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通濁湯 組成 桂枝5—10克 枳實(shí)5—10克 郁金5—10克 功用 主治 加減 痰多者加菖蒲3-5克,陳皮5—10克; 胸悶甚者加桔梗3—5克,紫苑5一l0克。 按語 89.宣痹合劑 組成 瓜萎20克 檀香10克 功用 主治 90。冠心通痹湯 組成 全瓜蔞30克 川樸10克
黨參18克 用法 功用 主治 方解
本方以金匱要略》瓜萎薤白桂枝湯為基礎(chǔ)加減變化而成。本方可分溫陽與化痰兩個(gè)部分。 溫陽部分用附子、桂枝配伍甘草,辛與甘合,既能溫振陽氣,又能溫通陽氣; 酌加甘平之黨參以助甘草, 氣虛嚴(yán)重者宜用人參。 化痰部分是本方的重點(diǎn),化痰、散結(jié)、順氣以開通胸中之痹阻。 瓜萎兼有化痰、散結(jié)、開胸順氣之功,為化痰部分之要藥,用量最重。 貝母化痰散結(jié), 半夏化痰降氣, 牡蠣軟堅(jiān)散結(jié)、 枳殼、厚樸順氣降濁,作為配伍。
本方配伍的特點(diǎn)是用了三對反藥,即“十八反”中的瓜萎反附子、貝母反附子、半夏反附子。 今人大多忌用反藥,而古人用反藥者屢見不鮮.
仲景方中亦用反藥,如附子粳米湯中肘子與半夏同用,赤丸中烏頭與半夏同用,甘遂半夏湯中甘遂與甘草同用。
這三方所治病證有一個(gè)共同點(diǎn),都是病邪痼結(jié)。附子粳米湯證為寒邪嚴(yán)重結(jié)于腸胃,赤丸所治為寒飲痼結(jié)于心,甘進(jìn)半夏湯之證為留飲結(jié)聚難除。利用反藥,激越藥
性,沖擊病邪.以驅(qū)除痼結(jié)之寒水痰飲瘀濁等。這三方在應(yīng)用反藥的同時(shí),都適當(dāng)配用和緩安正之藥,以防反藥激越過分,有損正氣。 如赤丸中用人參、蜂蜜, 附子粳米湯中用甘草、大棗、粳米, 甘遂半夏湯中用芍藥、蜂蜜。
本方效仲景配伍之法,在應(yīng)用反藥開通痹阻的同時(shí),配用甘草、黨參益氣和中。本方藥僅十味,意有三層,雖為今方,謹(jǐn)遵古法。 加減 短氣明顯加人參; 胸悶甚加沉香粉; 痰多加天竺黃、菖蒲; 有瘀血加川芎或桃仁; 有熱象加黃連或蓮子芯; 停搏明顯者加玳瑁、龍骨; 眠不安加棗仁或琥珀。 按語 91.通陽活郁益氣散 組成 全瓜萎25克 炮附子10克 赤芍10克 茯苓15克 功用 主治 加減 心悸明顯者加柏子仁10克、炒棗仁20克; 胸悶善太息、苔厚白膩者,加石菖蒲15克、服南星10克。
92.胸痹清熱宣痹方 組成 全瓜蔞 黃芩 功用 主治 方解 本方以芩、連清熱; 全瓜蔞、膽星清熱化痰; 枳殼、遠(yuǎn)志、桔梗宣通脈絡(luò); 丹參、赤芍活血; 柏子仁、茯神養(yǎng)心安神; 半夏配黃芩、黃連增強(qiáng)化痰清熱之功。 加減 按語 93.理濕寬胸湯 組成 杏仁9克 枳殼9克 白蔻殼6克 功用 主治 加減 94.養(yǎng)心Ⅱ號方合劑 組成 黨參20克 桂枝10克 功用 主治 加減
心陽欲脫者用紅參、麥冬、煅龍骨、煅牡蠣各30克,附子、干姜、五味子、炙甘草各10克。 95.陽虛心痛方 組成 黨參15克 巴戟天12克 功用 主治
96.胸痹溫補(bǔ)心腎方 組成 黃芪 炙甘草 功用 主治 方解 本方以桂枝、熟附片、細(xì)辛辛溫壯心腎之陽; 當(dāng)歸、川芎以活血; 黃芪、黨參以益氣助心腎之陽而行血; 仙靈脾、故紙以增強(qiáng)壯腎固本之功; 茯苓配桂、附、細(xì)辛有溫陽行水利尿之功;
炙甘草即有辛甘合化益陽之能,又有調(diào)和諸藥之妙。如血瘀較甚,佐以活血化瘀之品。 按語 97.通陽理氣祛瘀湯 組成 赤芍 功用 主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