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屬于中醫(yī)學(xué)“咳喘”、“痰飲”、“心悸”、“水腫”、“肺脹”等范疇。其病是因臟腑虛損及外感時(shí)邪,遂使臟氣不和,營衛(wèi)失常,不能隨陰陽而出入,氣迫于肺,不得宣暢,久之肺脾腎虛損,正氣衰微,氣陰兩傷,陰損及陽。臨床常見的證型有: 1.外寒內(nèi)飲型:證見咳嗽喘促,倚息不得平臥,心悸胸痞,痰多白沫,身痛體重,肢體浮腫,發(fā)熱惡寒、舌苔白膩。 2.上盛下虛型:證見心悸頭暈,咳嗽短氣,喘促不利,痰多色白。胸悶,形寒肢冷,尿少浮腫,舌淡或紫暗。 3.肺腎兩虛型:證見咳嗽喘促,呼多吸少,動(dòng)則更甚,胸脅滿悶,心悸煩亂,不得平臥,神疲易汗,或見下肢浮腫,舌淡苔膩,脈細(xì)弱等。 南沙參30 黃精30 廣地龍30 蘇子30 桔梗10 全瓜蔞15 桑白皮15 沉香6(研未沖服)赤芍8 熟地15 補(bǔ)骨脂12 麥冬15 防己9 [加減法]: ⑴痰難咳出加礞石15 枳實(shí)10 ⑵高熱加青天葵15 柴胡9 ⑶喘息甚加葶藶子30 射干12 ⑷煩躁不安加石菖蒲9 膽南星12 蓮子芯3 ⑸脾虛者加黨參15 白術(shù)12 ⑹有瘀血加丹參18 桃仁10 ⑺陽虛加熟附子12 肉桂3 ⑻全身浮腫加甘遂末0.5克(沖服) 澤瀉10 ⑼出汗不止加浮小麥30 牡蠣30 龍骨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