花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這里,一邊是生逢末世,運交華蓋的失意人,一邊是盛時不再、紅消香斷的雨中花,二者恍然相對,不勝繾綣?!半僦瑴I”就是帶雨含露之落花?!跋嗔糇怼保蛔鳌傲羧俗怼?,花固憐人,人亦惜花;淚眼相向之際,究竟是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難分。著一“醉”字,寫出彼此如醉如癡、眷戀難舍的情態(tài),極為傳神,而“幾時重”則吁出了人與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無法實現的悵惘與迷茫。 結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一氣呵成,益見悲慨。“人生長恨”似乎不僅僅是抒寫一已的失意情懷,而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種融匯和濃縮了無數痛苦的人生體驗的浩嘆。 2、搗練子令 李煜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賞析】這首小令通過對深院小庭夜深人靜時斷續(xù)傳來的風聲、搗衣聲,以及映照著簾櫳的月色,刻意營造出一種幽怨欲絕的意境,讓人不覺沉浸其中,去感受長夜不寐人的悠悠情懷。盡管文字表面多是景物環(huán)境的烘托渲染,但思婦懷遠的復雜心態(tài)還是被委婉曲折地表達了出來。 3、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賞析】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此詞寫作時期難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于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于歸宋以后,此詞所表現的則應當是他離鄉(xiāng)去國的錐心愴痛。起句“無言獨上西樓”,攝盡凄惋之神?!盁o言”者,并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哀愁之甚。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之理,因為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霸氯玢^”,是作者西樓憑欄之所見。一彎殘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著他視線難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憶?而俯視樓下,但見深院為蕭颯秋色所籠罩?!凹拍嗤┥钤烘i清秋”,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過片后“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更見作者獨詣的還是結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詩詞家借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表現離愁時,或寫愁之深,如李白《遠離別》:“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愁古”; 或寫愁之長, 如李白《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或寫愁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或寫愁之多,如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李煜此句則寫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卻根植于作者的內心深處,無法驅散,歷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后使人自然地結合自身的體驗而產生同感。這種寫法無疑有其深至之處。 4、清平樂 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賞析】此詞一說系李煜弟從善入宋久不得歸,后主因思念而作。如其可信,則上片不妨可視為就己方落筆,點出春暮及相別時間,那落了一身還滿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還來;而下片可看作由彼方措意,說從善留宋難歸,托雁捎信無憑,心中所懷的離恨,就好比越走越遠還生的春草那樣無邊無際。兩者相形,倍覺愁腸寸斷的凄苦和離恨常伴的幽怨。歇拍兩句從動態(tài)寫出離恨的隨人而遠,尤顯生動,為人所稱。 5、浪淘沙 李煜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賞析】秋風颯颯,庭院荒涼,石階上長滿了苔蘚,可見好久不曾有人來過。索性再也不卷門簾,一任其遮住視線,作個眼不見心不煩。然而,要不煩可能嗎?孤獨之中,他懷念金陵。秋月當空后,他定會想起唐人,抒發(fā)了秦淮河上故宮的慘淡景象,覺痛至深。 6、破陣子 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賞析】以階下囚的身份對亡國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勝感慨系之。上片回顧昔時的繁華逸樂;那四十年來的家國基業(yè);三千里地的遼闊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樂安逸之中?!皫自R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結果,同時也是淪為臣虜的原因。下片記敘離別故國時哭辭宗廟的情景,寫來尤為沉痛慘怛。其事雖見載于《東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覺凄慘苦澀,不失為一個喪國之君內心的痛苦自白。 7、鵲踏枝 馮延巳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賞析】春天悄悄來臨了。請看那河畔的青草,堤上的嫩柳,無不帶來了春意萌動的消息。然而,對于被戀情所困擾的人來說,萬物的復蘇同樣也催發(fā)了心中沉埋的惆悵情緒。于是詞人就每日借酒驅愁。但這又何補于事呢?這種銘心刻骨的癡情似乎是與身俱在的。任你怎樣掙扎都無法擺脫。因此,就只能拖著瘦羸的身軀,佇立在風緊人靜的小橋上,和那一鉤孤凄的新月默默無言地相互對視…… 8、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賞析】晏殊是北宋時期的太平宰相,這首詞是寫詩人在黃昏時分,手握一杯酒,聽家姬歌唱新詞,感嘆著花開花落,秋去冬來,小燕子重臨故地, 一年的時光又過去了, 不由得大為傷感和惆悵。他踏著落滿香花的小徑在院子里獨個兒徘徊,無計排遣。此詞短小明白,觸景感懷,抒發(fā)了暮春的惆悵與寂寥。精華就在“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屬對工巧自不待言,更主要的是容量大,概括力強,道出了自然界的規(guī)律。 9、蝶戀花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遠知何處。 【賞析】庭園中,秋菊蒙著淡淡的煙靄,似在脈脈含愁。香蘭沾著晶瑩的露珠,似在輕輕啜泣。蘭、菊皆著愁之色彩,則主人公是愁中觀物,不言而喻。室內羅幕不御輕寒,雙燕早已飛去,則主人公單寒落寞,可以體會。偏是那明月不解離人正苦,徹夜到曉把清輝投進朱戶,惹得主人公徹夜失眠,離愁別恨更加深重。上片用比興之筆,層層寫出主人公用情之忠實深厚。下片另拓詞境。主人公登樓望遠,但見西風過后,碧樹凋零,這情景正象征愛情橫遭摧殘。主人公心中的無限悲涼,遍布于天地之間。他把無盡的情思怨慕,寫進了彩箋尺素,欲寄與離散遠方的佳人,可是望盡天涯,山長水闊,卻不知佳人何處!主人公之希冀求索,亦伸延于天地之間矣。 10、臨江仙 晏幾道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賞析】這是一首感舊懷人的名篇,本詞為懷念歌女小蘋所作。大意是:夢覺后高高的樓臺緊鎖,酒醒后長長的簾幕低垂。去年春天惹起的恨恚又來惱我,恰是落花紛飛,我一人孤獨佇立,細雨霏霏,燕兒翩翩雙飛。曾記得與小蘋初次相會,她的羅衣上兩重心字相配。撥彈著琵琶,訴說相思病的滋味。當時明月今猶在,曾映照妙姿倩影恰似彩云歸。詞的上片寫別后的孤獨和刻骨相思,寫今日,下片追憶初見小蘋時的印象及小蘋歸去時的情景,寫去時的情景,寫去年。上片傷春,活畫出詞人落寞孤凄的情狀。下片懷人,在詞人的記憶中呈現出最令人動情的一幕,“記得”這三句又是一頓,點出初見時已兩心相許的這段終身難忘的情境。詞的結句與起拍“夢后”“酒醒”二句呼應,感慨萬千,既蘊藏著小頻流落民間之后,作者見月思人的一片深情;同時把“初見”以后的花朝月夕種種纏綿情意也都包容無遺了。本詞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風情旖旎。風格曲折深婉,意境朦朧含蓄,深得吞吐騰挪之妙。 11、鷓鴣天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賞析】這首詞寫情人久別重逢。大意是:彩袖玉手捧玉鐘殷勤多情,當年我甘愿痛飲拼得滿面通紅。樓頂的明月一直舞到墜下楊柳梢,盡興歌唱,扇盡桃花扇底風。自離別后,總思念重重,多少回夢魂與你形同影同。今宵更手把銀燈細照,還恐怕是相見在夢境之中。在小晏的詞中,以寫離別之悲苦者見多,而寫重逢這喜悅者較少。但都能體現出他工于言情、清麗凄婉的總體風格。上片寫當年一見鐘情,心心相印,歌女盡情歌舞,通宵達旦,甚至唱到沒有舉扇之力,其多情、興奮,可以想見。下片寫不期重逢,似信非信,乃舉燈相照,仔細端詳,疑在夢中,十分生動地刻劃出了雙方驚喜交集的心理狀態(tài)。這首詞寫了與久別佳人重逢時猶疑是夢的驚喜和追憶別后佳人苦苦相思之情?!敖裣0雁y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尤為精彩,依稀可見一俏麗女子噘著櫻桃小嘴,瞪著怨而不怒的一雙大眼睛,用纖細的手指指著情人離去的方向一跺小腳,喃喃地吐著怨恨。全詞語麗情深,風格婉約,手法精妙,情感細膩,詩情畫意。 12、蝶戀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賞析】本詞描寫閨中少婦的傷春之情。上片寫深閨寂寞,阻隔重重,想見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寫美人遲暮,盼意中人回歸而不得。幽恨怨憤之情自現。此詞寫景狀物,虛實相融,辭意深婉,尤對少婦心理刻劃寫意傳神,堪稱歐詞之典范。上片開頭三句寫“庭院深深”的境況,“深幾許”于提問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煙”狀院中之靜,襯人之孤獨寡歡,“簾幕無重數”,寫閨閣之幽深封閉,是對大好青春的禁錮,是對美好生命的戕害?!坝窭铡倍鋵懸庵腥巳涡砸庇味譄o可奈何,女子怎能不怨?下片前三句用狂風暴雨比喻封建禮教的無情,以花被摧殘喻自己青春被毀?!伴T掩黃昏”四句喻韶華空逝,人生易老之痛。結尾二句寫女子的癡情與絕望,含蘊豐厚。“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這兩句一直為后人激賞?!盎ú徽Z”正講少女與落花同命共苦,無語凝噎之狀?!皝y紅”飛過青春嬉戲之地而飄去消逝,正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也?!皝y紅”意象既是下景實摹,又是女子悲劇性命運的象征。 13、踏莎行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賞析】詞的大意是:迎候賓客的館舍,其庭院里的梅花已經凋殘,小溪柳樹枝條迎風飛舞。微風吹著青草,搖動行人的馬上轡頭。離家也漸漸遙遠,我的愁緒越來越濃,就象一路奔騰的春水一樣連綿不斷。思念的人兒柔腸寸寸,千回百轉;任那透明的淚珠流過化過妝的臉。畫樓太高,不要憑倚高欄,因所見到的情景更令人傷感。眼前到處是春山,而那位心上的人,卻在春山更遠處。此詞是歐陽修婉約詞風的代表作,全篇主旨即表現早春的離情相思之情。上片寫行人在旅途的離愁,行者在草薰風暖的春天于別館和戀人離別。他初不經意,信馬由韁,悠哉游哉;漸行漸遠,離愁上心,漸遠漸無窮,仿如迢迢不斷的春流水,自然真實地刻劃居人望歸的愁情。下片寫思婦在家的離愁,居人望盡平蕪,望斷春山,行人卻遠在春山之外,居人盼歸不見的絕望痛苦心情可以想見。全詞寫春景發(fā)離愁,語淺淡而情有致?!半x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兩句為全詞之眼,以不斷之春水狀無窮之離愁,化抽象為具象,比喻貼切。漸行漸遠,離愁上心,漸遠漸無窮,信如迢迢不斷的春江水,自然真實地刻劃了行者離情別緒萌生漸深的過程。 14、踏莎行 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賞析】此詞寫于詞人貶抵郴州之時,以委婉曲折的筆法,抒寫了謫居的凄苦與幽怨。上片寫謫居中寂寞凄冷的環(huán)境。樓臺在茫茫大霧中消失,渡口在朦朦月色中隱沒。北望桃源樂土,也失去了蹤影。此刻,因受黨爭牽連而流放的秦少游,正被幽閉在郴州的一所旅舍內,漠漠春寒,惹人愁悶。斜陽下,杜鵑聲聲,“不如歸去”的啼鳴,凄厲辛酸,令人倍增傷感?!笆А?、“迷”二字,既準確地勾勒出月下霧中樓臺津渡的模糊情狀,又恰切地寫出了作者屢遭貶謫,內心凄苦、前途悵惘的心境。下片寫遠方友人的殷勤致意?!绑A寄梅花,魚傳尺素?!边B用兩則有關友人投寄書信的典故。親友問訊理應欣喜為是,但身為貶謫之人,北歸無望,卻“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每一封裹寄著親友慰安的書信,觸動的總是詞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響的是對往昔生活的追憶和今時困苦處境的哀歌。一個“砌”字,將那無形的傷感形象化,好像還可以重重累積,終如磚石壘墻般筑起一道高無重數、沉重堅實的“恨”墻。結句“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字面上看,似乎是即景抒情之句,寫詞人縱目郴州的山水,抒寫懷鄉(xiāng)思親之情,但由于句中加入了“幸自”和“為誰”兩字,無情的山水就變得有情有意了,好像詞人在對著郴江述說:郴江啊,你本來是圍繞著郴山而流的,卻為什么要背井離鄉(xiāng)流入瀟湘呢?又好像詞人的“反躬自問”,慨嘆身世:自己好端端一個讀書人,本想出來為朝廷做一番事業(yè),正如郴江原本是繞著郴山而轉的呀,誰會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爭漩渦中去呢?”語意豐腴,耐人尋味。 15、行香子 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賞析】這首詞以白描的手法、淺近的語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萬物競發(fā)的田園風光圖,寫出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給人以輕松愉快的美的享受。詞人先從整個村莊寫起。村莊的周遭,層層綠樹環(huán)繞;村子里的池塘,水已漲得與池岸齊平了,顯然這是春到農村的標志。接著“倚東風”兩句,是描寫詞人乘著溫和的春風,興趣正濃地信步漫游村莊,欣賞著春天的風光,表現了詞人喜愛農村景色的神態(tài)?!靶@”二句,寫詞人在漫游中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園所吸引??瓷先@子才那么一點點大,但卻像收入了全部春光。那么,有哪些春色呢?“有桃花紅”三句,寫紅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黃色的菜花,正是這些絢麗的色彩,濃郁的香味,才構成了春滿小園的誘人圖畫。詞的過片“遠遠”四句,詞人移步小園轉向遠處一帶的圍墻,在墻內隱現出茅草小堂。在墻外小橋流水不遠,飄揚著一面青色酒旗,顯然有一家小酒店就在近旁。這幾句頗似辛棄疾《鷓鴣天》詞中:“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偶然”二句,寫詞人突然萌發(fā)了酒意,賞春也須酒佐興,然后乘著一時的興致,再步行著翻過東邊的小山崗。詞的歇拍“正鶯兒啼”三句,承上兩句意脈,即翻過小山崗,“柳暗花明又一村”,另有一番景象:鶯啼燕舞、蝴蝶采蜜忙。它們最能代表春天,比起小園來,是別一種春光。 16、浣溪沙 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賞析】本詞寫閨中春愁,全詞大意是:漫漫的輕寒漲入了小樓,無奈清晨的陰冷,好似深秋畫屏上云煙淡淡,水流涓涓,景色清幽。自在飄飛的落花輕盈似夢,天邊迷茫的絲雨細密如愁,悶悶無聊卷起珍珠簾兒掛上小銀鉤。上片側重渲染環(huán)境的凄涼索寞,以景襯情;下片刻畫女子淡淡的閑情,不用重筆刻畫而人物形象卻很鮮明,結句更是把一多愁善感的美女形象凸現出來。本詞之妙,在于不正面刻畫人物,主要通過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揭示人物愁悶凄苦的心態(tài)。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自在飛花”兩句對仗工穩(wěn),謂飛花似夢,細雨如愁,聯想巧妙,比喻新穎。自在飄飛的落花輕盈似夢,天邊迷茫的絲雨細密如愁,悶悶無聊卷起珍珠簾兒掛上小銀鉤。全詞用語輕盈,清淡優(yōu)雅。 17、青玉案 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賞析】詞的大意是:你的玉步不肯來到橫塘,我只有目送你離去。但現在不知你與誰相伴,共度這花樣年華?在那修著偃月橋的院子里,朱紅色的小門映著美麗的瑣窗。只有春風才能知道你的歸處。天上飛云在空中拂過,長滿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隱若現。佳人一去而不復返,我用彩筆寫下斷腸的詩行。如果要問我的憂傷有多深多長,就像煙雨中的芳草萋萋迷離,就像隨風飄轉的柳絮滿城飛舞,就象梅子黃時的淫雨無有盡時。全詞抒寫了因理想不能實現而郁郁不得志的閑愁。上片寫相戀與遙想,下片寫滿腹悵惘。詞人把抽象的閑情化為可感可知的“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不僅形象真切地表現出他失意迷茫而凄苦的內心世界,同時也生動準確地展現了江南暮春時煙雨迷蒙的情景,深得時人贊賞。作者也因此獲得了“賀梅子”的雅號。 18、鳳棲梧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賞析】這是一首寫離情的詞,表達了對遠方戀人的執(zhí)著眷戀之情。上闋寫春景,擬春愁,“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作者倚立在危樓之上,和風拂面,極目遠眺,一片春愁隨著青青芳草,直鋪天邊,一開始就點出了春愁?!安萆珶煿鈿堈绽?,無言誰會憑欄意”,霧靄漸生,草色籠罩在夕陽的余輝中,誰會理解這位默默無語、滿含著春愁憑欄者此時的心情呢?下闋接著寫春愁之深,“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他登高憑欄觀春色,不能解春愁,只好打算放縱行酒,一醉忘愁,但即使豪飲高歌,強求尋歡,卻依然無法排遣?!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毕莸靡聨Ф硷@寬了,而他忠貞一心,毫不后悔。這最后兩句寫得樸實無華,卻流露出了感人至深的悲壯之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推崇不已,認為“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柳永善寫抒發(fā)情意的慢詞,這首詞柔婉、清雅,意韻深長,感情真摯,顯示了他深厚的文筆功力。 19、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賞析】詞人用飽蘸激情而又帶有夸張的筆調,寥寥數語便將迷人的杭州勝景展現在讀者面前。上闋主要勾畫錢塘的“形勝”與“繁華”,大筆濃墨,高屋建瓴。寫法上由概括到具體,逐次展開,步步深化?!盁熈嫎颉比鋵懙氖恰岸紩保霸茦淅@堤沙,怒濤卷霜雪”等則側重于刻畫“形勝”,而“市列殊璣,戶盈羅綺”則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華。下闋側重于描繪西湖的美景、生活游賞的場景。“重湖”三句描繪西湖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千古麗句,相傳后來金主完顏亮看后,便羨慕錢塘的繁華,而起投鞭南渡之心?!扒脊芘纭比鋵懙氖窍聦尤嗣竦臉飞鷪鼍?,“千騎擁高牙”三句寫的是州郡長官的游樂場景。結尾又以贊美的口吻收束。 20、蘇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賞析】全詞大意:黃葉滿地,秋色連波,水波映著群山,藍天與白水連在一起。碧綠的春草不知人事,向遠處延伸著,直到斜陽之外的天際。思鄉(xiāng)的情懷令我憂傷,旅居塞外更令我惆悵。日日夜夜都寂寞難耐,只有在美好的夢境中苦捱著時日。明月映照之時,千萬不要到高樓憑欄獨立,因為望鄉(xiāng)而又回歸無計。悶酒進入愁腸,只好化作一串思鄉(xiāng)的眼淚。這情景,多么令人傷悲。詞的主旨在于抒寫鄉(xiāng)思旅愁。“碧云天,黃葉地”二句,高低俯仰,展現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扒锷B波”二句,落筆于天地之間的濃郁秋色和綿邈秋波:秋色與秋波相連于天邊,而依偎著秋波的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詞人攝取“碧云、黃葉、綠波、翠煙”四組意象,構畫出一幅色彩斑斕的秋色圖。如此秋色又籠罩在一片斜陽暮色之中,黯然消魂之情已不言而盡寓其中矣。下片“黯鄉(xiāng)魂”二句,徑直托出作者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xiāng)之情和羈旅之思?!耙挂钩恰倍涫钦f只有在美好夢境中才能暫時泯卻鄉(xiāng)愁。“除非”說明舍此別無可能,但天涯孤旅,好夢難得,鄉(xiāng)愁也就暫時無計可消了?!懊髟聵歉摺本漤槼猩衔模阂归g為鄉(xiāng)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團團,反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于是發(fā)出“休獨倚”之嘆。歇拍二句,寫作者試圖借飲酒來消釋胸中塊壘,但這一遣愁的努力也歸于失敗:“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 21、漁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賞析】這首詞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一方面,表現出作者平息叛亂、反對侵略和鞏固邊防的決心和意愿,另一方面,也描寫了外患未除、功業(yè)未建以及久戍邊地、士兵思鄉(xiāng)等復雜矛盾的心情。上片描繪邊地的荒涼景象。首句指出“塞下”這一地域性的特點,并以“異”字領起全篇,為下片懷鄉(xiāng)思歸之情埋下了伏線。“衡陽雁去”是“塞下秋來”的客觀現實,“無留意”雖然是北雁南飛的具體表現,但更重要的是這三個字來自戍邊將士的內心,它襯托出雁去而人卻不得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通過“邊聲”、“角起”和“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邊地的荒涼景象描繪得有聲有色,征人見之聞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異”字通過這十七個宇得到了具體的發(fā)揮。下片寫戍邊戰(zhàn)士厭戰(zhàn)思歸的心情。前兩句含有三層意思:“濁酒一杯”撲不滅思鄉(xiāng)情切;長期戍邊而破敵無功;所以產生“歸也無計”的慨嘆。接下去,“羌管悠悠霜滿地”一句,再次用聲色加以點染并略加頓挫,此時心情,較黃昏落日之時更加令人難堪?!叭瞬幻隆比志U上結下,其中既有白發(fā)將軍,又有淚落征夫?!安幻隆庇志o密地把上景下情聯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之時所聞;霜滿地是不寐之時所見。內情外景達到了水乳交融的藝術境界。 22、木蘭花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賞析】全詞大意:來到城的東郊,感覺風光越來越好。絲綢皺紋般的水波粼粼閃光,迎接著游客的船棹。春柳如煙籠霧罩,遠處的輕云飄浮。枝頭上盛開的紅杏春意滲出,鬧出春機盎然。平生只恨遺憾太多,歡娛太少,何必吝嗇金錢,輕視快樂?為此我端著酒杯規(guī)勸斜陽,多停留在花叢間,讓歡樂更多人間常駐。這首詞是歌詠春天的名篇。上片是一幅生機蓬勃、色澤鮮明的早春圖。開始寫春游,地點在城東,開頭總括,后面三句是“風光好”的具體描述,但不是純客觀描述,它處處有人的感情:湖面微波蕩漾,似在迎著游客的輕舟;綠樹含煙,春天清晨的微寒是“輕”的;紅杏枝頭飽含春意,竟然“鬧”起來了。的確,它既寫出了真景物,也寫出了真感情。“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這是一向為人所傳誦的名句。其中綠楊即綠柳,綠柳如煙,狀其泛其淡綠之時那種若有若無的綠色,如頭上的紅杏,如火如荼,頗為耀眼。行筆至此,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機躍然紙上?!棒[”字寫出杏花爭鮮斗艷之神,也表現出作者的欣喜之情,境界全出。全詞體物精微,筆觸細膩,生動別致,它既寫出了真景物,也寫出了真感情。 23、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析】大意:明月從何時才有?手持酒杯來詢問青天。不知道天上宮殿,今年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風歸返,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瓊樓玉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冷落風寒。起舞翩翩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間!轉過朱紅樓閣,月光低灑在綺窗前,照得床上人惆悵無眠。明月不該有什么怨恨,卻為何總在親人離別時候才圓?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以來難以周全。但愿離人能平安康健,遠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本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將自己遺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詞上片寫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宮。下片寫賞月后的體味與希望。詞人視月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受自然之美,亦可領略人情之愛,達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體現了極富人情味的美好愿望。從月亮的轉移變化,盈虧圓缺,聯想到人生的悲歡離合,從而得出不應事事都求完美無缺的結論。全詞構思奇幻,豪放雋秀,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游仙歸去與直舞人間、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態(tài)度和美好愿望,極富哲理與人情。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后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優(yōu)美,富于哲理,情感動人,而傳唱至今。 24、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賞析】大意:不要聽風穿樹林,樹葉帶來風雨之聲,這一切無所謂,我依然一邊吟詩長嘯,一邊緩步徐行。穿著草鞋,拄著竹杖,比騎馬坐車更加一身輕松。誰怕風風雨雨?我漠視這些,一生任憑煙雨迷蒙,與我同行。冷冷的春風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斜陽的山頭卻來迎接我?;仡^望去,我來時淋雨的地方,一片蕭條,歸去時又一片平靜,也沒有什么風雨,也無晴。這首詞是蘇軾貶謫黃州時作,從中我們能看到他曠達的胸懷、開朗的性格以及超脫的人生觀。上片“一蓑煙雨任平生” 句,將詞人一生的坎坷磨難以及泰然自若的生活態(tài)度盡行囊括。下片“也無風雨也無晴”豐富了詞的主旨,展示出詞人處變不驚、不隨物悲喜的超脫?!皻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自然界中風雨陰晴變化莫測,不要管他,如果不在乎風風雨雨,也不必盼什么天晴了,這就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深刻含義,也是本詞思想意義的深刻性之所在。本詞構思新巧,以微顯巨,從遇雨之吟嘯升華為人生之超曠,表現出一種聽任自然,不怕挫折,樂觀曠達的胸懷。 25、蝶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賞析】這首詞寫初夏時節(jié)發(fā)生于一墻之隔的一次極為平常的遭遇,在略表惆悵與嘲諷之余,卻引出妙理,發(fā)人深省。上片為時令背景。盡管柳綿將盡,春事無多,然而燕子低飛,綠水環(huán)繞,芳草從生,透露出夏日初臨的大自然的生機。下片是在如此明麗的環(huán)境中一個“多情卻被無情惱”的小小插曲。墻里墻外的兩種人本不相涉。但一方無情,一方多情,導致了一場感情風波。此詞寫行人多情與佳人無情,極有理趣。因為蘇軾借此表達了某種人生哲理,行人與佳人的遭遇固屬偶然,“多情卻被無情惱”卻有普遍性與必然性,在人與物、主觀與客觀的兩者關系中是經常發(fā)生的。人們或許有過多次類似經驗,由于不了解“物自無情而人自多情”,許多煩惱由是而起。然而無情是物的本性,多情是人的本性。它們始終是難以統(tǒng)一的。蘇軾說自已作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能出”。這固然因為他天份高,同時也由于他學養(yǎng)湛深,所以能隨處觸發(fā),皆成妙諦。這首詞寫景、記事、說理均極自然,佳人行人的插曲全如信手拈來,但一經慧光所照,寓莊于諧,就頓成妙解,發(fā)掘出其間的哲理內涵。這真是蘇軾作詩詞的一大本領。 26、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賞析】作者見景生情,由郁孤臺下的江水聯想到當年逃難人民的血淚,想到淪陷的中原,禁不住產生了江山易主卻無法收復的悲痛。這首詞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南宋統(tǒng)治集團屈辱求和這一錯誤政策的不滿,抒寫了他關心祖國統(tǒng)一的愛國情懷。上片從江水落筆寫懷舊之情。作者著眼于四十年前金兵侵擾江西時給人民造成的苦難,并由此而聯想到淪陷的中原地區(qū)長期未能收復,曲折地揭示了南宋統(tǒng)治集團的腐敗無能?!拔鞅蓖L安,可憐無數山”,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這種心情。下片即景抒情?!扒嗌秸诓蛔。吘箹|流去”兩句,體察細膩,感受深刻,構思新穎,饒有詩意。這兩句說明,青山可以遮斷人們的視線,但卻阻攔不了人們對中原淪陷地區(qū)的關懷與想念之情。暗示南宋統(tǒng)治集團可以設置重重障礙,把祖國分裂成南北兩半,但卻無法阻撓人民統(tǒng)一祖國的強烈愿望。末尾兩句以鷓鴣的悲鳴反映作者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這首詞大處著眼,小處落墨,善于通過具體景物烘托復雜的內心感受。暗示復雜的斗爭形勢,形象鮮明,語言簡潔,含義深刻,耐人咀嚼。 27、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賞析】本篇通過自己夜行黃沙道中的具體感受,描繪出農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動逼真,感受親切細膩,筆觸輕快活潑,使人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上片寫晴,用的是“明月、清風”這樣慣熟的詞語,但是,當它們與“別枝驚鵲”和“半夜鳴蟬”結合在一起之后,便構成了一個聲色兼?zhèn)?、動靜咸宜的深幽意境。三、四兩句承上,作者抓住夏夜農村最具有特點的事物,進一步加以生發(fā)。因為夜里的能見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來攝取,有時還要靠嗅覺和聽覺這些器官來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就是從嗅覺和聽覺這兩方面來加以描寫的,透出歡快喜悅的心情。下片筆鋒轉入寫雨?!捌甙藗€星天外”,說明烏云四起,透過云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這境界與上片的氣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第二句“兩三點雨山前”,寫的是驟雨初來,大雨將至的信息。既然雨滴已經灑向山前,那么緊接著便會灑向山后的。作者的心情轉而有些惶急了,于是很自然地想快趕路或尋地避雨。第三、四句寫的就是這一心理活動:“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币驗樽髡咂綍r經常往來于黃沙道中,明明知道樹林旁邊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時因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卻忽然不見了??墒?,過了小溪上的石橋再轉個彎,那座舊時相識的茅店便突然出現在眼前,這該叫人多么高興阿! 這首詞充分反映了作者對豐收所懷有的喜悅之情以及他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28、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賞析】大意:東風仿佛吹開了盛開鮮花的千棵樹,又如將空中的繁星吹落,象陣陣星雨。華麗的香車寶馬在路上來來往往,各式各樣的醉人香氣彌漫著大街。悅耳的音樂之聲四處回蕩,猶如鳳簫和玉壺在空中流光飛舞,熱鬧的夜晚魚龍形的彩燈在翻騰。美人的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晶瑩多彩的裝扮在人群中晃動。她們面容微笑,帶著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過。我尋找她千百次,都見不到,不經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她立在燈火稀落處。這首詞上片極力渲染元宵佳節(jié)的熱鬧景象:滿城燈火,滿街游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出那個不慕榮華、甘守寂寞、孤高淡泊、超群拔俗的女性形象,從中寄托著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梁啟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闭J為本詞有寄托,可謂知音?!氨娎飳にО俣龋嚾换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29、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賞析】這首詞借古諷今,字面上在頌揚孫權,實際上卻委婉地表達了對朝廷的不滿。上片“何處望神州,……不盡長江滾滾流?!贝笠馐牵菏裁吹胤娇梢钥匆娭性??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但是中原還是看不見。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長了。只有長江的水滾滾東流,永遠也流不盡。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長江,多少興亡事情已經過去了。下片“年少萬兜鍪,……生子當如孫仲謀?!贝笠馐牵寒斈陮O權在青年時代,做了三軍的統(tǒng)帥,他能獨霸東南,堅持抗戰(zhàn),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這樣也就難怪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span> 30、破陣子·為陳同父賦壯語以寄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賞析】這詞寫了想象中的軍旅生活。上片描寫在一個秋天的早晨沙場上點兵時的壯盛場面。開頭兩句寫軍營里的夜與曉,“醉里挑燈看劍”一句有三層意思:“看劍”表示雄心,“挑燈”點出時間,醉里還挑燈看劍是寫念念不忘報國。次句“夢回吹角連營”,寫拂曉醒來時聽見各個軍營接連響起雄壯的號角聲。接下三句寫兵士們的宴飲、娛樂生活和閱兵場面,詞的境界逐漸伸展、擴大。“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炙是指烤牛肉。《晉書》載:王顗有牛名“八百里”,王濟與王顗賭射得勝,命左右探牛心作炙?!镑狻笔擒娖?。全句的意思是:兵士們在軍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五十弦翻塞外聲”,指各種樂器合奏出雄壯悲涼的軍歌。古代的瑟有五十弦。李商隱詩:“錦瑟無端五十弦?!边@詞里的“五十弦”,當泛指合奏的各種樂器。“翻”,指演奏?!叭饴暋?,指雄壯悲涼的軍歌。下片寫投入戰(zhàn)斗的驚險場面:“馬作的盧飛快”,“的盧”,駿馬名,相傳三國劉備在荊州遇厄,“的盧”馬載著他一躍三丈,越過檀溪?!白鳌奔础叭纭??!肮缗Z弦驚”,比喻射箭時弓弦的響聲如雷震?!傲藚s君王天下事”兩句,描寫戰(zhàn)斗獲勝,大功告成時將軍意氣昂揚的神情?!疤煜率隆敝甘諒椭性?。這不僅是君王的事,也是人民共同關心的大事。末句一結,卻轉到在南宋統(tǒng)治集團的壓抑下,恢復祖國河山的壯志無從實現的悲憤。這一轉折,使上面所寫的愿望全部成為幻想,全部落空。這首詞題是“壯詞”,前面九句的確可稱得上是壯詞,但是最后一句使全首詞的感情起了變化,使全首詞成為悲壯的而不是雄壯的。前面九句是興高采烈、雄姿英發(fā)的。最后一句寫出了現實與理想的大矛盾,理想在現實生活中的幻滅。這是辛棄疾一生政治身世的悲憤,也同樣是陳亮的悲憤。 31、水龍吟 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上Я髂?,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盈盈翠袖,揾英雄淚。 【賞析】大意:楚地一片清秋,水光連接天邊,秋色無邊無際。我向遠山望去,山都皺著眉,仿佛在向我傾述著無限怨恨。面對著落日,我一個人獨立樓頭,聽著南飛鴻雁來來往往的聲音。我這位江南的游子啊,把吳鉤看了又看,將樓上的欄桿都拍了數遍,可又有誰能理解我心中的情意?不要說鱸魚膾得鮮美,西風吹,我卻不能像張季鷹那樣歸去。我更不愿像許汜那樣求田問舍,我羞于見人,怕被劉備那樣的英雄人物小看??上r光年年,大好年華在風雨中白白過去,就連樹木也是如此老去。想到這里,我不禁傷感不已,落下眼淚。好心的佳人用紅巾綠袖,為我擦掉英雄淚。這首詞借登臨周覽以抒發(fā)抑郁悲憤之情。詞的上片借景抒情,“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寫出了沒有人了解他雄心壯志的苦悶。詞的下片借典抒懷:他決不愿學晉代的張翰,為了貪戀家鄉(xiāng)鱸膾味美就想歸隱,更鄙視像三國時的許汜專為個人打算而不管國家大事。只可惜時光流逝,恢復中原已是無望,他的憂國心情也一天深似一天。詞中深刻地表達了他的這種悲憤情緒。下片連用三個典故,正反兩面見意,用張翰之典,既有故鄉(xiāng)難歸之慨嘆,也有不忍置國事不顧而隱居的責任感,這正是作者性格的兩個重要方面。許汜之典,對那些只知購田買房自私自利的官員表示極大的鄙夷之情。結尾六句抒發(fā)舉世皆濁我獨醒,世無知已之深慨,與上片“無人會、登臨意”遙相呼應,章法謹嚴。本詞寫盡英雄失路之感,如垓下悲歌,動人心魄。全詞借景抒情,意境悲壯而深曲,或比興,或用典,貼切靈活,豪氣濃情,沉郁淋漓。 32、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賞析】大意:薄霧濃云遮蔽了漫長的白晝,憂愁壓抑著我的心頭,終日里陰陰沉沉,我的心情愁苦煩悶。刻有獸形的銅爐,香料已漸漸燃盡。又是一年一度的重陽佳節(jié),到了夜半時分,紗窗玉枕,感覺到了一陣陣的輕涼侵身。黃昏后獨自一人在東籬下自斟自飲,輕淡的菊花香氣充滿衣襟。莫要說此情此景不令人凄然傷神,當秋風吹卷門簾的時候,突然發(fā)現屋里的人比外面的黃花菊更加消瘦。這首詞寫詞人在重陽佳節(jié)獨守空閨,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緒。上片由白天寫到夜晚,愁苦孤獨之情充滿其中。開頭兩句渲染寂寥無聊的環(huán)境氛圍,天氣陰沉,香已燃盡。詞人不再續(xù)香,襯托出心境之不佳?!凹压?jié)又重陽”點明時令,也暗示心緒不好的原因。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佳節(jié)時本應該夫妻團圓、共同飲酒賞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會“玉枕紗廚,夜半涼初透”的。這種涼,既是身體之涼,更是心里之凄涼。下片前兩句倒敘黃昏獨自飲酒賞菊的凄涼,扣住“重陽”。末三句設想奇妙,比喻精彩,以菊花之瘦比喻人之瘦,本來已很新穎,再用人比黃花還瘦的夸張筆法,更出人意表,成為千古絕唱。 33、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賞析】大意:驛站外的斷橋邊,寂寞地開放。已是黃昏時刻,她獨自愁思,更加還有風雨摧殘。她花開在百花之先,并非有意苦苦地爭奪春光,聽憑著群芳心生嫉妒。即使零落成泥,清香卻如故。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詞章。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節(jié)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質,抒發(fā)自己請纓無路、壯志難酬的苦悶和熾熱的愛國情感,其實也正是作者一生標格孤高,絕不與爭寵邀媚、阿諛奉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不渝的錚錚傲骨的真實寫照,故歷來為后人稱頌。上片寫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涼的驛亭外面,斷橋旁邊。驛亭是古代傳遞公文的人在行旅中途歇息的處所。加上黃昏時候的風風雨雨,這環(huán)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涼!寫梅花在風雨交加的寒冬黃昏中孤獨地開放著,這正是詩人不幸遭遇的形象化。下片寫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卻無意與它們爭春斗艷;即使凋零飄落,化為塵泥,依舊保持著清香。 34、憶王孫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賞析】大意:芳草萋萋,仿佛也憶念著在外的朋友。我憑倚在高樓,望著柳外的天空,黯自傷懷。杜鵑的叫聲悲悲切切,令人不忍再聽。天色臨近黃昏,無情的風雨吹得梨花滿地,我只好關上院門。本詞抒寫閨中女子春日盼歸的意緒。詞人并不刻畫具體事件和感情波瀾,只用主人公望中所見的一連串意象來表達濃郁的感傷意味:萋萋芳草、樓外柳色、杜鵑哀鳴、雨打梨花。尾句出現一種封閉的態(tài)勢,令人感到窒息而苦悶。全詞純取春日景物,采取映襯的手法,刻劃出思婦的閨怨之情,收到極佳的藝術效果。 |
|
來自: liubaoliang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