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榮脈學筆記1:脈診史略(一) 脈診的歷史源遠流長,她隨著中醫(yī)學的形成而逐漸出現,又隨著中醫(yī)學的發(fā)展而逐步發(fā)展.經歷了起源、成長、成熟定型、發(fā)展諸階段.成為中醫(yī)學極其重要的診法之一,在中醫(yī)辨證論治體系中起重要作用,縱觀歷代名醫(yī)不是無一脈診高手.因之被認為是中醫(yī)學極其鮮明的最具特色的標幟,其臨床重要性和學術價值無庸置疑. 一.脈診起源 脈診之雛形是源于經絡和經絡檢查,出自醫(yī)經家.是古代廣大勞動人民和醫(yī)家長期與疾病作斗爭逐步摸索出的一種診察方法.早期的脈學資料散見于《史記.扁鵲傳》,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脈法》、《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脈死候》及《內經》等.從中可以看出一些脈診起源的脈絡. 二.以《內經》成書為代表的脈診成長階段 古法經絡檢查方法多種多樣,后世中醫(yī)檢查中的望魚際、察指甲、看舌下脈絡、觀小兒食指絡脈與耳背絡脈以及腧穴診法、尺膚按診法等等均屬古法經絡檢查的傳承. 古法經絡檢查是對絡脈和體表較表淺的經脈循行及其穴位進行色診、脈診的檢查.故有"能合舌脈,可以萬全"之論. 《內經》時期古脈法(脈法的診察技法)有氣口、喉手以及遍診法的十二經診法和三部九候診法.《內經》書中出現了脈診專論.其診脈用一指而不是如同后世的用三指,并沿襲經絡檢查傳統(tǒng)之"彈法"、"循法"以及各部脈的比較法等等.《內經》記載了30多種脈象和主?。从沉恕秲冉洝窌r期經絡檢查技法靈活多樣;脈名脈形記載繁多;脈法資料豐富.因此,可以認為《內經》時期是脈學的成長階段.以《內經》成書為代表. 另外,還有《難經》的脈診法和仲景脈法. 三.以《脈經》成書為標志的脈診定形階段 《脈經》是第一部脈學專書,其后至今近2000年脈學著作雖多,但基本上仍不出《脈經》范圍.為古脈法之嬗遞,后世脈法的開端.使脈診成為中醫(yī)學的獨立學科. 《脈經》完成了獨取寸口脈診法;確定了寸口三關的劃分及分主臟腑.使獨取寸口法在分部主病方面形成了一套系統(tǒng)完整的內容;明確了24種單脈并規(guī)范了脈名與脈形;提出了相類脈及其鑒別;系統(tǒng)總結了各種脈象的臨床意. 四,進展緩慢的后世脈法時期 自《脈經》以后,脈學成就沒有大的突破,發(fā)明不多.脈學主要是向通俗化\圖解化\簡約化發(fā)展. 1.通俗易記的脈訣廣泛傳播:如六朝高陽生《王叔和脈訣》;南宋崔嘉彥《崔氏脈訣》. 2.插圖脈書的興起:《脈經》的脈圖已佚,為使后學者易于理解脈象的指下形狀,出現了插圖脈書.如宋許叔微《仲景36種脈法圖》;宋施發(fā)在《察病指南》中最早運用脈象示意圖. 3.執(zhí)簡馭繁的脈著增多:較有名的數李時珍的《瀕湖脈學》...... 五.近代脈學與展望 近代隨著中西醫(yī)匯通的興起,有些醫(yī)家作了用現代醫(yī)學的理論觀點闡發(fā)脈理的嘗試,但如同用脈象描記儀進行脈圖研究一樣,結果均不理想! 中醫(yī)臨床對脈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chuàng)立了脈診學,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限制,脈診一直依靠指感、中醫(yī)理論和臨床經驗.故有"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心中了了,指下難明"之論!導致脈學非易,更遑論脈學的突破發(fā)展了! 中醫(yī)著作和中醫(yī)醫(yī)師本身對脈學所釋并不實際,語涉玄虛令人有莫測高深之惑,最為言脈者所忌!
李小榮脈學筆記2:脈診史略(二) 一.夏商春秋時代 1.最早的專著: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脈法》、《陰陽脈死候》、《足臂十一脈灸經》為論述據脈診病和經絡診法的專著。 2..春秋戰(zhàn)國時代:扁鵲本名秦越人(約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運用"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診虢太子的"尸厥"證;診齊桓公由表及里的病傳過程;診越成侯的血脈?。C明了他具有高超的診法技藝.故后人認為扁鵲是脈診的始祖,謂:“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 二。先秦兩漢時期 1.《內經》各種診法中的按脈診法是論述最為詳備精深的。論病脈種類達71種單脈及329種兼脈。 2. 西漢淳于意的25例診籍皆以診脈為主。 3.東漢末年華佗《中藏經》有論脈專篇. 4.張仲景《傷寒論》398條中關于脈診的原文有146條,“辨脈法”34條和“平脈法”42條兩篇專論?!督饏T要略》中有脈象記載138條。每篇又均以“辨某某病脈證病治”為篇名。仲景脈法以四診合參進行憑脈辨證,因證選方。廣泛用于辨別證候、闡發(fā)病機、指導治療、判斷預后。。。。。。 三。兩晉隋唐時期 1.西晉王叔和的《脈經》:集漢以前脈學研究之大成,共10卷98篇,定寸口脈診法和24種脈象。 2.唐王超《仙人水鏡圖訣》從《靈樞。經脈》診魚際絡脈發(fā)展出診小兒指紋。 四。兩宋金元時期 1.南宋施發(fā)《察病指南》繪制脈圖33幅,是世界上最早把圖示引入脈學研究者。 2.南宋崔嘉彥《崔氏脈訣》對后世頗具影響。 3.金元時代傾心于脈診者眾,有較大影響的有: (1).戴起宗《脈訣刊誤集解》針對六朝高陽生《脈訣》一書以《內經》、《難經》之理,刊其謬誤。 (2).元危亦林《世醫(yī)得效方》結合《內經》中有關死脈的內容命名并論述了十怪脈,使危重病癥的脈診規(guī)范化。 (3).金元四大家之李杲運用《內經》的“人迎寸口二部診脈法”辨內傷外感病癥。他認為:人迎脈大于氣口,其見于左手為外傷;外感寒邪,則左寸人迎脈浮緊,按之洪大緊急;外感風邪,則人迎脈緩而大于氣口一倍或兩倍.氣口脈大于人迎,其見于右手為內傷;內傷飲食,則右寸氣口脈大于人迎一倍;勞役過甚,則心脈變見于氣口,氣口脈急大而澀數,時一代. (4).朱丹溪著《脈訣指掌病式圖說》以形象、圖解的形式易讀易記,便于區(qū)分辨認。 五.明清時期 臨床脈學發(fā)展日趨成熟,已成為獨具特色中醫(yī)診病方法. (1).明張景岳<<景岳全書.脈神章>> 南北.朝脈診詳述內難、仲景及諸家脈義,對脈神、正脈十六部、脈之常變等論述極為詳細.研究脈理精深,擇諸家珍要精髓,以測病情. (2).李時珍的《瀕湖脈學》擷取諸家脈學之精華,分析27脈,把其中的同類異脈的特點\鑒別點和各種脈象所主病癥編為歌訣,誦習極為方便. (3).清李延昰<<脈訣匯辨>>匯集古今名家脈論,參與家學(其叔李士材<<診家正眼>>),以脈參證,據脈論證.體現了脈診的靈活性和實用性. (4).清賀升平<<脈要圖注詳解>>博采眾說,附圖示文,內容豐富. (5).清周延霆<<三指禪>>及沈金螯<<沈氏尊生書.脈象統(tǒng)論>>:前書脈癥相參,聯系病因病機辨析其理,切合實用;后書論述脈理較前人更為詳明,精深可取. (6).周學海<<周氏醫(yī)學叢書脈學四種>>綱目清晰甚為切要. 六.民國時期 較大影響的脈學著作有:中西匯通倡導者吳瑞莆的<<中西脈學講義>>;惲鐵樵的<<脈學發(fā)揮>>;楊則民的論脈診;丁甘仁的<<脈學輯要>>;張山雷的<<脈學正義>>等. 七.其他 50年代起有人采用杠桿脈搏描記器記錄脈圖,經過測錄脈象儀器的完善,從而為建立脈象圖譜創(chuàng)造了條件.
李小榮脈學筆記3: 脈診的原理與意義 一.脈動形成的機理: 二.脈象形成的原理: 三.寸口脈三關的劃分及分主臟腑: 至于各位醫(yī)家因在實際運用中體驗的差異而呈現出的有關六腑三焦的劃分大小腸是在尺脈還是寸脈爭論是可以理解的. 四.影響脈象的因素: 我國南北氣溫、寒暑燥濕差異較大,不同地區(qū)在脈象與氣候相應原則下,除了疾病以外自然界的陰陽盛衰、四季氣候的變化、所處地理環(huán)境等舉凡影響人體氣血盛衰、陰陽變化的因素均可影響脈動. (一)疾病因素: 任何疾病引起機體陰陽盛衰、氣血紊亂、臟腑經絡發(fā)生病理變化均能反映于血脈從而脈動則相應表現出太過不及狀態(tài)而異乎正常.可以作為了解疾病的病位、性質、邪正盛衰、病情輕重及其預后的客觀依據之一.其變化大致如下: 一.邪盛: 陽邪1.陽邪傷人(風,火,暑,熱) 陰邪1.陰邪傷人(寒濕外邪) 二.正虛: (二)非疾病因素: 五.脈診的意義: 李小榮脈學筆記4: 古代脈法之<<內經>>脈法 <<內經>>脈法與扁鵲、倉公之學從性質將都屬于醫(yī)經家言,從時代上講約相一致,從內容上講亦是相通的。但<<內經>>脈法與扁鵲脈法、《難經》脈法的精神、方法又不盡相同,所以說<<內經>>脈法不是醫(yī)經派脈法的全部。 一.<<內經>>脈法是以陰陽學說為認識方法。 1.候氣診察經脈: 診脈動就是候氣;診脈候氣的變化以診邪正虛實的情況。診各經之氣,是診它們各自的可以觸摸到的動脈的跳動。但由于它們的大小、力度、隱顯以及診察上的方便與否,就在后來診脈位置簡化而摒棄不用。 2.察色診絡脈: 是通過視其顏色性質而體現的,絡的范圍包括大小不同的絡脈,青筋、青脈即靜脈血管也在診視之列。診手魚際之絡是診絡法中的一個重點和代表。 3.診皮法: <<內經>>的診皮之法一部分就是診絡。其他關于皮膚的豐腴、瘦薄、平滑、粗糙、潤枯與腠理開闔、疏密;毫毛的性質、變化等等是診皮的主要內容。雖然不是脈法,但與血脈的情況有密切關系。 四.色脈的關系問題: <<內經>>時代經絡檢查分為脈診和色診。能合色脈可以萬全提示以經絡的全面檢查作為診病方法是醫(yī)經派的一個特點。也說明<<內經>>時期色脈診的關系密切。 1. <<內經>>出現了脈診專論: 《素問》有“脈要精微論”、“平人氣象論”、“玉機真臟論”“三部九候論”等;《靈樞》有“論疾診尺篇”。。。。。。 2. <<內經>>色診專論仍需結合脈診說明問題。 3.色脈與皮診等尚有若干聯系。 五.<<內經>>脈法的診脈技法 1. 診脈用一指而不是用三指診脈:寸口脈不分三關,<<內經>>時代沒有寸口三關診法。 2. 經絡的檢查采用捫、循、切、推、按、彈、抓等手法,通過一系列的具有動態(tài)性質的手法來了解脈的虛實,尤其是彈而怒之是給血管以刺激來觀察其反應,現在已失傳了。。。。。。循的方法主要是診尺的,實際是皮診的方法,有時亦用于診動脈。推法被保留并發(fā)展為后世的“舉按推尋”手法。 六.<<內經>>脈法的診脈部位與方案 1.十二經診法:又稱臟腑經脈診脈法。即各取十二經脈中一處較為浮露便于診察的具有代表意義的動脈,以候氣診察經脈。具體部位為:太淵、陽溪、沖陽、陰郗、天窗、委中、太溪、勞宮、和髎、懸鐘、太沖。 2.三部九候診法:頭、手、足三部,每部又各分天地人合而為九。 上部天:太陽穴;地巨髎穴;人耳門穴。 中部天:寸口脈;地合谷穴;人神門。 下部天:五里穴或太沖穴;地太溪穴;人萁門穴或沖陽穴。 十二經診法與三部九候診法屬于<<內經>>脈法的遍診法。 3.人迎寸口診法:取結喉旁陽明經之人迎脈與太陰經之氣口脈兩部位的診察方法以及兩脈對比。人迎代表陽經,氣口脈代表陰經。 4.尺寸診法:即診寸口脈與察尺膚相結合的診察方法。診寸口是診脈動;尺部是尺膚的皮診。 5.寸口脈診法:《靈樞。經脈篇》“雷公曰:何以知經脈之與絡脈異也?皇帝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素問。五臟別論》“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養(yǎng)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以胃,變見于氣口。”以后《難經》在此基礎上加以發(fā)展完善而后世得以運用寸口脈診法。 6..其他部位經絡的檢查:有尺診、色脈尺診、色脈診等等。 七.<<內經>>脈法的脈象 脈象包括脈名和脈形,<<內經>>所涉及的脈名和脈形甚多,有的是較明確的脈名,有的只不過是一句或一段形容脈形的文字,亦有因年代久遠有其名而含義概念不可得解者,一脈多名或數脈一名或諸脈部分概念含義交叉重疊以及一脈而有不同含義說解等等都有之。 1.典型的脈名:有浮、沉、大、小、滑、澀、細、疾、遲、代、鉤、盛、躁、喘、數、弦、濡、軟、弱、輕、虛、長、實、強、微、衰、急、散、毛、堅、營、石、搏、靜、緊、結、動、短、緩、絕、橫、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勁、洪、滿等。 2.非典型的脈名:往往是對脈象的一些形容和說明等,這在季節(jié)脈和真臟脈里最多。如:“端直以長”,“來盛去衰”,“如鳥之喙”,“如循刀刃”等等。 3.不易索解的脈:如“脈見如火薪然”。 八.<<內經>>脈象的主病主證 1.季節(jié)脈:是結合季節(jié)、五臟而論述的,有常有病有死,以胃氣的多少有無為據。 2. 真臟脈、死脈:類似.季節(jié)脈中的主死脈,以胃氣的有無為據。反映了<<內經>>脈法重視脈象決死生。 3.主病脈:<<內經>>論主病之脈多以舉例的形式來表達。既不是以每種脈象為主的敘述病癥,也不是以每種病的形式來論述脈。脈象主病在<<內經>>時代還沒有得到系統(tǒng)的歸納成規(guī)律。 4.重視脈象的對比:這與采用遍診法有關。李杲就是運用《內經》的“人迎寸口二部對比診脈法”的脈理而發(fā)展為左右寸口對比辨內傷外感病癥。他認為:人迎脈大于氣口,其見于左手為外傷;外感寒邪,則左寸人迎脈浮緊,按之洪大緊急;外感風邪,則人迎脈緩而大于氣口一倍或兩倍.氣口脈大于人迎,其見于右手為內傷;內傷飲食,則右寸氣口脈大于人迎一倍;勞役過甚,則心脈變見于氣口,氣口脈急大而澀數,時一代.后世許多醫(yī)家宗而師之。 5. 重視脈象的變化程度:如季節(jié)脈、真臟脈都有因變化程度而決定其性質問題。描述脈象的文中常用“微”、“甚”兩字來對比鑒別其主病。 附:其它古代脈法簡說:《難經》脈法、扁鵲脈法、倉公脈法、華陀脈法 一.《難經》脈法:《難經》非常重視脈學,有21難論脈編在全書前面。 二.扁鵲脈法:《脈經》收錄的扁鵲脈法非個人經驗的總結,反映了當時的脈學成就。 扁鵲脈法的特點:1.與<<內經>>相互滲透,但只用寸口脈診法。 2.陰陽脈法,以三陰三陽獨特的時空分布,自成一體。對于脈搏至數的變化與陰陽盛衰的關系做了規(guī)律性的總結。 3.注意形脈與病脈之順逆:扁鵲認為無論是形體還是病癥,都應與脈象相適應,反之則為逆。其論述病與脈比《內經》豐富詳細得多。 三.倉公(淳于意)脈法:“意治病人,必先切脈”, 倉公認為四診皆不可失,然而脈診有獨特的作用。在《診籍》中有豐富的脈象記述。其診脈獨取寸口。 四.華陀脈法:1. 診脈獨取寸口而細分寸關尺。 2. 陰陽脈法:以脈象分陰陽,數、滑、長、浮、緊為陽;短、澀、沉、遲、伏為陰。 3.臟腑八綱脈法:列舉臟腑虛實寒熱表里生死順逆的脈象。 4.怪脈:將怪脈與五臟傷損結合在一起,用于判斷五臟之敗亡。 李小榮脈學筆記5:后世脈法 后世脈法導論之《脈經》 后世脈學之《瀕湖脈學》
李小榮脈學筆記6:后世脈診(一) 一.浮脈 (二).脈理: (三).脈義: 二.沉脈 (二).脈理: (三).脈義: 三.遲脈 (二).脈理: (三).脈義:
四.數脈 (二).脈理:陽偏勝,氣血運行急速而致脈來急數。 (三).脈義:數脈為陽脈,有熱盛而脈數者,還有正氣不足陰血陽氣虧虛所致者。以脈來有力無力別之。
五.滑脈 (二).脈理: (三).脈義:
六.澀脈 (二).脈理: (三).脈義: 2. 虛脈是復合了幾種因素的脈象,具有浮、大、軟(無力)的復合條件。 3. 虛脈在浮、大、軟的條件下,可與其他有關脈象同時兼見如數、遲、緩、澀等脈。 (二).脈理:陰陽氣血正氣虧虛:總為血脈空虛、虛陽浮越之象。 (三).脈義:虛脈主病有氣血陰陽之分,五臟諸虛之別。如《景岳全書。脈神章》:“浮而無力為血虛,沉而無力為氣虛;數而無力為陰虛,遲而無力為陽虛。”
八.實脈 (二).脈理:邪盛正強,正邪相搏使脈來實大。 (三).脈義:
九.長脈 (二).脈理:氣血旺盛之象。 (三).脈義:
十.短脈 (二).脈理: (三).脈義:
十一.洪脈 (二).脈理:洪脈為陽偏盛,鼓動氣血有力而成。 (三).脈義:
十二.細脈 (二).脈理: (三).脈義:
十三.弦脈 (二).脈理: (三).脈義:
十四.緊脈 (二).脈理: (三).脈義:
十五.緩脈 (二)脈理:病之緩脈因氣血向衰或濕邪阻遏故脈體徐緩。 (三)脈義:
十六.革脈 (二)脈理: (三)脈義:革脈為陽中之陰脈,主亡血、失精、半產、漏下、中風等證。
十七.牢脈 (二)脈理:實邪凝聚結于里,正氣不衰搏于脈。 (三)脈義: 十八.濡脈 (二). 脈理:脈體失充可由脾虛、陽氣衰、氣血弱、陰分虧以及濕邪束遏脈體所致。 (三).脈義:
十九.弱脈 (二). 脈理: (三).脈義:
二十.芤脈(芤:蔥的別稱) (二)脈理:血虧精弱虛于里,孤陽脫陰浮于外。 (三)脈義:
二十一.散脈 (二)脈理:散脈為無根之脈,系津氣耗傷,元氣浮散。 (三)脈義:
二十二.微脈 (二)脈理:氣血不足,陽氣衰微之象。 (三)脈義:
二十三.動脈 (二)脈理: (三)脈義:
二十四.伏脈 (二)脈理:邪氣阻遏,與氣血結滯郁伏于內;陽氣衰敗無力鼓蕩脈體。 (三)脈義:
二十五.促脈 (二). 脈理: (三).脈義:
二十六.結脈 (二). 脈理: (三).脈義:
二十七.代脈 (二)脈理: (三)脈義:
正常人脈象 經曰:“人一吸脈再動,一呼脈再動,呼吸定息脈5動,潤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人調病人,醫(y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 所謂有胃氣,即指脈來均勻和緩,有柔和之象。經言: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即是此意。經文曰:“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所謂脈不得胃氣,非肝不弦,腎不石也。”不得胃氣并非指肝脈不弦,腎脈不沉石,而是指脈無柔和之象,即肝脈弦象太過,腎脈沉石太過。又曰:“五臟皆稟氣于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氣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陰,必因于胃氣乃至于手太陰也。”是說五臟之氣在胃氣的作用下,才能達到寸口脈。因此,寸口脈除反映五臟的盛衰外,還要反映脾胃功能的盛衰。 脈之有神,指脈搏力量不大不小,速度不快不慢。脈之有胃氣、有神,都是具有沖和之像,有胃氣即有神。 所謂脈有根,其意有二:一指沉為有根,脈在沉部,輕取無脈,重按有脈,謂之有根;二指尺脈為根,寸、關雖無脈,只要尺脈不絕即為有根。按五臟來分,尺部主腎,沉部亦主腎。只要腎脈不絕乃為有根,雖病較重猶可治療。《難經。十四難》曰:“。。。。。。。人之有尺,譬如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脈有根本,人有原氣,故如不死。” 因此,正常的脈當是一息脈動4-5次、均勻和緩、力量中等的有根之脈。脈在具備了胃、神、根的同時,也必須反映出四時五臟陰陽盛衰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稱為正常脈象。另有少數人天生脈來異常。有天生脈來沉細,脈稍變大即為病脈的;有天生脈來粗大,脈稍變弱如常人亦為病脈者。此異常脈象,不可當作病脈。又不可不知,參之以證方可不失。 真臟脈 何為真臟脈?真臟脈又稱怪脈、敗脈、絕脈、死脈。簡言之,脈來無“胃神根”的即為真臟脈。病邪對脈搏的影響超過了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脈象唯反映出疾病引起的變化,此種脈象即為真臟脈。多見于臟腑之氣衰竭、胃氣敗絕的病癥。 經言:“故邪惡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其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于手太陰,故真臟脈之氣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真臟脈反映在病機上,是病勢發(fā)展到了極點而正氣衰敗,正氣無力與病邪相爭,病勢已多不可逆轉。它的表現,經曰: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弦,色青血不澤,毛折乃死。又曰:真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又曰:死心脈來,前曲后居如操帶鉤曰心死。真肺脈來,大而虛,如以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又曰: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真腎脈至,搏而絕,如彈石辟辟然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又曰:死腎脈來,發(fā)如奪索,辟辟然如彈石曰腎死。真脾脈來,弱而乍數乍疏,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又曰:死脾脈來,銳堅如鳥之喙,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元代危亦林《世醫(yī)得效方》總結為十怪脈: 1.雀啄 脈來有短、硬、急速而間歇之象,如雀啄食,連連急數,時復一止,為 脾絕之脈。 2、屋漏 脈來短而遲,如屋漏水之狀,久時才見一滴。心率約在每分鐘30-40次。多見于竇房結病變和傳導阻滯。亦為脾絕脈。 3、釜沸 脈來浮數之極,猶如滾沸的開水在鍋內沸騰。多為心動過速。 4、蝦游 脈來沉,久時不動,忽見一浮,為極嚴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是心的真臟脈。 5、彈石 脈來硬如以指彈在石上的感覺,為急促、堅硬之脈。是腎的真臟脈。 6、解索 脈來散亂無序,是一種節(jié)律嚴重不整的脈象,類似于房顫一類的脈象。 7、魚翔 脈來遲,不定時見一動。具有浮、遲、不定時的特點。多為完全性傳導阻滯,嚴重心律失常。 8、偃刀 脈來弦、細、緊而硬,如用手觸摸在刀刃上的感覺,為肝的真臟脈。 9、轉豆 脈形短而躁疾,如轉動豆子的感覺。多見于心律紊亂的病人。 10、麻促 脈至如麻子,有細、短、微至甚、且急促零亂的特點,見于嚴重的心力衰竭。 人迎氣口脈診法小結 一、人迎氣口脈診法在古脈法和后世脈法中的運用是有同有異的。相通之處是脈理相似、都為對比脈診法、均用以區(qū)別病變發(fā)生之內外即主病意義以人迎主外感氣口主內傷。 二、古脈法之人迎氣口脈診法以《內經》為準?!秲冉洝芬允痔幏谓浱珳Y即寸口為氣口脈,以結喉兩旁足陽明胃經之脈動為人迎。在《靈樞。禁服篇》:“寸口主中,人迎主外。”《靈樞。四時氣篇》:“氣口候陰,人迎候陽。”《靈樞。五色篇》:“人迎盛堅者傷于寒,氣口盛堅者傷于食。” 三、后世脈法中《脈經》收集的《脈法贊》開始將人迎氣口脈診法中的人迎氣口脈位定為左右寸脈。《脈法贊》全篇共108個字,曰:“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之后《千金要方。卷28平脈。五臟脈所屬第四》繼承曰:“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再后來經李杲昌明而得以發(fā)揚推廣。李杲在《內外傷辨。辨脈》一書中論到:“人迎脈大于氣口為外傷,氣口脈大于人迎為內傷。。。。。。。”李時珍在《瀕湖脈學。四言訣》中亦說:“左為人迎,右為氣口。” 四、對于后世脈法的人迎氣口脈診左右對比法的應用醫(yī)史上也有持反對意見的。如:張景岳曰:“以左手辨外感,右手辨內傷,豈左無內傷內右無外感乎?謬甚!謬甚!”上海何時希先生評曰:“以左手寸口為人迎,右手寸口為氣口,關曰關上、兩手尺中曰神門,多立名目甚無用也。” 五、清王燕昌《王氏醫(yī)存》:“凡左脈弱,右脈強,主汗多、遺精、肝郁等證;右脈弱,左脈強,主易怒、腹痛及誤服補火丸散,必生肝熱,滑精諸證。右脈盛、左手無脈,主痰結、氣虛。左脈盛、右手無脈,主食滯、肝郁。”近人蕭通吾認為:“人迎脈多見有浮、緊、虛、吸、洪、數、滑這七種脈象。而氣口脈則常見濡、澀結、緊、沉、動、滑大、虛大等八種脈象。。。。。。。人迎脈除外感證外,還可以出現肝氣火旺、痰熱上壅、血熱經多等疾患。。。。。。。氣口脈多內傷七情之證,并且有虛實之辨。” 六、小結:個人認為1. 李杲的人迎氣口脈法僅為外感內傷之鑒別比較之用,較簡便實用。后人在此基礎上又有發(fā)展深化。2.至于后世脈法的人迎氣口脈診左右對比法的主張和反對兩種意見,實為各醫(yī)家對四診診法的側重不一、對脈理的重視不夠以及對脈診的掌握理解層次不同所致??v觀歷代中醫(yī)學臨床大家的醫(yī)案記載和大家臨床脈診實踐所見,很多患者左右脈確有大小虛實強弱的不等現象,激發(fā)我們結合四診進行病機病位病性病勢的分析探索。
劉渡舟論脈診 一、《傷寒論》有《辨脈法》與《平脈法》共一卷,它說明了仲景之學注重平脈辨證之法,這是不言而喻的。仲景之脈法,源于《內經》、《難經》,而以有其創(chuàng)新之處。以陰陽為綱統(tǒng)脈之浮沉、強弱、遲數與尺寸之變化;以五行之理測非時之脈的縱橫順逆。強調按寸必及尺,按手必及足的診法;指出寸口、趺陽、太溪三部脈合參的重要意義;重點論述了脈以胃氣為本,與有胃氣則昌,無胃氣則亡的真諦。在脈法論述中,強調了榮衛(wèi)與三焦、脾、胃、宗氣的盛衰關系,以說明人之強弱,疾病與否,無不同榮衛(wèi)相關。因此,仲景之脈法有認識疾病、斷決死生之作用。為此,掌握六經辨證之理,亦必須學習辨脈之法,以與六經辨證相得而益彰。 二、考《內經》而有《脈要精微》之論,《難經》乃有“獨取寸口”之法,墳典之書,重視脈法,薪火相傳,迨至仲景,繼承發(fā)揚,又有創(chuàng)新。約而言之,貢獻有三:一曰“辨脈法”,重點講述了“脈分陰陽”。 陰陽者,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執(zhí)簡馭繁,而能統(tǒng)其大全,井然不紊。二曰“平脈法”,重點講述了脈分五行,上應于天,內應五臟。用五行生克之理,參天合人,以分析疾病縱橫順逆、生死預后的諸種變化。三曰“趺陽脈法”, 仲景在“原序”曾指出“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的一大缺陷,而諄諄告誡于后人。 據余考查,在“辨脈法”中,出現3次“趺陽脈法”;在“平脈法”中,出現8次“趺陽脈法”。凡“趺陽脈法”的出現,必與“寸口脈法”同行,手、足兩脈上下對比,以測正邪進退,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情況。反映了張仲景在脈法上的偉大貢獻。 三、火證脈象:浮而洪數為虛火;沉而實大的為實火;洪數見寸脈為心火;見右寸為肺火;見左關為肝火;見右關為脾火;見兩尺為腎經命門之火;男子兩尺洪大必遺精,陰火盛也;脈弦細而數,按之益堅者,為少火氣衰,而見肝腎真脈,水旺則其脈自平。惟虛癆見此,為冰雪陰凌之象,最為劇候,或反虛大數疾者,此食氣之火,耗真陰,為虛陽飛越之兆,久病得此,百無一生。惟暴脫元氣者,猶可峻補以斂固之,大抵火證之脈,但有虛火,按之必空,斷無實大之理。然火郁中焦,惡寒戰(zhàn)栗,亦有六脈匿小者,此火氣郁伏灰燼,不得發(fā)光舒焰,反見寒勝之化矣。熱結胃口,咳吐結痰,亦有寸口滑實者。熱遺下焦,淋濁溺痛,多有尺內洪者,皆胃中濕濁上逆下滲之候;與火無預?;鹗⒅},靜取雖洪盛滑疾中按則軟闊不堅;重按則豁然中空。尋之脈見指旁,舉指澀澀然,如輕刀刮竹之狀,方是無形之火象。若中宮有物阻礙,則關上屈曲而出。膈上有痰凝滯,則寸口屈曲而上,總謂之鉤。如無阻礙,則無屈曲之象矣。若洪盛而中按重按益實,指下累累如尋貫珠薏苡子狀者,皆有形之濕熱,蘊積于經脈之中,非火證也。 以上舉要而言,根據歷代名家論火脈之形態(tài),指法之考究,虛實火濕之反映。熟讀深思,結合臨床,久而久之,自然心領神會一隅三反,則豈止火脈之一途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