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穴位療法經(jīng)驗- 歌訣 人體有病陽先虛,升陽通氣開絡先。 大椎尾閭通督陽,百會涌泉連上下。 開心活關前后心,神闕命門先后天。 點撥帶脈通左右,秘法治病九穴先。 注解; 通陽的主穴即是大椎穴、此穴可貫通上下左右、四肢百骸、 尾閭是內(nèi)功修煉的一個關竅、其部位就在腰陽關附近、是人體真火陽氣到達命門必須經(jīng)過的地方、故陽氣最易至此最易受到阻滯、凡疲勞或陽氣不足者多先在此處特別酸痛、 百會穴是所有陽氣的交會點、是升陽的第一大穴、而涌泉穴是虛陽上聚的速降首穴、{可使虛陽下降則陽氣真火更順利上達。 前后心即為為點穴中的前后對心穴。前心穴在劍突下兩旁約三橫指、主治胸、胃、腹諸病、后心穴在至陽旁五分、主治全身任何痛證、此穴為通陽第二關、{第三關為百會、第一關是腰陽關}。本穴對心絞痛、胸脘腹痛有即時緩解做用。為止內(nèi)臟病痛之要穴。 帶脈通暢、全身輕松、現(xiàn)在的人特別注重的、用手法扯、掐、捻連續(xù)三至五次需要快手法操作、否則病人緊張效果不好。
凡人體各部位受傷腫痛、取其傷部位的上下相近的關節(jié)即為治療點、受傷部位以上的稱截穴、受傷部位以下的稱牽穴。 1;頸部的牽穴; 雙大杼、雙肩井、雙附分、 2;肩胛部; 肩井、曲池、 3;肩髃、肩頭、臑部; 曲池、手三里。 4;肘關節(jié)、肘上中肱; 內(nèi)關、外關、合谷。 5;肘臂部; 內(nèi)關、外關、合谷。 6;腰部; 雙環(huán)跳、雙委中、雙承山。 7;腰髖部; 雙承扶;雙委中、雙承山。 8;髖骨、腹中部; 陽陵泉、委中。 9;膝關節(jié); 陽陵泉、委中。 截穴治病術: 1;頸部、肩胛部、雙新設、 2;肩關節(jié)、肩臑部; 肩井、附分、天宗。 3;腋前、肘關節(jié)、中肱; 肩髃、肩貞、極泉。 4;腕關節(jié)、肘臂; 曲池、曲澤、少海。 5;手部; 內(nèi)關、外關、陽溪、神門、陽谷。 6;腰髖部; 雙大腸腧。 7;膝關節(jié);環(huán)跳、髀關、 8;踝部; 跗陽、陰凌泉、陽陵泉、足三里。 9;足部; 昆侖、解溪、中封。
特效腧穴的調(diào)治法---遼東經(jīng)絡堂 心臟的反應點在心腧、肝臟的反應點在肝腧、胃的反應點在胃腧與膈腧、肺的反應點在肺腧、腎的反應點在腎腧、糖尿病的反應點在胰腧腧、癌癥的反應點在膈腧。 必須記住的16個穴位: 一切慢性病 ----- 足三里、 頭痛 -----鹵會 一切經(jīng)脈伸展----- 申脈、 鼻病 -----風門 一切筋病 ----- 承筋、 尿多 -----小指第一關節(jié)、 一切骨病 ----- 絕骨、 更年期----- 隱白 一切疹病 ----- 百蟲窩、 咳喘 ----- 定喘 一切主升 ----- 百會、 膽囊炎-----膽囊穴 一切主降 ----- 涌泉、 面癱 -----牽正 內(nèi)外傷 ----- 承山 闌尾炎----- 闌尾穴 血壓 ----- 三陰交 中風 ----- 懸鐘 經(jīng)驗四穴: 血海領血超、膻中氣可消、命門陰陽論、全身在大包。 獨特穴位診療: 婦科、子宮、卵巢、盆腔等病在環(huán)跳穴有反應、男科病亦有反應、婦人久治不愈的頸肩酸痛一般為有婦科病。 胸腔有病的人膻中一定有反應、上腹器官、特別是胃、十二指腸、胰腺病在中脘有反應的、在手背第三、四掌骨之間反應劇烈、便秘大腸腧附近多有錯位、肝膽病在期門有反應、陽陵泉也有反應、如果環(huán)跳也有壓痛即可確診。 下腹各器官在氣海、關元、中極有反應、胃腸病在足三里有反應、印堂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要穴、太陽、風池、頭維幾乎對任何頭痛、眩暈有特效、對美尼爾氏病大多一次治愈。 中府穴是肺經(jīng)病變的反應點、坐骨神經(jīng)痛在天宗附近有壓痛、鼻塞取風池、項強取承漿。頭痛取涌泉、膝痛取尺澤、重按肩井對頭痛有特效、呃逆點涌泉、發(fā)熱取大椎、崩漏取隱白、腹瀉便秘取天樞、女人肩背酸痛取附分、膏盲、男人肩膀酸痛取天柱、肩井、肩胛內(nèi)上角對肩周炎有特效的、涌泉與完骨可治失眠、結腸炎在章門有壓痛、胃潰瘍在足三里下2寸及梁丘穴有反應、急慢性盆腔炎在三陰、漏谷、陰凌泉穴有壓痛、前列腺病在三陰交、漏谷有壓痛、膽道病在膽囊穴和外丘穴有反應、闌尾炎在闌尾穴有反應、胰腺炎在地丘穴、下巨虛、足三里下三寸有反應、{以上的反應點在同側}。 痛經(jīng)的反應點在關元穴、胃腸痙攣大多在5--8椎之間有壓痛點、按2--3分鐘即可、連按10天。 1、腦癱: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2、腦血瘤: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3、面癱:關元、支溝、肝俞、行間加面癱處五針謬刺法 4、截癱: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5、癱風:針阿是穴,嚴重者加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6、坐骨神經(jīng)痛,加環(huán)跳,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7、少兒近視:關元、支溝、肝俞、行間,加牛車運轉法。 8、眼膾下垂: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9、糖尿病: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10、精神分裂癥(中醫(yī)名癲狂):重泄肝俞,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11、兒童好動癥:肝俞行間為主 12、中風偏癱: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13、腰痛:重在補腎,排針法,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14、重肌無力癥,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15、亞健康: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16、痿癥: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17、類風濕:關元、支溝、肝俞、行間,我阿是穴 18、尿毒癥:關元、支溝、肝俞、行間加腎俞 19、心臟?。宏P元、支溝、肝俞、行間 20、肺結核:關元、支溝、肝俞、行間加肺俞 21、急慢性支氣管炎:關元、支溝、肝俞、行間加肺俞 22、慢性胃炎:關元、支溝、肝俞、行間加脾俞,中脘。 23、胃萎縮:關元、支溝、肝俞、行間加建星,上脘 24、癲癇:關元、支溝、肝俞、行間,重泄肝俞 25、腎病綜合癥:關元、支溝、肝俞、行間加補腎俞 26、高血壓:重泄肝俞,行間,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27、白血病: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28、甲亢,關元、支溝、肝俞、行間加甲亢處 29、甲低,關元、支溝、肝俞、行間加補心脾、腎俞 30、艾滋?。宏P元、支溝、肝俞、行間 31、血液?。宏P元、支溝、肝俞、行間 32、乳腺癌:關元、支溝、肝俞、行間針乳腺瘤處,排針法可針十針 33、骨肉惡性瘤:關元、支溝、肝俞、行間,腫瘤處用謬刺法 34、各類癌癥:謬針法,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35、植物人: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急性病:透天涼針法時間三十分高燒立退 小兒感冒高燒,風池,
小兒積食兼感冒高燒,先用開塞露泄下食積硬便,再針風池三十分,燒立退。 成人高熱針風池,行間。 成人感冒要寒發(fā)熱,針風池。 各類熱腫痛,針風池、行間三十分,心俞,肝俞,行間為主。 各種昏迷,關元、支溝、肝俞、行間。 各種外傷腫熱痛,針阿是穴,透天涼針法。 手法點穴治療腦血栓,腦梗塞,腦溢血后遺癥 結合足反射療法:
首先打開穴位,取腎上腺,腎臟,輸尿管,膀胱,進行點壓開穴。
動作要領:
每個穴位點壓8-10秒鐘。以病人能以承受的力度為準,經(jīng)腎上腺,腎臟,輸尿管,膀胱,依次順序點壓開穴,然后根據(jù)病人需要治療的具體部位進行點穴治療。
上肢癱瘓:取天宗,曲池,內(nèi)關,外關,合谷等穴位,進行點壓8-10秒鐘。 經(jīng)過第一次點穴治療后,病人的相關部位應該馬上能動,此時應該叫病人自己活動幾次,每天進行兩次點穴治療,第二次時間應該相隔4小時以后才能進行第二次治療,值得一提的是:治療前要求病人一定要吃飽,進食后休息一小時才能進行點穴治療。病人絕對不能空腹治療。 最佳治療時間:如果病人是初發(fā)病時,待病人的病情相對穩(wěn)定后,即可對病人進行點穴治療,如果患者及家屬配合得好,大約22天左右可以治愈,完全可以達到生活自理。 治療效果:通過臨床證明,采用手法點穴治療中風癱瘓后遺癥,時間短,速度快,療效顯著,不反彈,效果看得見,患者及家屬滿意。 注意:
1,治療者首先修飾自己的手指甲,以免對患者的皮膚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2,高危病人不能進行點穴治療,待病人的病情相對穩(wěn)定后才能進行點穴治療。
3,女患者月經(jīng)期不能進行點穴治療,酒醉神智不清的患者不能進行點穴治療。 作者發(fā)表目的:因為每年我國患中風癱瘓及后遺癥的病人高達200多萬人,而我國大多數(shù)醫(yī)院都是采取單一的治療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結果病人經(jīng)過治療,完全康復或達到生活自理的比例卻不如人意。另一方面,目前醫(yī)院高昂的醫(yī)療費用,一般家庭都難以承受得起。所以;我將自己十幾年來的研究成果公布于眾,共同研究,進一步探討,讓更多的同行,朋友,患者以及他們的家屬,盡快掌握這門醫(yī)術,造福于廣大患者朋友,讓他們重新站立起來,享受新的人生。最后;祝廣大患者朋友早日康復,祝各位同行朋友萬事如意。 手法點穴治療腦血栓,腦梗塞,腦溢血后遺癥有效率100%。 一、手太陰肺經(jīng)(五穴) 中府乳上三肋縫,尺澤曲肘紋外呈, 列缺交叉食指盡 ,太淵掌后撓頭空, 少商穴在大指內(nèi),爪甲角處一分明。 二、手陽明大腸經(jīng)(六穴) 商陽食指甲角內(nèi),合谷虎口歧骨中, 曲池屈肘紋頭是,三里池下二寸逢, 肩禺肩峰舉臂取,迎香鼻旁五分應。 三、足陽明胃經(jīng)(十四穴) 四白目下一寸處,地倉口角旁四分, 頰車耳下臨曲頰,下關耳前顴后捫, 頭維頭角入發(fā)際,梁門中脘二寸勻, 天樞臍旁平二寸,梁丘膝上二寸屯, 犢鼻髕骨外陷取,膝下三寸三里村, 上廉膝下六寸是,豐隆膝眼踝間尋, 內(nèi)庭次指外側在,歷兌次指甲角根。 四、足太陰脾經(jīng)(六穴) 隱白大指內(nèi)甲角,太白核后赤白間, 踝上三寸三陰交,膝內(nèi)輔陷陰陵泉, 血海臏邊上二寸,大包腋下六寸懸。 五、手少陰心經(jīng)(四穴) 少海肘內(nèi)紋髁間,通里脘后一寸穿, 神門銳骨端內(nèi)是,少沖小指內(nèi)甲邊。 六、手太陽小腸經(jīng)(四穴) 少澤小指外甲角,后溪握拳節(jié)后方, 養(yǎng)老轉手髁空取,后宮耳屏之前藏。 七、足太陽膀胱經(jīng)(二十五穴) 晴明穴在內(nèi)眥角,攢竹眉尖凹陷前, 通天頂骨結節(jié)內(nèi), 天柱啞旁一寸三, 風門二椎寸半外,肺俞三椎五心田, 七膈九肝十是膽,十一十二脾胃連, 腎俞十四椎旁在,大腸十六椎旁偏, 小腸十八膀十九,次蓼骶骨次孔填, 膏盲四椎旁三寸,骶骨四孔旁秩邊, 承扶臀下紋中取,委中馘窩紋中安, 承山踹下分肉尖,昆侖外踝骨后陷, 申脈踝下五分尋,至陰小指爪甲觀。 八、足少陰腎經(jīng)(五穴) 涌泉足心前凹陷,太溪穴在踝跟間, 復溜內(nèi)踝上二寸,橫骨平取曲骨沿, 腎經(jīng)終穴名俞府,任旁二寸一肋前。 九、手厥陰心包經(jīng)(四穴) 曲澤肘窠橫紋中,中關掌后二寸通, 掌后橫紋大陵在,中指末端是中沖。 十、手少陽三焦經(jīng)(八穴) 關沖無名指甲外,中渚四五掌骨間, 陽池腕上橫紋內(nèi),外關紋上二寸看, 天井肘后一寸見,肩蓼肩后一寸攀, 翳風就在耳垂后,絲竹空在眉梢彎。 十一、足少陽膽經(jīng)(十四穴) 外眥五分童子蓼,聽會耳屏前下凹, 率谷耳上寸半是,風池耳后發(fā)際標, 肩井缺盆上寸半,帶脈平臍正當腰, 環(huán)跳髀樞內(nèi)陷取,風市垂手中指稍, 陽陵泉在腓頭下,光明踝上五寸翹, 懸鐘踝上三寸找,蚯墟外踝前部繞, 俠溪四五指縫后,竅陰四趾甲外牢。 十二、足厥陰肝經(jīng)(五穴) 大敦拇指爪甲根,行間大、次趾縫捫。 太沖本節(jié)后寸半,章門十一肋端存, 乳下二肋有一穴,任旁四寸號期門。 十三、督脈(九穴) 腰俞二十一椎下,命門十四椎下藏, 太陽七椎之下盛,大椎一椎之上量, 啞門后發(fā)五分入,風府一寸宛中當, 百會耳尖頭頂上,上星前發(fā)一寸光, 鼻下水溝上端找,人中就在陷中央。 十四、任脈(九穴) 任脈直上走腹胸,曲骨一寸中極停, 再上一寸關元穴,臍下寸半氣海充, 神厥就在臍中央,臍上四寸中脘容, 巨厥肚臍上六寸,兩乳之間膻中平, 胸骨上窩天突穴,承漿下唇凹中明。 奇穴(十六穴) 兩眉中間是印堂,金津玉液舌下方, 魚腰眉毛正中取,目外一寸見太陽, 喘息七椎寸旁找,四縫指節(jié)橫紋藏, 十宣十指尖端取,鶴頂髕骨上中央,
維胞骼前上棘下,闌尾膝下五寸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