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活血溫膽湯 組成 九節(jié)菖蒲6克 郁金15克 橘紅6克 功用 主治 16。保命丹 組成 當歸100克 菖蒲120克 制用法 主治 方解 本方以當歸、赤芍、丹參活血化瘀; 菖蒲、薤白理氣寬胸,通陽豁痰; 酸棗仁、炙甘草養(yǎng)心安神,具有活血化瘀,理氣寬胸,養(yǎng)心安神之功。各種心臟疾思,凡屬氣滯血換,心氣不足或心陽不振者均可應用。 藥理試驗證實,方中當歸、赤芍、丹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并可調整心律;菖蒲、當歸有降血脂和抗動脈硬化作用;棗仁有鎮(zhèn)靜作用。故對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等有良好效果。 加減 運用時可隨癥加減,如心氣心陽不足,汗出心慌者加黃芪、黨參各150克,小麥300克。大棗50枚,炙甘草可加至120克; 浮腫者加茯苓150克,澤瀉100克; 小便短少者加木通100克; 失眠者加夜交藤300克; 如有厥脫表現(xiàn)者當參以救逆固脫之法。 本方亦可用上述劑量的1/10煎服。 17.二參田七補心湯 組成 北麗參(切片)6克 北芪15克 制用法 功用 主治 加減 心陰虛加玉竹、麥冬各10克; 心陽虛加熟附子9-12克,桂枝10克; 心血虛加歸身9克,何首烏12克; 心氣滯心絞痛加檀香5克(研粉沖服或后下),瓜萎殼9克,玄胡10克; 心脈瘀阻加紅花、川芎各6克; 心神不安加酸棗仁(炒)10克,柏子仁10克; 心火旺加川連、竹葉各6克。 18.活血復脈湯 組成 黨參15克 生地黃12克 丹參15克 生壯蠣15克 用法 功用 主治 10.通陽益氣湯 組成 功用 主治 加減 胸悶痰阻,加瓜萎殼、法半夏、薤白; 惡寒身倦,氣不足息,加制附片,重用生黃芪30—60克; 心前區(qū)疼痛,加郁金、丹參、川芎,或以金鈴子散(延胡、川楝子等分,每服5一10克,每日l一3次); 脈息間歇,或叁伍不調,加生龍牡,代赭石; 失眠、心悸等,合甘麥大棗湯(多用浮小麥20—50克)加酸棗仁、柏于仁; 痰熱阻隔,舌苔黃膩,合黃連溫膽湯。 按語 20.紫靈湯 組成 紫石英(先煎)30克 靈磁石(先煎)30克 莬絲子15克 甘杞子15克
茯苓12克 麥芽30克 功用 主治 加減 如心悸不寐,加夜交藤、棗仁、金蟬花; 喘咳加密麻黃、杏仁、蘇子、胡桃肉; 頭痛加露蜂房、七葉蓮、香白芷; 眩暈加菊花炭、制首烏; 暈厥去黨參,加生曬參、山萸肉、木蝴蝶。 若患者脾胃虛寒,陽氣虛餒,則磁石辛寒,不用為宜。 21.滲濕逐飲湯 組成 半夏10克 豬苓31克 功用 主治 方解 胃脘躍動的病因病機是心下停水。心主火而惡水,水氣凌心,則引發(fā)心悸。而心下停水,主要是由于多飲寒涼之水,傷抑脾陽,失于運化,也有因體素陽虛,脾失健運,復多飲水而成。 故方中郁李仁、花檳榔、風化硝用于瀉水逐飲; 茯苓、豬苓滲濕利水; 茯苓兼以健脾安神; 半夏降逆止嘔,以助飲走下焦之功。 該方是在小半夏加茯苓湯、指迷茯苓丸、小陷胸湯等方劑的基礎上精簡提煉而來的,是一個蠲飲溫陽的經驗方。 加減 病程長者加郁李仁和風化硝劑量,分別可達16—3l克和16克; 體素陽虛,復多飲水而成者,加黨參、白術、炮姜等。 22.靈烏二仁膏 組成 制用法 功用 主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