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國城市垃圾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垃圾對我國城市造成的危害已不容忽視。我們必須采用強有力的措施加強城市垃圾的處理。 關鍵詞:城市垃圾;危害;現狀;對策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urbanized advancement speed up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andard of living, our country town refuse withdrawal increase rapidly. Trash the harm which creates to our country city has been not allow to neglect. We must use the powerful measure to strengthen the town refuse processing. Key words: town refuse; harm;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城市垃圾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全國城市歷年垃圾堆存量已達66億t,占用耕地達35億多m2,已有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圍,有1/4的城市不得不把解決垃圾危機的途徑延伸到鄉(xiāng)村。垃圾已是泛濫成災的問題,目前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城市環(huán)境保護,并科學地處理、利用垃圾,向垃圾要資源、要能源、要效益,值得我們研究探討。 1城市垃圾的概念及其危害 1.1城市垃圾的概念 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業(yè)垃圾、市政維護和管理中產生的垃圾,而不包括工廠所排出的工業(yè)固體廢物。城市垃圾的成分很復雜,但大致可分為有機物、無機物和可回收廢品等。屬于有機物的垃圾主要是動植物的廢棄物,屬于無機物的垃圾主要為爐灰、庭院灰土、碎磚瓦等,可回收的廢品主要為金屬、橡膠、塑料、廢紙、玻璃等。 1.2城市垃圾的危害 1.2.1對土壤的污染 固體廢物及其濾出或濾涸液中所含的有害物質會改變土壤結構和土質,影響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妨礙植物生長;有時還會在植物體內積蓄,在人蓄食用時危及人蓄健康。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固體廢物長期露天堆放,其有害成分在地表徑流和雨水的淋溶、滲透作用下通過土壤孔隙向四周和縱深的土壤遷移。在遷移過程中,有害成分要經受土壤的吸附和其他作用。由于土壤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很大,隨著滲濾水的遷移,使有害成分在土壤固相中呈現不同程度的積累,導致土壤成分和結構的改變,進而對土壤中生長的植物產生污染,污染嚴重的土地甚至無法耕種。 1.2.2對大氣的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固體廢物在運輸、處理過程中如缺乏相應的防護和凈化措施,將會造成細末和粉塵隨風揚散;堆放和填埋的廢物以及滲入土壤的廢物,經過揮發(fā)和化學反應釋放出有害氣體,都會嚴重污染大氣并使大氣質量下降。例如:生活垃圾填埋后,其中的有機成分在地下厭氧的環(huán)境下,將會分解產生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進入大氣中,如果任其聚集會引發(fā)火災和爆炸的危險。垃圾焚燒爐運行時會排放出顆粒物、酸性氣體、未燃盡的廢物、重金屬與微量有機化合物等。 1.2.3對水體的污染 如果將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固體廢物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地,或是露天堆放的廢物經雨水沖刷被地表徑流攜帶進入水體,或是飄入空中的細小顆粒通過降雨及重力沉降落入地表水體,水體都可溶解出有害成分,污染水質、毒害生物。有些簡易垃圾填埋場,經雨水的淋濾作用,或廢物的生化降解產生的滲瀝液,含有高濃度懸浮固態(tài)物和各種有機與無機成分。如果這種滲瀝液進入地下水或淺蓄水層,將導致嚴重的水源污染,而且很難得到治理。 1.2.4對人體的危害 生活在環(huán)境中的人,以大氣、水、土壤為媒介,可以將環(huán)境中的有害廢物直接由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攝入人體,使人致病。 2對城市垃圾的處理現狀
2.1國外對城市垃圾的處理 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是垃圾污染矛盾激化的年代。60年代中期以后,大體形成了填埋、焚化、堆肥等一系列處置方法。如在美國,垃圾用填埋法處理的占85 %,焚化法處理的僅占10 %。日本國土不大,填埋法處理的只占26.9 %,而焚化法處理的占61 %。瑞士也是以焚化法為主,占53 %。西歐幾個國家以填埋法為主,并多為有控制的填埋法。20世紀70年代以來,日、美、英、法等國,由于受資源和能源危機的影響,對廢物采取了“資源化”的方針,垃圾、糞便的處理不斷向“資源化”的方向發(fā)展。尤其對于廢物,日本已有25.3 %的城市開展了從垃圾中分選回收物品的活動,1976年回收廢物達3 900萬t,占當年廢物排量的49.5 %。近年來,有些國家還發(fā)展了無機垃圾堆山法,并在垃圾山的表面種植樹木、花草,發(fā)展街心公園,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 2.2我國城市垃圾處理存在的問題 2.2.1城市垃圾混合回收的方式加大了垃圾資源化的難度 我國城市垃圾基本上屬混合回收,從回收的垃圾中分選有用物質,在目前分選技術差的情況下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利于城市垃圾的資源化。 2.2.2城市垃圾資源化技術較落后 我國城市垃圾中的無機成分多于有機成分,不可燃成分多于可燃成分,不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且大中小城市又各有不同,因而資源化難度大,經濟效益較差。 2.2.3城市垃圾資源化的資金不足 我國城市垃圾處理費用主要來自于政府,金額有限,而建大型的衛(wèi)生填埋廠或焚燒發(fā)電廠均需大量資金,從而造成城市垃圾資源化基礎設施差。 2.2.4法規(guī)不健全,管理不善 當前,我國把垃圾處理的重點放在減量上,對垃圾資源化不夠重視,無相應的資源回收法,管理差,且目前的管理體制不利于垃圾的資源化。 2.2.5資源化意識淡薄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隨之改變,資源的回收觀念淡薄,回收難度大。 3加強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的對策 3.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市民環(huán)保意識 環(huán)境保護意識對人的環(huán)境行為有指導作用,能夠使環(huán)境行為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預見性,從而對環(huán)境保護的進程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長期以來,人們都注重各自家庭的小環(huán)境而忽視了公共的大環(huán)境,如果能夠將市民們的小環(huán)境意識延伸到社會公共環(huán)境上來,城市垃圾的資源化必將得到市民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我們要通過各種媒介不斷地利用環(huán)境觀、垃圾資源觀、資源危機觀等來教育市民,讓市民了解保護環(huán)境的重大意義。 3.2加強城市垃圾分類回收 城市垃圾分類回收是實現城市垃圾資源化的重要前提,這就要求在居民區(qū)和商業(yè)、文化及娛樂中心放置不同標志的垃圾容器,制定相應的制度和獎懲措施來保證居民自覺地分類放置垃圾,實現垃圾的分類收集。 3.3征收城市垃圾費 長期以來,我國的環(huán)保費用都是由政府提供,資金來源有限,限制了城市垃圾的資源化處理。而市民征收城市垃圾費符合“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既為城市垃圾的資源化籌措了資金,又能減少城市垃圾的排放量。 3.4發(fā)展城市垃圾資源化技術 科技的進步可增加可利用廢物的種類及其利用深度,提高綜合利用率,從而推動垃圾資源化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因此,加強垃圾資源化技術的研究,為城市垃圾資源化提供硬件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3.5加強城市垃圾資源化管理 城市垃圾資源化管理,首先,必須建立和完善城市垃圾資源化的法規(guī)體系,如資源回收法、廢棄物處理法等,用法律的手段規(guī)范和約束人們的資源綜合利用行為,并把它變?yōu)樽杂X行動。其次,要改變目前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體制,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宜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體系,將垃圾清運單位和處置單位從政府部門獨立出來轉變?yōu)?a href="http://www./company/">企業(yè),自負盈虧,實行有償的社會化服務,環(huán)衛(wèi)部門進行管理、監(jiān)督。再次,建立城市垃圾資源化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提高管理能力。 3.6建立城市垃圾市場化運行機制 一個產業(yè)的發(fā)展,除了先進的技術,更重要的是市場的培育,垃圾處理要考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并重。要有適于產業(yè)發(fā)展的土壤和環(huán)境。因此,要打破目前垃圾處理中政企不分、壟斷經營、非市場化運作的現狀。由原來的政府環(huán)衛(wèi)部門的運作轉變?yōu)槭袌鰴C制企業(yè)化運作,讓企業(yè)成為市場的主體。政府通過稅收、能源、土地等方面為企業(yè)提供優(yōu)惠政策。 4結束語 垃圾對我國城市造成的危害,已不容忽視。我們必須采用強有力的措施加強垃圾的處理。特別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成分愈發(fā)復雜,有機物、人工合成材料增多。這種現狀要求垃圾處理技術,應由單一銷毀方法向多種方法互助配合、共同處理的綜合處理轉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垃圾的變廢為寶,為社會提供可利用資源。 參考文獻 1 逄 磊、倪桂才、閆光緒.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及污染綜合防治對策[J].環(huán)境科學動態(tài),2004(02) 2 張 新.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與可持續(xù)發(fā)展[J].蘇州城建環(huán)保學院學報,1999(03) 3 吳晟志.試析城市垃圾分類回收處理[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01) 4 朱永安.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法評述及綜合處理方法的設想[J].環(huán)境工程,1997(2) 5 李紅梅、陳立權、陳 貴.淺談城市垃圾的危害及污染控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8(16) 6 盧英方、田金信、孫向軍.部分國家城市垃圾管理綜述[J].建筑經濟,2002(5) |
|
來自: feline1988 > 《專業(y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