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寶和賣家聊, 問小柴胡湯要柴胡八兩, 他放幾克? 答24克, 經方一兩等于現(xiàn)在3克. 問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問: 柴胡一味藥你要半斤? 反嚇我一跳. 原來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藥要放半斤. 現(xiàn)在500克就是一斤嘛.
難道是我錯了? 忙去翻JT的文章: 《傷寒論》小柴胡湯的柴胡是半斤,漢代半斤的話,大概現(xiàn)在劑量的三四兩左右。不過我開經方的話,通常是乘以0.3,不太會乘到0.4,所以他寫半斤、八兩,我就開二兩四。 我現(xiàn)在開柴胡湯,二兩四的藥單拿到藥行,藥行不賣,藥行說「沒有人這樣開的」,當我聽到這個藥行說「沒有人這樣開」的時候,我心里就會有一個疑惑:「現(xiàn)在臺灣的人得了柴胡證,怎么辦?」因為柴胡證用柴胡湯,要確保這個藥有效,柴胡需要開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湯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錢,這是基本的規(guī)范。少于八錢有沒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沒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經方一兩是現(xiàn)在0.3兩. 0.3兩是30g嗎? 臺灣的一兩是37.5g, 所以0.3兩是11.25g. 所以算下來二兩四是90g. 柴胡劑加90g柴胡量算大嗎?! 倪海夏:認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這么大量,關鍵是藥要對癥! 黃元御:經方之一兩今之12.65克 郝萬山:1兩等于15.625g 中醫(yī)學校里普遍按漢之一兩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視一下,呵呵. 隨著東漢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經方劑量的折算愈來愈顯得明確。根據(jù)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證,成書與東漢末年的《傷寒雜病論》一斤約等于220g,一兩約等于13.8g,一升約等于200ml,一合約等于20ml;一尺約等于23.1cm。 看來漢之一兩折成今之15.6克比較靠譜. 那是不是簡單的按一兩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湯的桂枝三兩就是45克, 小柴胡湯的柴胡八兩就是120克, 量也驚人. 漢代度量衡的轉化 ——郝萬山 1.度量衡制 要用好《傷寒論》中的方劑還要注意它的藥物用量問題,論中用的是漢代的度量衡,和我們現(xiàn)代的不同,所以我們要考證漢代的度量衡。 其實這一點并不困難,班固的《漢書.律歷制》中記載說: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就是說1200個黍米重12銖,兩個12銖是一兩。明確的指出了漢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單位和進位關系。單位應用了銖、兩、斤、鈞、石。石這里讀shi,在后來讀dan,是個衡量單位。 但是現(xiàn)在要用黍米來推測漢代的度量衡肯定不準確,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文物考察來準確的到結果。北京博物館里有漢代司農銅權,是東漢國家最高的管理農業(yè)的行政部門,它所制定的標準的衡重器具,實際稱下來漢代的1斤=250g,漢代的1兩=15.625g,約等于15g。 容量單位,還是班固的《漢書.律歷制》中記載:千二百黍實其龠(yue),合之為合(讀ge),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這是五個容量的計量單位。還是通過文物來考察它實際容量。結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故麻黃湯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湯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現(xiàn)在的用量差不多。 《傷寒論》中還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說白飲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說厚樸用1尺。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還是班固的《漢書.律歷制》中記載:一黍為分(這句不是原話),“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漢代關于度量的5個計量單位。進位關系都是十進位。從中國科學計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國博物館所保存的14把漢代尺子測量來看,1寸=2.3cm,1尺=23cm,三國大將關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當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漢朝后是晉朝,晉朝在衡重的兩和銖之間加了分,6銖=1分 4分=1兩。在《傷寒中》只有一個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黃升麻湯,顯然在仲景時代是不會用分來最單位的,是后人在傳抄的時候進行了換算,或者這張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匱要略》中出現(xiàn)了許多用分作為計量單位的方子,肯定是晉唐以后的人在抄寫時給改過的,不是張仲景原來的東西。當然有的方劑如三物白散,說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貝母三分,這個分不是實際的衡重單位,而是藥物之間的劑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樣的意思。但是《金匱要略》中好幾張方子是用分作為計量單位。 從晉朝到宋朝,我國的度量衡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如1斤從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從200ml上升到1000ml,1尺從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時間里發(fā)生了這樣大的變化,為什么呢?根據(jù)中國計量科學研究員他們的理解認為,在這個時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國家收稅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給擴大了,后來大家都這么作,國家就從新制定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庫平制,中國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穩(wěn)定了下來。沒有隨意擴大,主要是我國的經濟發(fā)生了變化,地主收租,國家收稅不再單純的收糧食,而是收銀子或銀票,再改度量衡已經失去了意義,所以就沒有發(fā)生太大的變化。 晉、唐、宋的度量衡發(fā)生了變化但是,當時國家規(guī)定,醫(yī)藥和天文是關系到人命和國家興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舊制,其他行業(yè)用新制。孫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燾的《外臺秘要》它的藥物計量仍然保留的是漢制,宋朝以前的中藥書都是應用的漢制。宋朝在各方面都進行了改搞,包括中藥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藥劑量,宋朝應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藥物作成粗散,煮過后連藥渣一起吃,這是宋朝的獨特的服藥方法,如果連藥渣一起吃的話,藥量一定要減少,這樣它就用了宋朝當時的度量衡制,從衡重的方面來看,它用了斤、兩、錢、分、厘、毫。從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沒有發(fā)生太大的變化,故以后的方書基本用的是宋代這種度量衡制。因此說雖然度量衡在我國歷史上發(fā)生過很大的變化,但是在中醫(yī)藥方面確很簡單,就是宋朝以前是漢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經方藥量的折算 如麻黃湯: 麻黃三兩 桂枝二兩 甘草一兩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過來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從麻黃湯的煎煮方法上來看: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療量,如服藥發(fā)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們現(xiàn)在一次開的麻黃湯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樣的。 再如桂枝湯: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生姜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療量故折算為: 15g 15g 15g 10g 4枚 我們在換算的時候要記住兩點:一是漢代的一兩相當于現(xiàn)在的多少克,還要記住這個方子分幾次吃。如四逆湯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吳茱萸加生姜湯是分五次服用的,這樣折合才能準確。 這樣記起來就有點麻煩,再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當?shù)氐乃幬镉昧苛晳T后,按照《傷寒論》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黃湯的劑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黃湯的劑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這個方法是最簡便的。即符合的當?shù)氐挠盟幜晳T,又符合經方的用量。 《傷寒論》中還有以容量和數(shù)量來計算的藥物。有的我們現(xiàn)在仍用容量來計量,如水。但是許多我們現(xiàn)在已經不再用容量來計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么我們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為現(xiàn)代的容量然后再稱重。比如說粳米一升,就用現(xiàn)在的粳米200ml進行稱重就是180g。粳米是旱地長的稻子,就是旱稻子。它和水稻是同科屬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長。有些人在開白虎湯或白虎加人參湯的時候,藥房沒有粳米,他就告訴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進取。從理論上來講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湯證和白虎加人參湯證是熱盛傷津津液不足的證候,用粳米在這里是養(yǎng)胃氣的,要用大米的話,它除了保胃氣的作用之外還有一點利尿作用,所以對于一個熱盛傷津的病人,嚴格的來說用大米是不科學的。半夏半升,我們用半夏100ml,今天稱重大概是50g。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麻子仁丸中的厚樸一尺,一尺當然是23cm,但是寬和厚沒有說,我們今天用中等的厚樸,就是寬3.5cm,長23cm,稱重大概是15g。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個邊長是一寸的正方形藥勺來去這個散,我用一個2.3cm見方的紙板來取五苓散,稱重大概是5-6g。 用數(shù)量來計算的藥物,我們今天還有用數(shù)量來計算的如大棗等。但是這種方法已經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稱重的方法。如杏仁,我們不再數(shù)多少個杏仁,而是稱重。有人稱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稱重是30g,枳實一枚是18g(中等大?。阶右幻?0g,大的附子一枚25g,烏頭一枚大約是5g。還有個一錢匕,說法很多,沒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1.5g。僅供參考。 郝萬山說的清晰透徹. 作為初學者, 按這個路子開始開方還是不錯的. 這樣的話, 小柴胡湯, 柴胡八兩折成8*15/3=40克, 比普遍使用的8*3=24克多用了16克, 67%. 差別還是相當?shù)拇? JT真的沒有考慮服幾次的問題嗎? 桂枝龍骨牡蠣湯服用法:煎劑乘以0.1 桂龍牡就是三服, JT沒有乘以0.3, 而是0.1, 說明也是考慮到了幾服的問題. 這就與郝萬山一致了. 試論漢唐時期的藥用衡制及量值(節(jié)選) -lander 一兩折 13.8克,藥和水的比例恰當 分析漢唐醫(yī)家湯方藥量與水的關系,說明漢唐藥用一兩折今約 13.8克,藥量與水的比例關系是合理的。從《千金翼方》中隨便抽一湯方看其藥量和水的比例。防風湯八味計 19兩,“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小兩小升則:13.8克×19 = 262克 水1800毫升,藥水比例合理;如是大兩則一副藥 798克,藥量太大,不合理。王燾《外臺秘要》卷十五載南朝宋齊間醫(yī)家深師的防風茯苓湯方,七味計21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絞去滓,分三服”。小兩小升則藥水為:290克,2000毫升;大兩則882克。該方人參三兩,如是大兩,則每天需人參120克,無理。 隋唐藥秤沿古制,近900年間藥用衡值基本不變這個結論,不僅要經得起唐人方子的檢驗,重要的是,還要經得起張仲景方的檢驗,也就是說,藥量和水的比例要恰當,劑量要合理。我們看《傷寒論》中桂枝湯方:前四味藥計11兩,13.8克×11 = 152克 ??卵┓壬鷾y十二枚大棗約30克⑨,則總量為182克,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藥水之比約 1:8,是合理的。如將藥量增加一倍,水則太少,或象今天把一兩折為3克,則水又太多。葛根湯共七味藥,前六味計 16兩,13.8克×16 = 221克,加大棗 11枚約 25克,總計246克,水一斗煮麻黃用去二升,八升水為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藥水之比約 1:7。 ========== 以下來自《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民間中醫(yī)版 1981 年考古發(fā)現(xiàn)漢代度量衡器“權”,以此推算古方劑量,解決 了歷史上古方劑量的一大疑案,對仲景學說的教學、科研、攻關、臨 床意義重大。我們將互聯(lián)網上流傳的資料(整理人包括柯雪帆、李可、 郝萬山等)整理如下: ----漢代與現(xiàn)代處方劑量換算表---- 1 石① = 四鈞 = 29760 克 1 鈞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兩 = 248 克 = 液體250 毫升 1 兩 = 24 銖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匙 = 金石類2.74 克 = 藥末約2 克 = 草木類藥末約1 克 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錢匙 = 1.5 克 一錢匙 = 1.5-1.8 克 一銖 = 0.65 克 一銖 = 100 個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 ① “石”:讀shí,后來讀dàn ② “龠”:讀yuè 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 梧桐子大 = 黃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藶子一升 = 60 克 吳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蟲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強烏頭1 枚小者 = 3 克 強烏頭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梔子10 枚 平均15 克 瓜蔞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實1 枚 約14.4 克 石膏雞蛋大1 枚 約40 克 厚樸1 尺 約30 克 竹葉一握 約12 克 ========================= 以下,是李可老醫(yī)師在火神討論會里有提到的,「用古方就必須用古代劑量」。 原則上折算方法,就是漢代一兩,等于現(xiàn)在15.625克。如果少于此量,就不能治大??!關于古方,特別是傷寒論的劑量問題,過去大家都講,好多古人認為仲景方不傳之秘在于劑量。我在一生當中,有一次偶然的機會誤打誤撞,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我在60年代初期從甘肅回到山西,曾經治過7例心衰。心衰毫無疑問是少陰病主方四逆湯,但是用四逆湯這些人都沒有救過來。以后我就想傷寒論四逆湯原方是,炙甘草2兩,干姜兩半,生附子一枚,生附子毒性超過制附子5倍以上,一枚大約大者30g,小者15-20g,一兩照3倍來計算,四逆湯用制附子,起碼3-5兩左右,就是古代劑量!但是從明朝李時珍開始,對古方作過一番研究,認為古今度量衡變化不太清楚,究竟應該怎么辦,他最后來了個折中,說: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也就是古方傷寒論只用到原方量的四分之一,這樣就等于把傷寒論閹割了。 我怎么樣能發(fā)現(xiàn)呢,有一次,一個老太太,病得很厲害,她兒子和我是朋友。醫(yī)院下了病危通知,他就抬回家準備后事,然后就找我去看,我一看四肢冰冷,脈搏非常微弱,血壓測不到。當時開了方子,用了一兩半的附子,開了三劑藥!我說回去以后給他煮上吃,看情況,如果四肢冰冷全身冰冷,吃了藥后溫度回來,就可能就回來。結果第二天他又來找,說我媽情況很好,已經能夠坐起來,已經吃了很多東西,同時自己張羅著要下地幫媳婦做點家務活。我說不對,我昨天給你開了三劑藥。他當時,老太太病重的時候,手忙腳亂,又要準備后事準備老衣服,又要熬藥,所以三副藥熬在一塊(一笑)。一副一兩半,三副就是100多克,這就誤打誤撞,病人好得很快,據(jù)他兒媳告訴我,因為她急急忙忙,藥熬得過火了,剩下不多一點,加了水量不夠,過一會喂一匙,喂了四十多分鐘,老太太眼睛睜開,藥吃完了,老太太第二天就下炕了,所以藥量問題是個關鍵問題。用藥這么大劑量會不會對病人造成傷害?這個大家過慮了,這個劑量,我是從60年代初期開始做的, 一直到81年7月,我們國家考古,發(fā)掘出東漢的度量衡器——權。當時發(fā)現(xiàn)有量液體的,量固體的,量粉末藥的方法,很全面。最后經過一些學者,特別是上海中醫(yī)藥大學柯雪帆教授,作了系統(tǒng)的總結。我當時就是誤打誤撞,發(fā)現(xiàn)這個奧秘后,我就逐漸的查找歷史上為什么發(fā)生斷層。為什么張仲景傷寒論的方子治不了病。查來查去,從李時珍開始就是現(xiàn)在的小方子,幾錢幾分,雖然可以治好些個病,但是治不了大病。在重危急癥領域起不了多少作用。 ===================== 倪海廈地紀日記三 河南省 比如說我一直在懷疑中國建國后的藥物度量衡的問題與臺灣不同,過去有人說臺灣的一錢,是中國的5克,也有人說是3.5克,眾說紛紜,這次我詢問這位老藥師,他很肯定的告訴我是過去的一錢就是現(xiàn)在的3克,不是五克,由于他從十四歲開始就在跟老藥師學習炮制中藥,當時就是以錢為單位,建國后改用克做單位,因此他曾經歷過這兩個時期的用藥,所以他的經驗是可信的 ===================== 臺灣一兩是37.5克, 一錢是3.75克. JT叔叔的教案中有時用錢. ===================== 漢代是24銖是一兩,然后六銖為一分,所以一兩就有四分.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有桂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