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近體(格律)詩的寫作知識

 maoxiahung 2011-04-05
 

    古典詩歌、近體(格律)詩的寫作知識
    第一類:古體詩
      古體詩指的是唐代律詩(近體詩)形成以前的所有詩歌體裁。它包括先秦的《詩經(jīng)》、《楚辭》,兩漢的《樂府》,初唐時期的《歌行》以及《古絕》等等,俗稱古風(fēng)。古體詩的特點是:形式自由、多樣。除了押韻之外,基本沒有固定的格律限制。因此,我們可以把它看作古代的自由詩。

    一、古體詩的押韻
       古體詩用韻較寬,既可押平聲韻,又可押仄聲韻;既可押本韻,又可押鄰韻(指舊韻中可以通押的韻部,如東與冬,魚與虞,蕭與肴、豪通韻等)。亦可在一首詩中換韻,可以兩句換、四句換、六句以上換,平韻可換仄韻,仄韻亦可換平韻,還可平韻、仄韻交替換用。在一首篇幅較長的詩中,還可以用同一韻字(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重用“聲、鳴”韻腳字)。古體詩押韻的位置有三種類型:句句押韻(柏梁體);隔句押韻;中間換韻。 
     1、句句押韻(柏梁體):據(jù)說漢武帝筑柏梁臺,與群臣聯(lián)句賦詩,句句用韻,所以這種詩稱為柏梁體。其實鮑照以前的七言詩(如曹丕的《燕歌行》)都是句句用韻的。當(dāng)時并非另有一種隔句用韻的七言詩,等到南北朝以后,七言詩變?yōu)楦艟溆庙嵙恕>渚溆庙嵉钠哐栽姴抛兞颂厥獾脑婓w。
       
    例:杜甫《飲中八仙歌》(七言,句句押平聲韻)“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2、隔句押韻(古詩押韻的最普遍的形式): 例:杜甫《佳人》(五言,隔句押仄聲韻)“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guān)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高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zhuǎn)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摘花不插發(fā),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3、平仄交替換韻:例:李頎《古從軍行》(七言,換韻部,平仄交替換韻) (用平韻)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fēng)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換仄韻)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換平韻)聞道玉門猶被遮,應(yīng)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二、古體詩的平仄 :
      古體詩不受聲律的約束,沒有固定的平仄規(guī)定。在唐代以前,就五言古風(fēng)而言,有一句之中連續(xù)出現(xiàn)四個平聲字或仄聲字的,甚至還有全平或全仄的。
    唐代近體詩出現(xiàn)后, 由于律詩的影響,這種情況較少出現(xiàn),而且逐漸形成一種風(fēng)氣,詩人為了仿古,寫古體詩時以避免入律為原則,盡量多用拗句。全句的平仄不是交替的,而很多是間隔相重的。就五古而言,往往第二字和第四字都是平聲或都是仄聲;就七古而言,則是第四和第六字都平或都仄。為了與格律詩相區(qū)別,古體詩的三字尾(即每句末尾三個字),有四種形式:平平平(即三平調(diào),是古體詩的顯著標(biāo)志);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例: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仄平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平平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fēng),曲盡河星稀。
    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
    我醉君復(fù)樂,陶然共忘機。
    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平平

    以上例子,可以看到,它們除了押韻之外,不受任何平仄格律的限制。因此這種古風(fēng)的寫作是比較自由的。
    不過也要注意,使用舊韻:仄聲韻中,要區(qū)別上、去、入聲,不同聲調(diào)一般不相押,只有上聲韻和去聲韻偶然可以相押。使用新韻:仄聲韻中,上聲韻和去聲韻偶然可以相押,但最好要區(qū)別上、去聲,不同聲調(diào)不去相押。
    三、古體詩的對仗
      古體詩不要求對仗,但由于受古代駢文的影響,對仗詩句常見(《詩經(jīng)》里已出現(xiàn)了不少對仗的詩句)。古體詩的對仗與近體詩的對仗不同,前者不論平仄而后者要論,前者不避免同字而后者要避免,前者對仗位置不固定而后者位置要固定。古體詩對仗是出于修辭和表情達意之需要,而不是格律的規(guī)定。例:陸游《夜出偏門還三山》
    月行南斗邊,人歸西郊路。水風(fēng)吹葛衣,草露濕芒履。
    漁歌起遠汀,鬼火出破墓。凄清醒醉魂,荒怪入詩句。
    到家夜已半,佇立叩蓬戶。稚子猶讀書,一笑慰遲暮。
    全詩共12句,前8句皆對仗,但本句平仄不相間、上下句平仄不相對。古風(fēng)用對仗是自由的,其對仗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1、平仄不對:例如 《登池上樓》就有這樣兩聯(lián):“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仄仄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平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每一聯(lián)都只有兩個字的平仄相對,其余都不對。白居易有一種《傷宅》的五言古風(fēng),其中有一聯(lián)是:“攀枝摘櫻桃,帶花移牡丹”,也只有兩個字相對。
      2、不避同字:例如前引杜甫的《石壕吏》,有一聯(lián)是“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上下句就同時出現(xiàn)“老”字。更早一些的古體詩,同字相對就更多一些,例如《木蘭詩》有這樣幾句:“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四句中都重復(fù)了兩個字
    四、入律古風(fēng)和古風(fēng)式律詩
      1、入律的古風(fēng):指古體詩中有符合平仄相間規(guī)律的近體詩句子(如五言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等)。還包括拗句的似律句(如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等)。
    自近體詩出現(xiàn)后,詩人受律詩的影響,在寫古體詩時難免用律句。有一些詩人,非但不避免,而且還喜歡用律句。這種情況,在換韻的七言古風(fēng)中最為常見。據(jù)王力《古體詩律學(xué)》例舉,白居易的《長恨歌》全詩120句,入律70句,似律30句,二者合占75%;《琵琶行》全詩88句,入律30句,似律23句,二者合占總句數(shù)的62.5%。五言古風(fēng)及一韻到底的七言古風(fēng)入律的較少。
    古風(fēng)中,如果只有律句而沒有律聯(lián),仍不失古風(fēng)的格調(diào)。因此,在出句入律時,則對句不入律為補救;在對句入律時,則出句不入律為補救。著意避免入律者,五言有孟郊,七言有韓愈;杜甫五言仿古,七言則不避免入律;李白有一小部分五古入律,一大部分七古入律。由此可見,古風(fēng)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詩人的作品,呈現(xiàn)出各種不同的差別。例:韋應(yīng)物《寄中書劉舍人》
    云霄路竟別,中年跡暫同。比翼趨丹陛,連騎下南宮(拗對)。
    佳詠邀清月,幽賞滯芳叢(拗對)。迨予一出守,與子限西東。
    晨露方愴愴,離抱更沖沖。 忽睹九天詔,秉綸歸國工。
    玉座浮香氣,秋禁散涼風(fēng)(拗對)。應(yīng)向橫門度,環(huán)佩杳玲瓏。
    光輝恨未矚,歸思坐難通。 蒼蒼松桂姿,想在掖垣中。”。
    2、古風(fēng)式的律詩:是指八句五言或七言符合近體詩對仗格律的拗句古體詩,亦稱“拗律”。其特點是:常用三平調(diào);拗而不救;上下聯(lián)失粘;節(jié)奏點上字的聲調(diào)相同。
    例l:杜甫《暫游臨邑至 山湖亭》
    野亭逼湖水,歇馬高林間。鼉吼風(fēng)奔浪,魚跳日映山(律聯(lián))。
    暫游阻詞伯,卻望懷青關(guān)(拗對)。靄靄生云霧,唯應(yīng)促駕還。
    (此詩律古相參,一、三聯(lián)系三平調(diào),二、三聯(lián)失粘)
    河馬A(694375424) 13:59:46
    例2:杜甫《暮歸》
    霜黃碧梧白鶴棲,城上擊柝復(fù)烏啼(兩句均拗)。
    客子入門月皎皎,誰家搗練風(fēng)凄凄(三平調(diào)) ?
    南渡桂水闕舟楫,北歸秦川多鼓鼙(上下聯(lián)失粘、出句對句均拗)。
    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云還杖藜(出句拗) 。
      從大量詩例觀之,全篇古體的七律比全篇古體的五律較為常見。如非全篇仿古,則往往先古后律。就平仄形式而論,單拗句最為多見。至于古風(fēng)式的排律,全篇大部份用古句,但除首尾聯(lián)外,幾乎每聯(lián)都用對仗。古風(fēng)式的律詩,雖有近體詩的部分特征,但基本以古句為主,故仍劃入古體詩之范疇。
    當(dāng)我們真正了解古體詩后,就不會再以“古代名家也經(jīng)常不守格律”等,在創(chuàng)作近體詩時為自己不守格律,或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借口而開脫了。因為它有自己的特點,而且是比近體詩還要古老的體裁。
    第二類:格律詩
    格律詩是指唐以后,分為絕句和律詩的古典詩歌。篇式、句式有一定規(guī)格,音韻有一定規(guī)律,變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它是古老和傳統(tǒng)的詩體,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字?jǐn)?shù)、行數(shù)、平仄或輕重音、用韻都有一定的限制。
    格律詩根據(jù)漢語一字一音,音講聲調(diào)的特點和詩歌對音樂美、形式美、精煉美的特殊要求而產(chǎn)生的,所以具有相當(dāng)強的生命力而流轉(zhuǎn)不息。
    格律詩對聲律的要求極為嚴(yán)格。聲律包括壓韻和平仄。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格律詩。如中國的近體詩(絕句、律詩)、西方的十四行詩、五行打油詩、四行詩、西班牙的八行詩、意大利的三行詩以及日本俳句等。
    一、格律
    “因律詩要講平仄,不講平仄,即非律詩。”《毛澤東》。格律詩是有固定的格式,這種格律形式表現(xiàn)為句數(shù)固定和字?jǐn)?shù)固定。
    1、格:詩體的格式。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稱為五絕,每句七個字的稱為七絕。每首八句,每句五個字的稱為五律,每句七個字的稱為七律。超過八句的叫排律。
    律詩的八句中,每兩句稱為一聯(lián),共分四聯(lián);第一、二句稱為“首聯(lián)”(起);第三,四句為稱為“頷聯(lián)”(承);第五,六句稱為“頸聯(lián)”(轉(zhuǎn));第七,八句為稱為“尾聯(lián)”(合)。律絕為四句,也可以稱為“起、承、轉(zhuǎn)、合”。起要平直,承要從容,轉(zhuǎn)要變化,合要淵永。 “起,承,轉(zhuǎn),合”基本上描述出格律詩的合理結(jié)構(gòu)
    2、律:格律詩要遵守發(fā)音規(guī)則,講究聲律和韻律美。寫作要遵循的基本要素有四個:平仄,相對相粘,對仗,押韻。
    河馬A(694375424) 14:05:41
    二、格律詩寫作要領(lǐng)
    1、平仄:每一句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交錯使用的,即“平,仄,平”或“仄,平,仄”。有人認為“平仄”形式不好掌握,其實不然,只要我們掌握了其規(guī)律,不需要背,也可以熟練的掌握。以七律為例:標(biāo)準(zhǔn)平仄格式有兩種,我們把每句二、四、六字用括號擴上,大家就很容易看出它的規(guī)律:
    一種是平起式(即第一句的第二個字是平聲字)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另一種是仄起式(即第一句的第二個字是仄聲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另一種是仄起式(即第一句的第二個字是仄聲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在實際運用時,不是每一個字都要按照上述的平仄去寫,有一定的靈活性。這就是常說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也有例外的情況)。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每一句的第一、三、五字可以不管平仄,第二、四、六字要按以上的格式講究平仄。
    河馬A(694375424) 14:08:29
    3、相粘:兩聯(lián)之間,上一聯(lián)的第二句的第二,四,六個字要和下一聯(lián)的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個字的平仄相同。
    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另外,上面一聯(lián)下句的第五,六,七三個字,以第六字為中心左右顛倒一下,就成為下面一聯(lián)的上句的第五,六,七三個字的平仄了。這種規(guī)律俗稱“翻跟頭”。我們?nèi)匀灰云狡鹗降牡谝宦?lián)和第二聯(lián)為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律和七律的平仄以及相粘的規(guī)則相同,也要“翻跟頭”,只是少兩個字罷了。至于七絕和五絕,也要“翻跟頭”,只要把七律和五律攔腰一截即可。平仄以及相粘的規(guī)則也與七律和五律相同。大家可根據(jù)上述七律的例子,自己感受一下。
    4、對仗:對仗也稱對偶,就是一聯(lián)內(nèi)的上下兩個句子的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詞義相對或相關(guān)。如“天對地”,“深對淺”,“大對小”等,意思是相對的;再如“山對河”,“星對月”,“風(fēng)對雨”等,意思是相關(guān)的。一般說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這些是單音詞的對仗。如果組成詞組,則要求詞組的結(jié)構(gòu)也要相同,即“主謂結(jié)構(gòu)對主謂結(jié)構(gòu),偏正結(jié)構(gòu)對偏正結(jié)構(gòu),動賓結(jié)構(gòu)對動賓結(jié)構(gòu)”等。如果組成句子,則要求句子結(jié)構(gòu)相同。例:李白的七律《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倿楦≡颇鼙稳?,長安不見使人愁。”其中的第二聯(lián)和第三聯(lián)各自都是對仗。
    先從句子結(jié)構(gòu)上看:第二聯(lián)的上下句子都是“主-謂-賓”結(jié)構(gòu)。“吳宮”和“晉代”都是歷史朝代的名詞,做“花草”和“衣冠”的定語。而“花草”和“衣冠”都是名詞做主語。“埋”和“成”是動詞,做謂語。第三聯(lián)的上下句子也都是“主-謂-賓”結(jié)構(gòu),但句式不相同,主語是“三山”和“二水”,謂語是“落”和“分“,“半”和“中”是修飾謂語的狀語。
    在此需要說明一下,律詩中各聯(lián)的句式切忌雷同,要有變化,否則就顯得呆板。在五、七言律詩中,首尾兩聯(lián)不需要對仗,頷頸兩聯(lián)要求對仗。同樣,排律除了首尾兩聯(lián)不需要對仗外,中間的所有聯(lián)都要對仗。絕句則不要求對仗。
    當(dāng)然,也有例外,比如有的律詩首聯(lián)甚至整個四聯(lián)都對仗;有的排律首聯(lián)甚至整個聯(lián)都對仗;有的絕句首聯(lián)甚至兩聯(lián)全對仗。這些不是格律的要求,而是作家的創(chuàng)作需要和藝術(shù)技巧。
    實際上,對仗也不是規(guī)定的那么絕對的,對仗從結(jié)構(gòu)上講分兩種;一種叫工對,即不論結(jié)構(gòu)或意義,都對得非常工整,比如上面舉出的第二聯(lián);一種叫寬對,是指個別地方對得不甚整齊,但大體上是對稱的。它追求的是“不以辭害義”的效果。例如:“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單看“疑無路”和“又一村”對得不工整,但整個句子的意思卻對得很工整。
    從寫作技巧上看,對仗還有借對和流水對。所謂借對,是在對仗中,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對;例如:“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雞黍”對“楊梅”,“楊”和“羊”同音,所以能同“雞”相對。所謂流水對,是上下句子有相承關(guān)系,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下句承接上句而來;例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就是典型的流水對。
    此外,從對仗的句義上講,還分正對和反對。所謂正對,是并列的事物相對。所謂反對,是相反的事物互相映襯。在格律詩中,正對多,反對少。
    還有一種叫隔句對(扇對),顧名思義,即上下兩連對句中,第一聯(lián)一句對第二聯(lián)一句,第一聯(lián)二句對第二聯(lián)二句。例如:“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碑荒僧已無。今日還思錦城事,雪銷花謝夢何如”。
    最后介紹一下當(dāng)句對。所謂當(dāng)句對,即一句中自相對。當(dāng)句對有兩種,一種是字面不同的,例如:“小院回廊春寂寂,浴鳧飛鷺晚悠悠”,“小院”對“回廊”,“浴鳧”對“飛鷺”;另一種是有字相同的,例如:“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戎馬”對“歸馬”,“千家”對“百家”。
    在對仗中,應(yīng)注意一聯(lián)內(nèi)的兩句中,不能用相同的字對仗。因為詩的字?jǐn)?shù)有限,每個字都要求發(fā)揮最大的表現(xiàn)力,用相同的字,就勢必限制思想感情的充分表達,并且有重復(fù)的感覺。其實嚴(yán)格講,在一首格律詩當(dāng)中,也是避免使用相同的字的,這也是為了詩整體的精練。
    5、押韻:漢語中每一個字的發(fā)音,是由聲母和韻母組成的。在現(xiàn)代漢語中,凡韻母相同的字,都叫同韻字,例如:“東”和“冬”。新韻詩的壓韻,按此規(guī)律即可。在標(biāo)準(zhǔn)格式里,除第一句要押韻外,其余偶數(shù)句(律詩是第二、四、六、八句;絕句是第二、四句;排律是第二、四、六、八……句)均要押韻,即這些句子的最后一個字要使用相同韻母的字。有種標(biāo)準(zhǔn)格式也叫首句入韻,即第一句也要入韻。
    盡量不使用字?jǐn)?shù)少的韻部(窄韻)來押韻,避免被韻腳限制住,古人稱為“不弄險韻”。盡量使用所屬的字多的韻部(寬韻),選擇的余地也大。李商隱曾經(jīng)用“三江”的窄韻部作了一首《蠅蝶雞麝鸞鳳等成篇》以炫耀自己作詩的功力,朱竹宅說“題極怪,不可解”。紀(jì)曉嵐亦評論其“墮入惡趣,不復(fù)以詩格繩之”,因而被曹雪芹借寶釵之口稱之為“小家子氣”??梢?,名人大家如果不注意,也會犯“小家子氣”的毛病的。
    6、變格:格律詩的變格為首句不入韻(即第一句的最后一個字不押韻)格式,除了第一句與標(biāo)準(zhǔn)格式不同以外,其余句子格式與標(biāo)準(zhǔn)格式相同(以七律為例)
    七律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資料古詩詞寫作的基礎(chǔ)知識 

前言

初學(xué)古詩詞創(chuàng)作的朋友,大體都有這樣兩個基本感覺:一是難學(xué),二是難寫,筆者表示理解。其實古詩詞和其他任何知識一樣,也是有其基本規(guī)律的,只要你掌握了,學(xué)習(xí)和創(chuàng)作并不是一件十分難的事。

一、詩詞創(chuàng)作過程簡介

筆者曾翻閱過許多詩詞研究者的著作,真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我不想評論孰是孰非,也不可能同意一家之全部觀點。只是為了使初學(xué)朋友方便學(xué)習(xí),博采百家著作中有指導(dǎo)意義的,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的,又便于學(xué)習(xí)和理解的觀點和方法,經(jīng)過自己的提煉和加工,寫下該帖以供初學(xué)朋友借鑒。由于理解上的差異,肯定會和各位朋友的見解有相左之處,還望海涵并敬請批評指正。

我們先把古詩詞創(chuàng)作的基本過程向大家介紹一下。詩詞創(chuàng)作過程就和工廠的產(chǎn)品生產(chǎn)過程一樣,都有一個供`產(chǎn)`銷的程序,而我們的大腦就是詩詞加工廠。下面分階段介紹:

孕育階段

大家都知道,工廠生產(chǎn)產(chǎn)品都有個產(chǎn)前準(zhǔn)備階段,即原材料供應(yīng)階段,恰好詩詞創(chuàng)作也有準(zhǔn)備階段,我們把它稱之為孕育階段,這個階段有兩方面的內(nèi)容要向大腦這個加工廠供應(yīng)。

一是情感。詩屬于那種浪漫的抒情文學(xué),詩生于情,情成于詩。情是詩的源泉,沒有情哪來的詩。而情又借助于詩,把豪壯和凄婉等情緒發(fā)揮的淋漓盡致,使人體會到那種喜怒哀樂的情感。因此可以這樣說,沒有情的詩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詩。情感的產(chǎn)生又是通過外界事物對大腦各種各樣的刺激產(chǎn)生的,作為我們來說。就要主動接受外界(生活)供應(yīng)的素材,孕育出或喜或悲的情感,為詩詞創(chuàng)作做好產(chǎn)前準(zhǔn)備。

二是靈感。靈感是經(jīng)過長期實踐積累,突然間爆發(fā)出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智慧)。這與文化層次和閱歷(經(jīng)驗)成正比關(guān)系,文化越高,閱歷越豐富,爆發(fā)靈感的機會就越多。一般藝術(shù)家的靈感都與藝術(shù)形式有關(guān),如畫家可能是構(gòu)圖和色彩;舞蹈家可能是動作和造型;小說家可能是情節(jié)與結(jié)局;而詩詞人則是字詞和語句。靈感創(chuàng)作往往是精華,它體現(xiàn)了藝術(shù)家的風(fēng)采和光芒。靈感不可能時刻伴陪你,但它卻隱蔽在靈魂的某個角落,一旦激發(fā),勢不可擋。靈感的特點是稍縱即逝,所以當(dāng)來了靈感時,一定記載下來以備后用,否則就會蹤影全無,后悔不迭。

執(zhí)筆階段

這就和工廠中加工產(chǎn)品一樣,要進行加工生產(chǎn)了,這也是詩詞創(chuàng)作的執(zhí)筆階段。這個階段大致分三個步驟:

一是選材。就是選擇什么樣的體裁,最適合你的詩詞創(chuàng)作。詩詞的體裁的確名目繁多,有古詩詞和現(xiàn)代詩;詩和詞;絕句和律詩;還有各種詞譜的選擇等等不一而足。這就需要看作者喜歡什么體裁,什么樣的體裁最適合表達出作者的思想和感情,還要取決于情感內(nèi)容的多少。這些都需要量體裁衣,根據(jù)作者的實際需求來選擇。

二是動手。選好體裁后,就按著詩詞格式的要求去寫就行了。最好是按著你的習(xí)慣和方式去創(chuàng)作,是白天還是晚上,是一氣呵成還是多天完成。最基本的條件就時,采取何種習(xí)慣和方式更適合激發(fā)你的靈感,你就采取哪種。

三是修改。詩不厭改,越改越好,越改越精。一首詩寫好后,最好是放置幾天后再改,因為馬上修改時你還沒脫離當(dāng)時思路,還存在一定的思維定式,效果不會太好。修改時從三個方面入手:一個是進一步調(diào)整情感,修正偏頗不妥之處;另一個是進一步匡正格律,修復(fù)差錯不適之處;再一個是進一步錘煉字句,修改疏忽大意之處。

發(fā)表階段

這和工廠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需要銷售到客戶手里,被用戶所接受一樣,作品是要發(fā)表給別人看的。一般有有兩個含義:一是讓別人理解你的思想感情;二是便于別人批評指正,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當(dāng)然如果是精品,還會起到宣傳教育的重大作用。

下面就從詩詞的基礎(chǔ)知識開始講解:

二、五言古絕押韻簡介

范例:

鹿        作者: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

復(fù)照青苔上。

解釋:

五言古絕即古體絕句的簡稱。每首四句,每句五言(字)。

初學(xué)古詩詞的朋友,我建議最好是從五言古絕入手。這是因為它不用嚴(yán)格的講究格律,限制也少,容易學(xué)習(xí)和掌握。最大特點是句中字沒有平仄要求,只對句末字有平仄要求。而且語句短小精煉,極易成文。文風(fēng)自然古樸,含義深刻。

五言古絕最主要的要求是合乎押韻,二`四句押韻,第一句多不押韻。仄聲韻和平聲韻都可以用,但一般不混押。須注意的是第三句句尾平仄應(yīng)與相鄰的二`四句相反。見范例:二`四句韻腳響和上字,押的是江陽韻,都是仄聲韻,第一句沒押韻。第三句尾林字是平聲字,與二`四句仄聲字相反。

常用格式(每句尾字):

1      =     ,    +)。    -  ,  +)。

      2      +    ,    =  。   /  ,  =  

      3   +),    +)。   -  ,   +

      4   =),    =)。    /  ,  =  。

    注釋:

     -      :平

     /      :仄

   () :押韻

     +    :仄可平

     =    :平可仄

還有拗格,因不常用,這里就不舉例了。有需要的朋友可和我說。

朋友們可從五言古絕試做起,這個并不繁雜,也不困難。只要這個入門了,其他的也就快了。各位朋友快發(fā)帖作詩,千萬別不好意思,只有邁出第一步,以后才會有提高和創(chuàng)新。我一定認真評點,相互學(xué)習(xí),共同提高。

三、五絕平仄簡介

范例:

聽箏      作者:李端

鳴箏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

時時誤拂弦。

解釋:

李端(?~?)字正己,唐朝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大歷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官終杭州司馬。大歷十才子之一。喜作律體。有《李端詩集》。這首小詩寫一彈箏女子為取寵故意出錯的情態(tài),寫的惟妙惟肖,委婉細致,富有情趣。

五絕指五言律詩,即律體絕句,它是唐代建立的新詩體,有著較為嚴(yán)格的格律,也稱近體詩。它講究平仄交替配合,有較強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律詩一般把上下兩句稱一聯(lián),前一句叫出聯(lián)或出句,后一句叫對聯(lián)或?qū)?。一個要求是聯(lián)內(nèi)上下兩句相應(yīng)的字必須平仄相對,但在實際應(yīng)用中,偶數(shù)(2`4`~~~)字平仄相對即可。另一個要求是相鄰兩聯(lián)中,前一聯(lián)的對聯(lián)里的偶數(shù)字,和后一聯(lián)出聯(lián)里的偶數(shù)字必須平仄相同(想粘),。就如范例中的第2與第3句的都是平仄相同,也可參考筆者發(fā)的《送海云霞》一帖。違反了這兩條,就叫失對失粘。五律基本平仄格式:

1   仄起,首句不入韻。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平起,首句不入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仄起,首句入韻。

+   /   /    -   -),

-   -   /    /    -)。

=   -   -    /     /  

+   /   /    -   -)。

4           平起,首句入韻。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釋:

     -      :平

     /      :仄

  ()  :押韻

    +    :仄可平

     =     :平可仄

五絕一般是仄起,首句不入韻。最后再強調(diào)一下,律詩一定要嚴(yán)格按照格律要求創(chuàng)作。

否則就不能稱之為律詩。筆者用幾個字把其主要要求概括一下:一是要押韻;二是講平仄;

三、是須對仗;四是有詩意。

還有一點要解釋的是,按理說古律詩應(yīng)按古聲`古韻寫作,但現(xiàn)代人已經(jīng)極少按這個要求去做了。為了使初學(xué)者朋友方便學(xué)習(xí),我們在本論壇一律采取今聲今韻。

歡迎朋友按格律發(fā)表作品!

 

 古詩詞寫作的基礎(chǔ)知識 

四、七絕變格簡介

范例:

涼州詞     作者: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講解:

  王之渙(688~742)字季陵,唐朝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官文安縣尉,后辭官遠游邊塞山水,可以說是盛唐時期的著名邊塞詩人,所作之詩在當(dāng)時傳乎樂章,布在人口,可惜傳世之作僅六首,且都是熱情洋溢的佳作。這首詩為出塞遠征將士所寫,道出了將士在雄奇而蒼涼的境地中,凝重深沉地對遙遠故鄉(xiāng)的一種思念。用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的佳句來暗喻朝廷恩澤不及邊塞,卻又不失豪邁悲壯之氣。

  七律(四句)也稱七絕,也是近體詩的一種,可以看作五絕字句在量上的增加(變形)。在五絕每句前加上與前二字平仄相反的二字即成七絕,七絕首字可平可仄,第三字和五絕的平仄是相同的。七絕有如下平仄格式:

1         平起,首句入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仄起,首句入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平起,首句不入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仄起,首句不入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釋:

     -      :平

     /      :仄

    ()  :押韻

     +     :仄可平

     =     :平可仄參考。

  七絕通常是首句入韻,不入韻的少見。它的寫作特點是:語淺情深;句絕意廣;音

在弦外;遐思無限,好多古詩人的七律(四句)都具備這個特點,各位朋友可參考。

  另外,仄仄腳的五`七言律詩還有一種較常見的變格句型,就是句末倒數(shù)第二字的仄聲,與句末倒數(shù)第三字的平聲對換, 形成變格句式,而且變格后倒數(shù)第五個平可仄字,就不允許變化了。如:              

五言                         七言

正常    =  -  -  /  /                  +  /  =  -  -  /  /

變格    -  -  /  -  /                  +  /   -  -  /  -  /

    這種變格,唐宋詩人常用,就不舉例說明了。

五、律詩拗救簡介

范例:

1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2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解釋:

  李白(701~762),字太白,好青蓮居士。唐朝隴西成記(今甘肅天水附近人),生于中亞碎葉。詩風(fēng)雄奇豪放,想象豐富多彩,語言流暢自然。善于從民歌`神話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偉絢爛的色彩和富有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有《李太白集》。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朝京兆萬年(今陜西細長安)人。進士出身,后來做過幾任刺史,觀終中書舍人。詩文中多指陳時政之作,多清麗生動。有《樊川文集》。

  在律詩中,仄平腳句型(- - / / - + / - - / / -)中,五言的第一字和七言的第三字必須用平聲,如用仄聲就被認為是拗(不順暢)。前人謂之孤平,意即孤單單的一個平(韻腳和七言首字+除外),這也是犯了古今詩人之大忌,把孤平視為洪水猛獸,唯恐避之不及。那么既然是大忌,最好還是回避為妙,辦法有兩個:

  一是避免出現(xiàn)孤平。即在仄平腳的律詩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子必須使用平聲字。

  二是想辦法救孤平。如果此處用了仄聲,那就在孤平后面的鄰字(五言第三子`七言第五字)改用平聲作為補救,這就是常說的孤平拗救,也算合律。格式為:

五言                         七言

正常     -  -  /  /  -                +  /  -  -  /  /  -

拗救     /  -  -  /  -                +  /  /  -  -  /  -

  如范例一末句的字救字;筆者《五絕  謀生》末句的字救字。另外拗救字不但可以救本句的孤平,還可以救上句相同位置的仄拗和其后一字(上句倒第二字)仄拗。如范例二末句的煙字救上句的字;筆者《月中歌舞》常字救上句的      

  拗救處的字使用時也是比較靈活的,不救拗時也常有用平聲的現(xiàn)象,就不舉例說明了。另外律詩的平平腳(句尾兩字)句型和仄仄腳句型的倒數(shù)第三字,忌諱再用平或仄聲字,以避免出現(xiàn)三連平和三連仄現(xiàn)象。這都不是太常見的,也就不細說明了。

  筆者在這里只是簡單的把拗救間介紹一下,其實你只要按正常格式寫詩,就不會出現(xiàn)拗救的麻煩的。所以對于初學(xué)朋友來講,最好是正格協(xié)作,熟練后因排字遣句的需要,再適當(dāng)?shù)厥褂棉志?/span>`變格及其他。

六、五言律詩對仗簡介

范例:

春日憶李白   杜甫

白也詩無敵,

飄然思無群。

傾心庾開府,

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

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尊酒,

重與細論文。

解釋: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襄陽(今湖北)人。曾屢考進士不中,曾在朝廷為官,但不大。后棄官,在成都營建杜甫草堂。晚年攜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見證了唐由盛至衰的過程,被后人稱為史詩。以古體`律詩見長,風(fēng)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有《杜工部詩集》?!洞喝諔浝畎住访鑼懥藢τ讶死畎椎囊豢|相似,字里行間表達了對李白的感佩和愛慕之情。

  五言八句律詩簡稱五律,組成四聯(lián),依次稱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蓮(或承首```尾聯(lián)),為了方便好辨認,我們就依次稱為1`2`3`4聯(lián)吧,中間的2`3聯(lián)必須隊仗(對偶)(請參考《詩詞韻律簡介》二—2對仗一節(jié))。它的平仄格式是:

1    仄起,首句不入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平起,首句不入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仄起,首句入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平起,首句入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釋:

     -      :平

     /      :仄

    ()  :押韻

     +     :仄可平

     =     :平可仄

  五言律詩通常是首句不入韻,一般時仄起。對仗往往起著律詩的畫龍點睛之作用,而且也是對聯(lián)格式的主要來源,所以初學(xué)朋友,一定要好好掌握。律詩對聯(lián)的基本要求,可參考《楹聯(lián)的基本要求》一帖,基本內(nèi)容差不多,這里就不重復(fù)了。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工對和寬對的概念,工對就是樣樣都符合對仗的要求,對的嚴(yán)絲合縫。寬對則可以避小就大,如名詞這個大類中包括時間`地名`人物`動物方位等等小項,大項對了不管小項,這就是寬對。

  另外律詩對仗還有一大忌諱。就是一定要避免上下兩聯(lián)雷同,假如上下兩聯(lián)都以以同義詞相對,造成上下兩聯(lián)意思一樣,使所對的上或下聯(lián)變成重復(fù),形同虛設(shè)。

 古詩詞寫作的基礎(chǔ)知識 

七、七言律詩對仗簡介

范例:

西塞山還古 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空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講解: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朝彭城(今徐州)人。貞元進士,授監(jiān)察御使,后貶為朗州司馬,曾做過許多地方的刺史。官終檢校禮部尚書。詩風(fēng)通俗清新,深得民歌優(yōu)點。有《劉夢得文集》。該詩是劉禹錫乘船途徑西塞山時,撫今追昔,感慨萬千,把漫長和廣闊的時空壓縮到一首詩中,敘事一氣呵成,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名詩,從分體現(xiàn)了作者七律氣勢雄偉的特點。

    七言律詩簡稱七律。其平仄格式,就是在五律每句前加與前二字相反的平仄就是七律平仄格式。七律同七絕一樣,首句通常不入韻,入韻的較少見。二```八句用平聲入韻,一```七句用仄聲不入韻。七律有四種平仄格式:

1 平起,首句入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仄起,首句入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平起,首句不入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仄起,首句不入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律詩和絕句都講究平仄和押韻,押韻時一定避免用同音字,這也是古詩詞約定俗成的。律詩對仗,上下聯(lián)的關(guān)系一般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是并肩對。兩句并立,沒有主次,不相連貫。

二是映比隊。兩句映比,有主有次,一正一襯。

三是反比對。兩句相反,意思對立,一正一反。

四是承接隊。兩句相承,以下承上,上下順接。

五是流水隊。兩句貫通,不能顛倒,不能分割。

  律詩兩連對仗方式,最好時有所變化,不要都是一種關(guān)系,這樣顯得比較死板,而幾種關(guān)系并用,就像的生動多了。

  律詩,其實還有一些知識,但筆者認為不能算是最基礎(chǔ)的入門知識。初學(xué)朋友只要是掌握了以上的基礎(chǔ)知識,寫作和鑒賞律詩就夠用了。深入進去后,再逐步提高。

八、詞的寫作技巧簡介

  無論是文章還是詩詞,都不是心血來潮提筆就寫的,都有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筆者認為首先是經(jīng)過學(xué)習(xí)了解搞懂弄通,其次才是提筆寫作。入門的辦法:

  一是了解。也就是說全面了解詞與詩等文學(xué)作品的不同特征,領(lǐng)略詞的藝術(shù)風(fēng)采和魅力,體驗詞的華美意境。這就必須先學(xué)習(xí)古今人的精品著作,才能做到深入詳細的了解。

  二是體驗。只有體驗詞人的情感,才會感受到作品的精華之所在,直到應(yīng)從何入手學(xué)習(xí)提高,從而開拓文學(xué)思路,提高藝術(shù)素質(zhì),培養(yǎng)美好情感,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當(dāng)你在閱讀詞作品時,體驗到你的情感你可以隨著詞作者的喜怒哀樂而跌宕起伏時,才會真正的鑒賞和寫作。

  三是辨認。有效的辨認詞各種體裁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就會打下你選擇詞譜的基礎(chǔ)。這是因為詞譜的格式百余種,藝術(shù)風(fēng)格也不盡相同。如《蝶戀花》的凄婉,《滿江紅》的激昂,《踏莎行》的悠長等等。所以辨認后再進行選擇,創(chuàng)作時才會使你的情感得到有效的發(fā)揮。

  四是選擇。古人的詞作品成千上萬,我們也沒必要去每篇都精讀細研。要有針對性地去選擇優(yōu)秀的,經(jīng)過數(shù)百年流傳被人們公認的名篇去進行研讀。這樣起點高,進步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是掌握。在學(xué)習(xí)過程中要注意掌握各種寫作技巧,如語言`格式`韻律等等。在學(xué)習(xí)掌握過程中,也提高自己掌握各種技巧的能力。

  六是信心。要樹立起堅定的信心,堅信自己能學(xué)好掌握詞的寫作,并能逐步提高創(chuàng)作出比前人更好的作品。這絕不是大話,現(xiàn)代人的知識`智慧`能力等無不超越了前人,我們有比前人更豐富的思維,更多彩的生活,更先進的科技,應(yīng)該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如果沒有了超越,世界也不會發(fā)展到現(xiàn)在,而且也永遠不會有未來。

九、詞的句式簡介

范例:

1 十六字令 -張孝祥

又名《蒼梧謠》`《歸字謠》等。單調(diào),共四句,16字。除14字《竹枝》外,是最短的詞。

歸, 獵獵熏風(fēng)卷繡旗。

攔教住, 重舉送行杯。

詞譜:

-),

+ / - - + / - 。

- - / ,

+ / / - - 。

2 水凋歌頭 -蘇軾

又名《凱歌》`《臺城游》等。原隋唐大曲《水調(diào)》之歌頭。雙調(diào),共95字。下闕換頭。另有別體。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倚戶,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詞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詞原稱曲子詞,起于唐,盛于宋。是格律詩的一種特殊形式,可以說是格律詩的一種延伸。詞原本是和音樂聯(lián)在一起的,早先并不是一種獨立的文學(xué)形式。那時詞調(diào)很多,各有其名稱,人們稱之為詞牌。后人把各種詞牌的平仄概括總結(jié),形成了詞譜。人們照譜填詞,發(fā)展到后來便脫離了音樂,形成了一種獨立的文學(xué)體裁,這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詞。

  詞調(diào),在詞脫離了音樂后,已經(jīng)子虛烏有,好多人便把它看成是詞牌,如《十六字令》`《念奴嬌》`《蝶戀花》等都是詞牌名。

  詞根據(jù)長短分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三大類。古人把58 字以下叫小令,59~90字叫中調(diào),91字以上叫長調(diào)。

  詞根據(jù)段落分單調(diào)`雙調(diào)`三疊和四疊。單調(diào)就一段,全是小令,如《十六字令》`《憶王孫》等。雙調(diào)分上下(前后)兩段,分稱為上闋和下闕,雙調(diào)詞最多,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都有,如《長相思》`《行香子》`《八聲甘州》等。雙調(diào)中的上下兩段的字?jǐn)?shù)和平仄基本完全相同,或大同小異。三疊詞分為三段,如《嵐陵王》。四疊詞分為四段,只有《鶯啼序》。三`四疊都數(shù)長調(diào)。

  詞的句式,由于是從近體詩發(fā)展而來,因此就比近體詩繁雜的多。句種字?jǐn)?shù),既有最短的一字,也有最長的十一字。近體詩的節(jié)奏形式,詞里都有,甚至沒有的詞里也有。其中最大的不同,還是在句中停頓。如七絕或七律句中的停頓都是四三式,如賽北月華明冷夜(見筆者《七絕月夜》一帖)就是上四下三式,可以看成塞北月華(停頓)明冷夜。而且古詩中絕不可能出現(xiàn)三四式,也只有在古詞中才會出現(xiàn)。如辛棄疾《太常引》人道是清光更多就是三四式,人道是(停頓)清光更多。詞中四言句好多都是一字停頓,如秦觀的《行香子》有(停頓)桃花紅--------”起到領(lǐng)言的作用,又稱領(lǐng)字領(lǐng)格字,而且大多是虛詞或動詞。

十、詞的平仄簡介

詞與詩一樣基本以律句為主,先有詩律,后又詞律。因此兩者在平仄押韻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但詞也有自己的特點:

照譜填詞

詞譜把平仄和押韻規(guī)定的一清二楚,其他無任何可遵循的,按詞譜添就行了。

律句模式

詞的五`七言律句與五`七言律詩一樣的,可參看前面文章,無需詳解。

一言句和二言句:無論如何都是律句。

三言律句:- / / ` - - / ` / - - ` / / -

四言律句:+ / - - = - + / 。

六言律句:= - + / - - + / = - + / 。

八言律句:= - + / = - + / + / = - + / - - 。

九言律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的詞也有拗句和救孤平,前面在介紹律詩時已經(jīng)介紹,這里就不多說了。對于我們初學(xué)者來講,只要你照譜填詞,就不會出現(xiàn)其他現(xiàn)象,所以其他的就不介紹了。

十一  詞的押韻簡介

詞韻的形式要比律詩押韻的形式繁雜的多,大致有如下幾個特點:

可平可仄。如押平聲韻的有:《憶江南》`《浪淘沙》`等;押仄聲韻的有:《如夢令》`《卜算子》`等。

可疏可密。密的句句押韻,如《憶王孫》`《長相思》等。字?jǐn)?shù)少的小令,一般押韻較密,風(fēng)格鮮明。疏的可幾句一押,如《念奴嬌》`《聲聲慢》等。用疏韻的,一般都是中長調(diào),風(fēng)格沉郁。

一韻到底。如《一剪梅》`《蝶戀花》等,絕大多數(shù)詞都是一韻到底。

中間換韻。這又分幾種形式:

1)闕間換韻。如《情平樂》,仄換平韻,一闕一韻,共用兩個韻,上仄下平。

2)闕內(nèi)換韻。如《釵頭鳳.》,闕內(nèi)一種仄韻換另一種仄韻,兩闕換法一致,共用兩個韻。

3)間內(nèi)都換。公用四個韻,闕間闕內(nèi)都換兩闕各換各的。如《菩薩慢》,上闕仄換平,下闕另外的仄換另外的平。

4)平仄交錯。闕內(nèi)平仄韻交錯使用。如《相見歡》`《調(diào)笑令》等,具體換法友好多種。

5)詞有疊韻。有的詞有疊韻`疊句的要求,如《瀟湘神.》等。還有的可疊可不疊,如《采桑子》等。

詞的用韻雖然復(fù)雜,但卻沒什么難度。因為詞譜把一切都規(guī)定好了,你只要照譜填詞,就肯定沒任何問題。

十二、詞的對仗簡介

詞對仗要求比較歡送,不象格律詩那樣嚴(yán)格。其特點是:

1 靈活應(yīng)用。詞除了極少數(shù)的句子要求對仗外,絕大多數(shù)沒有要求,可對可不對,完全又作者自己決定。

不拘平仄。詞的對仗要求的也不嚴(yán)格,有的平仄相對,有的平仄相同。凡字?jǐn)?shù)相同的句子,都可以采用對仗,你只要按詞譜的平仄走就行了。

形式多樣。凡格律詩的對仗形式都可以用到詞上來,另外還有:

1)領(lǐng)字對:如蘇軾的《沁園春》。

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

2)領(lǐng)句對:如陸游的《訴衷情》。

此生難料:心在天山, 身老滄州。

3)多句對:如朱淑真的《眼兒媚》。

綠楊影里, 海棠枝畔, 紅杏梢頭。

5)同字對:如毛澤東的《水調(diào)歌頭》。

可上九天攬月, 可下五洋捉鱉。

6)押韻對:如李煜的《相見歡》。

剪不斷, 理還亂。

7)多字對:律詩的對子主要是5字和7字,而詞的對字從3~7字都有,就不舉例了??傊~要求對仗的地方必須是工對,沒有要求而對仗的地方可寬對。水平高的古人往往在詞中大量使用對仗。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