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理陰煎或大溫中飲:此治陰虛血虛兼感寒邪之方。
按:陽虛須加附子。
(3)補(bǔ)陰益氣煎:此治血虛氣虛兼感寒邪之方。
(4)麻黃湯(《千金翼方》卷十九方):此治風(fēng)濕水疾,身體面目腫,不仁而重。皮水用之良。
麻黃附子細(xì)辛湯方 第二十五
[方義]
此治表里皆寒之方。
[主治]
寒邪直中少陰,表里皆寒,發(fā)熱惡寒,頭痛,脈沉微。
不喜冷性飲食,從體質(zhì)方面檢查,沒有顯著可補(bǔ)的衰弱現(xiàn)象。
[藥品]
麻黃一錢至錢半 附子一錢至錢半 細(xì)辛五分至一錢
[煎服法]
水一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溫服。
[用藥大意]
麻黃散表寒,附子溫里寒,細(xì)辛升內(nèi)陷之陽氣。對于表里皆寒始得之證最為相宜,或兼頭痛者,用之也可。
[禁忌證]
喜冷性飲食者忌用,因此證須防陰虛血虛兼受風(fēng)寒之病。體質(zhì)有虛弱現(xiàn)象者忌用,因此證須防陽虛氣虛兼受風(fēng)寒之病。
[類似方劑參考]
(1)麻黃附子甘草湯:此治表里皆寒,或體質(zhì)較弱,或時間較長,或沒有頭痛之方。
按:此證須加人參。
(2)景岳理陰煎、大溫中飲:此治陰虛血虛感受寒邪之方。
(3)補(bǔ)陰益氣煎:此治血虛氣虛感受風(fēng)寒之方。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 第二十六
[方義]
此解表清熱、利濕退黃之方。
[主治]
身黃,發(fā)熱,無汗,有表證者。
[藥品]
麻黃一至二錢 連軺三至五錢 生姜一至三片 赤小豆三至五錢 杏仁一至二錢 炙草一錢至錢半 大棗一至二枚 生梓白皮二至三錢
按:生梓白皮可以桑白皮代之。 《千金翼方》 “軺”作“翹”??蓮?。
[煎服法]
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溫服。
[用藥大意]
麻黃、杏仁、姜、棗以解表,連軺、赤小豆、生梓白皮清熱利濕以退黃。舊用潦水,取其味薄不助濕氣而利熱也。
[禁忌證]
黃疸沒有發(fā)熱無汗之表證者忌之,有里寒者亦忌之。
[類似方劑參考]
(1)茵陳蒿湯:此治黃疸兼有里證之方。
(2)梔子柏皮湯:此治黃疸沒有表里證,單純濕熱郁滯之方。
麻黃升麻湯方 第二十七
[方義]
此升散下陷之郁陽,治上熱下寒、熱多寒少證之方。
[主治]
傷寒誤下后,咽喉不利,吐膿血,下利不止,手足厥逆,脈沉而遲,下部脈不至等證。但必須根據(jù)患者的體質(zhì)、年齡、得病久暫、治療經(jīng)過,以及飲食之喜冷、喜熱,脈搏之有力、無力,全面細(xì)心分析,肯定屬于上熱下寒、熱多寒少之證方可試用。
整理者按:李翰卿有麻黃升麻湯治肺痿案。
[藥品]
麻黃五分至一錢 升麻五分至一錢 當(dāng)歸一錢至錢半 黃芩一錢至錢半 葳蕤一錢至錢半 知母一錢至錢半 生石膏一錢至錢半 炙草一錢至錢半 桂枝一錢至錢半 生杭芍一錢至錢半 干姜一錢至錢半 白術(shù)一錢至錢半 茯苓一錢至錢半 天門冬一錢至錢半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溫服,汗出愈。
[用藥大意]
麻黃、升麻以升散內(nèi)陷之陽邪;黃芩、石膏、知母以清郁積之內(nèi)熱;天冬、葳蕤滋陰;當(dāng)歸、芍藥和血。合之以治咽喉不利、吐膿血之上熱證。桂枝、干姜溫中去寒,苓、術(shù)、炙草補(bǔ)脾利濕,一方面助升陽之品以止泄,一方面防止清熱滋陰之品有傷腸胃也。這是治上熱下寒的一種方法。
[禁忌證]
此方寒藥較多,對于亡陽真寒假熱之證,回陽救脫尚恐不及,何敢重用升散清涼之品,故忌之。
[類似方劑參考]
烏梅丸:此方熱藥較多,且重點(diǎn)在于酸收。治消渴、蛔厥、久利之證屬寒熱夾雜或上熱下寒而寒證較多之方。
大青龍湯方 第二十八
[方義]
此麻黃湯加減方之一,乃溫散寒邪兼清里熱之方。
[主治]
(1)太陽病,惡風(fēng)寒,無汗,身疼痛,脈浮有力,兼煩躁、喜冷性飲食等癥。
(2)溢飲,四肢發(fā)腫(此證因發(fā)腫的關(guān)系,脈浮不甚顯著)。
按:以上二證必須注意有惡寒無汗和煩躁喜冷性飲食等癥。因惡寒無汗方宜使用麻桂,煩躁喜冷方宜使用生石膏。
[藥品]
麻黃一至三錢 桂枝一至二錢 炙草一錢至錢半 生石膏(研)二至四錢 杏仁一錢至錢半 生姜一錢至錢半 大棗二至四枚
[煎服法]
水二茶杯半,煎至半茶杯,去滓溫服,取全身微汗為度,不可如水淋漓,因汗出多易致亡陽。若一服汗出則停后服。
按:舊日對于汗出多者用溫粉撲法。根據(jù)實(shí)踐認(rèn)為,只要診斷和用量上考慮確當(dāng),即無采用之必要。
[用藥大意]
麻黃湯加姜棗以散表寒,生石膏以清里熱。
[禁忌證]
(1)脈微弱,汗出惡風(fēng)之煩躁不可服。因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睏,造成亡陽之證。
(2)少陰病,不汗出,煩躁者,忌之。因此系陽虛陰寒之證。
(3)無喜冷現(xiàn)象者不可服。因無里熱也。
[類似方劑參考]
(1)麻杏甘石湯:此解表清里,治表寒較輕里熱較重證之方。
(2)桂枝二越婢一湯:此解表清里之輕劑。
(3)猶龍湯:此治溫病不汗出煩躁之方。
小青龍湯方 第二十九
[方義]
此辛溫解表兼祛水飲之方。
[主治]
太陽病,無汗,咳嗽,吐痰,氣喘,不得臥,身腫等。但必須沒有口渴、喜冷飲的內(nèi)熱現(xiàn)象。
[藥品]
麻黃一至二錢 生杭芍一至二錢 細(xì)辛五分至一錢 桂枝一至二錢 干姜五分至一一錢 炙草一錢至錢半 五味子五分至一錢 半夏一至二錢
[加減法]
(1)渴者,去半夏加瓜蔞根一至二錢,因半夏性燥,故以清熱生津之蔞根代之,或仿《金匱要略》加生石膏一至二錢。
(2)利者,去麻黃,加茯苓一錢半至二錢。原系加蕘花,太原本地?zé)o此藥。因利為里證,不宜發(fā)表,宜利水,故加茯苓。
(3)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錢至錢半。噎是痰涎水氣阻礙食道或胃脘之間,飲食不得下行之證,不宜麻黃解表,而宜附子溫里,因痰涎水氣得溫方可散也。
(4)小便不利,小腹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錢半至二錢。
(5)喘者,加杏仁(原方去麻黃,根據(jù)實(shí)踐經(jīng)驗,麻黃治喘有效,不必去掉)。
[煎服法]
水二茶杯半,煎至多半茶杯,去滓溫服。
[用藥大意]
麻桂二方以散表寒.細(xì)辛、五味以止咳嗽,干姜、半夏以除痰飲水氣。(根據(jù)實(shí)踐,生姜、杏仁不可去掉。)
[禁忌證]
無表證者忌之,有口渴喜冷飲者也忌之。
[類似方劑參考]
(1)香蘇散:此治外感風(fēng)寒咳嗽之通用方。
(2)銀翹散、桑菊飲:此二方是治外感風(fēng)熱咳嗽之方。
(3)小青龍加石膏湯:此治本證兼有熱證之方。
(4)從龍湯:此治服本湯后其病未愈或愈而復(fù)發(fā)之方。
小建中湯方 第三十
[方義]
此溫中補(bǔ)虛、緩急止痛之方。
[主治]
腹痛喜按,或心悸心煩。但必須是不喜冷性飲食,脈虛弱者。
按:此方補(bǔ)而不滯,治虛而兼寒之胃下垂、大便不利、腹脹,不適用參、芪補(bǔ)劑者用之最效。
[藥品]
桂枝一錢半至三錢 炙草一至二錢 生姜錢半至二錢 生杭芍三至六錢 大棗二至四枚 飴糖二至四錢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一茶杯,去滓,人飴糖再煎至半茶杯,溫服。
[用藥大意]
桂枝、芍藥溫通血脈,飴糖、大棗、生姜、炙草補(bǔ)中散寒,故治虛而兼寒之種種疾病。
[禁忌證]
嘔家不可服,甘能動嘔也。喜冷者不可服,熱證不宜用溫性方藥也。腹痛拒按者不可服,實(shí)證不宜用補(bǔ)性方藥也。
[類似方劑參考]
(1)桂枝加芍藥湯:此是治寒性腹痛之方。
(2)桂枝甘草湯:此是治心陽虛心悸之方。
(3)內(nèi)補(bǔ)當(dāng)歸建中湯:此是治產(chǎn)后虛羸不足,腹中絞痛不止之方。
小柴胡湯方 第三十一
[方義]
此和解少陽半表半里,散風(fēng)清火,降逆止嘔,補(bǔ)正祛邪,治少陽虛證之方,也系少陽病之主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