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宥》篇講,“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本篇基本上是對這一思想的論述與發(fā)揮,從天道與人道關(guān)系方面闡述莊子的政治思想。全篇可分為七段
第一段,闡述天道虛靜無為,與圣道、帝道相通。能以虛靜無為為宗本,則可“推于天地,通于萬物”,得“天樂”,與天相合。第二段,從“夫帝王之德”至“非上之所以畜下也”一大段,提出君道無為,臣道有為主帳,認(rèn)為道德仁義、形名賞罰等,以及上下尊卑等級,都屬人道,它與天道是一致的,表現(xiàn)為本末君臣關(guān)系,也是治所需要的。其說近于黃老,有人以為后學(xué)所加。第三段,以堯舜對話形式,表達(dá)天德無為,如日月照耀,四時運(yùn)行,晝夜更替,云,行雨施一樣,是一種自然運(yùn)行過程。帝王應(yīng)去掉世俗的粘滯纏繞,循性無為,效法天德。第四段,老子批評孔子倡導(dǎo)仁義;只會擾亂人性。天地萬物是自然有序的,人只要“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對外界不加干擾,就自會實現(xiàn)理想境界。第五段,通過老子批評士成績的言行,講述得道之人,已經(jīng)擺脫對神圣智巧的追求,不受外界毀譽(yù)之影響,保持心性與行為儀容的恒常統(tǒng)一。第六段,闡述道無所不包又幽深莫測,圣人體道治世,“外天地,遺萬物”,退仁義,棄禮樂,持守本真而內(nèi)心安定。第七段,文字語言皆為糟粕,真意不可言傳。道是超越形色名聲的,不在文字語言之中,講說于人的都不是真道,真道不靠言論,只能玄觀體悟。
天道運(yùn)而無所積(1),故萬物成;帝道運(yùn)而無所積,故天下歸(2);圣道運(yùn)而無所積,故海內(nèi)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3),其自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4)。圣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撓心者(5),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須眉(6),平中準(zhǔn)(7),大匠取法焉(8)。水靜猶明,而況精神!圣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9),萬物之鏡也。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10)。休則虛,虛則實,實則倫矣(11)。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12)。靜則無為,無為也,則任事者責(zé)矣(13)。無為則俞俞(14),俞俞者憂患不能處(15),年壽長矣。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明此以南鄉(xiāng)(16),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圣素上之道也(17)。以此退居而閑游,江海山林之士服(18);以此進(jìn)為而撫世(19),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靜而圣,動而王(20),無為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21),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diào)天下(22),與人和者也。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莊子曰:“吾師乎(23)!吾師乎!繁萬物而不為戾(24),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于上古而不為壽(25),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26),此之謂天樂。故曰,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27),其死也物化(28),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29).故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zé)。故曰:“其動也天(30),其靜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31); 其鬼不祟(32),其魂不疲,一心定而萬物服。言以虛靜推于天地,通于萬物,此之謂天樂。天樂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33)。”
[注釋]
(1)天道:與人道相對,是中國古代含義寬泛的皙學(xué)范疇,一些唯物主義哲學(xué)家把它歸結(jié)為天象運(yùn)行,四時更迭,風(fēng)雨寒暑等變化規(guī)律,與人事無涉。一些唯心主義哲學(xué)家則認(rèn)為,天道是神意的體現(xiàn),并與人事相互感應(yīng),莊子認(rèn)為天道是自然界無意識無目的運(yùn)行,是無欲無為的。積:停滯。
(2)帝道:帝工之道。與后面的圣道同效法天道,二者區(qū)別在于,帝是有位的,掌握著國家的統(tǒng)治權(quán)力,可以直接推行其道。圣則是無位的素王,通過他的學(xué)說和道德發(fā)生影響,歸:歸附。
(3)六通:四方上下無不暢通。四辟:春夏秋冬無時不開辟,六通四辟:形容于帝王之道全面通曉。
(4)昧然:暗昧不覺。
(5)饒:通撓,攪亂也。
(6)燭:照。
(7)平中準(zhǔn),水面平靜,與水準(zhǔn)儀器相符合。中(Zhong),符合。準(zhǔn),測水平儀器。
(8)大匠取法:高明的木匠師傅效法它作成測量平面的器具。
(9)鑒:鏡。
(10)休:棲止。這句的意思為:虛靜恬淡,寂寞無為是帝王圣人使心棲止之所。
(11)虛則實:心虛靜能鑒照天地萬物,故而充實。實則倫:充實中包含一切條理秩序。
(12)靜則動,天道之動靜不是僵死不變的,而是不斷轉(zhuǎn)化推移的。如《齊物論》“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講生死、可不可之轉(zhuǎn)化推移,與此同理,動則得:天道不停止運(yùn)動,萬物與之吻合同步,則得其所宜。
(13)責(zé):盡職責(zé)。
(14)俞俞:從容自如的樣子。
(15)不能處:處,止也。得無為之道者,憂患不能留止于心。
(16)南鄉(xiāng):即南向,面南背北,為古代君主聽居之位。
(17)玄圣素王:得無為之道,為天下人敬仰而又未處帝王之位的人,如老耿及莊子虛擬的一些得道者。
(18)江海山林之士:隱居在海島深山的隱士。
(19)進(jìn)為:出仕作官,為帝王輔佐,如伊尹呂望之類。撫世:安撫治理世人。
(20)靜而圣:保持自身虛靜無為則為圣人,動而王:無欲無求,順夭道而動則為帝王。
(21)大本大宗:指天地萬物的根本性質(zhì)和產(chǎn)生本原。
(22)均調(diào):均平協(xié)調(diào)。
(23)師:比喻天道,莊子以天道為師,重復(fù)申說,表示衷心贊嘆。
(24)■(xiè)碎。戾:暴戾。
(25)長:年長。壽:長壽。道是無始無終的,永恒的,說它比上古還要年長,只是一個比喻。
(26)刻雕眾形:比喻道創(chuàng)生萬物的多種形態(tài),好象匠人雕刻出各種物形。
(27)天行:天道之運(yùn)行。
(28)物化:物象之幻化,認(rèn)為人死不過是由一種物幻化成另一砷物,就象莊周夢中化成蝴蝶,醒來又成莊周一佯。
(29)波:擴(kuò)展。
(30)其動也天:其動時無心無為,循性自如,如同夭道之運(yùn)行。
(31)這句是說,持守心之虛靜無為,就可以為天下王。
(32)祟,禍。其鬼不祟:其為助詞,表強(qiáng)調(diào)義,強(qiáng)調(diào)鬼神也不能帶來災(zāi)禍。
(33)以:用。畜,養(yǎng)。天樂指圣人執(zhí)守虛靜無為,達(dá)到的與夭地為一,與變化同體的道德境界,圣人將其推行于天地萬物,用它來畜養(yǎng)天地萬物。
[譯文]
天道運(yùn)行而不停滯,故而萬物得以生成;帝玉之道運(yùn)行而下停滯,故而天下之民都來歸服;圣人之道運(yùn)行而不停滯,故而海內(nèi)之民敬服。明于天道,通于圣道,于帝王之德無不通達(dá)的人,任物循性自為,對這一切暗昧不覺而執(zhí)守虛靜之心。圣人執(zhí)守虛靜,不是因為虛靜好,才去作的。而是萬物不足以攪亂他的心,所以心虛靜,水平靜就可以清楚照見人的胡須眉毛,其平面符合水準(zhǔn)隊器,高明的木匠師傅就是取法于此而造成水平儀器的。水平靜還能如此明察,何況是人的精神呢!圣人之心虛靜,可以成為大地的鏡子,萬物的鏡子。虛靜、恬淡、寂寞、無為,就是天地之平靜和道德的最高境界,因此,帝王圣人都棲心于此。心休止則虛靜,虛靜則能鑒照萬物而充實,充實中包含萬物之條理秩序,心空虛即得平靜,平靜又轉(zhuǎn)化為運(yùn)動,運(yùn)動與天道合則萬物各有所得。虛靜即能無為,君無為,則百官各盡職責(zé)。行無為之道則能從容自如,從容自如的人,憂患不能留止于心,所以能長壽。虛靜、恬淡、寂寞、無為,是萬物的本性。明曉此道而南面為君,就能成為堯一樣的君;明曉此道而北面為臣,就能成為舜一樣的臣。以此道處上位,就成為帝王天子的最高德行;以此道處下位,就成為玄圣素王的正道。以此道退隱閑游,海島山林之隱士都會敬服;以此道出仕作官,輔佐帝王安撫治理人民,則能建大功顯名聲而使天下統(tǒng)一,虛靜而為圣人,順天動而為帝王,無為而受尊崇,樸素之美天下沒有能與之相爭的。明白無為是天地之本性,這就是把握了萬物的根本性質(zhì)和產(chǎn)生根源,就是與天道相合了,因此就能均平協(xié)調(diào)天下之事,而與人和諧融洽。與人和諧融洽,稱之為人樂;與天相合,稱之為天樂。莊子說:“我的老師呀!我的老師呀:打碎萬物不算作暴戾,恩澤及千萬代不叫作仁慈,比上古更年長不稱為長春,覆蓋承載天地、創(chuàng)生方物的多種形態(tài)而不稱為巧妙,這就叫作天樂。所以說,知曉天樂的人,其生與天道一同運(yùn)行,其死為物相幻化。虛靜時與陰具有同一德性,運(yùn)動時與陽一起擴(kuò)散傳播。故而知曉天樂的人,不報怨夭,不非難人,不受外物牽累,不責(zé)備鬼神。所以說,這樣的人動時如天之運(yùn)行無滯,靜時如地之虛靜充實,其心安定而為天下王;鬼神不會帶給災(zāi)禍,精神也不會疲勞,其心安定而萬物順服。這些話都是說把虛靜無為推行于天地,暢通于萬物,這就叫天樂。天樂,是圣人用來畜養(yǎng)天下的。”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1),以道德為主,以無為力常。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余(2);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3),故古之人貴夫無為也。上無為也,下亦無為也,是下與上同德,下與上同德則不臣(4)。下有為也,上亦有力也,是上與下同道,上與下同道則不主(5)。上必?zé)o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6)故古之王天下者,知雖落天地,不自慮也(7),辯雖彫萬物(8),不自說也;能雖窮海內(nèi)(9),不自為也。天不產(chǎn)而萬物化,地不長而萬物育(10),帝王無為而天下功。故曰莫神于天,莫富于地,莫大于帝王。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馳萬物(11),而用人群之道也。
[注釋]
(1)宗:本。天地覆載萬物而無心,帝王則以之為本。
(2)用天下而有余:對萬物的變化生滅,社會的治亂興衰,君主下加干預(yù),任其自然,所以閑暇無事。
(3)為天下用而不足:天下事是無窮盡的,雖棄波勞苦,砷精竭慮去作,仍然不能作完,故而力不足。
(4)下臣,臣無為則喪失為臣之德。這里主張君德無為,臣道有為,二言下可相濫,實際是主張按干道各司其職。
(5)不主:君有為則失去君主之德。
(6)不易:不變。不管世道如何變遷,此道永不改變。
(7)知:同智,智慧,落:通絡(luò),包括,包籠之意。不自慮:不自行代天思慮。
(8)彫:鐘泰《莊子發(fā)微》以為“彫藉為周”,可從。辯彫萬物:言其辯論可以周遍萬物。只是一種形容,實際上下可能達(dá)到。《齊物論》就講:“言辯而下周”。
(9)能雖窮海內(nèi):雖窮盡四海之內(nèi)也找不出如此多能之人。
(10)下產(chǎn)不長:意為天地?zé)o意于萬物的產(chǎn)生和生長,萬物的產(chǎn)生和長成皆出于自然。
(11)乘,駕馭,馳:驅(qū)使。
[譯文]
帝王之德性,以天地為宗本,以道德為主宰,以無為力常法。無為,任天下自行治理則有余暇;有力,力天下疲于奔命則力不足。所以古人治天下貴無為之道,君上無為,臣下也無為,是臣下與君上有同一德性,臣下與君上有同一德性則喪失為臣之德;臣下有為,君上也有為,是君上與臣下行道同一,君上與臣下行道同一則不成其為君主。君主在上必行無為之道而使天下自行治理,群臣在下必須有力去為天下作事,這是永不改變之道。所以古時為天下之王者,其智慧雖能包籠天地,也不自行代天思慮;其知辯雖能周遍萬物,也不自己去言說;其能力雖然海內(nèi)無比,也不自去作為。天無意于生產(chǎn)而萬物化生,地?zé)o意于生長而萬物長成,帝王無力而天下事自行成功,所以說沒有比天更神妙莫測,沒有比地更富有,沒有比帝王之德更博大。所以說帝工之德與天地相配合。這就是駕馭天地,驅(qū)使萬物,任用萬民之道?。?/p>
本在于上,未在于下(1);要在于主,詳在于臣(2)。三軍五兵之運(yùn),德之未也(3);賞罰利害,五刑之辟(4),教之未也;禮法度數(shù)(5),形名比詳(6),治之未也;鐘鼓之音,羽旄之容(7),樂之未也;哭泣衰绖(8),隆殺之服(9),哀之未也。此五未者,須精神之運(yùn),心術(shù)之動(10),然后從之者也。未學(xué)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君先而臣從,父先而子從,兄先而弟從,長先而少從,男先而女從,夫先而婦從。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11),故圣人取象焉(12)。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13);春夏先,秋冬后,四時之序也;萬物化作,萌區(qū)有狀(14),盛衰之殺,變化之流也(15)。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況人道乎!宗廟尚親,朝廷尚尊,鄉(xiāng)黨尚齒(16),行事尚賢,大道之序也。”語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語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17)! 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18),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19),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20),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賞罰次之,賞罰已明而愚知處宜(21),貴賤履位(22),仁賢不肖襲情(23)。必分其能,必由其名(24)。以此事上,以此畜下(25),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謀不用,必歸其天(26)。此之謂大平(27),治之至也。故書曰:“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之(28),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語大道者,五變而形名可舉(29),九變而賞罰可言也(30)。驟而語形名(31),不知其本也;驟而語賞罰,不知其始也,倒道而言(32),遷道而說者(33),人之所治也(34),安能治人!驟而語形名賞罰,此有知治之具(35)非知治之道??捎糜谔煜?,不足以用天下(36),此之謂辯士,一曲之人也(37)。禮法數(shù)度,形名比詳,古人有之,此下之所以事上,非上之所以畜下也。
[注釋]
(1)本末:中國古代哲學(xué)重要范疇,包含本體與現(xiàn)象,主要與次要,根本與從屬諸方面及其相互關(guān)系的論述辨析,先秦時期多言本,還未將本末對舉作系統(tǒng)闡述,漢與魏晉時期則有較多討論。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則以農(nóng)為本,以工商為未。此處本未有特定意義,本為根本,指天道無為;未為枝節(jié),指人事之政事禮法等。上為君主,下為群臣,意即天道無為是根本,由在上之君主掌握。政事禮法是枝節(jié),由群臣執(zhí)行。
(2)要:綱要,機(jī)要。詳,細(xì)目、細(xì)節(jié)。這句話意思為:君主行的是無為之道,只總概要就夠了,細(xì)節(jié)細(xì)目要臣去作。
(3)三軍:泛指軍隊。五兵:五種兵器,具體所指說法不一,通行說法指矛、戟、鉞、楯。弓矢。運(yùn):運(yùn)用。
(4)五刑:墨、剿、剛、宮、大辟。辟:法。
(5)禮法:吉、兇、軍、賓、嘉五禮所遵行的法度。度:計量長短之標(biāo)準(zhǔn),如丈尺之類。數(shù):數(shù)字計算。
(6)形名比詳:即對事物之名實關(guān)系進(jìn)行比較審核。形指事物,名力名、稱,比為比較,詳為審核、審定。
(7)羽旄之容:用鳥羽、獸毛裝飾歌舞者的服裝、道具,以顯示儀客華美。羽,鳥羽。姹,獸毛。
(8)衰绖(cuidie):衰,喪服,绖為用麻制作的腰帶和冠帶,皆為服喪時穿戴,根據(jù)生者與死者血緣親疏關(guān)系,喪禮規(guī)定了相應(yīng)的哭祭儀式和喪服規(guī)格,不可以相濫。
(9)隆殺之服:隆,加隆、提升;殺為降等。喪服分?jǐn)厮ァR衰、大功、小功、綢麻五種,要根據(jù)本人與死者關(guān)系之親疏,予以加隆或降等,確定其應(yīng)當(dāng)穿那種喪服。
(10)心術(shù):心智、心之能力。此句意為,精神心智是本,五未必須從屬于本,不能把枝節(jié)當(dāng)根本,本末倒置。
(11)尊卑:上下也。言天地之運(yùn)行有上下先后之分。
(12)取象,取而效法。
(13)言天在上,地在·已是神明安排之位置。
(14)萌區(qū)有狀:萬物萌生后區(qū)分為各種形狀。
(15)由興盛轉(zhuǎn)而降為衰殺,是變化之流行。
(16)鄉(xiāng)黨:鄉(xiāng)里。齒:年齡。
(17)安取道:何處取得大道。莊子認(rèn)為道有先后次第,離開次第講道,不是真道;講述的不是真道,又讓人從哪里去取得真道,
(18)分守:職責(zé)、職守。
(19)因任:根據(jù)職責(zé)授與職事。
(20)原省:推究省察,指對人進(jìn)行政績考核。
(21)愚知處宜:愚笨的人和聰明有智之人都安排合適的位置。
(22)履:踐,就。貴賤履位:尊貴者與低賤者各就各位。
(23)襲情:依據(jù)實際情況。襲,因襲、依據(jù)。情,實也。
(24)必分其能:人各有所能,不能兼也,故稱分其能。必由其名:能各有名,不能相混,必循名以責(zé)實。
(25)畜下:治理下民之意。畜,養(yǎng)。
(26)歸其天:復(fù)歸于虛靜無為之天道。
(27)大平:太平盛世,治道之極致。大,同太。
(28)形名之分辨,古代就有了。
(29)五變:論述中經(jīng)歷五個演繹推理過程。具體次序為:一天,二道德,三仁義,四分守,五形名,六因任,七原省,八是非,九賞罰。這句的意思為,推理至第五層,形名之辨即列舉出來。
(30)九變:演繹推理至第九層。
(31)驟:急劇、匆忙之意。
(32)倒道:與道相反相違。指違背大道由本及未的先后次第,把形名賞罰等次要的、枝節(jié)的東西提到首位,即是倒道。
(33)迕,違逆。迕道,與倒道同義。
(34)人之所治:被人治理。
(35)知治之具:只知治世的具體方法、手段,不知精神實質(zhì),知未而不知本。
(36)這句的意思力:可用于為天下事奔波操勞,不足以讓天下自行治理,可有力而治而不能無為而治。
(37)一曲之人:只有一孔之見,一枝之長,不通曉無為大道的人。
[譯文]
天道無為之本君主掌握,政事禮法之未群臣執(zhí)行;君主在上總其綱要,群臣在下行其細(xì)目。軍隊武器的動用,是道德之末流;賞罰利害之推行,五種刑法之設(shè)立,是教化之未流;五禮之法,長度計算,名實比較審核,是治道之未流;用鐘鼓奏出樂曲,用鳥羽獸毛裝飾舞者,是樂之未流;哭祭喪服,各有等次,是哀悼之未流。這五類未流枝節(jié)之事,必須待精神、心智運(yùn)動,然后隨之而動。五種末流枝節(jié)之學(xué),古代就有,但不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君在先而臣從屬,父在先而子從屬,兄在先而弟從屬,年長者在先而年幼者從屬,男人在先而女人從屬,丈夫在先而妻子從屬。天地之運(yùn)行,有上下先后區(qū)分,故取而效法之。天在上地在下,是神明確定的地位;春夏在先,秋冬在后,是四時之順序;萬物化生,萌生后區(qū)分為各種形狀,再由興盛轉(zhuǎn)而為衰殺,是變化流行也。天地之道最為神妙莫測,還有上下先后之順序,何況是人道呢!宗廟祭把崇尚血緣之親,朝廷崇尚高爵位,鄉(xiāng)里間尊敬年長者,治事崇尚賢能,這是大道的先后次第。講論道而不合道之第,不是真正的道;講述的不是真正的道,又從哪里去得道呢!
所以古時明大道之人,先明天道而把道德放在其次,道德既明則把仁義放在其次,仁義既明則把職責(zé)放在其次,職責(zé)既明則把名實放在其次,名實既明則把因職授事放在其次,因職授事既明則把推究省察放在其次,推究省察既明則把是非放在其次,是非既明則把賞罰放在其次,賞罰既明則愚笨的與聰明的都安排合宜,尊貴者與低賤者各就其位,仁厚的賢達(dá)的和不成才的都依據(jù)實際作了安置。按其能加以區(qū)分,由其名而責(zé)其實。用這一套來服事君主,畜養(yǎng)下民,治理萬物,修養(yǎng)自身,就會不用智謀,復(fù)歸于虛靜無為之天道。這就叫作太平,是治道之極致。古書上說:“有形有名。”形名之區(qū)分,古人就有的,只是不放在首要地位。古代談?wù)摯蟮赖娜耍?jīng)歷五個層次的演繹推理,形名辨析可列舉出來,九次演繹推理,賞罰被講說出來。急劇匆忙去講說形名問題,就不知道它之所本;匆忙講述賞罰問題,就不知道它之所始。違背道去講,抵觸道去說,只能為人所治,怎么能治理別人!匆忙講說形名賞罰的人,他們只知治世的具體方法、手段,并不真正懂得治世之道。這樣的人可用于為天下事奔波勞碌,不足讓天下自己治理自己。這就是言辯之士,只具一孔之見的人。五禮之法,長度計算,名實比較審核,古代就有。這是臣用以事奉君的,不是君用以畜養(yǎng)臣民的。
昔者舜問于堯曰:“天王之用心何如(1)?”堯由:“吾不敖無告(2),不廢窮民,苦死者(3),嘉孺子而哀婦人(4)。此吾所以用心已。”舜曰:“美則美矣,而未大也(5)。”堯曰:“然則何如?”舜曰:“天德而出寧(6),日月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有經(jīng)(7),云行而雨施矣。”堯曰:“膠膠擾擾乎(8)!子,天之合也(9);我,人之合也。”夫天地者,古之資大也,而黃帝堯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為哉?天地而已矣(10)。
[注釋]
(1)天王,帝王,指堯。因其具有天德,故稱為天王。
(2)敖:同傲,侮慢。無告:有苦無處訴、處境極為悲慘之人,或指鰥寡孤獨(dú)者。
(3)廢:拋棄,苦:憂勞。苦死者:對死者表示哀痛和撫慰。
(4)嘉:善,親愛之意。孺子:小孩。哀:憐憫。
(5)未大:不算弘大。因為堯所講皆有心而為,所及有限,故其心不算弘大。
(6)天德:虛靜無為也。出:運(yùn)行。
(7)經(jīng):不變之常規(guī)、常法。
(8)膠膠:粘臺在一起不能解開。擾擾:紛亂不寧。堯聽了舜的話受到啟示,覺得自己的用心是多余的,不如靜默無為,復(fù)歸天德。
(9)天之合,與天道相合。
(10)天地而已矣:象天地那樣虛靜無為就是了。
[譯文]
從前舜問堯說:“天王您用心怎樣呢?”堯說:“我不侮慢求告無門處境悲慘的人,不拋棄貧窮之民,憂勞死者,親愛孩子又憐憫婦女,這就是我用心之處。”舜說:“好卻是很好,只是其心還不夠弘大。”堯說:“那么應(yīng)該怎樣呢?”舜說:“天德運(yùn)行而虛靜安寧,日月照耀而四時運(yùn)行,好象晝夜更替之有常規(guī),云行而雨降一樣。”堯說:“我真是粘滯紛擾啊!你與天道相合,我只是與人道相合。”天地,自古以來被認(rèn)為是弘大的,為黃帝、堯舜所共同贊美。所以古時為天下之王的人,還要作什么呢?象天地那樣虛靜無為就是了。
孔子西藏書于周室(1),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2),免而歸居(3),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4)。”孔子曰:“善。”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于是繙?zhǔn)?jīng)以說(5)。老聃中其說(6),曰:“大謾,愿聞其要(7)。”孔子曰:“要在仁義。”老聘曰:“請問,仁義,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8)。仁義,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矣(9)?”老聘曰:“請問何謂仁義?”孔子曰:“中心物愷(10),兼愛無私,此仁義之情也。”老聃曰:“意,幾乎后言(11)!夫兼愛,不亦迂乎(12)!無私焉,乃私也(13)。夫子若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14)?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15)。夫子亦放德而行(16),循道而趨,已至矣(17)!又何偈偈乎揭仁義(18),若擊鼓而求亡子焉(19)?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