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草藥的采集與炮制
中草藥的采集,以及采集后的保存和炮制都有特定的方法,對于這些知識,我們必須有所了解。 第一節(jié) 中草藥的采集與貯藏 中草藥的采收季節(jié)、時間、方法和貯藏等對中草藥的品質好壞有著密切的關系,是保證藥物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采藥要根據(jù)不同的藥用部分(如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或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長成熟時期,動物亦有一定的捕捉與加工時期),有計劃地來進行采制和貯藏,這樣才能得到較高的產量和品質較好的藥物,以保證藥物的供應和療效,滿足人民衛(wèi)生保健事業(yè)上的需要。除某些藥物所含的有效成分在采制和貯藏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外,一般植物類的藥物的采收原則如下: 1、全草、莖枝及葉類藥物大多在夏秋季節(jié)植株充分成長、莖葉茂盛或開花時期采集,但有些植物的葉亦有在秋冬時采收的。多年生草本常割取地上部分,如益母草、薄荷等;一些莖較柔弱?植物矮小及必須帶根用的藥物則連根拔起,如垂盆草、紫花地下等。 2、根和根莖類藥物一般是在秋季植物地上部分開始枯萎或早春植物抽苗時采集,這時植物的養(yǎng)分多貯藏在根或根莖部,所采的藥物產量高,質量好。但也有些根及根莖如孩兒參、半夏、延胡索等則在夏天采收。多數(shù)的根及根莖類藥物需生長一年或二年以上才能采收供藥用。 3、花類藥物多在花未開放的花蕾時期或剛開時候采集,以免香味失散、花瓣散落,影響質量,如金銀花、月季花等。由于植物的花期一般很短,有的要分次及時采集,如紅花要采花冠由黃變紅的花瓣,花粉粒需盛開時采收,如松花粉、蒲黃等。采花最好在晴天早晨,以便采后迅速晾曬干燥。 4、果實類藥物除少數(shù)采用未成熟果實如青皮、?;钡韧?,一般應在果實成熟時采集。 5、種子通常在完全成熟后采集。有些種子成熟后容易散落,如牽牛子、急性子(鳳仙花子)等,則在果實成熟而未開裂時采集。有些既用全草、又用種子的藥物,則可在種子成熟時,割取全草,將種子打下后分別曬干貯藏,如車前子、紫蘇子等。 6、樹皮和根皮類藥物通常是在春夏間剝取,這時正值植物生長旺盛期,漿液較多,容易剝離。剝樹皮時應注意不能將樹干整個一圈剝下,以免影響樹干的輸導系統(tǒng),造成樹木的死亡。 關于動物藥,一般潛藏在地下的小動物,宜在夏秋季捕捉,如蚯蚓、蟋蟀等;大動物雖然四季皆可捕捉,但一般宜在秋冬季獵取,不過鹿茸必須在雄鹿幼角末角化時采取。 此外,在采收藥物時還須要注意天氣變化,如陰雨時采集,往往不能及時干燥,以致腐爛變質。在采集藥物時,應該重視保護藥源,既要考慮當前的需要,又要考慮長遠的利益。因此,還須要注意下列幾點: 1、留根保種:有些多年生植物,地上部分可以代根用的,盡量不要連根拔;必須用根或根莖的,應該注意留種。有些雌雄異株的植物如栝樓,在挖掘天花粉時,一般只應挖取雄株的塊根。用全草的一年生植物,大量采集時應留下一些茁壯的植株,以備留種繁殖。用葉的藥物不要把全株葉子一次采光,應盡量摘取密集部分,以免影響植物的生長。 2、充分利用:根、莖、葉、花都可入藥的多年生植物,應多考慮用地上部分和產量較多的部分。此外,可結合環(huán)境衛(wèi)生大掃除、墾地填洪和伐木修枝,隨時注意將可作藥用的樹皮、根皮、全草等收集起來,認真地加以整理,以供藥用。 3、適當種植:根據(jù)實際需要,對于本地難以采集或野生較少的品種,可以適當?shù)剡M行引種繁殖,以便采用。 藥物在采集以后,都應采取一定的加工處理,以便貯藏。如系植物類藥品,采集后應先除去泥土雜質和非藥用部分,洗凈切斷,除鮮用外,都應根據(jù)藥物的性質,及時放在日光下曬干,或陰干,或烘干,分別保藏。有些含水分較多的藥物如馬齒莧等,可在洗凈后切斷,多曬幾天,才能曬干。植物的果實或種子如五味子、女貞子、萊菔子、葶藶子、白芥子等須放在密封的甕內;植物的莖葉或根部沒有芳香性的如益母草、木賊草、夏枯草、大青葉、板藍根、首烏藤等可放在干燥陰涼處或貯于木箱內;芳香性藥物及花類如菊花、金銀花、月季花等,須放在石灰甕內,以防受潮霉爛變質。種子類藥物要防蟲鼠。動物藥及臟器組織如蘄蛇、烏梢蛇、蜈蚣、地鱉蟲、胎盤等,在烘干后,應放在貯有石灰的缸中,以保持干燥;并放在冷暗干燥的地方,以防蟲蛀或腐爛。 礦物藥如石膏、滑石、靈磁石等可放在木箱內;但其中如芒硝、硼砂等須放在甕內蓋緊,以防受潮。 劇毒藥物要另行貯藏保管,防止發(fā)生事故。貯藏藥物的庫房須經常保持清潔干燥和防蟲、鼠的侵蝕;藥物仍須勤加翻曬,對某些易生蟲蛀或容易受潮發(fā)油的藥物,如前胡羌活、獨活、甘遂、當歸等,必須經常檢查,以防霉蛀變質。 【文獻摘錄】 《名醫(yī)別錄》:「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謂春初津潤始萌,未充枝葉,勢力淳濃故也。至秋枝葉干枯,津潤歸流于下。今即事驗之,春寧宜早,秋寧宜晚。華實莖葉,乃各隨其成熟爾?!?span lang=EN-US> 《千金翼方》:「夫藥采取,不知時節(jié),不以陰干暴干,雖有藥名,終無藥實,故不依時采取,與朽木不殊,虛費人功,卒無碑益?!?span lang=EN-US> 《用藥法象》:「凡諸草木昆蟲,產之有地,根葉花實,采之有時,失其地則性味少異,矢其時則性味不全?!?span lang=EN-US> 《本草蒙筌》:「莖葉花實,四季隨宜,采未老枝莖,汁正充溢;摘將開花蕊,氣尚包藏;實收已熟,味純;葉采新生,力倍。入藥誠妙,治病方靈。其諸玉石禽獸蟲魚,或取無時,或收按節(jié),亦有深義,非為虛文,并各遵依,勿恣孟浪?!?span lang=EN-US> 《千金方》:「凡藥皆不欲數(shù)數(shù)曬暴,多見風日,氣力即薄歇,宜熟知之。諸藥未即用者,候天大晴時,于烈日中暴之,令大干,以新瓦器貯之,泥頭密封,須用開取,即急封之,勿令中風濕之氣,雖經年亦如新也。其丸散以瓷器貯,密蠟封之,勿令泄氣,則三十年不壞。諸杏仁及子等藥,瓦器貯之,則鼠不能得之也。凡貯藥法,皆須去地三、四尺,則土濕之氣不中也。」 第二節(jié) 中草藥的炮制 炮制,又稱炮炙,是藥物在制成各種劑型之前對藥材的整理加工以及根據(jù)醫(yī)療需要而進行加熱處理的一些方法。 炮制的目的,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1、消除或減少藥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如生半夏、生南星有毒,用生姜、明礬脆制,可解除毒性;又如巴豆有劇毒,去油用霜,可減少毒性。 2、改變藥物的性能:如地黃生用性寒涼血,蒸制成熟地則微溫而補血;何首烏生用潤暢通便、解瘡毒,制熟能補肝腎、益精血。 3、便于制劑和貯藏:如將植物類藥物切碎,便于煎煮;礦物類藥物煅,便于研粉。又如某些生藥在采集后必須烘焙,使藥物充分干燥,以便貯藏。 4、使藥物潔凈、便于服用:如藥物在采集后必須清除泥沙雜質和非藥用的部分;有些海產品與動物類的藥物需要漂去咸味及腥味等。 炮制的方法,常見的有下列十多種: (一)洗 是將原藥放在清水中,經過洗滌去凈藥物表面的泥沙雜質,從而達到潔凈衛(wèi)生的目的。應注意浸洗的時間不要邊長,以防止有效成分溶于水中。 (二)漂 將有腥氣(如龜板、鱉甲、烏賊骨)或有咸味(如昆布、海藻)或有毒性(如烏頭、附子)的藥物,可利用多量清水反復浸漂,經常換水,則能漂去這些氣味或減少毒性。 (三)泡 就是用藥物汁水浸泡以減低原藥的烈性或刺激性,如用甘草水泡遠志、吳萊萸。 (四)漬 就是在藥物上噴灑少量清水,讓水分漸漸滲透而使藥物柔軟,便于切片。某些藥物浸泡后藥性易于走失的,宜用此法。 (五)水飛 水飛是研粉方法之一,適用于礦石和貝殼類不易溶解于水的藥物如朱砂等,目的是使藥物粉碎得更加細膩,便于內服和外用。在水飛前先將藥物打成粗末,然后放在研缽內和水同研,傾取上部的混懸液,然后再將沉于下部的粗末繼續(xù)研磨,這樣反復操作,研至將細粉放在舌上嘗之無渣為度。水飛并可防止粉末在研磨時飛揚,以減少損耗。 (六)煅 煅的作用主要是將藥物通過烈火直接或間接煅燒,使它質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發(fā)揮藥效。 直接火:適用于礦石和貝殼類不易碎裂的藥物如磁石、牡蠣等。將藥物放在鐵絲篩網(wǎng)上,置于無煙的烈火中煅燒,煅的程度視藥物性質不同而定。礦石類藥物必須煅至紅色為度;貝殼類藥物則煅至微紅冷卻后呈灰白色。 燜煅(間接燒):少數(shù)體輕質松的藥物如陳棕、人發(fā)等則適用燜煅法。即將藥物放在鐵鍋內,另用較小鐵鍋覆上,用鹽泥固封鍋邊,小鐵鍋上壓一重物,不便漏氣,置火上燒至滴水于小鐵鍋上立即沸騰,或以白紙貼于小鍋上,當紙烤焦為止,待冷卻后取出。 (七)炒 炒是炮制加工中常用的一種加熱法,是將藥物放于鍋內加熱,用鐵鏟不斷鏟動,炒至一定程度取出。炒的方法如下: 清炒,不加輔料,用文火將藥物炒至微焦發(fā)出焦香氣味為度。 麩炒,將藥物(飲片)加蜜炙麩皮同炒,拌炒至片子呈微黃色為度。 以上兩種炒法,主要目的是緩和藥性。加其它輔料拌炒,按用藥的不同要求有酒炒、醋炒、姜汁炒等等。 炒炭,系用較旺火力,將藥勿炒至外焦似炭、內里老黃色(或棕褐色)而又不灰化,俗稱為“炒炭存性”,大多為增加收澀作用。 (八)炮 炮與炒炭基本相同,但炮要求火力猛烈,操作動作要快,這樣可使藥物(一般須切成小塊)通過高熱,達到體積膨脹松胖,如干姜即用此法加工成為炮姜炭。 (九)煨 煨的主要作用在于緩和藥性和減少副作用。常用的簡易煨法是將藥物用草紙包裹二、三層,放在清水中浸濕,置文火上直接煨,煨至草紙焦黑內熟取出,煨生姜就是用此法。 (十)炙 是將藥物加熱拌炒的另一種方法。常用的有: 蜜炙:即加煉蜜拌炒。先將鐵鍋、鏟刀用清水洗凈拭干,燒熱鐵鍋,倒入煉蜜,待蜜化烊略加清水,然后放入藥片反復拌炒,炒至蜜汁吸盡,再噴灑少許清水炒干,使藥物不粘手為度。例如炙紫苑、炙兜鈴、炙黃耆、炙甘草等。藥物用蜜炙,是取它潤肺、補中及矯味的作用。 砂炙:用鐵砂與藥物拌炒稱為砂炙。先將鐵砂炒熱呈青色,倒入藥物拌炒,至松胖為度,取出,篩去鐵砂。例如山甲片、龜板、鱉甲等經過砂炙后變成松脆,易于煎取藥汁,或研粉制丸。 (十一)烘與焙 烘與焙同樣是用微火加熱使之干燥的方法。 (十二)蒸 利用水蒸氣蒸制藥物稱為蒸。它與煮不同之點是須隔水加熱。蒸的作用,主要能使藥物改變其原有性能,如生大黃有瀉下之功,經蒸制成為熟大黃,在臨床上主要用它清化濕熱、活血袪瘀的作用。另外,還有矯味作用,如女貞子、五味子經過蒸制能減少其酸味。 (十三)煮 是將經過整理及洗凈的原藥,放在鍋內用清水與其它輔助藥料同煮至熟透。如附子、川烏與豆腐同煮可減少毒性。 (十四)淬 將藥物加熱燒后,趁熱投入醋或其它藥物所煎的濃汁中,使之充分吸收入內,這種方法叫做淬。如靈磁石、代赭石用醋淬,制甘石用藥汁淬。淬的作用,除能使被淬的藥物酥松易于粉碎外,還因藥汁的吸收會改變其性能。 【文獻摘錄】 《本草蒙筌》:「酒制升提,姜制發(fā)散,入鹽走腎而軟堅,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而下降,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潤枯生血,蜜制甘緩益元,陳壁土制……以補中焦,麥麩皮制抑酷性勿傷上膈,烏豆湯、甘草湯漬曝,并解毒致令平,羊酥油,豬脂油涂燒,咸滲骨容易脆斷……」 《本草蒙筌》:「酒制升提,姜制發(fā)散,入鹽走腎而軟堅,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而下降,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潤枯生血,蜜制甘緩益元,陳壁土制……以補中焦,麥麩皮制抑酷性勿傷上膈,烏豆湯、甘草湯漬曝,并解毒致令平,羊酥油,豬脂油涂燒,咸滲骨容易脆斷……」 baidu 上一項:總論 第二章 中草藥的性能
baidu 中草藥品種眾多,每一種藥物都有一定的適應范圍,例如紫蘇可以治療感冒,大黃可以治療便秘,蒲公英可以治療熱癤、疔瘡,黃耆可以治療氣虛……,不同的病癥就需要選用不同的中草藥來治療,這就是因為它們各自具備特有的性能。 中草藥的性能,可以從多方面來認識,疾病有寒性、熱性的區(qū)別,藥性也有寒、熱的不同;病勢有向上向下、在表在里的差異,藥性也有升、浮、沉、降的區(qū)別;疾病發(fā)生部位在各個臟腑經絡不同,藥性也有歸入某經的區(qū)分……等等。 認識藥物的性能,并不是某一個人在某一時期“天才”地發(fā)現(xiàn)的。它是我國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逐漸積累了藥物治病的豐富經驗,并把它上升為理論的結果。這些理論,雖然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提高,但長期以來,對中醫(yī)用藥曾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因此,中醫(yī)治療疾病,除了必須對病員的病情作出正確的診斷以外,還必須較為熟練地掌握中草藥的性能,才能正確座用于臨床。 第一節(jié) 四氣五味 四氣五味,就是藥物的性味,代表藥物的藥性和滋味兩個方面。其中的“性”又稱為“氣”,是古代通用、沿襲至今的名詞,所以四氣也就是四性。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 四氣,就是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寒涼和溫熱是對立的兩種藥性;寒和涼之間、熱和溫之間,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說藥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別,溫次于熱、涼次于寒。 藥性的寒、熱、溫、涼,是藥物作用于人體發(fā)生的反應歸納出來的,例如,感受風寒、怕冷發(fā)熱、流清涕、小便清長、舌苔白,這是寒的癥狀,這時用紫蘇、生姜煎了湯飲服后,可以使病員發(fā)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癥狀,說明紫蘇、生姜的藥性是溫熱的。如果生了療瘡、熱療、局部紅腫疼痛,甚至小便黃色、舌苔發(fā)黃,或有發(fā)熱,這就是熱的癥狀,這時用金銀花、菊花來治療,可以得到治愈,說明金銀花、菊花的藥性是寒涼的。 中草藥的藥性,通過長時期的臨床實踐,絕大多數(shù)已為人們所掌握,如果我們熟悉了各種藥物的藥性,就可以根據(jù)“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和“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針對病情適當應用了。一般是,寒涼藥,大多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來治療熱性病癥。溫熱藥,大多具有溫中、助陽、散寒等作用,常用來治療寒性病癥。此外,還有一些藥物的藥性較為平和,稱為“平”性。由于平性藥沒有寒涼藥或溫熱藥的作用來得顯著,所以在實際上雖有寒、熱、溫、涼、平正氣,而一般仍稱為四氣?! ?span lang=EN-US>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種不同的滋味。它主要是由味覺器官辨別出來的,或是根據(jù)臨床治療中反映出來的效果而確定的。各種滋味的作用如下: (一)辛 有發(fā)散、行氣或潤養(yǎng)等作用。一般發(fā)汗的藥物與行氣的藥物,大多數(shù)有辛味;某些補養(yǎng)的藥物,也有辛味。 (二)甘 有滋補、和中或緩急的作用。一般滋補性的藥物及調和藥性的藥物,大多數(shù)有甘味。 (三)酸 有收斂、固澀等作用。一般帶有酸味的藥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四)苦 有瀉火、燥濕、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熱、燥濕、瀉下和降逆作用的藥物,大多數(shù)有苦味。 (五)咸 有軟堅、散結或瀉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結塊的藥物和一部分瀉下通便的藥物,帶有咸味。 在五味以外,還有淡味、澀味,它們的意義和作用是這樣的: (一)淡 就是淡而無味,有滲濕、利尿作用。一般能夠滲利水濕、通利小便的藥 物,大多數(shù)是淡味。 (二)澀 有收斂止汗、固精、止瀉及止血等作用。 由于淡味,沒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將它和甘味并列,稱“淡附于甘”;同時,澀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雖然有七種滋味,但習慣上仍稱“五味。 氣和味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種藥物既具有一定的氣,又具有一定的味。由于氣有氣的作用,味有味的作用,必須將氣和味的作用綜合起來看待,例如,紫蘇性味辛溫,辛能發(fā)散,溫能散寒,所以可知紫蘇的主要作用是發(fā)散風寒;蘆根性味甘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熱,所以可知蘆根的主要作用是清熱生津……等。 一般說,性味相同的藥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藥物,功效也就有所區(qū)別;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的藥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處和不同之點。例如,同樣是寒性藥,若味不相同,或為苦寒,或為辛寒,其作用就有所差異,如黃連苦寒、可以清熱燥濕,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風熱;同樣是甘味藥,但氣有所不同,或為甘溫,或為甘寒,其作用也不一樣,如黃耆甘溫、可以補氣,蘆根甘寒、能清熱生津。所以,在辨識藥性時,不能把藥物的氣與味孤立起來。 在臨床具體應用時,一般都是既用其氣、又用其味的,而在特殊應用的時候,配合其它藥物,則或用其氣,或用其味。 【文獻摘錄】 《珍珠囊》:「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緩,苦主堅、咸主軟;辛能散結潤燥、致津液、通氣,酸能收緩斂散,甘能緩急調中,苦能燥濕堅欽,咸能軟堅,淡能利竅?!?span lang=EN-US> 《用藥法象》:「夫藥有溫涼寒熱之氣,辛甘淡酸苦咸之味也。...一物之內,氣味兼有;一藥之中,理性具焉。或氣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氣異。....」 《景岳全書》:「藥以治病,因毒為能,所謂毒藥,是以氣味之有偏也。蓋氣味之正者,谷食之屬是也,所以養(yǎng)人之正氣;氣味之偏者,藥餌之屬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氣。其為故也,正以人之為病,病在陰陽偏勝耳?!?span lang=EN-US> 《本草綱目》:「寇氏言寒熱溫涼是性,香臭腥躁是氣....但自素問以來,只以氣味言.....?!?span lang=EN-US> 《中醫(yī)名詞術語選釋》:「近人認為藥物味道的不同,與所含的化學成分有關,如味辛的多含揮發(fā)油,味酸的多含有機酸,味甘的多含糖類,味音的則可能含生物堿,甘類或苦味質等。」 第二節(jié) 歸經 歸經,就是藥物對于人體某些臟腑、經絡有著特殊的作用。例如,龍膽草能歸膽經,說明它有治療膽的病癥的功效;藿香能歸脾、胃二經,說明它有治療脾胃病癥的功效....。 藥物歸經這一理論,是以臟腑、經絡理論為基礎的。由于經絡能夠溝通人體的內外表里,所以一旦人體發(fā)生病變,體表的病癥可以通過經絡而影響內在的臟腑,臟腑的病變也可通過經絡而反映到體表。各個臟腑經絡發(fā)生病變產生的癥狀是各不相同的,如肺有病變時,常出現(xiàn)咳嗽、氣喘等癥;肝有病變時,常出現(xiàn)脅痛、抽搐等癥;心有病變時,常出現(xiàn)心悸、神志昏迷等....。在臨床上,用貝母、杏仁能止咳,說明它們能歸入肺經;用青皮、香附能治脅痛,說明它們能歸入肝經;用麝香、菖蒲能蘇醒神志,說明它們能歸人心經....。由此可見,藥物的歸經也是人們長期從臨床療效觀察中總結出來的。 疾病的性質有寒、熱、虛、實等不同,用藥也必須有溫(治寒癥)、清(治熱癥)、補(治虛癥)、瀉(治實癥)等區(qū)分。但是發(fā)病臟腑經絡又是不一致的,如熱性病癥,又有肺熱、胃熱、心火、肝火....等,在用藥治療時,雖然都需要根據(jù)“療熱以寒藥”的原則選用性質寒涼的藥物,然而還應該考慮臟腑經絡的差異,魚腥草可清肺熱、竹葉可清胃熱、蓮子心可清心火、夏枯草可清肝火,就是由于它們歸經的不同而有所區(qū)別。同樣原因,對寒癥也要進一步分肺寒,脾寒....,虛癥要分脾虛、腎虛....,實癥要分燥屎里結(大腸實)、痰飲停聚(肺實)....。在治療上,溫肺的藥物,未必能暖脾;清心的藥物,末必能清肺;補肝的藥物,未必能補腎、瀉大腸的藥,未必能瀉肺……,所有這些情況,都說明藥物歸經的重要意義。 但是,在應用藥物的時候,如果只掌握藥物的歸經,而忽略了四氣、五味、補、瀉等藥性,同樣也是不夠全面的。因為某一臟腑經絡發(fā)生病變,可能有的屬寒、有的屬熱,也有可能有的屬實、有的屬虛,那就不能因為重視歸經,而將能歸該經的藥物不加區(qū)分地應用。相反,同歸一經的藥物種類很多,有清、溫、補、瀉的不同,如肺病咳嗽,雖然黃芩、干姜、百合、葶藶子都能歸肺經,在應用時卻不一樣,黃芩主要清肺熱、干姜主要能溫肺、百合主要補肺虛、葶藶子主要瀉肺實....,在其它臟腑經絡方面,同樣也是如此。歸經是中草藥性能之一,性味也是中草藥的另一方面的性能,其它還有升降浮沉、補瀉等性能,應該全面掌握它們的性能,才能在臨床治療中更好地運用各種中草藥。 關于藥物的歸經,古代文獻上又曾將它和“五味”聯(lián)系起來,認為: 味酸---能入肝。 味苦---能入心。 味辛---能入肺。 味甘---能入脾。 味咸---能入腎。 這種歸納,雖然對一部分藥物是符合的,但絕大部分與客觀實際情況并不一,不能作為規(guī)律性來認識。 【文獻摘錄】 《珍珠襄》:「引經報使: 手少陰心:黃連、細辛。 手太陽小腸,高本、黃蘗(柏)。 足少陰腎:獨活、知母、桂、細辛。 足太陽膀胱:羌活。 手太陰肺:桔梗、升麻、蔥白、白芷。 手陽明大腸,白芷、升麻、石膏。 足太陰脾:升麻、蒼朮、葛根、白芍。 足陽明胃: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手厥陰心包絡:柴胡、牡丹皮。 足少陽膽:柴胡、青皮。 足厥陰肝:青皮、吳茱萸、川芎、柴胡。 手少陽三焦:連翹、柴胡。 上:地骨皮。 中:青皮。 下:附子。 第三節(jié)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就是藥物作用于人體的四種趨向。它們的意義如下: (一)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勢下陷的藥物,都有升的作用。 (二)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勢上逆的藥物,都有降的作用。 (三)?。壕褪禽p浮、上行發(fā)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藥物,都有浮的作用。 (四)沉:就是重沉、下行泄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里的藥物,都有沉的作用。 歸納來說,凡升浮的藥物,都能上行、向外;如升陽、發(fā)表、散寒、催吐等作用的藥物,藥性都是升浮的。凡沉降的藥物,都能下行、向里;如清熱、瀉下、利水、收斂、平喘、止呃等作用的藥物,藥性都是沉降的。 升降浮沉,既是四種不同藥性,同時在臨床上又作為用藥的原則,這是它的重要意義。因為人體發(fā)生病變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勢有上逆和下陷的差別,在治療上就需要針對病情,選用藥物。病勢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胃氣上逆的嘔吐,當用姜半夏降逆止嘔,不可用瓜蒂等涌吐藥;病勢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久瀉脫肛,當用黃耆、黨參、升麻、柴胡等益氣升提,不可用大黃等通便藥;病位在表者,宜發(fā)表而不宜收斂,因表癥須發(fā)汗解表,當用紫蘇、生姜等升浮藥,而不能用浮小麥、糯稻根等收斂止汗藥;病位在里者,宜清熱、瀉下或溫里、利水等沉降藥,不宜用解表藥等。如肝陽上逆的頭痛,誤用升散藥,反而造成肝陽更為亢盛的情況;脾陽下陷的泄瀉,誤用泄降藥,反而造成中氣更為下陷、以致久瀉不止的癥狀。 升降浮沉,也是對藥性認識的一種歸納方法,并且在應用上和藥物的歸經有密切聯(lián)系。例如,肺病咳嗽,當用肺經藥物,但又須區(qū)分病勢的惰況,考慮升浮沉降的藥物;如果由于外邪束肺、肺氣失宣引起的咳嗽,當用升浮藥發(fā)散外邪、宣暢肺氣,如麻黃、桔梗等;如肺虛久咳就應該用斂肺止咳的五味子、訶子藥性沉降的藥物來治療。又如,氣分上逆的病癥,應當用沉降藥來治療,但又須區(qū)別屬于何經的病癥,如胃氣上逆、嘔吐呃逆,就要用半夏、丁香等胃經降逆藥;肺氣上逆、咳嗽氣喘,就要用旋覆花、白前等肺經降逆藥。 升降浮沉的藥性,一般來說和藥物的性味、質地有一定關系。 在藥性方面來說,凡味屬辛甘、性屬溫熱的藥物,大都為升浮藥;味屬苦、酸、咸,性屬寒涼的藥物,大都為沉降藥,因此有“酸咸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散、熱無沉降”的說法。 在藥物質地方面來說,凡花、葉以及質輕的藥物,大都為升浮藥;種子、果實、礦石以及質重的藥物,大都為沉降藥。 但是,上述情況又并不是絕對的,還必須從各種藥物的功效特點來考慮,例如,諸花皆升,旋覆花獨降。在性味和質地方面,藥物的升降浮沉也是如此,如蘇子辛溫、沉香辛微溫,從性味來說應是升浮,但因為質重,所以作用為沉降;胡荽子藥用種子應是沉降,但因為藥性辛溫,所以作用為升浮等等。此外,通過藥物的炮制,也能使升降浮沉有所轉化,如酒炒則升、姜制則散、醋炒則斂、鹽制則下行....。 第三章 中草藥的應用
baidu 學習中草藥學的目的,在于掌握這門學科的知識,以便在臨床治病時很好地應用,讓中草藥充分發(fā)揮它們應有的功效,及時解決病員的疾苦、幫助他們早日,恢復健康,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從事生產勞動。應用中草藥,除了必須掌握每一藥物的性能以外,對于它的配伍、用量以及服用方法也必須有所了解。否則,不注意藥物配伍后的作用變化,不掌握藥物的處方用量,或者服用方法不夠妥善,雖然藥能中病,但也可能因此而影響藥效,不能達到治療的預期目的。所以按照藥物的性能和病員的實際情況,重視中草薊的具體應用,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節(jié) 配伍 配伍,就是按照病情需要和藥物性能,有選擇地將兩種以上的藥物合在一起應用。 從中草藥的發(fā)展來看,在醫(yī)藥萌芽時期,治療疾病一般都是采用單味藥的;以后,由于藥物的發(fā)現(xiàn)日益增多,對疾病的認識也逐漸深化,因此對于病情較重或者比較復雜的病癥,用藥也由簡到繁,出現(xiàn)了多種藥物配合應用的方法,在由單味藥發(fā)展到多種藥配合應用,以及進一步將藥物組成方劑的漫長的過程中,人們通過大量的實踐,掌握了豐富的配伍經驗,了解到藥物在配伍應用以后可以對較復雜的病癥予以全面照顧,同時又能獲得安全而更高的療效。因此,藥物的配伍對于臨床處方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在配伍應用的情況下,由于藥物與藥物之間出現(xiàn)相互作用的關系,所以有些藥物因協(xié)同作用而增進療效,但是也有些藥物卻可能互相對抗而抵銷、削弱原有的功效;有些藥物因為相互配用而減輕或消除了毒性或副作用,但是也有些藥物反而因為相互作用而使作用減弱或發(fā)生不利人體的作用等等。對于這些情況,古人曾將它總結歸納為七種情況,叫做藥性“七情”,內容如下: (一)單行:就是單用一味藥來治療疾病。例如用一味馬齒莧治療痢疾;獨參湯單用一味人參大補元氣、治療虛脫等。 (二)相須:就是功用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后可以起到協(xié)同作用,加強了藥物的療效,如石膏、知母都能清熱瀉火,配合應用作用更強;大黃、芒硝都能瀉下通便,配用后作用更為明顯等。 (三)相使:就是用一種藥物作為主藥,配合其它藥物來提高主藥的功效。如脾虛水腫,用黃耆配合茯苓,可加強益氣健脾利水的作用;胃火牙痛、用石膏清胃火,再配合牛膝引火下行,促使胃火牙痛更快地消除等。 (四)相畏:就是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其它有害作用能被另一種藥抑制或消除。如生半夏有毒性,可以用生姜來消除它的毒性, (五)相殺:就是一種藥能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如防風能解砒霜毒、綠豆能減輕巴豆毒性等。 (六)相惡:就是兩種藥配合應用以后,一種藥可以減弱另一種藥物的藥效。如人參能大補元氣,配合萊菔子同用,就會損失或減弱補氣的功能等。 (七)相反:就是兩種藥物配合應用后,可能發(fā)生劇烈的副作用。 以上藥性“七情”,除了單行以外,都是說明藥物配伍需要加以注意的。 相須、相使,是臨床用藥盡可能加以考慮的,以便使藥物更好地發(fā)揮療效,一般用藥“當用相須、相使者良”。 相畏、相殺,是臨床使用毒性藥物或具有副作用藥物時要加以注意的,“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 相惡、相反,是惟床用藥必須注意禁忌的配伍情況,所以“勿用相惡、相反者”。從應用單味藥,到用多種藥物配伍,這是醫(yī)藥史上的發(fā)展,可以對表里同病、寒熱夾雜、虛中帶實等病情復雜的病癥給予全面照顧;對毒性藥物可以使毒性消除或減弱,從而保證用藥的安全。但是,在臨床上遇到的病癥有的比較復雜,有的比較單純;在藥性上來說有毒的藥物也并不是多數(shù)。所以在用藥時,有的固然需要多種藥物配伍治療,有的單味藥也能起到良好療效,為了減輕病者經濟上的負擔,同時節(jié)約藥材,如用單味藥能夠治療的,就不一定要用許多藥物來治。例如清金散單用一味黃芩治輕度的肺熱咳血,馬齒莧治療痢疾、苦楝子根皮驅除蛔蟲,仙鶴草芽驅除絳蟲,天胡荽治療紅眼睛,筋骨草治療咽喉腫痛,毛冬青治療冠心病,....都是行之有效的“單方”,符合簡便廉驗的要求,很值得我們推廣應用。 【文獻摘錄】 《本草綱目》:「藥有七情,獨行者,單方不用輔也;相須者,同類不可離也,如人參、甘草、黃耆、知母之類;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兩不相合也;相殺者,制彼之毒也。 又云:「相反諸藥,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烏頭反貝母、栝蔞、半夏、白蘞、白芨;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細辛,芍藥....。」 《珍珠囊補遺藥性賦》:「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芨攻烏,藻戟遂芫俱戰(zhàn)草,諸參辛芍叛藜蘆。十九畏歌: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京三棱,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順逆,炮檻炙膊莫相依。」 第二節(jié) 用量 用量,就是中草藥在臨床上應用時的分量。一般包括重量(如若干兩、若干錢)、數(shù)量(如幾只、幾片)、容量(如若干湯匙、若干毫升)等,它們都是常寫于醫(yī)生處方上希望藥房配付的藥量。 中草藥的用量,直接影響它的療效。如果應該用大劑量來治療的,反而用小量藥物,可能因藥量太小,效力不夠,不能及早痊愈,以致貼誤病情;或者應該用小劑量來治療的,反而用大量藥物,可能因藥過量,以致克伐人體的正氣,都將對疾病的治療帶來不利的后果。此外,一張通過配伍組成的處方,如果將其中某些藥物的用量變更以后,它的功效和適應范圍也就隨著有所不同。由于這些原因,所以對待中草藥的用量,應該有嚴謹而細致的態(tài)度。一般說來,在使用藥物、確定劑量的時候,應該從下列三個方面來考慮: 1、藥物的性質與劑量的關系:在使用劇毒藥物的時候,用量宜小,并以少雖開始,視癥情變化,再考慮逐漸增加;一旦病勢已減,應逐漸減少或立即停服,以防中毒或產生副作用。在使用一般藥物的時候,對質地較輕或容易煎出的藥物如花、葉之類,用量不宜過大;質重或不易煎出的藥物如礦物、貝殼之類,用量應較大;新鮮的藥物因含有水分,用量可較大些,干燥的應較少些。過于苦寒的藥物,多用會損傷腸胃,故劑量不宜過大,也不宜久服。 2、劑型、配伍與劑量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同樣的藥物,入湯劑比丸、散劑用量要大一些;在復方應用時比單味藥用量要小一些。 3、年齡、體質、病情與劑量的關系:成人和體質較強實的病人,用量可適當大些;兒童及體弱患者,劑量宜酌減。又病情輕者,不宜用重劑;病情較重者,劑量可適當增加。 現(xiàn)在臨床處方一般用量大致如下: 1、一般藥物:干燥的一錢至三錢(如麻黃、荊芥、知母等),新鮮的藥物一兩至二兩(如鮮茅根、鮮生地等)。 2、質地較輕的藥物:三分至五分(如燈芯草等),或一錢至一錢五分(如白殘花、薄荷葉等)。 3、質地較重的藥物:三錢至五錢(如熟地、何首烏等),或一兩至二兩(如石膏等)。 4、有毒藥物:毒性較小的用五厘至一分(如雄黃),毒性較大的用一毫至二毫(如砒霜)等。 5、其它用量:一支(如蘆根)、一條(如蜈蚣、壁虎)、三只至五只(如蔥白、番瓜蒂)、三片至五片(如生姜)、一角(即四分之一張,如荷葉、)、一札(如燈芯草)、數(shù)滴(如生姜汁)、十至二十毫升(如竹瀝)等等。 現(xiàn)在由于中草藥運動的普遍開展,臨床上對于草藥的用量一般多用五錢至一兩,在用藥藥味較少、藥性沒有毒性或副作用的情況下是可以的,而且在應用過程中還打破了舊習慣的框框,發(fā)現(xiàn)了許多藥物的新療效,對推動中醫(yī)藥的發(fā)展起了一定促進作用;但是處方用藥藥味已經很多,或者有些藥物具有不良副作用,用量就應該適當小些。特別是有些藥物,一方面固然有良好療效,但價格又比較昂貴,如犀角、羚羊角、麝香、牛黃、猴棗、鹿茸、珍珠....等,更應該注意它們的用量。 現(xiàn)在臨床處方中草藥的用量,是采用“g”為單位的公制。舊制一斤十六兩與公制計量單位換算率如下: 1斤(16兩)= 1市兩= 1市錢= 1市分= 1市厘= 【文獻摘錄】 《本經》:「若用毒藥療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為度?!?span lang=EN-US> 第三節(jié) 服用法 服用法,就是中草藥的內服和外用方法。 外用的,一般用于外科、傷科、針灸科、以及眼耳口腔等疾病,應用方法很多,如灸法、敷藥法、洗浴法、吹喉法、點眼法、溫燙法、坐藥法等。內服法,有湯、丸、散、膏、露、酒等,適應范圍較廣。由于內服法的“湯”劑,在臨床應用上最為廣泛,而且它的服用法對于藥物的功效、病情的需要都有著重要的關系,所以這一節(jié)著重介紹“湯”劑的服用法。 “湯”劑的服用法,又可分為煎藥法和服藥法,前者是在將藥物煎煮成湯藥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后者是在服藥時必須注意的方面。 (一)煎藥法:首先關于用水問題,以清凈而無雜質的河水、井水以及自來水為宜。入煎以前最好先用冷水將藥物淹設并略高一些,浸泡半小時后再煎。 其次關于火候問題,需要根據(jù)藥物性質而定。如氣味芳香、容易揮發(fā)的花葉類藥物,一般須武火急煎,煮一、二沸,即可服用,否則煎煮過久,可能喪失藥效;如滋膩質重,不易出汁的根或根莖一類藥物,一般須文火久煎,否則沒有煮透,浪費藥材。 關于煎藥時間,一般藥物煎煮15~20分鐘左右。但是對于一些礦石貝殼類藥物,如石膏、珍珠母、生牡蠣等不易出汁的,就需要先用水煎15~20分鐘,然后再加其它藥物同煎,處方時要注明“先煎”或“先入”。另外,還有一些含揮發(fā)油的芳香藥物,如砂仁、豆蔻等久煎容易喪失藥效的,就應該在其它藥物將要煎好時,再放入煎一、二沸,處方時要注明“后下”或“后入”。 其它方面,有些粉末或小粒的種子類藥物,應該“包煎”,即用布包起來煎煮,以免燒焦或使藥汁混濁;有些藥物需要“另煎”或“另烊”,如人參、阿膠等,再沖入煎好的藥汁中飲服;有些藥物不必煎煮,如芒硝等,只要將藥汁沖入溶化后即可服用。 (二)服藥法:首先關于服藥量問題,一般每天一劑;病情嚴重的,如急性病發(fā)高熱等,可以考慮每天服二劑;至于慢性疾病,也可一劑分二天服用,或隔一天服一劑。每劑藥物一般煎二次,有些補藥也可以煎三次。每次煎成藥汁250~300毫升,可以分頭煎、二煎分服,也可將二次煎的藥汁混合后分2~3次服用。 其次,關于服藥時間問題,一般每天服藥二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或下午一次、臨睡前一次,在吃飯后2小時左右服用較好。但也有認為病在上焦的適宜于飯后服,病在下焦的適宜于飯前服。至于驅蟲藥最好在清晨空腹時服用,治療急性病癥就隨時可服,不要拘泥規(guī)定時間。 關于服藥冷熱問題,一般應該在藥液溫而不涼的時候飲服。但對于寒性病癥則需要熱服,對于熱性病癥則需要冷服;真熱假寒的病癥,用寒性藥物而宜于溫服,真寒假熱的病癥用溫熱藥而宜于冷服。 所有這些,都必須根據(jù)病情靈活處理。 【文獻摘錄】 《本經》:「病在胸隔已上者,先食后服藥;病在心腹已下者,先服藥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span lang=EN-US> 《本草綱目》:「若發(fā)汗藥,必用緊火熱服;攻下藥亦用緊火煎熟,下硝黃再煎,溫服;補中藥,宜慢火溫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