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珠說通俗一點就是強堿、硝雄蝕刻的工藝瑪瑙珠。天珠的材質是喜馬拉雅山區(qū)的九眼石頁巖,屬于沉積巖之一種,含有玉質及瑪瑙成分,紅色的磁波最強,是一種稀有寶石。為藏密七寶之一,史書記載九眼石天珠的內部結構具有天然宇宙強烈的磁場能量,經日本研究證實為三、四千年前,火星的隕石墜落于喜瑪拉雅山區(qū),使天珠原礦在強烈撞擊下產生十四種火星上的元素,尤以“鐿”元素磁場能特別強烈,造成天珠有不可思議的感應,亦符合藏胞認為天珠為“天降石”之說。天珠礦石硬度為莫氏7至8.5,屬半寶石,除南非鉆石硬度為莫氏10外,尚未發(fā)現(xiàn)其他任何礦石的磁場強得過天珠,這也就是唯獨西藏的瑪瑙才稱為天珠,這就是其他巴西、波斯、蘇聯(lián)、印尼、臺灣的瑪瑙並不能稱為天珠的原因。
天珠在西藏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并贊成這么深遠的文化影響,絕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西藏天珠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藏族普遍認為天珠具有極高的價值,這與和天珠有關的傳說和神話十分吻合。相傳天珠原屬于“天神”的寶物,因為出現(xiàn)了缺陷,被貶降到人間,后被藏族發(fā)現(xiàn),所以西藏人至今仍認為天珠是“天降之石”。
天珠種類很多。從珠型可分為:第一是長方型天珠,第二是橢圓形天珠,橢圓形天珠比較常見,市場認可度也高。從紋形上可分為:天眼珠、長壽珠、蓮花珠、虎皮珠、馬牙珠、條紋珠等,不同圖騰有不同寓意,天眼珠是珠中之王,而九眼天珠是珠中至尊。從收藏價格看,天眼珠與其它珠收藏價格相差巨大,至純老珠存世量同樣稀少。
天珠是藏族最貴重的護身符,有驅除晦氣、避邪消災、化解厄運之說。人們相信,誠心供養(yǎng)佩戴天珠可以消除業(yè)障、獲得福報、防止中風及免除被外道邪魔傷害,又可增強體力,增加財富等。在日本相傳某飛機失事后,只有一人幸免于難,這個人配帶天珠,于是日本、韓國、臺灣等地區(qū)求珠人巨增。
目前求珠者增,新珠、仿珠上市量巨增,至純老珠存世量稀少,這種現(xiàn)狀下鑒別西藏至純老天珠必須從八個方面細致觀察研究判斷,一個細節(jié)也不能疏忽,才能求得真珠。
(一)看天珠的材質。1、至純老天珠從礦物解放來觀察,是喜馬拉雅山區(qū)的九眼石頁巖,屬于沉積巖之一種,含有玉質及瑪瑙成分,紅色的磁波最強,是一種稀有寶石,這點很重要,后仿材料不一。2、九眼石頁巖和瑪瑙不同之處是石紋直細(似書頁狀),3、各類礦物質地的顏色,可分為原本固有的顏色稱為白色;混入色素離子引起的顏色稱為他色;產生裂紋引起的顏色,稱為假色,這是礦物學質地的三種色。天珠質地的顏色大致分為:乳白色、黑色、棕色、紅色及淡綠色五種,其中以乳白色的質地最佳,某些天珠研究者都把天珠線孔內是否為乳白色列入至純蠶桑珠的必備條件之一,是從質地上鑒別。
(二)看天珠的色澤,天珠一般呈黑白色、深棕色及乳白色四種相間的紋路,黑白分明的紋路也是許多人首選之一。(臺灣仿的新天珠為后者)
(三)看天珠的光澤。所謂洶涌是指表面反向光的強度而言,反射率大,洶涌就強。一般洶涌可分為:玻璃光澤、油脂光澤、蠟狀光澤及土狀光澤等。天珠表面由于年代久遠的自然風化而形成較不平滑、反射光有紊亂的現(xiàn)象,用肉眼觀察表面似涂一層油脂,這種光澤稱為油脂光澤。有些油脂光澤特別亮,則可稱為蠟狀光澤。有些天珠經過火烘,表面呈現(xiàn)灰白色,對光產生某種陷阱而暗淡無光,這種情形稱為土狀光澤。
(四)看天珠的透明度,透明度是指透光的能力,其實透光與不透光是相對的。一般鑒定透明的標準,是以兩毫米的厚度用適當?shù)墓庠赐敢暎馊客赋龇Q為透明,部分透過稱為半透明,不透過稱為不透明。選擇天珠以透明和半透明作為取舍標準,當然,不透明的珠子也有極品,以透明取舍天珠難免有遺珠之悔。
(五)看天珠的完整性。從外觀察整顆天珠的完整度,是最直接且效果好。由于老天珠年代久遠,想找一顆完善無暇的天珠頗為困難,因此天珠兩端呈現(xiàn)斜面丟眼色的磨損并不影響其完整度。一般而言,除傳世品外少部分的破損可能是供佛裝藏或磨粉配藥之用,應可接受。至于斷裂成半或嚴重破損的天珠,已失去作用不宜收藏。新仿天珠一般都完好無缺,其傾斜面都有“作殘”痕跡,要特別留心。
(六)看天珠的風化紋。所謂風化紋是指老化表面特征,最具代表年代長短的標志,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自然而不規(guī)則的風化紋路,有魚鱗紋有鳳爪紋還有大小深淺不一的坑狀紋,尤其在黑棕色紋路上觀察比較清楚明顯。
(七)看天珠的朱砂點。所謂朱砂點是一種紅色的斑點,從里到外自然生長在天珠的珠體上,但并不是每一顆天珠上都有朱砂點,也不表示有朱砂點的天珠就是好貨。它僅是供判斷新舊天珠的標志之一,就像舊玉中沁色中的“尸斑”(“尸古”)。這種紅色斑點可能是天珠與人體的磁場融合所成長出來的。因玉石本身就有滲透性,也可能身上抓傷、撓傷出血后,使之吸滲到天珠體里,逐漸形成“血斑”。
(八)看包漿。包漿不是天珠上的污垢,是酸、堿、分子與本體分沁物長期融合的一種附著物,它是洗、刮不掉的,就像舊瓷器、明清家具上的包漿一樣。這種包漿滑潤自然,任何作舊都不能做成這種自然形成的包漿,“自然成舊”與“人工作舊”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歲月的殘缺是一種美,人工的“做殘做舊”越看越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