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 忘 的父 愛
·依然
在以前的文字里,我對父親的描述不多。但在心中,對父親的記憶卻一直是那么親切那么深刻。父親去世的這十五年里,我始終沒有感覺他老人家已遠走,我時常能看到他的音容笑貌,甚至能感受到他的慈祥、嚴厲和認真。尤其是父親完成他83歲人生,平靜安詳?shù)亻]上眼睛的那一幕,已成我心靈深處最敏感的痛。然而,當七年之后,83歲的母親與父親天堂相聚,再一次讓我在孤寂中托舉思念,在沉思懷感中體會愛與責任對人生成長所起的重要作用。今追述與父親的記憶片段,算做對父親節(jié)的禮物,愿天堂的父母一切都好!
一、父親的善良和細心
父親公元1914年3月出生于西域東天山腳下一個叫“蘇吉”的村莊。父親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哥一姐,下有倆個弟弟。除了哥哥、姐姐一生在原籍務農(nóng)外,他和弟弟都有外出供職的經(jīng)歷?,F(xiàn)在六同胞已相繼去世,一輩接一輩的后代們,正承接祖訓發(fā)揚光大,繁衍發(fā)展,以告慰先輩之靈。
父親很小就失去了母親。繼母嚴慈的管教和疼愛,成就了他懂事且獨立倔強,不輕易低頭認輸?shù)男愿?。我爺爺為了讓他學會順從,在他還很小的時候就與私塾先生打好招呼收他讀書。父親記憶力很好,對小時候?qū)W過的《三字經(jīng)》《百家姓》及古詩詞等文章記憶深刻,直到古稀之年也尚能流利地背誦。十七歲那年,父親被盛世才的部隊抓了壯丁,從此離家吃了皇糧。因有過上私塾的經(jīng)歷,能識寫一點文字,父親到部隊不久就選去做了文職秘書,整天服侍長官左右,經(jīng)歷了近三十年舊社會的軍旅生涯。父親曾回憶說:當時在長官眼皮子底下做事,不僅要處處小心,還得勤快好學,不能偷懶。就這樣,父親被慢慢地逼出了“文化”,毛筆字的書寫技巧及文字的駕駛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新疆解放前夕,父親隨部隊起義投誠,后被安置到了當時部隊駐地的縣城做街道管理工作,直到人民公社時期,父母親又響應政府號召入社,成了真正的公社社員,在我三歲那年春天舉家遷回原籍務農(nóng)。從此,我們一家三口又重新與土地結(jié)緣,成了半道的莊稼人。
回到農(nóng)村,父親在不斷地實踐中學習著農(nóng)活的操作。白天,他要和村民一起完成生產(chǎn)隊安排的農(nóng)活,如犁地修渠、打埂子、平地、積肥等勞動強度較大的力活。閑暇時間,他會根據(jù)季節(jié)做一些能在家完成的零活,掙一點額外工分。如:秋收時節(jié)“打腰子”(用笈笈草的莖干做成的捆小麥的繩子),冬春時節(jié)搓草繩、捻毛線等。同時,父親還發(fā)揮他“文化人”的特長,熱心地為鄉(xiāng)親們服務。經(jīng)常有村民鄉(xiāng)親來家找父親寫信或念信,偶爾也有寫狀子或?qū)懫渌淖值摹K麄兿矚g父親那一手漂亮、工整、秀美的字跡,無論用鋼筆還是用毛筆,也無論對誰,父親從來都是熱情而用心。父親的為人更被鄉(xiāng)親們認同和敬佩,他們眼里,父親真誠幫助別人,想問題比他們自己還周到。父親做人很嚴謹,也很小心,別人不想說的事情他從不多問,也從不向外人傳播信件內(nèi)容,深受鄉(xiāng)親鄰里的尊敬和信任。
父親從軍近三十年,生活上養(yǎng)成了許多好習慣。他注意生活細節(jié),做事很有條理。平日里,父親的頭發(fā)總是梳理的適中、整齊,衣服總是穿著潔凈規(guī)整。天涼了,父親就喜歡穿上母親為他縫制的中山裝,無論是華達呢、卡幾棉布,還是的卡或燈芯絨的,他的衣服總顯干凈、平整。無論多忙,外出前都要對著鏡子或用手摸著把衣角拉平,把風紀扣系好,把褲角、鞋子上的塵土拍打干凈,讓自己很有精神、很利索地出門。父親原則性很強,按他的話說是要“干啥像啥”,“坐有坐姿,站有站相”,他總是挺直身板,給人展示的永遠是剛強、自信的軍人形象。
父親是一個非常細致耐心的人。他注意勤儉持家,從不隨手亂扔東西。平時,他喜歡把無用的東西當有用的收拾,并按用途分類存放備用,他常說“閑時收拾忙時用”。當你走進我家院子,你就會看到整齊有序擺放在墻角的農(nóng)具、劈柴、牛糞干等,牛棚土墻上的釘子掛滿了各種繩索等。母親常風趣地說父親是“破爛王”,父親也會笑著回敬母親“用時你就知道我多重要了”。的確,平時你什么東西找不到了,或在緊急情況下需要什么物件,只要給父親說,他肯定能幫你解決。父親是家里最稱職的保管員。
父親是一個做事認真、堅持原則,有時做事刻板且不善變通,為此也給自己帶來許多不便和難堪。父親的執(zhí)行意識很強,只要認定的事就一定要做,不管難度多大,都要盡力做到最好。所以,他愛憎分明,看不慣別人做事馬虎,更不能容忍別人欺騙他。因此父親做事的時效往往沒有準確率高。記得還在后期的七十年代末,全國興起“深挖洞、廣積糧”熱潮,家家挖地道、做石頭地雷。盡管我們一家三口齊上陣,但因父親要求高,精雕細刻,往往是質(zhì)量全生產(chǎn)隊屬于最好,可數(shù)量卻常常不能按時完成。
二、父親的嚴厲和認真
父親算是有文化的人,憑借他讀私塾、做文書的經(jīng)歷,他對知識重要性的認識很高。他知書達禮,秉性耿直,做人做事非常認真,考慮問題較有遠見。不管是什么年代,也不管是經(jīng)歷什么名目的政治運動,“學而優(yōu)則士”的思想在他心里根深蒂固。“人就應該有知識,懂事理,否則沒好日子過”這就是父親堅持的真理。
我是父母老來得的寶貝女兒,說起父親對我小時候家教的嚴厲,至今村里的鄉(xiāng)親們還記憶猶新。每次提起,他們都會列舉出一大堆例子,聲討我的父親。但是,時過境遷,在幾十年后的今天,他們對于父親的看法,卻早已不同從前?,F(xiàn)在,他們感嘆最多的應該是從現(xiàn)實中體會我父親的遠見卓識,他們對父親的崇敬和仰慕是真實的。
我生長在祖國大西北的窮山僻壤,常年側(cè)臥的天山是我堅強的支撐和靠山,而貧窮卻是寫在這靠山面部最丑陋的景致。我的家鄉(xiāng)很美麗,天山橫亙,高大雄偉。它既是天然圍墻,在保護著它的子民們祖祖輩輩休養(yǎng)生息的同時,也成了阻隔與外界交流商賈的天然屏障。因此,人們在一種封建、傳統(tǒng)的舊思維中徘徊。而父親的明智,不竟讓自己掌握了教育的主動權,也為我教育后代啟發(fā)了思維。
小時候,我倍受父親嚴厲家教的管束。父親對我的高標準嚴要求,體現(xiàn)在生活的點滴細節(jié)上。長者為師、師者必尊、見人必先微笑問好、屋內(nèi)來人必先起身招呼讓坐等等,都是父親給我立下的規(guī)矩。甚至還有,吃飯不能“吧噠”嘴、走路不能“托拉”腳、穿衣服要整齊干凈、不能和父母長輩頂嘴等等。雖然,我當時并不知道什么“禮儀規(guī)范”,但父親卻真真切切地要求我必須這樣做。
在學習上,父親對我更是嚴格,完全是私塾先生的作派。作業(yè)要認真,寫字要工整,每晚必須練十個字,雷打不動,直到他滿意點頭才能睡覺。閑暇時,必須拿個小木棍在地上練習寫字;造句時,一個詞語至少要造出三個完整句子等等......這種近似于折磨的教育方式,給我心靈打下的烙印是深刻的,對我成長所起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我曾經(jīng)因貪玩,作業(yè)潦草被父親用條尺打腫過手,也曾因沒有完成每晚練十個字的任務,而被父親罰練到凌晨......雖然,我在當時對父親既怕又恨,也在心里不止一次地罵過父親是“法西斯”、“臭軍閥”,不理解父親為什么對她如此苛刻,甚至懷疑過與父親是否有血緣關系等等。然而,隨著慢慢長大、懂事,最終不改對父親敬佩和熱愛。因為,父親在嚴格管教我的同時,他也在身體力行地為我做著榜樣。
記得當時,在村民眼里,幾乎對孩子教育問題重要性沒有足夠的認識。他們認為:孩子只要能生下,就能長大,只要男的會干農(nóng)活,女的會做家務,就不會餓肚子……他們不理解我的父母為什么在那樣拮據(jù)的生活條件下,還要堅持供我上學。有個別親戚,干脆直接對父親說:丫頭片子不上學,不讀書,照樣嫁人,只要會做家務,找個好婆家一輩子安穩(wěn)地過日子就行了……
而我的父母卻并不這樣狹隘地對待子女。父親說:人的命運是能改變的。這種改變沒有捷徑,只有學到真本事。父親對我的教育就是從點滴的浸透開始,要示我踏實。對于做人,父親的理念就是踏實。父親由于曾在舊部隊服役的經(jīng)歷,解放后幾乎經(jīng)歷了所有政治運動的洗禮。雖然,他也能夠理解是政治形勢所逼,對那種精神摧殘和人格污辱卻是很不能接受。但他明白抵抗是沒有用的,只有保持低調(diào)和沉默,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才能保護好自己。
童年的記憶最真實最深刻不容易抹去。小學一、二年級的一件事,讓我終生難忘。
我是五歲多上小學。小學的頭兩年是在生產(chǎn)隊上的混合班,三年級才合并到大隊的總校。混合班共有二十多個孩子,三個年級的同學在同一教室輪流聽講、輪渡作業(yè)。土坯壘起的課桌椅,五人一套課本,相互借用,很不方便。有一天,從不抽煙的父親卻從供銷社買回一卷白紙(當時的農(nóng)民都用白紙卷莫合煙抽),認真地裁開壓平,又用紙條撮成繩,把白紙裝訂成本,再用尺子和鉛筆在上面畫出田字格,把借來的課本做范本,用鋼筆一筆一劃抄出整個課本內(nèi)容。就這樣,一至二年級的四個學期中,我是全班唯一享有父親精心制作手抄課本的人,父親就是這樣想方設法支持我學習的。當別人都為相互借書為難的時候,我捧著父親親手制作的課本,心里的得意和自豪難以言表。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腦際,也正是父親的言傳身教激勵和引導,讓我漸漸地懂得珍惜和用功。
現(xiàn)在,我真的不認為父親一生倔強固執(zhí)、辦事認真不是優(yōu)點,也不認為父親對我一直以來的嚴厲是苛刻了,就連那些早已被鄉(xiāng)親認為是對孩子過分嚴格的教育方式,我也視作是我的父親應該具備的素質(zhì)。如:父親有時處事比較刻板,不會變通,遇事喜歡較真等等。諸如此類的性格習慣和處事方法,的確為父親的生活及交流帶來過許多不便,也得罪了一些人。為此,母親沒有少批評和開導他。然而,我越來越清醒地認為,只因有這樣一些性格特點,他才算是我真正的父親。尤其是父親對我固執(zhí)認真和堅持原則的態(tài)度,以及一些一般人認為不盡人情的方法和理念,讓我在感受生兒育女光榮使命的同時,也從父母身上體會和感受了愛與責任對于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所在,為我在為人母之后教育兒子成長,起了積極的引導和啟示作用。
是啊,我的父親多么明智、多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