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下轎的有趣風俗
核心提示:在中國古代,用轎子迎娶新娘是民間普遍的習俗。當花轎到達新郎官家門后,還有很多有趣的習俗。 在中國古代,用轎子迎娶新娘是民間普遍的習俗。當花轎到達新郎官家門后,還有很多有趣的習俗,比如說新娘下轎。古人看來,婚姻嫁娶是人生重大事件,故而事事必須小心謹慎,所以才設(shè)計了很多儀式。在今天看來,一些所謂“驅(qū)鬼辟邪”的做法,當然是迷信,但作為古代風俗來看,卻十分有趣。 撒豆子辟邪 早在西漢,就有這么一個故事,漢武帝時有一個叫京房的大學者,他精通《易》學,尤其對災異頗有研究。他把女兒嫁給了翼奉的兒子。定下娶親之日后,京房卻認為那天不吉,有“不好的東西”守著門口,新娘那天進門,對家長不利。于是,在迎親當天,新娘花轎到了,新郎家把谷豆撒在門外,把草藏在門里,再讓新娘從藏了草的門里進去,說這樣可以辟邪。從此,撒谷豆就成為娶親的習俗之一。 到了宋代,人們不光撒谷豆,還撒米、瓜果、錢。于是每逢娶親,男方的家門外,都有很多小孩守著,等這些東西一撒出來,就爭著去撿。這一習俗,有些地方到現(xiàn)在還保持著。 轉(zhuǎn)氈褥求富 古人認為新娘下轎腳不能踩平地,否則不吉利。有人說,因為平地是“貧地”的諧音,不踩平地,即“不踐貧地”,新娘以后的生活就會富裕。于是有錢人家在新娘下轎的地方,擺上紅色的氈子,讓新娘踩在氈子上。因為進門到新房的路很長,氈子不夠用,就派一個婢女,負責把新娘走過的氈子傳到前面去,一直到新娘進入新房。白居易有詩句“青衣轉(zhuǎn)氈褥,錦繡一條斜”,講的就是這個習俗。 一般家庭用不起氈子,也可以用青布什么的來代替,效果是一樣的。到宋代,人們用席子、米袋代替氈子,“轉(zhuǎn)氈褥”就變成了“轉(zhuǎn)席”。在杭州,新娘踩在米袋上,意思是“袋袋(代代)相傳”。還有的地方什么都不用,新娘花轎到門口,新郎的兄弟或者新郎本人直接把新娘抱下花轎,迎入門內(nèi)。 此外,男家還要用米、席子等把家里的井口、石臼填滿,覆平,以趨吉辟邪?,F(xiàn)在,有些地方,人們?nèi)⒂H,還要把婚車路上經(jīng)過的井蓋鋪上大紅“喜”字,以求取吉利。 帶鏡子盼幸福 在古代,因為銅鏡能照出人的影像,人們就認為鏡子可以鎮(zhèn)邪、照出妖魔鬼怪,所以新人在迎親當天要攜帶一面鏡子。新人下轎后,有專人手捧鏡子,引導新人跨鞍(橫在中間的馬鞍)進門。在清代,新娘入轎前,女方家人要拿著鏡子和點燃的紅燭,在花轎內(nèi)照一番,防止妖魔加害新娘,也稱“搜轎”。在揚州一些地方,還要在轎子內(nèi)燃一小串鞭炮或者用蕓香熏一遍,也是為驅(qū)邪。最后,新人行禮的時候,新娘要把鏡子放在新郎腰間,取新郎新娘心心相照之意,于是鏡子也就成為了古人愛情和婚姻的信物?!?/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