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推理小說,第一,要有罪犯,隱匿甚深;第二,必須是謀殺案,或許不止死一個人;第三,案件終歸破獲,但很不容易,破案的人起初是偵探,后來是警察;第四,偵探要有個助手,譬如華生之于福爾摩斯,黑斯廷斯之于波洛,多少幫點忙,此人常身兼小說的敘述者,當由偵探破案變成警察破案時,要有更多的人介入;第五,還得有些看似相關(guān)末了證明與案件并無牽連的人。第六,案件可以發(fā)生在城市,也可以發(fā)生在農(nóng)村,也可以不要這種大的背景,譬如“密室推理小說”,就限制在一個完全封閉的環(huán)境之中。
美國作家愛倫·坡寫了世界上第一篇推理小說《莫格街謀殺案》,塑造了第一個偵探形象杜賓。從那以后,一代代推理小說家就在上面六項之內(nèi),變著法兒給自己設(shè)置障礙,特別是這兩方面:第一,不可能犯罪;第二,不可能偵破。推理小說家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作品也就越來越復(fù)雜,越來越好看。 嚴格說,無論杜賓,還是福爾摩斯、波洛,原本都是局外人,大可不管破案的事。但是為什么要管呢,除了正義感之外,他們還有解決這個問題的本事。在《莫格街謀殺案》中,杜邦說:“近來觀察于我已成了一種必然。”這是偵探的第一樣本事。提起福爾摩斯,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總是那個叼著煙斗、拿著放大鏡的形象。說來煙斗有沒有兩可,放大鏡卻很重要,因為作為偵探必須勘察現(xiàn)場。他會發(fā)現(xiàn)許多別人沒有留意的蛛絲馬跡。有些推理小說家就在這兒給自己設(shè)置障礙,以至有“盲偵探”、“坐輪椅的偵探”之類,不過無論如何,他們總歸得完成勘察工作。在杰夫里·迪弗的“林肯·萊姆系列”中,負責破案的刑事鑒定專家萊姆全身癱瘓,只有一個手指能動,現(xiàn)場勘查、搜集證物有賴于女助手阿米莉亞·薩克斯,兩人合在一起,就是一個“福爾摩斯”。 《莫格街謀殺案》還提到:“每當這樣的時候,我就不能不覺察并贊佩杜邦所獨具的一種分析能力。”這是偵探的另一樣本事。他們要對所發(fā)現(xiàn)的線索加以分析,得出結(jié)論,從而破獲案件,找出兇手。分析所依賴的是邏輯,而觀察則是實證的方法。在柯南道爾的《銅山毛櫸案》中,福爾摩斯說:“即使我要求公正地對待我的技能,也是因為它不是屬于個人的東西——它是超越我個人之上的。犯罪俯拾皆是,邏輯卻難得一見。”在迪弗筆下,薩克斯搜集到的材料,要靠萊姆分析。偵探需要眼睛,還需要腦子,前者可以有人幫忙,后者必須依靠自己。從《莫格街謀殺案》到最新的推理小說,一概離不開這兩樣東西。 講到推理小說,一直有種疑問,就是這類作品有什么意義。三十年前,《譯林》刊登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尼羅河上的慘案》,大受讀者歡迎,惹來某位學者告狀:“現(xiàn)在為什么有的出版社置自己的責任于不顧,出那些‘慘案’、‘謀殺案’之類的書籍而沾沾自喜?自‘五四’以來,我國的出版界還從沒有像現(xiàn)在這么墮落過。”再往前推五十年,程小青已經(jīng)回答了這個問題:“偵探小說的質(zhì)料,側(cè)重于科學化的,可以擴展人們的理智,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又可增進人們的社會經(jīng)驗。”(《談偵探小說》)不妨直截了當?shù)刂v,推理小說是一種智力游戲。已經(jīng)出了一百多種的“午夜文庫”有句廣告語:“閱讀之前,沒有真相。”其實好的推理小說,不讀到最后一頁,真相不會大白。閱讀推理小說的樂趣,就從翻開第一頁開始,到讀完這本書為止。 進一步講,則如博爾赫斯所說:“在我們這個混亂不堪的年代里,還有某些東西仍然默默地保持著經(jīng)典著作的美德,那就是偵探小說;因為找不到一篇偵探小說是沒頭沒腦,缺乏主要內(nèi)容,沒有結(jié)尾的。……這一文學體裁正在一個雜亂無章的時代里拯救秩序。”(《博爾赫斯口述》)推理小說誕生于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它傳達了那個年代的一種理念:這個世界是符合邏輯的,可以利用理性加以把握,而體現(xiàn)理性與正義的作為,總是有成效和有意義的,善最終能夠戰(zhàn)勝惡。直到如今,大概仍有不少讀者期待我們的世界是這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