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沖裁件的工藝性
1.沖裁件的形狀和圓角
①沖裁件的形狀設(shè)計應(yīng)盡可能簡單、對稱,使排樣時廢料最少。
②沖裁件各直線或曲線的連接處應(yīng)避免銳角,宜有適當?shù)膱A角,其數(shù)值見表1.2-1。只有在采用少廢料、無廢料或鑲拼模具結(jié)構(gòu)時,才允許有尖銳的清角。
表1.2-1 沖裁件圓角半徑的最小值 (mm)
注:t為材料厚度(mm)。
2.沖孔最小孔徑
沖孔時孔徑不宜過小。其數(shù)值見表1.2-2、表1.2-3。
表1.2-2 自由凸模沖孔的最小尺寸 (mm)
注:t為材料厚度(mm)。
表1.2-3 帶保護套凸模沖孔的最小尺寸 (mm)
注:t為材料厚度(mm)。
3.最小孔間距、孔邊距
沖裁件的孔與孔之間、孔與邊緣之間的距離(見圖1.2-1)不應(yīng)過小,其許可值見表1.2-4。
圖1.2-1 孔間距與孔邊距
表1.2-4 沖裁件最小孔間距與孔邊距 (mm)
注:t為材料厚度(mm)。
4.凸出懸臂和凹槽的最小寬度
沖裁件的凸出懸臂和凹槽寬度不宜過小,否則會降低模具壽命和工件質(zhì)量。其合理數(shù)值見表1.2-5。
表1.2-5 沖裁件凸出懸臂和凹槽的最小寬度b (mm)
(二)沖壓件的精度
1.沖裁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1)沖裁件的精度
表1.2-6、表1.2-7、表1.2-8提供的是沖裁件實用尺寸精度。精度要求較高的工件,需要考慮進行整修等精密沖裁。如果板材厚度增加,塌角的絕對值就增大,精度降低。表1.2-9為孔對外緣輪廓的尺寸公差。
表1.2-6 沖裁件外徑尺寸的標準公差 (mm)
表1.2-7 沖裁件內(nèi)徑尺寸的標準公差 (mm)
表1.2-8 孔間距離的標準公差 (mm)
表1.2-9 孔對外緣輪廓的尺寸公差 (mm)
(2)沖裁件的表面粗糙度
沖裁件的表面粗糙度數(shù)值一般在Ra12.5μm以下,具體數(shù)值可參考表1.2-10。沖裁件的斷面光亮帶寬度視被沖裁材料的厚度、力學性能及模具間隙和刃口鋒利程度而定,具體數(shù)值可參考表1.2-11。
表1.2-10 一般沖裁件剪斷面的近似表面粗糙度
表1.2-11 各種材料沖裁件剪斷面光亮帶占料厚的百分比
(三)沖裁件的排樣、搭邊和料寬
(1)排樣
排樣是指沖裁件在條料上的布置方法。排樣是否合理直接影響材料的經(jīng)濟利用率、模具的結(jié)構(gòu)與壽命、沖壓生產(chǎn)率、工件精度和生產(chǎn)操作是否方便與安全等。
①材料利用率 材料利用率通常是以一個送料步距內(nèi)零件的實際面積與所用毛坯面積的百分比來衡量。此外,還應(yīng)考慮料頭、料尾及裁料時邊料的消耗情況。
②排樣方法 條料沖裁時,所產(chǎn)生的廢料分工藝廢料和結(jié)構(gòu)廢料兩種(圖1.2-2)。
圖1.2-2 廢料種類
工件之間和工件與條料側(cè)邊之間存在的搭邊,定位需要切去的料邊與定位孔,以及料頭和料尾廢料均稱為工藝廢料。
由于工件結(jié)構(gòu)形狀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廢料,稱為結(jié)構(gòu)廢料。
排樣方法可分為三種:
有廢料排樣——沿工件全部外形沖裁,工件與工件之間、工件與條料側(cè)邊之間都存在搭邊廢料(圖1.2-3a)。
(a)有廢料排樣
(b)少廢料排樣
(c)無廢料排樣
圖1.2-3 排樣方法
少廢料排樣——沿工件的部分外形沖裁,只局部有搭邊與余料(圖1.2-3b)。
無廢料排樣——工件與工件之間,工件與條料側(cè)邊之間均無搭邊廢料(圖1.2-3c)。
有廢料、少廢料和無廢料排樣的形式,按工件的外形特征又可分為直排、斜排、直對排、斜對排、混合排、多行排及裁搭邊等(見表1.2-12)。在實際生產(chǎn)中,應(yīng)根據(jù)工件的實際外形,選用合理的排樣形式,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及工件質(zhì)量。
表1.2-12 排樣形式的分類
(2)搭邊
搭邊是指工件與工件之間及工件與條料側(cè)邊之間的余料。
搭邊的作用是補償送料誤差,保證沖出合格的工件;保持條料有一定的剛度,以利于送進。
搭邊的大小,對沖裁過程以及工件質(zhì)量有很大影響。搭邊過大,材料利用率低,同時還增加了卸料力。搭邊過小,會在沖裁過程中拉斷,致使工件上產(chǎn)生毛刺和影響送料工作。有時斷裂的搭邊還會拉入模具間隙中,損壞模具刃口,降低模具壽命。
搭邊的大小與下列因素有關(guān):
①材料的力學性能 硬材料強度和剛度大,搭邊可小些;軟材料或脆性材料,搭邊要大些;尤其非金屬材料搭邊更應(yīng)大些。
②工件的形狀與尺寸 尺寸大,有尖角的形狀復雜的工件,搭邊應(yīng)大些;工件之間鄰接處窄長時,搭邊也應(yīng)取大值。
③材料厚度 薄材料剛度差,易拉入凹模,搭邊應(yīng)大些;厚材料側(cè)壓力大,搭邊也應(yīng)大些。材料厚度在0.5mm~1mm時,搭邊值可最小。
④卸料板形式 裝有彈性卸料板的模具,較之剛性卸料板的模具可取較小的搭邊。
⑤送料及擋料方式 用手工送料,有側(cè)壓板導向時,搭邊可小些。
一般金屬材料在沖裁時的搭邊值,對于大零件,可查表1.2-13;對于中小零件,可查表1.2-14。
表1.2-13 沖裁金屬材料的搭邊值 (mm)
注:1.沖非金屬材料(皮革、紙板、石棉板等)時,搭邊值應(yīng)乘1.5~2。
2.有側(cè)刃的搭邊a′=0.75a。
表1.2-14 沖裁金屬材料的搭邊值 (mm)
注:1.直邊沖裁件(圖c、d),其長度L在50mm~100mm內(nèi),a取較小值;L在100mm~200mm內(nèi),a取中間值;L在200mm~300mm內(nèi),a取較大值。
2.正反面沖的條料,寬度B>50mm時,a取較大值。
3.對于硬紙板、硬橡皮、紙膠板等材料以及自動送料的沖裁件,應(yīng)按表列的數(shù)值乘以系數(shù)1.3。
4.t為沖裁件的料厚。
(3)料寬
確定條料寬度的原則是:最小條料寬度要保證沖裁時工件周邊有足夠的搭邊值;最大條料寬度應(yīng)保證條料能在導料板之間順利送進,并與導料板之間有一定間隙。
①有側(cè)壓裝置(圖1.2-4)
圖1.2-4 有側(cè)壓沖裁模
條料寬度:
導料板間距:
A=B+z=D+2a+Δ+z
②無側(cè)壓裝置(圖1.2-5)
圖1.2-5 無側(cè)壓沖裁模
條料寬度:
導料板間距:
A=B+z=D+2(a+Δ)+z
式中 B——條料寬度的基本尺寸(mm);
D——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工件最大尺寸(mm);
a——側(cè)搭邊值(mm),查表1.2-13或表1.2-14;
z——條料與導料板間的最小間隙(mm),查表1.2-15;
△——條料寬度的單向(負向)偏差(mm),查表1.2-16、表1.2-17。
表1.2-15 送料最小間隙z (mm)
表1.2-16 用斜刀剪板機條料寬度下偏差△ (mm)
表1.2-17 用滾剪機條料寬度下偏差△ (mm)
③有側(cè)刃(圖1.2-6)
圖1.2-6 有側(cè)刃的沖裁模
條料寬度:
= (a′=0.75a)
導料板間距:A=L+1.5a+nb+z
A′=L+1.5a+y
式中 L——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工件尺寸(mm);
n——側(cè)刃數(shù);
b——側(cè)刃裁切的條邊寬度(mm),見表1.2-18;
y——沖切后的條料寬度與導料板間的距離(mm),見表1.2-18。
表1.2-18 b、y值 (mm)
(四)沖裁模的凸、凹模間隙
凸、凹模間隙對沖裁件的斷面質(zhì)量、尺寸精度、模具壽命和沖裁力均有很大影響,設(shè)計模具時一定要選用一個合理的模具間隙。所謂合理的模具間隙就是能使上述幾個方面均接近或達到最佳狀態(tài)的模具間隙。在實際生產(chǎn)中,合理間隙通常是一個適當?shù)姆秶?。這個范圍的下限稱作最小合理間隙cmin,上限稱作最大合理間隙cmax。考慮到模具的磨損會使間隙增大,故設(shè)計與制造新模具時要采用最小合理間隙值。
確定沖裁模合理間隙的方法有:
(1)理論確定法
其依據(jù)是保證上、下裂紋重合,以獲得良好的剪切斷面。由圖1.2-7中三角形ABC求得單面間隙c:
圖1.2-7 沖裁時產(chǎn)生裂紋的瞬時狀態(tài)
式中 h0——凸模壓入深度(mm);
t——材料厚度(mm);
β——最大剪應(yīng)力方向與垂線間的夾角(°)。
其中,、β與材料性質(zhì)有關(guān)(表1.2-19)。
表1.2-19 與β值
(2)經(jīng)驗確定法
根據(jù)研究成果和生產(chǎn)經(jīng)驗總結(jié),并參考國外標準,于1986年制定的指導性文件《沖裁間隙》(JB/Z271-1986),依據(jù)“按質(zhì)論隙”的原則,按沖裁件斷面質(zhì)量、尺寸精度、模具壽命和沖裁力等幾項指標,將間隙分成三類,以適應(yīng)不同技術(shù)要求的沖裁件(表1.2-20)。
表1.2-20 沖裁間隙比值(單面間隙c=%t)
注:1.本表適用于厚度為10mm以下的金屬材料??紤]到料厚對間隙比值的影響,將料厚分成0.1mm~1.0mm;1.2mm~3.0mm;3.5mm~6.0mm;7.0mm~10.0mm四檔,當料厚為0.1mm~1.0mm時,各類間隙比值取下限值,并以此為基數(shù),隨著料厚的增加,再逐檔遞增(0.5%~1.0%)t(有色金屬和低碳鋼取小值,中碳鋼和高碳鋼取大值)。
2.凸、凹模的制造偏差和磨損均使間隙變大,故新模具應(yīng)取最小間隙值。
3.其他金屬材料的間隙比值可參照表中抗剪強度相近的材料選取。
4.非金屬材料:紅紙板、膠紙板、膠布板的間隙比值分二類:相當于表中Ⅰ類時,取(0.5%~2%)t;相當于Ⅱ類時,?。?2%~4%)t。紙、皮革、云母紙的間隙比值取(0.25%~0.75%)t。
在儀表、電器、精密機械等行業(yè),由于沖裁件精度要求高,可采用表1.2-21所列的較小間隙值;而汽車、農(nóng)機及日用品等行業(yè),由于沖裁件尺寸公差范圍較大,可采用表1.2-22所列的較大間隙值。
表1.2-21 沖裁模初始雙面間隙z(z=2c) (mm)
注:1.初始間隙的最小值相當于間隙的公稱數(shù)值。
2.初始間隙的最大值是考慮到凸模和凹模的制造公差所增加的數(shù)值。
3.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模具工作部分的磨損,間隙將有所增加,因而間隙的使用最大數(shù)值要超過表列數(shù)值。
4.c為單面間隙。
表1.2-22 沖裁模初始雙面間隙z(z=2c) (mm)
注:1.沖裁皮革、石棉和紙板時,間隙取08鋼的25%。
2.c為單面間隙。
(五)沖裁模凸、凹模工作尺寸的計算
其計算方法根據(jù)模具加工方式的不同,分為兩類:
(1)凸模與凹模分開加工
采用這種方法,要分別計算和標注凸模與凹模刃口的尺寸和公差,其計算公式如表1.2-23。落料、沖孔時刃口各尺寸關(guān)聯(lián)如圖1.2-8。
表1.2-23 凸、凹模分開加工時刃口尺寸和公差的計算公式
圖1.2-8 刃口部分各尺寸關(guān)聯(lián)
圖中δm表示允許磨損量
表中 Dp、Dd——分別為落料凸模與凹模的刃口尺寸(mm);
dp、dd——分別為沖孔凸模與凹模的刃口尺寸(mm);
D、d——分別為落料件的最大極限尺寸和沖孔件的最小極限尺寸(mm);
δp、δd——分別為凸模與凹模的制造偏差(mm),見表1.2-24和表1.2-25;
表1.2-24 規(guī)則形狀(圓形、方形)沖裁凸模、凹模的制造偏差
注:1.當|δp|+|δd|>2(cmax-cmin)時,只在凸?;虬寄R粋€零件圖上標注公差,而另一件則注明配作間隙。
2.本表適用于汽車拖拉機行業(yè)。
表1.2-25 圓形凸模、凹模的制造偏差 (mm)
注:1.當|δp|+|δd|>2(cmax-cmin)時,只在凸?;虬寄R粋€零件圖上標注公差,而另一件則注明配作間隙。
2.本表適用于電器儀表行業(yè)。
Δ——工件的公差(mm);
cmin——最小合理單面間隙(mm);
x——磨損系數(shù),其值見表1.2-26。
表1.2-26 磨損系數(shù)x
為了保證新模具的間隙小于最大合理單面間隙(cmax),凸模和凹模的制造公差須滿足:
|δp|+|δd|≤2(cmax-cmin)
(2)凸模與凹模配合加工
這種方法適用于沖制復雜零件或單件生產(chǎn)模具的加工制造。采用這種方法時,在基準件上標注尺寸和公差,另一件只需標注基本尺寸,并注明“凸模尺寸按凹模實際尺寸配制,保證單面間隙××”(落料時);或“凹模尺寸按凸模實際尺寸配制,保證單面間隙××”(沖孔時)。
圖1.2-9為落料件和凹模尺寸,落料件按凹模磨損后尺寸變大(圖中A類尺寸)、變小(圖中B類尺寸)、不變(圖中C類尺寸)分為三種。
落料件
凹模
圖1.2-9 落料件和凹模尺寸
圖1.2-10為沖孔件和凸模尺寸,沖孔件按凸模磨損后尺寸變大(圖中A類尺寸)、變小(圖中B類尺寸)、不變(圖中C類尺寸)分為三種。
沖孔件
凸模
圖1.2-10 沖孔件和凸模尺寸
采用凸、凹模配合加工時其刃口尺寸和公差的計算公式見表1.2-27。
表1.2-27 凸、凹模配合加工時刃口尺寸和公差的計算公式
注:表中 Ap、Bp、Cp——凸模刃口尺寸(mm);
Ad、Bd、Cd——凹模刃口尺寸(mm);
A、B、C——工件基本尺寸(mm);
△——工件公差(mm);
Δ′——工件的偏差,當為對稱偏差時;
δp、δd——凸模與凹模制造公差(mm);
當標注形式為+δp、-δp(或+δd、-δd)時,;
當標注形式為±δp(或±δd)時,。
x——磨損系數(shù),其值見表1.2-26。
(六)沖裁時的壓力計算
(1)沖裁力
F沖=L·t·τk
式中 F沖——沖裁力(N);
L——沖裁件周長(mm);
t——材料厚度(mm);
τk——材料剪切強度(MPa)。
考慮其他因素影響,實際沖裁力還須增加30%,即:
F沖=1.3L·t·τk≈L·t·σb
式中 σb——材料抗拉強度(MPa)。
(2)卸料力、推件力和頂件力
卸料力
F卸=K卸·F沖
推件力
F推=n·K推·F沖
頂件力
F頂=K頂·F沖
式中 F沖——沖裁力(N);
n——同時卡在凹模中的工件(或廢料)數(shù)目(h為凹模腔口高度(mm));
t——材料厚度(mm);
K卸、K推、K頂——分別為卸料力、推件力、頂件力系數(shù),其值見表1.2-28。
表1.2-28 卸料力、推件力和頂件力系數(shù)
注:卸料力系數(shù)K卸在沖多孔、大搭邊和輪廓復雜時取上限值。
(3)沖壓力(總沖裁力)
①采用剛性卸料板的模具的總沖裁力:
F總=F沖+F推
②采用剛性頂件、彈性卸料的倒裝式模具的總沖裁力:
F總=F沖+F卸
③采用彈性卸料板的模具的總沖裁力:
F總=F沖+F推+F卸
④采用彈性頂件和彈性卸料裝置的模具的總沖裁力:
F總=F沖+F頂+F卸
(七)沖裁模壓力中心的確定
1.形狀簡單的沖裁件(如圖1.2-11)
圖1.2-11 形狀簡單的沖裁件的壓力中心x0
圖(a)為任一直線段:
x0=0.5a
圖(b)為任意角α的折線:
圖(c)為一不封閉矩形:
圖(d)為一半徑為r、夾角為2α的弧:
圖(e)為任意三角形,壓力中心為三中線的交點。
圖(f)為一半徑為r,夾角為2α的扇形:
圖(g)為任意圓形,壓力中心為圓心。
圖(h)為任意封閉矩形,壓力中心為兩對角線交點。
圖(i)為任意梯形,壓力中心可直接由圖示作圖法求得。
2.形狀復雜的沖裁件(如圖1.2-12)
圖1.2-12 形狀復雜的沖裁件壓力中心的確定
可根據(jù)平行力系“合力對某軸之力矩等于各分力對同軸的力矩之和”的力學原理求得:
式中 x0、y0——沖壓件壓力中心坐標;
xi、yi——沖壓件各周邊壓力中心坐標;
si——沖壓件各周邊邊長。
3.多凸模沖?;蚨喙ば蜻B續(xù)模
設(shè)各凸模的周邊長度為s1,s2,…,sn,各凸模壓力中心的坐標為x1,x2,…,xn和y1,y2,…,yn,則各凸模的合力作用點,即壓力中心的坐標x0和y0按下式計算:
(八)模具的閉合高度(見圖1.2-13)
圖1.2-13 模具的閉合高度與壓力機的裝模高度
模具的閉合高度h模具應(yīng)介于壓力機的最大裝模高度hmax與最小裝模高度hmin之間,其關(guān)系如下:
hmin+10mm≤h模具≤hmax-5mm
如無特殊情況,h模具應(yīng)取上限值,最好取在:(M為連桿的調(diào)節(jié)量,M=hmax-h(huán)min)。這是為了避免連桿調(diào)節(jié)過長,調(diào)節(jié)螺紋的接觸面積過小而容易壓壞。如果h模具太小,可在壓力機工作臺上加墊板。
(九)沖裁模設(shè)計要點
〈一〉凸模設(shè)計
1.凸模型式
(1)沖小圓孔凸模
為增加凸模的強度與剛度,凸模做成臺階式(圖1.2-14)。其中圖(a)適用于d=1mm~8mm,圖(b)適用于d=1mm~15mm。
圖1.2-14 標準圓凸模(之一)
(2)沖中型圓孔的凸模
如圖1.2-15,適用于d=8mm~30mm。
圖1.2-15 標準圓凸模(之二)
以上三種凸模都有標準尺寸,設(shè)計時可參考有關(guān)資料。
(3)沖大孔或落料用凸模
如圖1.2-16,用窩座定位,再用3個~4個螺釘緊固。
圖1.2-16 圓凸模
(4)在厚板料上沖小孔用凸模
如圖1.2-17,將細長的凸模裝在護套里,再將護套固定在凸模固定板上。
圖1.2-17 護套式凸模
2.凸模長度
凸模長度一般根據(jù)結(jié)構(gòu)上的需要而確定。如圖1.2-18為典型結(jié)構(gòu),其凸模長度L用下列公式計算:
圖1.2-18 凸模長度的確定
L=h1+h2+h3+h
式中 h——附加高度,包括凸模磨修量、凸模進入凹模的深度、凸模固定板與卸料板間的安全距離等。一般取h=15mm~20mm。
3.凸模強度校核
(1)壓應(yīng)力校核
對圓形凸模:
對其他各種斷面的凸模:
式中 dmin——凸模最小直徑(mm);
t——料厚(mm);
τ——抗剪強度(MPa);
F——沖裁力(N);
Amin——凸模最小截面積(mm2);
[σ壓]——凸模材料的許用壓應(yīng)力(MPa),碳素工具鋼淬火后的許用應(yīng)力一般為淬火前的1.5倍~3倍。
(2)彎曲應(yīng)力校核
①無導向裝置的凸模(圖1.2-19a)
(a)無導向
(b)有導向
圖1.2-19 凸模強度校核
對圓形凸模:
對其他各種斷面的凸模:
②有導向裝置的凸模(圖1.2-19b)
對圓形凸模:
對其他各種斷面的凸模:
式中 Lmax——允許的凸模最大自由長度(mm);
d——凸模的最小直徑(mm);
F——沖裁力(N);
J——凸模最小橫斷面的軸慣矩(mm4)。
4.凸模墊板承壓計算
圓形凸模承壓面的壓應(yīng)力σ壓:
式中 F——沖裁力(N);
A——承壓面積(mm2);
D——凸模承壓面的直徑(mm);
[σ壓]——許用壓應(yīng)力(MPa)(見表1.2-29)。
表1.2-29 模板材料的許用壓應(yīng)力 (MPa)
〈二〉凹模設(shè)計
1.凹??卓谛褪郊爸饕獏?shù)(見表1.2-30)
表1.2-30 凹模孔口型式及參數(shù)
2.凹模外形尺寸
(1)查表確定凹模外形尺寸(見表1.2-31)
表1.2-31 凹模高度h和壁厚c (mm)
(2)按經(jīng)驗公式計算
凹模高度:
h=k·b (h≥15mm)
式中 k——系數(shù),其值見表1.2-32;
b——最大孔口尺寸(mm)。
表1.2-32 系數(shù)k的數(shù)值
凹模壁厚:
c=(1.5~2)h (c≥30mm~40mm)。
3.凹模的刃口與邊緣、刃口與刃口之間的距離(見表1.2-33)
表1.2-33 凹模刃口與邊緣、刃口與刃口之間的距離
注:1.a(chǎn)的偏差可為±5。
2.b的選擇可視凹模刃口復雜情況而定,一般不小于5mm,圓的可適當減少些,復雜的應(yīng)取大些。
3.決定外緣尺寸時,應(yīng)盡量選用標準的凹模坯料。
4.凸凹模的最小壁厚
復合模用凸凹模的最小壁厚,可參考表1.2-34;對儀表行業(yè)的小型薄板零件,可參考表1.2-35。
表1.2-34 凸凹模的最小壁厚a(之一) (mm)
表1.2-35 凸凹模的最小壁厚a(之二) (mm)
5.凹模上螺釘孔、圓柱銷孔間的最小距離
參考表1.2-36。
表1.2-36 螺孔、銷孔的最小距離 (mm)
6.凹模強度校核
見表1.2-37。
表1.2-37 凹模強度計算公式
注:表中 F——沖裁力(N);
〔σ彎〕——許用彎曲應(yīng)力(MPa)(淬火鋼為未淬火鋼的1.5倍~3倍);
h最小——凹模最小厚度(mm)。
〈三〉卸料及頂件裝置
1.卸料及頂件裝置的型式
見表1.2-38。
表1.2-38 卸料及頂件裝置型式
2.卸料板(頂件器)與凸模之間的間隙
見表1.2-39、表1.2-40。
表1.2-39 彈壓卸料板與凸模之間的間隙c (mm)
注:1.當用彈壓卸料板作凸模導向時,凸模與卸料板孔配合按H7/h6配合。
2.對于連續(xù)模中特別小的沖孔凸模與卸料板孔的單面間隙值比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適當加大。
表1.2-40 固定卸料板與凸模間的間隙值 (mm)
注:1.c1最小值不小于0.05mm。
2.在無導柱的沖模中,用卸料板的孔來做凸模導向時,凸模與卸料板孔的配合應(yīng)按H7/h6配合。
3.當t≥1mm時,應(yīng)采用側(cè)壓板。
〈四〉定位裝置
1.擋料銷
擋料銷的作用是保證條料有準確的送料進距。其結(jié)構(gòu)及應(yīng)用見表1.2-41。
表1.2-41 擋料銷的型式及應(yīng)用
2.定位板或定位銷
定位板或定位銷一般用于對單個毛坯的定位,這種定位可以分為外形定位(圖1.2-20)和內(nèi)孔定位(圖1.2-21)兩種方式。
(a)定位板
(b)定位銷
圖1.2-20 利用外形定位的定位板(銷)
圖1.2-21 利用內(nèi)孔定位的定位板
3.導正銷
導正銷多用于連續(xù)模中,裝在第二工位以后的凸模上。沖裁時先插進已沖好的孔中,以保證內(nèi)孔與外形相對位置的精度,消除由于送料而引起的誤差。其型式及應(yīng)用如表1.2-42。
表1.2-42 導正銷的型式及用途
導正銷的直徑按基孔制IT9級精度間隙配合(h9),但考慮到?jīng)_孔后孔的彈性收縮,因此導正銷直徑比沖孔凸模直徑應(yīng)小些。具體計算為:
D1=d-2a
式中 D1——導正銷直徑的基本尺寸(mm);
d——沖孔凸模直徑(mm);
2a——導正銷與孔徑兩邊的間隙,其值見表1.2-43。導正銷圓柱高度h,見表1.2-44。
表1.2-43 2a數(shù)值 (mm)
表1.2-44 導正銷圓柱高度h (mm)
4.定距側(cè)刃
側(cè)刃是用來切去條料兩側(cè)少量材料而達到擋料和確定送料步距的目的。其種類如圖1.2-22。
(a)長方形的定距側(cè)刃
(b)成型的定距側(cè)刃
(c)尖角的定距側(cè)刃
圖1.2-22 定距側(cè)刃
5.側(cè)壓
側(cè)壓型式如圖1.2-23,采用側(cè)壓型式時應(yīng)注意:
(a)簧片壓塊式
(b)彈簧壓塊式
(c)側(cè)壓板式
圖1.2-23 側(cè)壓型式
①在條料厚度<0.3mm時,不能采用側(cè)壓。
②當用滾軸自動送料時,不采用側(cè)壓,因側(cè)壁摩擦會阻礙送料。
〈五〉排除工件或廢料的漏料孔和排出槽
如沖床工作臺上有漏料孔,則在模具下模板上也要設(shè)計一個漏料孔(如圖1.2-24),以便排料。若沖床工作臺上無漏料孔,則應(yīng)在沖模下模板下面設(shè)計一條貫通的排出槽(如圖1.2-25)。
圖1.2-24 漏料孔
d2=d1+(0.5~2)mm
圖1.2-25 排出槽
h=(8~10)t,但不小于20mm,
b=d2+(2~5)mm,但不小于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