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五百羅漢及講解——8

 素履冥升 2010-01-19

第肆佰貳拾柒尊

無盡慈尊者

無盡慈尊者,即大慈觀音菩薩。六觀音之一。為胎藏界右方蓮花部之部主。

據(jù)說,尊者與大勢至一起,是西方世界阿彌陀佛的脅侍菩薩,因他以慈悲為本愿,所以常到我們這個世界來度眾生。南海的普陀洛伽山林木郁茂,地草柔軟,處處是流泉浴池,是尊者說法的道場,相傳五代時有日本僧人慧萼,曾在五臺山請得一尊觀音菩薩像,準(zhǔn)備帶往日本。在途經(jīng)舟山群島一小島附近時,為大風(fēng)所阻,終未成行。他認(rèn)為是觀音不肯東渡日本。后來當(dāng)?shù)鼐用裨趰u上潮音洞前紫竹林邊建寺供奉觀音像,并取名為“不肯去觀音院”。后來,佛教信眾以此島為觀音菩薩的說法道場,并稱此地為普陀山。由此,普陀山逐漸發(fā)展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每年農(nóng)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為觀音菩薩誕辰、成道、出家的紀(jì)念日。據(jù)說祈求尊者可脫離饑渴之苦,將轉(zhuǎn)生餓鬼者,祈求大慈菩薩,來世可避免轉(zhuǎn)生成餓鬼。

無盡慈尊者,又名圣觀音菩薩、正觀音菩薩。

第肆佰貳拾捌尊

常悲憫尊者

常悲憫尊者,即常悲菩薩,生于無佛之時,乃大品《般若經(jīng)》二十七所說之菩薩,因此菩薩為利益眾生,積難苦之行以求般若波羅蜜,而被列為般若守護十六善神之一。

常以勇猛心,修般若波羅蜜之行。據(jù)《道行般若經(jīng)》卷九《薩陀波倫菩薩品》載,尊者于夢中聞東方有般若波羅蜜之大法,為求法乃向東行,途經(jīng)魔所樂國,為供養(yǎng)其尊者乃賣身,遂過二萬里到達犍陀越國,見曇無竭菩薩而得其法。尊者誠心格天,思睹佛聞法而不得,便日日悲泣流淚,諸佛特為現(xiàn)身,加以安慰指導(dǎo),常悲遂悟,后在無數(shù)佛勤修梵文,成滿大愿。

常悲菩薩,音譯薩陀波倫菩薩,又作普慈菩薩、常啼菩薩。

第肆佰貳拾玖尊

大塵障尊者

大塵障尊者,據(jù)《佛說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jīng)》載,尊者名號為:“虛空功德清凈微塵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華波頭摩琉璃光寶體香最上香供養(yǎng)訖種種莊嚴(yán)頂髻無量出無邊月光明愿力莊嚴(yán)變化莊嚴(yán)法界出生無障礙王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為印度東方極其遙遠(yuǎn)的居住在“解脫世界主”,己獲佛的果位。

尊者能隨心所欲來往佛國,為眾生說法。即使犯有重大罪惡,只要誦念尊者名號一遍,誠心悔過,并向尊者行一跪拜禮,罪業(yè)即可消除。青白之人誠心拜禮,即可獲幸福吉祥。

第肆佰叁拾尊

光焰明尊者

光焰明尊者,即光焰明菩薩。光焰,又作光背、后光、光。指佛,菩薩像背后之光相,象征佛、菩薩之智慧可分為頭光和舉身光兩種。頭光,本指發(fā)眉間之白毫光,故又稱眉間光;舉身光,又作身光。即佛像全身之光相。此象征該菩薩的神威,如光明照耀世界。

《贊阿彌陀佛偈》曰:“一蒙光焰罪垢除?!薄稛o量壽經(jīng)》卷上亦曰:“無量光焰,照耀無余?!惫庋婷髯鹫咧滦蟹φc阿彌陀佛相類。據(jù)《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載,佛陀在摩揭陀國尼連禪河邊菩提樹下證得正覺時,尊者曾趕到佛陀身邊恭致敬禮。

第肆佰叁拾壹尊

智眼明尊者

智眼明尊者,獲菩薩果位。所謂智眼,即智慧眼,為十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智眼、明眼、出生死眼、無礙眼、普眼)之一。

尊者身具五智,己看破紅塵。脫離世俗,而通達一切佛法;能回憶往世的事而不忘失,并從中汲取經(jīng)驗,利益眾生,能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佛教戒律,并成為弟子的榜樣;尋訪世間的修煉方法,學(xué)習(xí)所有高僧大德的好經(jīng)驗,以便修身益智;為利益眾生、弘揚佛法所做的一切事,無不隨心如意,尊者有著如明眼視,物悉皆明了的智慧,不為世俗所惑。

第肆佰叁拾貳尊

堅固行尊者

堅固行尊者,即堅固行菩薩?;T史實,實無其人。堅,如樹之根株不能拔;固,從他物而不變原態(tài)。堅固即指心念不變不動。

據(jù)《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載,佛陀在摩揭陀國菩提道場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時,尊者特意趕到道場禮敬,聞佛陀演說無上妙法。據(jù)《堅固經(jīng)》尊者曾于佛在那爛陀城之時,三次乞請于佛,期佛能敕諸弟子為不信佛之婆羅門長者子,居士示現(xiàn)神足,顯上人法,令此等人信服,佛則告示:“我但教弟子,于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dāng)自覆蓋,若有過失當(dāng)自發(fā)露?!辈⒔庹f為何不令弟子顯現(xiàn)神足,上人法之原因,尊者憑借對佛法的堅定信仰,成就菩薩果位,智慧深廣,神通無窮,可以降伏眾魔,度脫眾生。

第肆佰叁拾叁尊

澍云雨尊者

澍云雨尊者,以擅長施云布雨而得名。

若世間遇到旱魔風(fēng)妖出來做惡,眾生便可誠意祈禱尊者。尊者應(yīng)眾人之請,凌空乘虛而來,念動真言,降伏旱魔,驅(qū)走風(fēng)妖,即時普降甘霖,拯救枯萎的禾苗,成就眾生免受饑寒之苦。又能施云布雨,用佛法澆灌眾生苦惱的心田,啟迪眾生的智慧進入不二法門。其功德無量,故獲羅漢果位。

第肆佰叁拾肆尊

不動羅尊者

不動羅尊者,即不動菩薩。

據(jù)《大寶積經(jīng)》卷十九載,從佛陀居住的娑婆世界向東,過一千世界,有一處佛剎,名叫妙喜。廣月如來曾現(xiàn)身妙喜世界說法。尊者曾在廣月如來座前發(fā)誓:“世尊我從今日發(fā)無上正等正覺之心”。尊者以無諂、無誑、實語、不異語、求一切智,乃至證得無上菩提而成為菩薩,號為不動?!度释踝o國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上所載偈語中贊頌此尊者曰:“不動菩薩二禪王,得變易身常自在,能于百萬微塵剎,隨其形類化眾生,悉世三世無量劫,于第一義而不動”。

第肆佰叁拾伍尊

普光明焰尊者

普光明焰尊者,即普光明菩薩。

尊者善修一切禪定,神通廣大,他以無邊神通,降伏諸魔,利益眾生,功德無量。據(jù)《度諸佛境界智光嚴(yán)經(jīng)》載,尊者修禪入定,發(fā)動神通力,可以使十方世界感到震動。

第肆佰叁拾陸尊

心觀凈尊者

心觀凈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眾生本有之心,自性清凈,離一切妄染,故名自性清凈心。

佛教認(rèn)為,眾生本有之心,自性清凈,離一切之妄染,故名自性清凈心,也叫如來藏心、真心,實即眾生所具之菩提心。尊者自性清凈心明凈如月,并時時觀持,不使染心垢?!镀刑嵝恼摗吩唬骸罢找姳拘?,湛然清凈,猶如滿月,光遍虛空,無所分別?!庇帧洞笕战?jīng)》曰:“心無畏故,能究竟凈菩提心?!弊鹫呒航饷撘磺姓系K而禪定得自在,證得阿羅漢果。

第肆佰叁拾柒尊

那羅德尊者

那羅德尊者,即那羅達菩薩?!栋闳羧两?jīng)》所揭護持正法、擁護眾生之八大菩薩(飚陀和、羅憐那竭、橋日兜、那羅達、須深、摩訶須薩和、因坻達、和倫調(diào))之一

據(jù)《觀虛空藏菩薩經(jīng)》載,世間有八尊大菩薩,自無數(shù)以來不辭辛苦,學(xué)佛求道,本己功德圓滿,修行成佛,但是卻都不取佛位,誓愿常住世間,維護眾生,將天下眾生皆度出苦海后方得佛位,尊者為八菩薩之第四位。若有人患疾病,遭遇危難,只要呼喚尊者之名便可逢兇化吉,遇難成祥。經(jīng)常供養(yǎng)參禮,可得現(xiàn)世福報,命終后轉(zhuǎn)生極樂世界。

第肆佰叁拾捌尊

師子尊尊者

師子尊尊者,即師子(?-259)為中天竺人,屬婆羅門種姓,禪宗尊為西天二十八祖之第二十四祖。

尊者少依婆羅僧出家習(xí)定,后遇鶴勒那,見尊者子有慧根,便付與正眼藏,令其化行四方,由佛教第二十三祖鶴勒那大士付與正法眼藏。得法后,游方至罽賓國,教化波利迦,達磨達等人,并傳法于婆舍斯多,命其往南天竺教化,遂獨留罽賓,時遇當(dāng)?shù)仄群Ψ鸾瘫粣和跛鶜?,寂年為魏高貴鄉(xiāng)公甘露四年,并于其遇害之事,有“君王臂落”的典故。該國國王彌羅掘蔑視佛法,一日對尊者謂:“離生死否?……既離生死,可施我頭?!弊鹫邔υ唬骸吧矸俏矣?,何吝于頭?”王聞言即揮刀砍下尊者之頭,刀落之處噴出白乳數(shù)尺,而于其時,王之手臂亦自然斷落;此系因罽賓國王輕視佛法,又罔顧尊者之自覺功德力,乃于現(xiàn)前受此果報。迦葉、阿難嫡嫡付法相傳之法系亦由此而斷絕。

師子,又稱師子比丘、師子菩提。此尊與第079尊同尊,可互參。

第肆佰叁拾玖尊

法上尊尊者

法上尊尊者,即法上菩薩。法上,法上部之簡稱,為佛教小乘十八部之一。十八部為小乘佛教所分之流派,法上尊當(dāng)為佛教小乘十八部之一法上部之主,法上部是專為求阿羅漢果眾生而施教化的法門。

在印度東方極遙遠(yuǎn)的地方有一世界名普光明,吉祥王佛教化此土。此世界內(nèi)有一法上大菩薩,另有六十三億菩薩為法上菩薩的眷屬。尊者為眾說法時,先騰身升上虛空,變化身形,高有七多羅樹,然后自隱其身,講解陀羅尼金剛真言等菩薩法門。一日,忽見西方光芒四射,并時時傳來鐘磬之聲。尊者詢問此主何瑞兆。吉祥王佛說;西方有一娑婆世界,佛陀佛教化此土眾生,此佛功德無量,法力無邊,而今他全身放此光芒,同時發(fā)出鐘磬之聲,意在召集三千大千世界諸菩薩前去聽經(jīng),你等速速前往。據(jù)《大寶積經(jīng)》卷五十八載,尊者聞言,率領(lǐng)六十三億菩薩凌空飛向西方,行列中萬樂齊奏,鮮花飄舞,種種寶幢幡蓋無限莊嚴(yán),傾刻間飛臨娑婆世界,率眾菩薩圍坐于佛陀蓮花寶座前,聆聽釋迦佛講經(jīng)。

第肆佰肆拾尊

精進辨尊者

精進,謂勇猛勤策進修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義,于修善斷惡,去染污凈之修行過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進。精進辨尊者,為聞一切度王如來無所著最正覺佛說法之兩比丘之一。

據(jù)《六度集經(jīng)》卷六載,在過去時,有一切度王如來無所著最正覺佛,為諸天、人講說經(jīng)法。尊者專心聽講,聞法歡喜,應(yīng)時即得阿惟越致(不退轉(zhuǎn))。而另一比丘德樂正卻睡眠難醒,毫無所得。尊者數(shù)次勸說德樂正不能只是睡眠,要努力修行均無效果。尊者便顯神通化作蜜蜂王,在其眼前飛來飛去,又鉆入其腋下,螫其胸腹,德樂正大痛而醒。蜜蜂王落在泉中花上,德樂正怕再來螫,不敢再睡。尊者乘機因勢利導(dǎo),為其說法,終使其開悟。注釋掉的------>

第肆佰肆拾壹尊

樂說果尊者

樂說果尊者,即大樂說菩薩。

據(jù)《經(jīng)律異相》卷六載,一日,佛陀將講法,忽從地中涌出一座七寶塔,立地頂天,尊者請教為何因緣。佛祖說:往昔古世,東方有一佛國名寶凈,其佛號稱多寶。此涅槃前發(fā)下誓愿,今后若有講《法華經(jīng)》處,我塔當(dāng)前往聽經(jīng)。尊者聞言大喜,其時釋尊身放白光,以右手指點塔門,塔門頓開,多寶佛己出涅槃定,佛陀遂于多寶佛坐在同一獅子座上,以神通力接尊者及其他諸菩薩于空中,宣講《妙法蓮華經(jīng)》。是首次聆聽《妙法蓮華經(jīng)》的眾菩薩之一。

第肆佰肆拾貳尊

觀無邊尊者

觀無邊尊者,即無邊菩薩,為《佛名經(jīng)》所列應(yīng)當(dāng)禮敬的十方諸大菩薩之一。觀《摩訶止觀》卷五曰:“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為觀”。即達觀真理;無邊,即世界無邊,眾生無邊,心性差別無邊。

尊者以澄明的心性智慧遍觀無邊世界,無邊眾生及眾生的無邊行差別。因材施教,對癥下藥,皆使解脫?!斗鹈?jīng)》認(rèn)為,向此菩薩禮敬可以滅罪增福。

第肆佰肆拾叁尊

師子翻尊者

師子翻尊者,又作師子無畏觀音、馬頭觀音。為教化六道之六種觀世音菩薩(大悲、大慈、尊者子無畏、大光普照、天人丈夫、大梵深遠(yuǎn))之一。八大明王之一,即密教胎藏界三部明王中,蓮花部之忿怒持明王。位于胎藏現(xiàn)圖曼荼羅觀音院第一行第七位。

尊者與摩尼教訶止觀所說六觀音之尊者子無畏觀音相配,乃畜生道教主。以觀音為自性身,現(xiàn)大忿怒形置馬頭于頂,為觀自在菩薩變化身之一。以慈悲心重,故摧滅諸魔障,以大威輪日照破眾生之暗螟,噉食眾生之無明煩惱。其形象有三面八臂、四面八臂、三面二臂,一面四臂等多種。眾生如本世不修功德,來世轉(zhuǎn)入六道之中,尊者如獅子威猛無畏,可破除畜道惑業(yè)之苦,救眾生離畜道,翻轉(zhuǎn)入人道。

在北京碧云寺,此尊被塑造成一幅帝王的戎裝像;頂盔貫甲,罩袍登靴。原因是此羅漢堂建于乾隆年間,此尊羅漢也就被好事者塑造成乾隆的造像。

師子翻,音譯阿耶揭唎婆、何耶揭唎婆。又作馬頭大士、馬頭明王、馬頭金剛明王、俗稱馬頭尊,密號為噉食金剛、迅速金剛。

第肆佰肆拾肆尊

破邪見尊者

破邪見尊者,即破邪見菩薩?!斗鹈?jīng)》稱其為應(yīng)當(dāng)禮敬的菩薩。所為邪見,相對于正見而言,指邪之又邪的謬見。

外道邪見認(rèn)為,世上沒有因果輪回,所以為惡不懼,為善不喜。尊者認(rèn)為,對此等謬見必須予以徹底破除。尊者有興善去惡、護持世間的法力功德。能幫助眾生清除邪見。

第肆佰肆拾伍尊

中天在線德尊者

中天在線德尊者。為佛祖的分身佛。據(jù)《三十五佛名禮懺文》載,為常住十方一切世界三十五佛之第二十二佛。名中天在線吉祥佛,即中天在線德佛。

佛祖說法時,會身放金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道道金光化作朵朵金色蓮花,蓮花上各坐一分身佛,分居各地教化眾生。據(jù)《十住毗婆沙論》卷五《易行品》所引《寶月童子所問經(jīng)》載,東方有中天在線世界,佛名善德如來,南方有歡喜世界,佛名栴檀德;西方有善解世界,佛名無量明;北方有不可動世界,佛名寶施;西北有眾音世界,佛名華德;東北有安隱世界,佛名三乘行;下方有廣大世界,佛名明德;上方有眾月世界,佛名廣眾德。尊者居最南的離一切憂世界。在此世界之眾生,只要想到他,即可中天在線。

第肆佰肆拾陸尊

行無邊尊者

行無邊尊者,即無邊行菩薩?;T史實,實無其人。無邊行,即無盡行,菩薩十行之一,意即隨眾生之機類而現(xiàn)其身,三世平等通達十方,利他之行無盡也?!斗鹈?jīng)》中將他列為應(yīng)當(dāng)禮敬的十方諸大菩薩之一。

學(xué)海無涯,佛法無邊,修習(xí)不止,始能有成。尊者專以救度眾生為己任,隨眾生之機類而現(xiàn)其身,通達十方,以救度眾生為己任。眾生向他懺悔可以滅無量罪,長無量福。

第肆佰肆拾柒尊

慧金剛尊者

慧金剛尊者,即金剛慧菩薩。金剛慧,是通達實相之理而破除諸相之智?!毒S摩經(jīng)·不二品》:“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薄毒S摩經(jīng)注》卷八:“什曰:金剛置地下至地際,然后乃止;實相慧要盡法性,然后乃至也?!庇诿芙?,則指體達“阿字本不生”妙理之慧,此慧遠(yuǎn)離動轉(zhuǎn),猶如堅固不壞之金剛。

尊者法力無邊,變化無窮,可以凌空飛行,變化自如??勺魇篱g法王,以通達的神通,無邊的智慧教化眾生,為高僧灌頂授職。據(jù)《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四十載,尊者具十種不盡法,(諸佛出現(xiàn)智無盡;眾生變化智無盡;深入法界智無盡;善攝菩薩智無盡;菩薩不退智無盡;善觀一切法義智無盡;善持心力智無盡;住廣大菩薩心智無盡;住一切佛法一切智愿力智無盡)。尊者供養(yǎng)諸佛、受持佛法、度救眾生,是功德極大的菩薩。

第肆佰肆拾捌尊

義成就尊者

義成就尊者,即一切義成就菩薩,為佛陀之幼名,此指菩薩己得到佛陀般的智慧與神通?!斗鹈?jīng)》將其列為眾生應(yīng)當(dāng)禮敬、懺悔的十方諸大菩薩之一。

一切義成就,本指佛陀經(jīng)三無數(shù)劫修行,坐于色究竟天金剛座而證無上菩提,住于空觀而作佛果圓滿之思。然猶未見自心之本性,所以遍空之諸佛皆來會集。驚覺之使自禪定起,授互相之觀門,使得五智圓滿之佛果,受持并念誦尊者名號,可使眾生獲得覺悟,得現(xiàn)世安穩(wěn),于未來世則可獲無上菩提。

義成就尊者,又作成就一切義菩薩。

第肆佰肆拾玖尊

善住義尊者

善住義尊者,原為忉利天諸天之子。善住,本為安定,安住之意。如常念“廣大寶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者,由于此陀羅尼具有大威神力之故,能成就殊勝功德;并使聞此陀羅尼之眾生,常獲安樂,遠(yuǎn)離諸惡趣。

善住天子,據(jù)《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載,善住天子不敬佛法。曾于諸大天人、天女園觀游樂,是夜,空中有聲,謂善住天子七日后必死,將返閻浮提受生為畜生,復(fù)受地獄之苦。天子聞之,心懷惶恐,遂救助于佛陀,佛祖為之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真言”,令善住天子誦之,以延壽轉(zhuǎn)難。從此,善住誠心禮佛,多做善事,終獲羅漢果位。

第肆佰伍拾尊

信澄尊者

信澄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毒闵嵴摗肪硭脑唬骸靶耪呷某吻濉!薄俄炇琛肪硭脑唬骸靶耪?,澄凈也。如水精珠能澄濁水,心有信珠全心凈?!毙艦榉畛址鸱ǖ幕A(chǔ)?!度A嚴(yán)經(jīng)》卷六曰:“信為道無功德因,增長一切諸善法,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xiàn)開發(fā)無上道?!毙攀亲C果的前提。

尊者于佛、法、僧三寶皆堅信不疑,內(nèi)心澄凈如水,除了對佛法的信仰尊崇外,別無其他任何思考,專一修習(xí)禪定,證得阿羅漢果。

第肆佰伍拾壹尊

行敬端尊者

行敬端尊者,又名敬端行,原為富貴明士。

尊者不以官貴自居,舍棄世俗富貴,追求佛教真諦,時時處處約束自己,遠(yuǎn)離衣食欲樂之物。飲食不求甘美,只需果腹;穿著不追求衣容冠幘的華麗,只需整潔;夫妻不貪欲,只求和睦;耳不聽六患五蔽的誘惑,心中沒有對財寶的貪求,唯遵佛教戒律。據(jù)《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jīng)》載,佛祖住于迦維羅衛(wèi)國精舍時,曾招來尊者等天下明士八十億萬二千人。佛祖施神力,諸明士皆身坐蓮花座升于虛空,聽佛說法。從此絕棄世俗,清除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

第肆佰伍拾貳尊

德普洽尊者

德普洽尊者,明士。據(jù)《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jīng)》載,佛陀住于迦維羅衛(wèi)國精舍時,一天早晨預(yù)知將有人前來請教佛法精要,遂命阿難邀請尊者等諸明士、除惡眾、無著、履跡四類人眾前來聽法。他堅定不移遵行眾戒,己破貪、瞋、癡、三毒,誑、諂、嬌、惱、恨、害六惑,色、受、想、行、識五蘊。心清口凈,如月之明,如花之香,終證得阿羅漢果

第肆佰伍拾叁尊

師子作尊者

師子作尊者,即師子作菩薩。

據(jù)《大方便佛報恩經(jīng)》卷一載,尊者久植德本,曾游訪十方世界大菩薩及一切諸佛,誓愿圓滿,通達一切禪定及陀羅尼真言;大慈大悲饒益眾生,愿作眾生的朋友,導(dǎo)化眾生到達智慧的彼岸;紹隆三寶,使佛法永不斷絕。只有功德無量的菩薩才能具備如來十力(即知覺處非處智力,知三世業(yè)報智力,知諸禪三昧智力,知八解脫三昧智力,知種種解智力,知種種界智力,知一切至所道智力,知天眼無礙智力,知宿命無漏智力,知永斷習(xí)氣智力)他己然具備。

第肆佰伍拾肆尊

行忍慈尊者

行忍慈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忍,《瑜珈論》曰:“云何旬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故名忍?!薄段ㄗR論》卷九曰:“忍,以無瞋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yè)處性?!薄洞蟪肆x章》卷九曰:“慧心安法名之為忍?!奔慈棠瓦`逆之境而不起瞋心,安住于法而不動心。慈,《智度論》卷二十七曰:“大慈與一切眾生樂?!毙腥檀?,即修忍慈之行者。

尊者于修行中處逆境而不憤懣,始終抱著大慈大悲的胸懷,度己度人,堅持不懈,因而道行深厚,忍、慈兼?zhèn)?,功德圓滿,終得羅漢果位。

第肆佰伍拾伍尊

無相空尊者

無相空尊者,唐代名僧。新羅國(朝鮮)王子,俗姓金,法號無相,又稱金和尚。

尊者少年出家為僧,唐玄宗開元十六年(728)來中國,游行巡訪,徒步入蜀,拜資州德純寺處寂為師,習(xí)得黃梅禪法。后潛入資州深山中修頭陀行。結(jié)束頭陀行后,于成都凈眾寺講說佛法,歷時二十余年,蜀中百姓敬之若圣,天寶末年,玄宗避亂入蜀,曾召見尊者,禮遇隆重,賞賜豐厚,非常人所能比擬。天應(yīng)元年(762)五月圓寂,世壽七十九。

第肆佰伍拾陸尊

勇精進尊者

勇精進尊者,即勇猛精進菩薩。為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三昧耶會、微細(xì)會、供養(yǎng)會、降三世羯磨會等務(wù)處院方壇南方四尊中第二位之菩薩。勇猛精進謂菩薩發(fā)勇猛心,精進修習(xí)一切善法,化導(dǎo)眾生而無有退轉(zhuǎn)

據(jù)《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jīng)》卷一載,尊者曾從遠(yuǎn)方特地趕到王舍城鷲峰山聆聽佛陀演說妙法。他在無數(shù)劫中勤修苦行,積集菩提道行,心胸廣闊無邊。己修成金剛不壞之身,演說佛法如獅子吼,震憾眾生心靈,他身放光明,映蔽日月,眾生在其引導(dǎo)下,盡皆走上解脫之路。

勇精進尊者,又作大精進菩薩,勇猛菩薩。密號不退金剛。其形象,身呈肉色,左手作拳,置于腰際,右手執(zhí)獨鈷戟,趺坐蓮花座上。

第肆佰伍拾柒尊

勝清凈尊者

勝清凈尊者,佛名。

據(jù)云:違反戒律的修行者,無論出家或在家,應(yīng)燒名香、供清水、合掌長跪,身穿潔凈衣服,心懷慚愧。猶如病者求取良醫(yī),連續(xù)七天參禮勝清凈佛,罪惡便可消除。據(jù)《觀虛空藏菩薩》載,犯戒律者還可以祈禱大虛空藏菩薩,誠心懺悔,虛空藏菩薩頭頂上的如意寶珠內(nèi)便呈現(xiàn)出勝清凈佛的莊嚴(yán)相,觸犯戒律者的罪惡同樣可以獲得豁免。

第肆佰伍拾捌尊

有性空尊者

有性空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有性,指具有出離解脫之佛性;無出離解脫之佛性,惟樂欲生殆,不欣求出離,稱為無性。無性即指“一闡提”???,指理體之空寂,或指因緣所生之法究竟而無實體。

尊者自性本來清凈,天生具有向佛求道之心,出家之后,又極刻苦,使本來清凈之心更為純潔,最終識得三空(我空、法空、我法俱空),得解脫門,證得阿羅漢果。

第肆佰伍拾玖尊

凈那羅尊者

凈那羅尊者,古印度室羅伐悉底國人。

尊者少時不幸身患癭疾。度日如年,獨居陋室之中,得不至應(yīng)有的照顧。據(jù)《大毗婆沙論》載,佛祖聞知,親自探視。尊者即言自己“身患癭疾,懶得去看病,故長久不愈。因為性情懶惰,所以歧視,沒人與我同住,更沒人照顧我。”佛陀安慰他說:“善男子,今天我來照顧你?!弊鹫哂檬謸崦继?,癭病即除,還替他沐浴更衣,鼓勵他斷續(xù)努力。此后,尊者精神振奮,努力學(xué)佛,終獲證果。

第肆佰陸拾尊

法自在尊者

法自在尊者,即法自在菩薩。法自,謂菩薩示現(xiàn)無量無邊之法門。

據(jù)《維摩詰所說經(jīng)》、《說無垢經(jīng)》載,尊者曾對“入不二法門”進行闡釋。云:“生來不二,法本不生,今則不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尊者精通佛法奧義,極有辯才,并熱心向大眾弘傳佛法,度無量眾生。據(jù)《十住生經(jīng)》、《觀念法門》等載,尊者是眾生專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愿生極樂世界之時,阿彌陀佛所派遣的二十五位保護神之一。注釋掉的------>

第肆佰陸拾壹尊

師子頰尊者

師子頰尊者,即師子頰王。師子頰,為北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之王,乃佛陀之祖父。

尊者原為古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國王,勤于政事,愛護臣民、城內(nèi)大治,人民幸福,他生有四子一女,其長子即佛陀之父凈飯王,繼承王位,其他三子分封各處,分別稱白飯王、斛飯王、甘露飯王。凈飯王生子名喬達·悉達多,即今之佛祖。

第肆佰陸拾貳尊

大賢光尊者

大賢光尊者,即賢光菩薩,賢劫十六尊之西方四尊之一賢護,密號護巧金剛、離垢金剛。居西方阿彌陀世界,為阿彌陀佛前之智慧弟子。

據(jù)《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jīng)》載,阿彌陀佛世界叢林茂盛,鮮花盛開,音樂優(yōu)雅,大地皆為黃金,七寶蓮花從地中自然涌出,是西方樂土。眾生只要時常念阿彌陀佛名號,臨終時,阿彌陀佛會率領(lǐng)賢光等菩薩來到此人住所,顯現(xiàn)其身,使人心生歡喜,功德培增,升往凈土。

賢護,音譯跋捺羅播邏,又稱賢護光、主宰。

第肆佰陸拾叁尊

摩訶羅尊者

摩訶羅尊者,稽諸史實,未必實無其人。

有論者據(jù)《毗奈耶離雜事》載云:“忽見一摩訶羅比丘,以衣覆頭,樹下便利。”以其為經(jīng)典依據(jù),其實未必。依其意,尊者摩訶羅為一老比丘,性情憨厚,不拘小節(jié),為童蒙所喜愛。

摩訶羅,譯作無知,愚鈍,或譯作老。

第肆佰陸拾肆尊

音調(diào)敏尊者

音調(diào)敏尊者,或即普調(diào)敏。

佛于娑婆國土以音聲作佛事。而僧眾都是以演說佛法來教化眾生的。因為此土之人耳根利,故云。據(jù)《佛說成具光明意經(jīng)》載,佛陀行化暫止于迦維羅衛(wèi)國精舍,一天早晨,他預(yù)知有人要來請教佛法妙義,便命阿難把尊者等諸明士、除惡眾、無著、履跡四類人請來聽法。尊者佛法嫻熟,德行崇高,聲音敏銳明白,眾生樂于聆聽,受益匪淺。尊者破除了三毒六惑五蘊,修成殊勝之行,證得阿羅漢果。

第肆佰陸拾伍尊

師子臆尊者

師子臆尊者,即師子胸臆,摩喉羅迦王之一。

據(jù)《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卷一載,佛祖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講法,四方大眾前來聽經(jīng),其中有:比丘數(shù)十萬,菩薩八萬四千;欲天子六萬;色界天子無數(shù);諸大龍王四萬八千;藥叉神五萬八千;乾闥婆王八萬九吉;阿修羅王一千億;迦樓羅王五億;緊那羅王九億;轉(zhuǎn)輪圣王一萬億;大國王十六人;諸國百姓不可勝數(shù)。此外,還有無數(shù)諸外道,無數(shù)餓鬼,無數(shù)禽獸王,及十方閻魔羅王。尊者為摩喉羅伽王九萬八千大眾之一。佛祖坐在蓮花師子座上為眾講法,尊者及其他弟子法耳恭聽。尊者神通善巧,有數(shù)十萬弟子為眷屬,能夠教化諸眾生永遠(yuǎn)斷離性 愛,盡享無量清凈樂趣。

第肆佰陸拾陸尊

壞魔軍尊者

壞魔軍尊者,即壞魔菩薩。稽諸史實,實無其人。魔軍,即惡魔之軍兵,此指一切有礙佛道的惡事。為眾生應(yīng)當(dāng)禮敬的菩薩之一。

尊者通過長期修行,“修定智慧力,摧破汝魔軍”。即己得大智慧力,其功德己可破一切魔軍,令眾生不為諸魔所侵?jǐn)_。

第肆佰陸拾柒尊

分別身尊者

分別身尊者,為佛祖的分身佛。分身,指分身化現(xiàn),或指變化身。諸佛、菩薩由于慈悲,用種種方便法門,化身至各處依眾生之要機而廣為化導(dǎo)眾生;故分身乃是為教化、攝取眾生而起,稱為分身攝化。

佛為攝取十方有緣之眾生,起大慈悲,以方便示現(xiàn)種種身,是即分身如來。又觀世音菩薩分三十三身,地藏菩薩現(xiàn)六道身等,皆以慈悲權(quán)化而垂無窮之應(yīng)益。佛祖有無數(shù)分身,分別住持三千大千世界教化人生。一日,佛祖叫弟子目連去須彌山頂,鳴金召集各處分身。寶鐘響時,釋尊身放光明,大地0震動,諸分身佛云集一處。

又據(jù)《法苑珠林》卷十二載,佛祖與諸分身佛合掌向一寶塔行禮,觀門自開,普賢菩薩吹響佛祖的黃金螺號,使塔內(nèi)入于滅定的六比丘出定。比丘對眾佛說:“拘留佛涅槃前將經(jīng)、像存于此塔,令我等看管。拘留佛當(dāng)時預(yù)言,釋迦佛出世時佛法大興,釋迦涅槃后當(dāng)結(jié)集三藏。現(xiàn)請諸佛各取一本,帶回本土。佛祖涅槃后,迦葉結(jié)集三藏,將拘留佛存放的佛經(jīng)聚于一處,又匯入釋尊諸法,使之流傳世間。

第肆佰陸拾捌尊

凈解脫尊者

凈解脫尊者,即凈解菩薩。解脫《唯識述記》卷一曰:“解謂離縛,脫謂自在。”即圓寂,功德圓滿,無任何羈累,臆三界之苦果。

佛教認(rèn)為,人性本清凈,只為諸煩惱所惑,自性不能顯露,必須將各種惑障鏟除,才能得解脫自在。尊者己達此德。據(jù)《維摩詰經(jīng)》卷下載,當(dāng)維摩詰向諸位菩薩問他們所樂不二法門時,尊者回答說:“此有數(shù),此無數(shù)為二,若離一切數(shù),則道與空等,意都己解無所著者,是二不法?!?/p>

第肆佰陸拾玖尊

質(zhì)直行尊者

質(zhì)直行尊者,古西域屈支國國王之弟。質(zhì)直,指正直之心。佛道在悟達諸法實相,故質(zhì)直心為修行者必具之心行。據(jù)《維摩經(jīng)·佛國品》載,直心乃菩薩之凈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此謂直心者質(zhì)直無諂,此心乃是萬行之本?!斗ㄈA經(jīng)·壽量品》:“眾生既信伏,質(zhì)正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諸有修功德,柔和質(zhì)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p>

尊者為屈支王之同母弟。屈支王崇信佛教,欲遠(yuǎn)游印度觀禮佛教圣跡,遂將政事委予尊者。尊者受命后,為防心生異意,自我閹割,將陽器密封于金匣內(nèi),并交國王隨身帶走。后有人誣陷他不軌,他即請國王開視金匣查驗,疑惑頓釋。后救贖五百公牛,由于慈善感應(yīng),漸漸恢復(fù)男子特征。尊者行樸意直,受到上至國王、大臣,下至國民的敬仰,獲羅漢果位。

第肆佰柒拾尊

智仁慈尊者

智仁慈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智,《大乘義章》卷九曰:“于境決斷,說之為智?!睘橛谑吕砟軟Q斷;仁謂愛人;慈悲喜舍,《智度論》卷二十七曰:“大慈與一切眾生樂。”與樂為慈,與人為樂的意思。三者都是佛教的重要訓(xùn)條。

尊者俱備智、仁、慈三種德行,心己證悟,得大智慧永享法界之怡樂,并憑藉所得智慧濟助眾生開悟,走向凈土。

第肆佰柒拾壹尊

具足儀尊者

俱足儀尊者,即羅睺羅,佛祖的親子并十大弟子之一。《法住記》列為十六羅漢之第十一,與阿羅漢眾一千一百名住在畢利(風(fēng))瞿州,守護佛法,教化眾生。

尊者以能忍辱而著名。據(jù)《羅云忍辱經(jīng)》說,尊者在舍衛(wèi)國時,曾經(jīng)被一些輕薄者打得頭破血流,但他以慈心能忍,而受到佛的贊揚。據(jù)說尊者在母腹六年方生,因其長期為母胎覆障而得名。又說因他誕生之時,,適逢月亮被障蔽而得名。尊者十五歲時出家,持密戒行,通曉佛教三千威儀、八萬細(xì)行等一切戒律,而且一絲不茍實行,人稱“密行第一”。佛祖曾預(yù)言他將成佛,為“蹈七寶花如來”。相傳其剛出家時,心性粗狂,調(diào)皮頑劣,經(jīng)常戲弄別人,后來受到佛陀的嚴(yán)厲呵責(zé),并嚴(yán)加管束,才逐步改過自新。勤于修行,嚴(yán)守戒律,終獲阿羅漢果。

五代禪月大師貫休所畫尊者像,雙目圓睜,趺坐石上,右手上舉,當(dāng)胸戟指,左手按左膝。蘇東坡贊曰:“面門月圓,瞳子電爛。示和猛容,作威喜觀。龍象之勢,魚鳥所驚。以是幻身,為護法城?!?/p>

羅睺羅,又作羅漢羅、羅怙羅、羅云等。意為“覆障”、“障月”、“執(zhí)日”等。

第肆佰柒拾貳尊

如意雜尊者

如意雜尊者,梵名末奴曷剌他,北印度著名佛教論師。世親菩薩之師。

據(jù)《大唐西域記》卷二“健馱羅國”條載,尊者為北印度健馱羅國人,于佛陀涅槃后一千年出世。少好學(xué),有辯才,聲譽遠(yuǎn)播,道俗歸仰。嘗于健馱羅國造《婆沙論》。如意居住在舍衛(wèi)國弘揚佛法,國王超日王“朋附外道,說火煙之義,不許引證”,如意“恥見眾辱,斷舌而死”,臨終之際示意弟子世親:“黨援之眾無競大義,群迷之中無辨正論”。

末奴曷剌他,又作摩()羅他,末奴曷利他,意作如意或心愿。

第肆佰柒拾叁尊

大熾妙尊者

大熾妙尊者,即焰識藏菩薩。

金輪佛頂尊之毛孔,放熾盛之光明,眾生頂禮膜拜,歸順參習(xí),妙不可言。尊者以其智慧昭昭,如火焰而得名。他深心清凈,功德無量,恭敬供養(yǎng)諸佛,向諸佛廣學(xué)佛法。諸佛對他多方加持,據(jù)《十住經(jīng)》卷一載,受佛的旨意,金剛藏菩薩向尊者等眾菩薩傳授了菩薩十地法(喜地、凈地、明地、焰地、難勝地、現(xiàn)前地、深遠(yuǎn)地、不支動地、善慧地、法云地)。尊者受持后,心生歡喜,信愛奉行。此后佛性有加,善根日漸深厚,終獲果位。

第肆佰柒拾肆尊:劫賓那尊者

立志虔誠意力強,

風(fēng)云咤叱稱豪強,

奇勛大業(yè)若等閑,

看乘高駟上高堂。

第肆佰柒拾伍尊

普焰光尊者

普焰光尊者,又稱焰光菩薩。

據(jù)《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六十載,尊者曾在室羅伐國逝多森給孤獨園聽佛祖講經(jīng)。己具備了普賢菩薩的行愿,能凌空來往于各佛國,供養(yǎng)禮敬諸佛,親聆其教誨。曾觀禮諸佛成道的現(xiàn)場,從中領(lǐng)悟佛教的真諦,在諸佛的指引下。刻苦修行,具備神通變化,智慧無量,如同巨大火炬光焰四射,曾照法海,他辨才雄說,令外道折服,萬眾皈依。

第肆佰柒拾陸尊

高逸行尊者

高逸行尊者,即高逸菩薩。居十地中之第七地。

據(jù)《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jīng)》載,佛陀在迦維羅衛(wèi)國精舍,一日早晨預(yù)知有人將要前來向他請教無上妙法,便讓阿難遍請尊者等諸明士、除惡眾、無著、履跡等四類人前來聽法。尊者原為迦維羅衛(wèi)城的一位明士,遵守戒律,破除了五蘊三毒六惑,口凈心清,×××見性,獲羅漢果。尊者恪守戒律,破三毒五魔六惑,口凈心清,×××見性,獲得阿羅漢果。

第肆佰柒拾柒尊

得佛智尊者

得佛智尊者,即宋代名僧端裕(1085-1152)祖籍會稽(江蘇吳縣)俗姓錢。

尊者十四歲出家,拜臨安(杭州)凈慈寺名僧師一為師,之后就教于當(dāng)時的名僧清遠(yuǎn)、守卓、景祥等,最后投到圓悟克勤門下,經(jīng)其點化,學(xué)識大進,心智豁然,得無礙佛智,演說種種經(jīng)典能隨意發(fā)揮且符合經(jīng)義,深受克勤器重,受命管理寺中教務(wù)。他離開克勤,前往丹霞山廣濟寺居座講法,一鳴驚天下,受到四方僧俗的敬仰。之后,他講法于虎丘、徑山寺、萬壽寺,靈隱寺。紹興十八年(1150),南宋高宗曾賜給他金蘭衣一領(lǐng),賜號“佛智大尊者”。紹興二十年十月圓寂,謚號“大悟”。

第肆佰柒拾捌尊

寂靜行尊者

寂靜行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寂靜行,謂聲聞緣覺求涅槃寂靜之行法?!度A嚴(yán)經(jīng)探玄記》卷五:“寂靜行有三義:一以彼二乘修離生死雜行故;二令修證人入空寂靜行故;三無馀涅槃名寂靜,修彼名行。離煩惱曰寂,絕苦患曰靜,寂靜有身寂靜和心寂靜之分。

尊者不僅修習(xí)到身之寂靜,且己達到了心之寂靜的境界。

第肆佰柒拾玖尊

悟真常尊者

悟真常尊者,唐代新羅國(朝鮮)人。法號悟真。

尊者少年時即來中國研習(xí)佛學(xué)。長居于長安大寺,以學(xué)密宗及諸尊持念教法為主,學(xué)識廣博,為當(dāng)時名僧之一。后為求佛法真諦,于唐德宗貞元五年(789)前往中天竺,求得珍本《大毗廬遮那經(jīng)》及《梵夾余經(jīng)》,于歸國途中圓寂于西 藏地區(qū),他勤學(xué)不倦,常求不舍的品德,受到廣大僧俗的仰慕。

第肆佰捌拾尊

破冤賊尊者

破冤賊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冤,指怨家;親,指親人。

佛教主張,信奉佛法者,應(yīng)心地慈悲,冤親平等。若氣量狹小,對恩怨斤斤計較,乃心中之迷障,為佛法之大賊。尊者氣度宏大,破除了恩怨計較之障賊,發(fā)大慈悲心,即便是原來的冤家對頭,也和親朋好友一視同仁,悉于度脫,因而證得正果。

第肆佰捌拾壹尊

滅惡趣尊者

滅惡趣尊者,即滅惡趣菩薩、除障金剛。賢劫十六尊之東方四尊之一。居胎藏界第九院除蓋障金剛院之第二位。又為金剛界曼荼羅賢劫十六尊之東面第三位,密號于胎藏界為除障金剛,金剛界稱普救金剛、智滿金剛。

尊者以能舍一切惡趣,故名。世間眾生若不奉佛法,或信奉佛教而功德不足,依然不能獲得解脫,仍要輪回生死,由于因業(yè)不同,所以緣果各異,后世可能入天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或墮入地獄,稱為三惡趣。尊者以破滅三惡趣為本誓。己轉(zhuǎn)生三惡趣(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者,尊者能拔救其脫離苦難。

其形象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中,身呈白黃色,左手屈至胸前,手掌上仰,拇指、中指相捻。余指伸直,右手向外垂,五指微屈,趺從于赤蓮上;于金剛界曼荼羅,左拳覆于腰上,右手執(zhí)蓮花,花上有一梵篋。依《大日經(jīng)·密印品》載,此尊真言為:“歸命阿弊達羅寧,薩垂馱敦“,意即引舉一切眾生界出于惡趣。

滅惡趣尊者,又作破惡起始菩薩、舍惡道菩薩、除惡趣菩薩,音譯薩縛幡野惹河,又稱能舍一切惡趣、滅惡趣、除惡、破惡趣、正流轉(zhuǎn)。

第肆佰捌拾貳尊

性海通尊者

性海通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性海,又稱果海,指如來之法身,真如之理性,深廣如海。

尊者經(jīng)過長期禪定修行悟得真如之理,具備如來之法身?!袄阂捎谛院#瑔⒚钣X于迷津“。破了貪、瞋、癡等俗世種種煩惱之根源,他還努力為眾生指點迷津,破眾生心中之魔亂迷惑。

第肆佰捌拾叁尊

法通尊者

法通尊者,隋唐之際名僧,俗姓關(guān),紫金縣人。系南屏興教法尊者第四代傳人。法通,通達一切法之事理而無所不知之義。

尊者少小離俗為僧。初入寺院,體弱多病,弱不禁風(fēng),乃祝禱觀世音菩薩,除病劫疾,體健力強。祝禱果然靈驗,成 人后力大無窮,能負(fù)重五百斤健走如飛。隋代西域進貢一名大力士,相樸角力,朝野無人能勝,隋帝命法通與力士較量,法通說:“出家人慈悲為懷,不屑做此”與力士相見后,二人握手,力士力不能勝,痛疼呼號,甘敗下風(fēng)。時名壯士皆稱尊者為“天力士”。他雖以大力聞名,然為人慈善,從不以力欺人,受到眾人的尊敬。唐武德年間(619-626)圓寂,尊者經(jīng)過長期修行,己悟真如之理性,具備如來立法身,得阿羅漢果。

第肆佰捌拾肆尊

敏不息尊者

敏不息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敏,即智。

尊者機根聰明鋒利,又勤于修習(xí),己獲佛的智慧,有如江水川流不息,既斷煩惱,達于法空,破吾我之相,破一異之相,憐憫眾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樂,便隨其意而拔苦與樂,永不止息,永不懈怠。

第肆佰捌拾伍尊

攝眾心尊者

攝眾心尊者,即迦葉摩騰,又稱攝摩騰,中天竺人。

漢明帝永平十年(67),明帝一日夜夢金人,次日問臣下,臣下對稱西方有圣人臨世。于是萌生西去求佛之念,遂派遣郎中蔡(心音)、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天竺,尋訪佛法。恰逢摩騰東來,于是漢明帝特邀至洛陽,為建立白馬寺。此為佛教史上著名的“漢明帝感夢求法”之故事。,尊者居此譯出《四十二章經(jīng)》一種,為中原漢地佛教傳播的開始,此后,中國民眾信仰佛教,皈依三寶,誠心歸佛。通曉大小乘經(jīng)典,威儀具足,常游各地教化眾生。

第肆佰捌拾陸尊

導(dǎo)大眾尊者

導(dǎo)大眾尊者。即導(dǎo)師菩薩,稽諸史實,實無其人。導(dǎo)師,即導(dǎo)大眾于佛道之人?!妒嘟Y(jié)經(jīng)》云:“號導(dǎo)師者,令眾生類示其正道故。”《華首經(jīng)》云:“能為人說無生死道,故名導(dǎo)師?!薄斗饒蠖鹘?jīng)》云:“大導(dǎo)師者,以正路示涅槃經(jīng),使得無為常樂故?!?/p>

尊者即諸經(jīng)論中通常列舉之十六位求正道之居士菩薩(即賢護、賓積、星德、帝天、水天、善力、大意、殊勝意、增意、善發(fā)意、不虛見、不休息、不少意、導(dǎo)師、日藏、持地等菩薩。)之一。尊者憫念眾生之在生死海中沉浮,便為說示開導(dǎo),希望眾生都走上尋求菩提之路。他曾說:“若于墜邪道眾生等,生大悲心,令入正道,不求恩報,就是菩薩?!睋?jù)《勝思惟梵天所問經(jīng)》卷四載尊者之言曰:“若菩薩于墮邪道諸眾生等,生悲心,令入正道,不求恩報,故名菩薩?!?nbsp;

第肆佰捌拾柒尊

常隱行尊者

常隱行尊者,即隱身菩薩。

據(jù)《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尊者利根儀軌經(jīng)》卷一載,尊者掌握了一切真言妙句及秘密灌頂印壇儀軌,能隱蔽身形,不令人見;能凌空飛行,入地潛行。毫無障礙;能降伏一切惡鬼兇神,令其不能侵?jǐn)_眾生。祈禱尊者,可以增益智慧。使少年聰明、中年康健、老年長壽,息災(zāi)免禍,眾生圓滿。

第肆佰捌拾捌尊

菩薩慈尊者

菩薩慈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

指尊者如菩薩那樣具有慈悲救世之心,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略稱。菩提意為無上道,薩埵,意為大心,合之為無上道之大心。菩薩,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蜜行,于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者。特別指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

尊者“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眾生”。不僅自身獲無上正等正覺,而且以慈悲心利益眾生。終獲羅漢果位。

第肆佰捌拾玖尊

拔眾苦尊者

拔眾苦尊者,即救脫菩薩。《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jīng)》卷一列為八大菩薩之第四。

尊者以救人病苦,脫離災(zāi)難而得名。據(jù)《灌頂經(jīng)》載,他曾授予眾生解除現(xiàn)世苦難的方法。如,若人患病,可在寺院燃燈祈禱,同時在寺院樹立繼命神幡,主人受持八禁(不殺生、不偸盜、不淫樂、不妄語、不飲酒、不坐高廣床、不著華衣、不自歌舞作樂、過午不食)七日,并延請僧眾于六時誦經(jīng),病即痊愈。

其形象,據(jù)《藥師瑠璃光王七佛七愿功德經(jīng)·念誦儀軌供養(yǎng)法》載,身呈紅色,坐蓮花座,右手持妙法藏供養(yǎng)、左拳按胯。又修藥尊者儀軌布壇法載,救脫菩薩身呈白色,二手為金剛掌印,按于兩胯,呈微慢之相而坐。

第肆佰玖拾尊

尋聲應(yīng)尊者

尋聲應(yīng)尊者,即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圣之一。

據(jù)佛教傳說,尊者為大慈大悲的菩薩,能現(xiàn)三十三種化身,救十二種大難。降生日為農(nóng)歷二月十九,成道日為農(nóng)歷六月十九,涅槃日為九月十九。善男信女有難,只要一心稱念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尋聲”往救,應(yīng)急解脫。相傳浙江普陀山為其顯靈說法的道場。

尋聲應(yīng)(即觀世音),亦譯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

第肆佰玖拾壹尊

數(shù)劫定尊者

數(shù)劫定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數(shù)劫定,是佛事修習(xí)的三大要素,意思是只有長期有修習(xí)禪定,才能達到圓滿的智慧。

尊者修習(xí)禪法,心思集于一境而不散亂,遠(yuǎn)離世俗的垢染與遮避,且得益于諸圣賢的加持,因而摧破無明愚癡,大放智慧光明,尊者智慧廣大如大海盡匯江河之水,如須彌山高居群山之上,如火炬朗照昏昏永夜。尊者以無窮的智慧破除邪惡,散冥暗,導(dǎo)化眾生,普濟天下,因而得到證果的。

第肆佰玖拾貳尊

注法水尊者

注法水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據(jù)《無量壽經(jīng)》載,“法譬如水,能洗垢穢”。妙法能洗煩惱之垢塵,故譬之以水。

尊者是一位道行淵深,慈悲為懷的高僧,為眾生演說無上妙法,使佛法妙理如同雨水滋潤眾生干枯的心田。以“慈悲清涼法水”“澍諸塵垢。”但若有人阇心自高,則法水不入,也就是說,眾生也必須虔心向佛,才能得法水之滋潤。

第肆佰玖拾叁尊

得定通尊者

得定通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得定,指三昧三解脫門,即空、無相、無作。

尊者以修習(xí)“空”、“無相”、“無作”三種三昧,斷除了苦的因業(yè),既無苦因,則無苦果,于俗塵諸業(yè)中無所造作,便消除了憂煩的困憂;遠(yuǎn)離色、聲、香、味、觸等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為相,修此三昧,身不染俗塵可達到諸蘊盡、三火息、無眾患、脫眾災(zāi);于世間的利祿沉浮淡漠無緣。尊者修習(xí)三昧己通達無礙,出入自如,達到了無余涅槃的功德,獲得了完全的解脫。

第肆佰玖拾肆尊

慧廣增尊者

慧廣增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慧,據(jù)《俱舍論》卷四:“慧謂于法能簡擇?!敝阜謩e事理、決斷疑念之精神作用。信佛與修習(xí)佛法能啟迪人們的智慧。

《智度論》卷十一:“一切眾生智,唯除佛世尊,欲比舍利弗,智慧及多聞,于十六分中,猶尚不及一”。據(jù)說,舍利弗“身子久成佛,號金龍陀,跡助釋迦為右面智慧弟子”。因不忍眼見佛陀入滅,遂先入涅槃。尊者如舍利弗一樣堅信佛法,刻苦修行,智慧通達,得大自在,為眾生拔苦與樂。

第肆佰玖拾伍尊

六根凈尊者

六根凈尊者,又名毀根。獲菩薩果位。六根凈,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清凈無雜,亦即指我人身心充滿種種功德而清凈之意。今一般所用“六根清凈”一語,蓋襲用自佛教經(jīng)典。

佛教認(rèn)為,五根(眼、耳、鼻、舌、身)為世間四大所有,眾生通過六根可以見色、聞聲、嗅香、別昧、知法。六根如果被世俗所困擾,則追逐虛榮、貪圖財利,終身被憂煩貪欲所緾繞。若六根清凈,則眼觀三千大千世界內(nèi)外所有山林河海,上至天神菩薩諸佛,下至阿鼻地獄;亦見一切眾生因果報因轉(zhuǎn)生輪回之苦。遠(yuǎn)離世俗,向往凈土,求得解脫。毀根,意即毀除世俗之六根,使之清凈而無污染。尊者消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無始以來之罪垢,并以無量功德莊嚴(yán)之。他視眾生如赤子,愿眾生不造惡業(yè),獲得解脫。據(jù)《十住德結(jié)經(jīng)》卷九載有,尊者愿護持一切眾生,導(dǎo)引他們度至清凈彼岸。

第肆佰玖拾陸尊

拔度羅尊者

拔度羅尊者,意譯為賢者,本為佛的一位侍者。十六羅漢之第六尊,因出生于跋陀羅樹下,故名,又因他曾由印度到爪哇島傳播佛教,因此又被稱為“過江羅漢”,住耽沒羅洲。

據(jù)說,佛陀涅槃前,曾令他永住世間,濟度眾生,他為救助眾生,常到眾生中間活動。據(jù)《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善男女發(fā)殷凈心,為四方僧設(shè)大施會,或設(shè)五年無遮施會,或延請僧眾至自己家中設(shè)大福會,或前往寺院布施,這將給施主帶來極大福報。據(jù)《楞嚴(yán)經(jīng)》,尊者主管洗浴之事,所以近世禪林浴室常供他像。他會裝扮成普通人模樣,前來接受供施,并給施主以極大的福報。

拔度羅,又作跋陀羅。

第肆佰玖拾柒尊

思薩埵尊者

思薩埵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薩埵,王子名,為佛祖前世身?!冻晌ㄗR論述記》卷一稱薩埵為有情,即為情意之義;《佛地經(jīng)論》卷二則作勇猛之義。另有心力、有、有相、含識、眾生等諸義。薩埵亦指菩薩,即菩提薩埵之略稱。于密宗,則指金剛薩埵。此外,印度數(shù)論派以薩埵乃至自性所具三德之一。

尊者以造作自心成佛性而獲正果。佛祖成佛前曾轉(zhuǎn)生無數(shù)世,世世造功德,最終才悟得正果。佛祖前世轉(zhuǎn)生為王子,名薩埵,心性慈悲。他曾在深山林中見一母虎產(chǎn)七子而無奶,虎子七日未食,饑渴待斃。王子見狀心生悲愴,決心以身飼虎,委身臥于虎旁,母虎畏懼他的慈悲威力,退縮而不敢食,他登上高山,投身而下,被山神接住,未曾傷損,他用竹刺穿頸脈,血盡而亡。此時大地發(fā)生六種震動,天花飄落。餓虎見其己亡,舐血食肉,母子得救。尊者以薩埵王子慈悲為榜樣,利益眾生,功德圓滿,獲羅漢果位。

薩埵,又作薩多婆、薩和薩、薩婆薩埵、索埵,含有存在、生、實、直、美、善、賢等義蘊。

第肆佰玖拾捌尊

注荼迦尊者

注荼迦尊者,住持軸山中,十六羅漢中之看門羅漢?!斗ㄗ∮洝?,將尊者列于十六羅漢之第十六位,西 藏所傳者,則列尊者于第十一位。

尊者本為舍衛(wèi)城婆羅門之子,半讬迦(十六羅漢第十位)之弟。稟性魯鈍,凡學(xué)習(xí)之教法,通過即忘,故時人稱之為“愚路”。其后,佛陀教示簡短之“拂塵除垢”一語,令其其拂拭諸比丘之鞋履時反復(fù)念誦,逐漸除業(yè)障,某日忽然開悟而證得阿羅漢果。證悟后,具大神通,能示現(xiàn)各種形象,嘗現(xiàn)大神力為六群比丘說法。至后世,一般咸信他與其一千六百阿羅漢眷屬共住于持軸山,護持正法,饒益有情。他到人家化緣,常用拳頭拍門以驚動屋內(nèi)人出來布施。后來,佛祖賜他一根錫杖,教他化緣時在人家門前搖動,人家聽到這聲音果然開門布施,這錫杖后來成為和尚的禪杖。

貫休大師所畫之尊者,側(cè)坐于古樹窩中。左手提起,手指稍屈,右手執(zhí)扇放右腿上。眉骨突出,額頭隆起。蘇東坡贊曰:“以口說法,法不可說。以手云人,手去法滅,生滅之中,自然真常,是故我法,不離色聲。

注荼迦,又作周利槃特,周離般他伽、拘利槃特、租查巴納塔嘎等。意為“小路“、”小路邊生“、”蛇奴“等。此尊可與第77尊周利盤特尊者、第322尊周陀婆尊者同尊,可互參。

第肆佰玖拾玖尊

缽利羅尊者

缽利羅尊者,唐代印度高僧(671?-741),音譯跋日羅菩提。為印度密教付法第五祖,中國密教初祖。譯作金剛智。金剛智,指本堅固不壞之智體,能破除煩惱習(xí)氣,猶如金剛之摧毀諸物。

據(jù)說尊者是很久以前東方世界阿比羅提國的教主。曾侍奉大日如來,后受大日如來感化,修行成佛,在東方建立善快凈土。尊者出身南印度婆羅門(另說為中印度王子)。十歲出家于那爛陀寺,二十歲受具足戒,精通三藏。三十一歲從南印度龍智學(xué)習(xí)密教。繼善無畏東來之后三年,于唐開元七年(719),攜弟子不空由海中經(jīng)錫蘭、蘇門答臘至廣州,建立大曼荼羅灌頂?shù)缊?,化度四眾。八年,入洛陽、長安,從事密教經(jīng)典之翻譯,并傳授灌頂之秘法。譯有《金剛頂經(jīng)》、《瑜珈念誦法》、《觀自在瑜珈法》等八部十一卷。與善無畏、不空并稱“開元三大士“。開元二十一年示寂于洛陽薦福寺,本擬歸返印度,然因病示寂于洛陽廣福寺,葬于龍門。世壽七十一。謚號”大弘教三藏“。門弟子有一行,慧超、義福、圓照等。

密教認(rèn)為,尊者為金剛界五智如來中的東方如來。阿閦佛又名阿閦鞞、阿閦婆佛。意為不動、無動或無忿怒、無瞋恚等。

第伍佰尊

愿事眾尊者

愿事眾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愿,據(jù)《止觀》卷七下:“發(fā)愿者,誓也。如許人物,若不分券,物則不定,施眾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無誓愿,如牛無御,不知所趣。愿來持行,將至行在?!奔词脑?。眾,指一切眾生。

尊者己歷無數(shù)劫,曾在無數(shù)佛前勤于修行功德圓滿。但他發(fā)下誓愿,永不脫離世間,與眾生在一起,解脫他們的苦難以走向通往佛國凈土之路。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