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大雁氣功前六十四式(圖)

 -伏龍- 2011-05-03

“大雁氣功”是我國古代傳統(tǒng)的氣功功法之一。屬道家昆侖派長期秘傳的一套高級功法。最著名的傳功者是晉代高僧道安。到現(xiàn)在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大雁氣功現(xiàn)代傳人場梅君老師本著“大雁氣功要為人民”的思想,于1979年開始在社會廣公開傳授。
“大雁氣功”是一套內(nèi)容豐富的功法體系,它包括了動功和靜功兩大類。其中動功主要有:“大雁氣功前六十四式”、“大雁氣功后六十四式”、“大雁掌”等功法;靜功有“五行靜功”、“遙視練丹功”等功法。
大雁氣功的動功是模仿大雁的形態(tài)、動作、起居、習性,按照氣在人體內(nèi)運化的原理編排而成的一套功法。它剛柔相濟、舒展自然、輕松和諧。習功時自有一種飄飛如雁感,心胸豁達,神情安泰,美不勝收。
大雁氣功前六十四式,是模仿大雁的姿態(tài)、性情和動作;并以古代陰陽學、經(jīng)腧穴、氣化理論為主要根據(jù)而形成的一套功法。
整套功法是利用動作的上下、前后、左右、向內(nèi)、向外;升降開合,動靜相間;吸收天地之氣;收貫、排泄、補虛、瀉實,以達到調(diào)節(jié)機體的陰陽平衡;疏通經(jīng)路、保持經(jīng)路暢通無阻,祛病強身之目的。
整套功法、安排造型優(yōu)美,舒展大方,從大雁清晨醒來、展翅、抖膀飛向天空,一路上撈月、望月,直到落下來瞰水、尋食,以至尋窩安睡。動作連貫,易記易練。實踐證明,它具有疏通經(jīng)路快、得氣快、怯病健身快和不出偏差的特點。
一、功法
1、起式
身體直立,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頭微上頂,肩放松,兩臂自然垂于體側。掌心內(nèi)向,五指自然分開,微屈??谖㈤],舌輕舔上腭,眼平視前方(圖1)。
全身自然放松,寧心靜立片刻,排隊雜念,氣往下沉。
2、展翅
兩臂由體側緩緩前舉,手心相對,舉至與肩同高。(圖2)接著,邊上舉邊向兩側分展,兩臂外旋成擴胸,松肩,微屈臂。同時,身體向后彎曲,仰視上空,手心向上。兩膝微屈,腳跟稍提起(圖3)。
身體后屈,抬頭仰視,腳跟上提都要適度。以免身體不適或失去平衡。
3、合翅
兩臂內(nèi)旋成弧形向前合抱,兩手落至下丹田兩側,手心向內(nèi),指尖相對,兩手指端相距約1-2寸。手成虛掌,手掌心與腹間留有適當空隙。在兩臂向前合抱的同時,身體恢復直立姿勢。自然收腹,腳跟落地,眼視前下方。(圖4)
4、折窩
兩手從下丹田部位逐漸提起,手心由向里隨之轉為兩手心相對。至胸前部位時,兩臂向前伸直,同時兩腳跟提起(圖5)。接著兩臂內(nèi)旋,使手背相對,手心向外。然后兩臂外展,向兩側后下方作弧形運動至兩胯后外側,手心向后。眼平視,松肩虛腋,腳跟仍提起。(圖6)

tbLLZ668.jpg


5、抖膀
兩臂屈時,兩手上提至兩腎俞穴外側,手心向上,手指向后并攏成爪形。松肩、虛腋,眼平視(圖7)。兩臂外旋,兩手從體兩側迅速甩于帶脈前,兩臂屈肘成90度,手指向前,手心向上微向里。同時,兩腳跟迅速落地,眼平視前方(圖8)。
6、折窩
兩臂內(nèi)旋前伸,兩手心也漸漸隨之轉為相對,同時兩腳跟提起。當兩臂向前伸直時,兩臂內(nèi)旋使手背相對,手心向外(圖5)。然后兩臂外展,向兩側后下方作弧形運動至兩胯后外側,手心向后(圖6)。
7、動作同5(圖7)(圖8)。
8、上舉
兩手臂緩緩上舉,手心向里對前額,手指向上,眼視勞宮穴,兩手上舉過頭頂,兩臂彎曲成90度。松肩、肘向前,眼成平視,足勢不變(圖9)。
9、合掌
兩臂同時內(nèi)旋,兩肘分向肩外側,兩手向頭頂上方合攏,十指交叉合掌,掌心向下對百會穴(頭正中線與兩耳尖聯(lián)線的交點處)。兩臂成弧形,眼平視,足勢不變(圖10)。
10、翻掌
兩手指交叉不分開,兩臂同時內(nèi)旋使兩手翻轉成手心向上。而后兩臂向上伸直,眼視前上方。兩腿伸直,足勢不變(圖11)。
11、下腰(中、左、右)
兩腿伸直,彎腰前屈,兩手保持十指交叉狀合掌下按,掌心向下。先下按在兩腿中間片刻(圖12),然后上體稍抬起,兩臂隨之稍上提。同時向左偏轉,兩手仍成十指交叉狀合掌在左腳前下按,手心向下。停留片刻后,上體稍抬并向右偏轉。雙手成十指交叉狀在右腳前合掌下按,停留片刻。整個過程中,兩眼視兩手,頭頂朝前,足勢不變。
注意:下腰時,最好手掌心下按觸地。但初學者不必勉強。特別是老年體弱病重者,要量力而行。姿勢可以高一些,但腿要伸直。

 

 

ts2muvq3.jpg

 

12、纏手
上身略抬起,轉向正前方。兩手掌隨之從右腳前提起并向左、右兩側分開。兩臂放松,兩手手指相對,手心向下,膝微屈(圖13)。左腳向左轉90度(右腳跟調(diào)整舒適),身體以腰為軸向左轉身90度,并帶動手臂旋轉甩動。同時,右臂內(nèi)旋,隨腰左轉,由右經(jīng)前甩向左方,手心向外。同時兩手臂外旋,使兩手心翻轉向上,兩小臂交叉于腹前,右臂在左臂上方(圖14)。在兩臂甩動旋轉的同時,涮動腰胯,右腰及右腿迅速向右扭動,帶動右手臂拖向右胯方向。右腿彎曲,左腿伸直,眼視右手。
13、回氣
接上式。左手向左上提至左缺盆穴(鎖骨上緣中點凹陷處)。手指邊上提邊攏成爪形。松肩,虛腋。右手繼續(xù)甩向右下方,待手臂伸直時,內(nèi)旋向上,從體右側向體左側直臂劃大弧,右手落于左腳趾。同時上身隨著右臂甩動由右向左轉動,向左前俯身。腳呈丁字步,重心落于右腳,右腿彎曲,左腿伸直,左腳跟著地,腳尖上翹,眼視右手(圖15)。
14、左彈足(3次)
右手捏住左腳趾(大趾、二趾),大拇指在腳趾上,其余四指在腳趾下,向左搬動三次。在每一次搬動腳趾的同時,右臂微彎,肘向外撐,帶動肩、腰、胯向左扭動,眼視右手,腳呈丁字步(圖15)。
注意:要做到舒適自然。肩、腰、胯要放松。彎曲要適度。年老體弱病者開始彈足有困難,架勢可以高一些??刹荒竽_趾,改為右手指向左腳趾。同樣做了3次彎腰、撐肘動作。練過一段時間之后,隨著身體情況的好轉,可慢慢恢復成正常姿勢,再捏腳趾。
15、推氣
左手保持原狀。右手松開,放開五指使之成自然并攏狀,并將手心轉向右后方。左臂微屈,右手由左前方向右后方慢慢推動。身體亦隨右手逐漸向右偏轉(約45度)。腰胯放松,眼視右手。重心在右腳,左腳跟著地(圖16)。

fur5oy4f.jpg
16、撈氣
左手保持原狀。右手推氣至右胯后側之后,外旋,使手心向左前。手臂微屈,手指向下。然后,右手從右后向左前方撈氣。右手邊撈氣邊屈腕,使手心向上手指向前(圖17)。身體隨右手向左撈氣并向左偏轉。眼視右手,足勢不變。
17、轉身回氣
右手撈氣至胸前,五指邊并攏成爪形邊向上置于右缺盆穴處。同時左腳內(nèi)扣,以右腳跟為軸向右轉身180度,重心后移到左腳。屈左膝,同時左手從左缺盆穴放下,待手臂伸直時,內(nèi)旋向上,從體左側向體右側直臂劃大弧,左手落于右腳趾。同時上身隨著左臂的旋動而向右前俯身。右腳跟著地,腳尖上翹,眼視左手(圖18)。
18、右彈足同14,唯方向相反(圖18)。
19、推氣同15,唯方向相反。
20、撈氣同16,唯方向相反。
21、纏手
左手撈氣至腹前時,邊撈邊向上抬。同時右手從右缺盆移開,經(jīng)左手的內(nèi)側落向前下方,五指自然松開。隨著左手上抬和右手下落,上身抬起,微微前屈,向左轉體,朝向正前方。右腳左轉90度,使雙腳平行。然后右手臂從下經(jīng)左手外側向上,向里轉至左手里側后,再向下、向前,圍繞左手,左手也同時環(huán)繞右手,互相環(huán)繞一周半。
環(huán)繞時,左右手內(nèi)外關相對,約距五寸。在手臂環(huán)繞的同時,腰胯肩相應地自然晃動。眼視雙手(圖19)。
22、云手(右,左,右)
(1)右云手:纏手后,左手收置于腰部左側,手臂彎曲,掌心向上微向里。右手向體前伸出,掌心向上,與腰同高。同時右腳上前半步,前腳掌外側著地,重心放在左腳。眼視右手心(圖20)。接著右手臂由前向右后方劃弧,頭及上身亦隨著右手向右扭轉,保持眼視右手心。
待右手行至右后方時,右臂內(nèi)旋,屈肘,使右手合谷穴(拇指食指張開時,在第一、二掌骨中間,稍偏食指處)貼于右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手心向上,五指自然分開。同時身體向左轉正,重心前移右腳,左腳跟提起,眼平視前方。
(2)左云手:左腳上前半步,前腳掌外側著地。同時左手向體前伸出,掌心向上,與腰同高,由前向左后方劃弧。頭及上身亦隨著左手向左扭動,眼視左手心(圖21)。
待左手行至左后方時,左臂內(nèi)旋。屈肘,使左合谷穴貼于左腎俞穴處,手心向上,五指自然分開。同時身體向右轉正,重心前移左腳,右腳跟提起,眼平視前方。
(3)右云手:動作同前(圖20)。
mzpouhto.jpg
23、涮腰
左腳上前半步,前腳掌外側著地。同時,左手向體前伸出,掌心向上,與腰同高,由前向左后方劃弧(圖22)。上身隨左手向左扭轉,帶動右臂擺向左前方,上臂略高于肩。屈肘,手指自然下垂,手心向里斜對小腹。眼看左手(圖23)。隨著左手劃動,身體向左前傾,重心放于左腳,兩腳跟提起。當左手行至左后方時,身體及右肩、右臂迅速外旋向右扭轉,帶動兩臂順勢擺動。右臂向右擺回到右腰側,屈肘約90度,手心向上,手指向前。左臂順勢由左后下方向前上方撈起,直至左手心與前額相對,相距約8寸至1尺。左臂屈肘成孤形。同時身體及腰胯轉正,右腳跟迅速著地,重心在右腳。左腳跟提起,前腳掌著地。膝微屈,眼視左手心(圖24)。
24、落膀回氣
左臂內(nèi)旋,手心向下(圖25)。手臂自上而下落至左臀部后側,手心向后,手指向下,手臂自然微屈。右腳跟稍提起,重心偏移左腳,眼平視前方(圖26)。
25、單展翅
重心前移至左腳,右腳上前半步,前腳掌外側著地。右手向前平伸平伸,手心向上微向里,五指自然分開,手與肩同高。然后右手向前向右側劃弧,臂微屈,上身隨右手向右扭轉,眼視右手心(圖27)。
當右手臂移至右后方時,手臂內(nèi)旋,屈肘,向右下方劃弧,使右合谷穴貼于右腎俞穴處,手心向上,同時身體轉正,眼平視前方。
26、上步伸膀
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上前半步,前腳掌外側著地。同時左臂邊外旋邊向前伸出,放于左腰側,屈肘約90度,手心向上微向里,五指自然分開,眼視左手心(圖28)。
05juiqia.jpg
27、纏頭過耳
足勢不變。上身以腰為軸向左扭轉,右手從右腎俞穴移開,隨著右臂外旋,轉為手心向里,并由身體右側經(jīng)腹前隨身體的左轉向左側上提。右手經(jīng)左肩、左耳、后頸時,手心向里對著左耳及頸部(圖29)。當右手繞至后頸時,上身及頭隨之轉正,右手繼續(xù)纏到右耳,手心對著右耳,松肩屈肘,肘向右前,眼平視(圖30)。
28、下壓
右手繞到右耳時,右臂下落。手心轉向下,撐腕,手指向前五指分開呈下按狀落于右胯側。同時左手手心向上,上提至與肩同高,手臂微屈,手心微里向,眼視左手。足勢不變(圖31)。
29、上托
右臂外旋,使右手心翻轉向上,并弧形向前,向上托舉至與肩同寬,手心向上,微向里,臂微屈。左手翻轉成手心向下,并隨著右手的上抬而下落至身體左側后,手心向后。眼視右手心。重心前移至左腳,右腳跟提起(圖32)。
30、回氣
右手上托至肩高后,右臂內(nèi)旋,迅速屈肘,肘尖向右前。右手五指邊并攏呈爪形邊置于右缺盆穴。同時左手從左側后自下而上迅速向前撈起,手心向里與前額相對。眼視左手心,手與前額相距約8寸至1尺。同時重心迅速后移至右腳,右腳跟落地,腿微屈,左腳跟提起(圖33)。
31、撈月
右腿彎曲,重心在右腳,左腿自然伸直,左腳掌外側著地,左手臂不動,右手離開右缺盆穴,五指自然松開。右臂向右后方舒展開,手心向外,上身亦隨之右轉,眼視右手。然后,右臂外旋下落,由右向左前方劃弧,手心隨之向上,手指朝前。同時,身體向左扭轉,上身前屈。
右手臂經(jīng)下腹向左劃弧至左臂前,右手心轉向里,右臂在外,左臂在里,眼視右手(圖34)。
vqoo1ull.jpg
32、轉身
以兩腳跟為軸,向右后緩緩轉身180度。左腿彎曲,重心移至左腳,右腿微屈,右腳跟虛。收臀,上身伸直,左手經(jīng)胸、腹下落至左外側,手心向后上,指尖向后下方。合谷穴向里。右手臂隨身體轉動緩緩向右上舉,屈肘,手心向里,與前額相對,眼視右手心(圖35)。
33、上步望掌
重心前移到右腳,左腳上前一步,右膝微屈,前腳掌著地。同時左臂外旋,成弧形向前上舉,屈肘,指尖向上,手心向里,對前額,眼視左手心,同時右手稍向右移使手心對著右太陽穴(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后約1寸凹陷處)(圖36)。
34、望月
左腳掌外側著地,腳內(nèi)虛。左手不動,右臂向右側舒展開,上身亦隨著向右扭轉,然后右手臂外旋向下、向左劃弧,上身亦隨之向左扭轉,右腿漸深屈,上身亦向左前方深彎屈。右手劃弧至左臂下,迅速向左上方甩動小臂,手心向里微向上,手指向左上方。頭向左扭轉,眼視左上方天空(圖37)。
35、壓氣
兩臂同時向里旋,使手心向下,手指自然分開,兩手指尖相對。同時身體轉正,上身抬直。兩手分置左膝兩側,同時撐腕下按,身體下蹲。兩腿屈膝。左膝在前,右腳、右膝微向里扣,兩腳跟提起。重心偏于右腳。然后略起身,手隨身體同時上提,手腕手指自然放松。兩手再次下按,身體下蹲。如此起伏下按3次。眼看兩手(圖38)。
36、轉身壓氣
兩手臂姿勢不變,以兩腳掌為軸,向右轉身90度,右腿在前,左腳、左膝內(nèi)扣,兩腳跟提起,重心偏于左腳,兩手置于右膝兩側,下按,其余同上式。起伏下按壓氣3次(圖39)。
37、泳動
兩手腕放松,兩手及兩臂上下顫動(振幅要小,頻率要高),邊顫動邊向前舉伸臂,同時上身慢慢抬起,兩腿伸直,重心在右腳,左腳跟提起。兩臂繼續(xù)顫動著由前向上呈側上舉,手心向前。眼平視前方。重心后移至左腳。左腳跟落下,右腳跟提起(圖40)。
qc6gGUg2.jpg

38、瞰水
重心前移右腳,左腳跟提起,兩臂內(nèi)旋,邊顫動邊下落并向左、右分展,呈弧形落至臀后兩側。手心相對,身體稍前傾,兩腳跟提起,眼視前下方(圖41)。
稍停后,兩臂慢慢邊顫動邊內(nèi)旋。由后向前上方舉起,約與肩同高。手心向下,手指向前。重心后移至左腳,右腳跟稍提起。身體微向后仰,眼視前方。

39、拍水飛翔(左、右、左)
(1)左拍水:重心在左腳。兩臂邊顫動邊緩緩呈弧形擺向左方,同時上身向左扭轉。左臂擺至左側上方,左手高過頭,手心向外,拇指向下。右臂擺至頭左側,右手心向下微向左,臂同胸高。兩臂微彎曲,眼視左手(圖42)。

(2)右拍水:重心前移右腳,左腳跟提起,同時兩臂邊顫動邊向前擺,身體轉正,眼視前方。然后兩臂緩緩呈孤形擺向右方,同時上身向右扭轉,微前傾。右臂擺至右側上方,右手高過頭,手心向外,拇指向下。左臂擺至頭右側,左手心向下,微向右,臂同胸高。兩臂微彎曲,眼視右手(圖43)。

(3)左拍水:動作同(圖42)。接著,重心前移右腳,左腳跟提起,兩臂邊顫動邊從左側擺回到正前方平舉。同時身體轉正,眼視前方,拍水歸正。
注意:以上動作要連貫,兩手臂要不停地顫動。

40、飲水(3次)
左腳上前一步,前腳掌著地,兩臂邊顫動邊向左、右兩側后分展,手心向下。深屈右膝,左腿自然伸直,上身前俯,同時兩手從兩側后屈時至腰兩側(圖44)。然后向前沿左腿兩側前伸至左腳前上方,手心仍向下,手指向前,并抬頭前探,眼視前下方,做1次飲水動作(圖45),然后上身抬起,帶動兩手上提屈肘回至腰部兩側。雙手再一次沿左腿兩側前伸,上身再次向前下俯,做第二次飲水動作。接著再做第三次飲水動作。

41、望天
第三次飲水,當前臂沿左腿兩側前伸至左腳前上方時,上身緩緩抬起。重心前移左腳,身體起立,右腳跟提起。同時兩臂自下而上邊顫動邊隨身體由前向上舉。手心向前,手指向上,眼隨兩臂上舉,仰視前上方(圖46)。

S9oqoOjI.jpg


42、歸氣
兩臂邊顫動邊向左、右兩側分展下落,同時右腳上前步,與左腳平行,同肩寬。兩手下落至下丹田兩側:左手五指分開捂貼在左上側,右手四指并攏捂貼在右下側。左、右手指相距寸許,掌心虛,然后兩手振顫3次,每次之間靜置3--5秒。眼平視前方(圖47)。

 

43、抓氣
右手由腹部邊提邊向前平伸至與肩同高,手心向下(圖48)。然后抓握成空拳,屈肘拉至右胸前,使上拳眼對右氣戶穴(鎖骨中點下方之凹陷處,距胸正中線4寸)。沉肩、虛腋,肘向外平抬。眼視前方。為一次抓氣(圖49)。接著左手從腹部提起向前平伸至與肩同高。然后抓握成空拳,屈肘提至左胸前,使上拳眼對左氣戶穴。沉肩、虛腋,肘向外平抬。眼視前方。如此兩手交替抓氣各5次,足勢不變(圖50)。

44、翻掌摟氣
右臂外旋向前平伸,手心向上(圖51)。然后抓握成拳,屈肘拉回至右胸前,使下拳眼對右氣戶穴。沉肩、虛腋,眼視前方。接著左臂外旋向前平伸,手心向上。然后抓握成空拳,屈肘拉回至左胸前,使下拳眼對左氣戶穴。沉肩、虛腋。如此兩手交替摟氣各5次,足勢不變(圖52)。

o0xsohmk.jpg


45、抱球

 

接上式,兩肘向下,然后兩臂上舉,接著兩臂內(nèi)旋,伸掌向左、右兩側分展,弧形下落。同時上體向前俯身約90度,兩腿伸直,百會朝前。兩手臂下垂于腿前,微屈腕,手心向上,手指相對,約距尺許,呈抱球狀。眼視兩手,足勢不變(圖53)。

46、揉球

上身稍抬起并向左扭轉,同時帶動手臂抱球至腹部左側。右臂內(nèi)旋,手心向下,使右手在左手上方,兩手心相對,相距約6寸,兩手似抱一球。眼看手。然后兩手腕、臂、手指按水平方向逆時針揉動(手心始終相對),撥轉手中之“球”(圖54)。同時上身帶動兩手臂從左經(jīng)腹前向右轉動,邊轉腰邊揉球。約揉球10圈,移至腹部右側。眼視手,足勢不變,膝微屈。

47、轉身揉球

揉球至右側時,兩手臂同時旋轉,翻轉180度,成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心相對(圖55),然后兩手腕、臂、手指按順時針方向撥轉手中之“球”,隨著腰向左扭轉,從右腹側經(jīng)腹前向左側移動,約8圈至腹部左側。再從左側向右轉,約揉球2圈,停于腹部前方,同時身體亦隨之轉正。足勢不變,眼視雙手。

48、抱氣

上身抬起直立,同時兩臂向上舉。然后兩臂內(nèi)旋,兩手向左、右兩側弧形下落。同時上身向前俯約90度,兩腿伸直,百會朝前。兩手臂下垂至兩腿側前時,屈腕,使兩手心向上,兩手指相對,相距約1-2尺,似抱一大重物狀。五指自然分開。然后微屈膝,向上慢慢捧抱到胸前,身體亦隨之起立。眼視前方,足勢不變(圖56)。

49、貫氣

兩手繼續(xù)抱氣到額前,兩臂內(nèi)旋,手心向里,彎臂呈弧形。手與額同高,兩手指相對,相距3寸左右(圖57)。然后兩手沿頭、胸、腹慢慢下落至下丹田兩側,略停幾秒鐘后,兩手臂分別下垂于身體兩側。眼平視,足勢不變。

50、抬膀

兩臂向前平舉,手腕放松,手心向下。然后兩肘緩緩彎曲下沉,并略向外展,肘尖比肩稍寬。兩手放松,屈腕,手高于臂,眼平視(圖58)。接著兩手抬起,手心向前,迅速向前推掌撐腕,虎口相對,手指向上斜向里,手與額同高,兩手拇指相距約3-5寸,其余四指相距略近。眼視手,足勢不變(圖59)。

 

zjcegzs4.jpg


51、翻翅

 

兩手屈腕,手指合攏變成爪形,手心斜向里,手指向下。眼平視,足勢不變(圖60)。

52、背翅

兩臂弧形向兩側下分開,經(jīng)胯外側,兩肘彎曲,使兩手合谷穴分別貼于左、右腎俞穴外側,松爪,手指自然分開,手心向上。雙手原位不動,振顫三次,每次停約3-5秒。眼平視,足勢不變(圖61)。

53、起扇上飛(七次)

兩手從腎俞穴落下,經(jīng)體側弧形向前舉,約與肩同高,手心向下,手指向前。兩臂微屈,眼平視。
(1)左上飛:屈右膝,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上前一步,左膝微屈,左腳掌前外側著地,腳跟虛提。右手弧形向下壓按,停于小腹前。右臂彎曲,手成虛掌,手心對下丹田。手自然分開,手指向左。同時左臂向左上方提起,臂微屈,左手高于頭,手心向下斜向里,松腕,五指自然放松下垂成爪形。上身微向左扭轉,眼視左手心(圖62)。

(2)右上飛:屈左膝,重心移至左腳,右腳向前一步,膝微屈,右腳掌前外側著地,腳跟虛提。左手弧形向下壓按,停于小腹前。左臂彎曲,手成虛掌,手心對下丹田。手自然伸開,手指向右。同時右臂向右上方提起,臂微屈,右手高于頭,手心向下斜向里,松腕,五指自然放松下垂呈爪形。上身微向右扭轉,眼視右手心。左右交替,上飛七次(圖63)。

54、轉身
接最后一次左上飛動作,左臂向下,右臂向上,手腕放松,兩臂前舉于腹前方,同時兩腿伸直,身體轉正(圖64)。接著兩手開始顫動,同時以兩腳跟為軸,向右后轉體180度,眼平視。

55、飛上

接上式,邊向右后轉身,兩手臂邊不停地顫動,并由腹前慢慢上舉,手心向前,手指向上。右腳在前,腳跟提起,重心放于左腳,眼視前方(圖65)。然后兩臂邊顫動邊向身體左、右兩側下落。

wlo2y8dh.jpg


56、過水飛翔
(1)左過水:重心移至右腳,左腳向前一步,前腳掌著地,左膝微屈,同時兩手臂邊顫動邊由體側向前平舉。然后屈右膝,上身前俯,向左扭轉約45度,同時兩臂手隨之一起弧形向左顫擺。左手上擺至左前上方,手心向左,拇指斜向下,左手高于頭。右手伸向左前方,約與胸同高,手心向下,兩臂自然彎曲,眼視左手(圖66)。

(2)右過水:上身抬起,重心移至左腳,屈左膝,右腳向前一步,前腳掌著地,微屈膝,上身前俯,向右扭轉約45度,同時兩手臂由左向右弧形顫擺。右手上提至右前上方,手心向右,拇指斜向下,手高于頭。左手伸向右前方,同胸高,兩臂自然彎曲,眼視右手(圖67)。
如此左、右過水,交替7次。

57、轉身同54(圖64)。

58、飛上同55(圖65)。

59、尋食(7次)
(1)左尋食:重心移至右腳,左腳向前一步,左腿自然伸直,前腳掌著地。右膝深屈,上身前俯。兩臂分別由兩側同時經(jīng)前向另一側擺動,左手指向右,右手指向左,兩臂在左膝前交叉,左臂在右臂之上。眼視前下方(圖68)。
(2)右尋食:上身稍抬起,同時兩臂自然回擺到體外側,重心前移至左腳(圖69)。右腳上前一步,屈左膝,上身前屈,兩臂分別由體側同時經(jīng)前向另一側擺動(圖68)。兩臂在右膝前交叉,左臂仍在右臂之上。眼視前下方。
如此左、右交替尋食7次。

 

ggwa8xbp.jpg


60、轉身

 

當?shù)谄叽螌な硶r,兩臂在左膝前交叉后接著上身抬起,右腿伸直,同時兩臂從左腿前分開,屈肘上提。手腕放松,自然下垂于腹前,手心向下。兩臂彎曲,兩肘略寬于肩,眼平視(圖70)。然后以兩腳跟為軸向右后轉身180度,手勢不變,重心在左腳。

61、尋窩

(手按方向為左、中、右、右、中、左、中)
(1)左: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上前一步,前腳掌著地,上身稍向左扭轉,同時兩手臂移向左脅側,手指分開,兩手指尖相對,相距寸許,手心向下按壓至左胯側,撐腕。右腿微屈,眼視兩手(圖71)。

(2)中:右腿伸直,腳跟提起,重心前移至左腳,同時兩手腕放松,屈肘,兩手上提至上腹前,同時上身轉正,右腳上前一步,前腳掌著地,然后兩手向下壓按至小腹前,左腿微屈,眼視兩手。

(3)右:左腿伸直,腳跟提起,重心前移右腳,同時兩手腕放松,屈時,兩手上提至右脅側,上身微向右扭轉。然后左腳上前一步,前腳掌著地,右腿微屈,兩手向下壓按至右胯側,眼視兩手(圖72)。

(4)右:重心移至左腳,右腳上前一步,兩手仍向下壓按至右胯側。

(5)中: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上前一步,上身轉正,兩手向下壓按在小腹前。

(6)左:重心移至左腳,右腳上前一步,兩手向下壓按在左胯側。

(7)中: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上前一步,兩手向下壓按至小腹前(圖73)。

62、轉身泳動

第七次尋窩后,重心在右腳,而后重心前移并以左腳跟為軸向左轉身90度(與起式方式相同),右腳向左旋轉,上半步,與左腳平行,約與肩同寬。兩腳跟稍提起,同時兩臂邊顫動邊由體前經(jīng)兩側弧形向前上舉,高過前額(邊轉身邊顫動)。肘尖比肩寬,手心向下微向里,眼平視前方(圖74)。

63、安睡歸氣

兩臂從上向下邊顫動邊經(jīng)面、胸下落至腹前,停止顫動,同時兩腿曲膝全蹲,收臂,腳跟提起。四指并攏,大指向上對準乳根空,置于下丹田兩側,指尖相對,約距1寸。然后上身稍稍前俯,閉目,靜停半分鐘左右(圖75)。

64、收式

睜眼,慢慢抬頭起立,兩臂伸直,兩腳跟著地,兩手分別置于左、右兩側。然后,兩臂呈弧形緩緩向前上舉至額前,手心向里。接著緩緩向下(圖76),經(jīng)胸、腹、小腹自然下垂于體側,氣沉下丹田。然后左腳向右腳靠攏,成立正姿勢,眼平視前方(圖77)。

 

ImLiOdhI.jpg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