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
公民凱恩
英文片名
Citizen Kane/Quarto Potere
更多中文片名
大國民
更多外文片名
American .....(USA) (working title)
John Citizen, U.S.A. .....(USA) (working title)
導(dǎo)演
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s
編劇
Herman J. Mankiewicz .....(screenplay) and
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s .....(screenplay)
主演
約瑟夫·科頓Joseph Cotten .....Jedediah Leland
多蘿西·康明戈爾Dorothy Comingore .....Susan Alexander Kane
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s .....Charles Foster Kane
制作人
奧遜·威爾斯 Orson Welles .....producer
Richard Baer .....associate producer (uncredited)
George Schaefer .....executive producer (uncredited)
影片類型
劇情 / 懸疑
片長
119 min
國家/地區(qū)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黑白
混音
單聲道
級別
Australia:PG Argentina:Atp Portugal:M/12 Australia:G Canada:G UK:U Chile:TE Finland:K-16 Peru:PT Sweden:15 USA:PG Spain:T UK:A Germany:12 Ireland:12 Canada:F Israel:PG
制作成本
6,033 (estimated)
版權(quán)所有
RKO Radio Pictures, Inc.
拍攝日期
1940年6月29日 - 1940年10月23日
制作發(fā)行
制作公司
Mercury Productions Inc. [美國]
雷電華影片公司 RKO Radio Pictures Inc. [美國]
發(fā)行公司
Asociace Ceských Filmových Klubu (ACFK) [捷克] ..... (Czech Republic)
Continental Home Vídeo [巴西] ..... (Brazil) (DVD)
Filmes Lusomundo [葡萄牙] ..... (Portugal) (theatrical) (re-release)
Manga Films S.L. [西班牙] ..... (2000) (Spain) (DVD)
Media Home Entertainment [美國] ..... (198?) (USA) (VHS) (as Nostalgia Merchant)
Radio Filmes [葡萄牙] ..... (Portugal)
標準收藏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美國] ..... (1991) (USA) (laserdisc)
Universal Home Entertainment [英國] ..... (1999) (UK) (DVD)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Warner Home Video [美國] ..... (2001) (USA) (DVD)
Warner Home Vídeo [巴西] ..... (2001) (Brazil) (DVD)
Éditions Montparnasse [法國] ..... (2001) (France) (DVD)
其它公司
RKO Newsreel Dept. [美國] ..... editing: "News on the March"
上映日期
美國
USA
1941年5月1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41年8月27日
葡萄牙
Portugal
1941年10月27日
希臘
Greece
1942年1月26日
瑞典
Sweden
1942年1月26日
法國
France
1946年7月3日
芬蘭
Finland
1947年7月18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62年6月29日
英國
UK
1997年4月11日 ..... (re-release)
概述
影片以本世紀初葉美國新聞業(yè)巨頭威廉·蘭道爾夫·赫斯特為原型,用新穎的藝術(shù)手法表現(xiàn)了一位報業(yè)大王的一生。凱恩在桑拿都莊園中留下“玫瑰花蕾”的“遺言”后死去。一位青年記者受新聞報刊委托調(diào)查這幾個字的含義。通過查閱有關(guān)回憶資料了解凱恩青年時代的經(jīng)歷及其母親的艱難身世。報社董事長伯恩施坦介紹了凱恩的發(fā)跡歷程以及制造輿論使國家卷入一八九七年美西戰(zhàn)爭的往事。凱恩的生前好友利蘭講述了他與美國總統(tǒng)侄女愛米麗的婚姻;他與第二個妻子、歌手蘇珊的邂逅以及他在總統(tǒng)競選中的失敗。蘇珊則在夜總會中介紹了她和凱恩由情人到夫妻生活的變遷;她在凱恩的支持下想飲譽歌壇,失利后便與凱恩一起生活在仙境般的桑那都莊園隱居。直到最后焚燒凱恩舊家具時,才發(fā)現(xiàn)“玫瑰花蕾”原來是刻在他童年時代曾珍愛的雪撬上的字。
詳細
黎明時分,猶如帝宮般威嚴的桑那都莊園的剪影,屹立在佛羅里達州海濱一座山頂上。
攝影機的鏡頭緩緩?fù)平f園的大鐵門,鐵門頂端鑲嵌著碩大的字母“K ”。鏡頭穿過過鐵門推近宮堡式的建筑,又越過窗戶,逼近臥榻上的一垂危的白發(fā)老人。只見他嘴唇翕動,喃喃地吐出“玫瑰花蕾”幾個字;他手上握著一個水晶球鎮(zhèn)紙,球心帶有雪花紛揚中的農(nóng)舍景物——驀地,手松了,水晶球滾落于地,砰然碎裂。
被人稱作“美國忽必烈”的報業(yè)巨子查爾斯·福斯特·凱恩,在76歲時孤寂地死去。
一部新聞紀錄片畫面,展示了凱恩傳奇的生平,一幅黑框的凱恩的照片,占滿整個銀幕。各種報紙頭版通欄報導(dǎo)了這位權(quán)勢人物的死訊。解說詞稱:“凱恩的帝國在其昌盛時期,曾經(jīng)控制著37家報紙,13家雜志和一個無線電廣播網(wǎng)。它是帝國中的帝國?!毙侣勭R狀追溯了凱恩發(fā)跡致富的緣起,其后創(chuàng)辦《問事報》,涉足政界,成為風云人物。他曾兩度結(jié)婚兩度離婚,一次是與總統(tǒng)的侄女愛米麗成婚,青云直上;一次是與“女歌星”蘇珊成婚,轟動一時。恰恰是他與蘇珊桃色丑聞被揭露,導(dǎo)致他在競選州長的政治生涯中一敗涂地,從此一蹶不振。在經(jīng)濟大蕭條之后,“凱恩帝國”迅速走向衰落。到晚年,凱恩在桑那都莊園,深居簡出,孑然一身,直到病逝。
一家雜志的主筆若斯東,對這部倉促剪輯、止于皮相的新聞片并不滿意,便委托青年記者湯姆遜對凱恩生平作深入調(diào)查,并要他弄清凱恩臨終遺言“玫瑰花蕾”的真實含義,以揭示這個“美國忽必烈”作為人的真實形象。
湯姆遜訪問的第一個對象,是凱恩的第二任妻子蘇珊,她現(xiàn)在是亞特蘭大城一家低級酒吧的歌女,年近50仍濃妝艷抹,但斷然拒絕接受采訪,一聲“滾出去”的逐客令,或許正隱藏著這位當年紅伶的人生痛楚。
在費城的賽切爾紀念圖書館,湯姆遜獲準進入檔案室,查閱了已故銀行家賽切爾未經(jīng)披露的回憶錄手稿。1870年大雪紛飛的冬天,小凱恩的母親經(jīng)營著一座家庭式膳宿公寓,早幾年有個房客拖欠房租,便用一張廢礦井的產(chǎn)權(quán)契約作抵押,不料這個廢礦井后來被確認竟是富礦,凱恩一家頓時發(fā)跡。當凱恩母親將他連同財產(chǎn)托付給賽切爾,要送他去大都市受教育。小凱恩對于要他成人后做什么“美國最闊的人”毫不理解,不肯離開媽媽和這個鄉(xiāng)野小鎮(zhèn),就用雪橇猛撞賽切爾。但他最終還是被帶走了,雪地上留下那副孩子玩耍的雪橇。凱恩成年獲得財產(chǎn)權(quán)后,便自作主張買下第一家報社,出版《問事報》。他公然與賽切爾作對,興之所至時還大談維護社會正義,假惺惺地要保護窮人不受大公司剝削(他擁有這家公司的巨額股標)。賽切爾手稿上寫著這樣的結(jié)語:凱恩只不過是一個走運的流氓,被慣壞了的、沒有責任感的無恥之徒。
在紐約《問事報》的摩天大樓里,湯姆遜會見了當年同凱恩合作辦報的總經(jīng)理伯恩斯坦。這位老人回憶起1890年凱恩第一天接管報社的情景,凱恩年輕氣盛,不可一世。他主張制造轟動新聞而不問事實真相確否,以此與《紀實報》爭奪讀者。但凱恩在向公眾發(fā)表的“原則宣言”里則義正辭嚴寫道:“我要向本市居民提供一份日報,它要忠實地報導(dǎo)新聞…… 不允許有任何特殊的利益來干預(yù)這些新聞的真實性。”凱恩信奉實用主義,革故鼎新,從辦報而投身政治,還把對手《紀實報》的全班人馬拉進了自己的報社,甚至制造輿論鼓動美國卷入1897年的美西戰(zhàn)爭。他還懷著政治野心,實現(xiàn)了與總統(tǒng)侄女愛米麗的婚姻。至于問到“ 玫瑰花蕾”,作何解釋伯恩斯坦則無法破解,只說,那或許是一個他愛過的姑娘,或許是“他失去什么東西”。最后,伯恩斯坦建議湯姆遜去找凱恩的大學(xué)好友、后來當上戲劇專欄員的里蘭,并說此人對凱恩的私生活占有一手材料。
在一家醫(yī)院里,湯姆遜找到了坐在輪椅里的里蘭。窮途潦倒的里蘭對他說,凱恩是靠權(quán)力來生活的,他是個蹩腳的辦報人,“他使自己的讀者得到消遣,但從來沒有跟他們講過實話”。他與總統(tǒng)侄女愛米麗純屬政治屬政治聯(lián)姻,其破裂是必然的;后來,他與歌女蘇珊邂逅,一見鐘情,干出“金屋藏嬌”的風流韻事。當凱恩投身政治、況選州長之際,其政敵蓋蒂斯便以“凱恩在愛巢中和‘歌女’雙雙被捉”的丑聞將他擊敗。凱恩為蘇珊修建了歌劇院,但天分有限的蘇珊首場演出便告失敗。里蘭撰文如實批評,說蘇珊不過是“一位漂亮的,然而是力不從心的票友”。這篇批評文章,里因酒未能卒篇,由凱恩代筆完成。文章見報,里蘭旋即被凱恩解雇,他們的友誼也就破裂了。凱恩在政治與愛情兩方面均遭挫折,自此,便隱居于桑那都如帝宮的莊園。
相關(guān)評價
影史地位
1942年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指定典藏。公認的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是鬼才奧遜·威爾斯在26歲時編導(dǎo)演制的銀幕處女作。 電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在任何一座褒獎電影成就的凱旋門上都占有顯著的位置電影藝術(shù)的“開山之作”,現(xiàn)代電影與傳統(tǒng)電影的歷史轉(zhuǎn)折點。
《公民凱恩》又名《大國民》,是一部內(nèi)涵豐富、富于哲理的傳記體影片,也是當時年僅26歲的電影大師奧遜·威爾斯自編、自導(dǎo)、自演的成名代表作。影片以一位報業(yè)大亨凱恩之死揭開了序幕,并通過他的人生經(jīng)歷和事業(yè)的興衰史,見證了一樁資本主義神話下的復(fù)雜真相無論從內(nèi)容還是形式上,《公民凱恩》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都體現(xiàn)了獨特的新穎性,因而被看成是世界電影史上的一次重要實驗和創(chuàng)新之作。
《公民凱恩》是美國電影史上的一部重要實驗影片,被譽為"現(xiàn)代電影的紀念碑",在幾乎所有的電影排行榜上都是風光無限,被視做"電影史上十大影片"當之無愧的冠軍和頭號經(jīng)典。這部純粹的“電影的詩”處在戰(zhàn)前電影偉大傳統(tǒng)的結(jié)束和四五十年代電影的開端之間,是一部對生活高度凝煉、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理解以及對心理世界的理性體驗的影片,掘棄了當時通行的電影美學(xué)原則(構(gòu)思新穎的仰角鏡頭和簡約而富于表現(xiàn)力的縱深鏡頭, 獨特而又自然流暢的場面調(diào)度和移動拍攝, 以及音響、對白、用光的革新運用和獨具匠心的配樂),改變了好萊塢過去傳統(tǒng)的影片拍攝模式,其中某些方面更被后人模仿到泛濫,在藝術(shù)上所表現(xiàn)出的力量、勇敢、粗獷、沖擊、娛樂性及個人體驗均達到了那一時代的巔峰。
就影片而言,《公民凱恩》并非毫無瑕疵,在結(jié)構(gòu)的精致方面只能給70分,可是威爾斯所表現(xiàn)的力量、勇敢、粗獷、娛樂性及個人體驗可得90分以上。技巧運用方面,其中“景深鏡頭”的攝影手法,以當今眼光來看,仍覺得相當新鮮。
媒體評論
《公民凱恩》的拍攝距今已有60多年,但依然被視做“電影史上十大影片”當之無愧的冠軍和頭號經(jīng)典,它在英國權(quán)威性雜志《視與聽》自1952年起、每隔10年由全球最頂級的導(dǎo)演和影評家參與的“世界電影十大佳作”評選中連續(xù)3屆榮登榜首,其影響力可見一斑。然而,令人迷惑不解的是, 《公民凱恩》也是一部票房與所獲聲譽極不相稱的影片,在解釋這種現(xiàn)象時,資深影評家說: “它并不是那種讓人一望而知的情節(jié)片,而是一部對生活高度凝煉、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理解以及對心理世界的理性體驗的影片,它的意義深邃,需要反復(fù)咀嚼,它是一部純粹的‘電影的詩’!”《公民凱恩》有一種掙脫時間羈絆的不朽性,它在每一個方面都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其中某些方面后來被人模仿到泛濫,但有些至今沒人敢去突破。追隨它的許多電影只是在某個層面或某個點上做了突破,便受到大家的強力追捧,而《公民凱恩》在每一個層面部大大突破了電影藝術(shù)原有的表現(xiàn)手法,有些幾乎到了“后無來者”的高度。
——資深旅美影評家
周黎明
好萊塢的財政家們(或許還包括世界各地的電影觀眾)能接受優(yōu)美的散文,也能接受富于詩意的散文……但在接受純粹的詩、傳說、寓言和神話時,在這里我指的是電影《公民凱恩》時,或許他們會頗感困難。
——法國著名導(dǎo)演 弗印索瓦·
特呂弗
奧遜·威爾斯和他的處女作《公民凱恩》是現(xiàn)代電影的奠基石。 無論是誰,只要擁有一部像《公民凱恩》這樣的電影,就只能給人一個感覺:高山仰止。這種成就足以讓人睥睨天下,傲視群雄。
因而奧遜·威爾斯應(yīng)同他的《公民凱恩》一起永垂不朽,他應(yīng)在任何一座褒獎電影歷史功臣的凱旋門額上占有顯著的位置。
——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
安德烈·巴贊
專家們的投票結(jié)果猶如一塊試金石,它精確地反映了他們對全球電影的看法。在過去的40年里, 《公民凱恩》一直獨樹一幟,穩(wěn)居榜首。奧遜·威爾斯簡直就是現(xiàn)代電影界的莎士比亞!
——《視與聽》主編 尼克·詹姆斯
《公民凱恩》不僅是部偉大的電影,它是有聲電影出現(xiàn)初期的集大成者——猶如《一個國家的誕生》是默片時代的顛峰,《2001》漫游太空》建立了一種指向未來的敘述——這些高峰屹立于其他所有的影片之上。
——芝加哥太陽時報
電影解構(gòu)
奧遜·威爾斯和他的《公民凱恩》
1938年的一天,幾百萬美國人在收聽現(xiàn)實主義廣播劇《世界大戰(zhàn)》時,驚人地得各地球已和火星人發(fā)生了戰(zhàn)爭,公眾中發(fā)生了極大的恐慌。直到第二天,真相才告大白,原來人們都上了這檔廣播節(jié)目的當,用今天的話來說,這檔節(jié)目實際上是在“做秀”。同時,有關(guān)這個廣播節(jié)目的作者的一切也立即成了各大報紙爭相報道的頭條,這個人的名字就是——奧遜·威爾斯。
威爾斯自幼就以智慧的早熟引起過一些心理學(xué)家的注意,他在20歲時就擔任“水星劇院”的戲劇是導(dǎo)演,幾年以后,雷電華公司看中了威爾斯的出眾才能,同他訂立了聘約,同意給他以制片人兼導(dǎo)演的特殊權(quán)力。這位年輕的才子在歐洲戰(zhàn)爭爆發(fā)之際到了好萊塢,當他看到那令他不朽的攝影棚時,他高興地歡呼道:“這是人們能給予一個孩子的最好的機械玩具!”
威爾斯非常醉心于攝影棚這個“機械玩具”提供給他的可能性。他導(dǎo)演的第一部影片就是《公民凱恩》,它講述了一個報界巨頭的生平經(jīng)歷,但威爾斯由于受文學(xué)技巧和他自己的廣播劇的影響,在通過幾個見證人來敘述故事中常脫離了年代的順序。同時他還在片中堆積了一些革新的技術(shù),如明暗對比的攝影、裝天花板的布景、長焦距鏡頭的系統(tǒng)應(yīng)用、過度的移動攝影和對音響的研究,等等。這些效果大部分脫胎于經(jīng)典作品中一些老的式樣和手法加以融會貫通而成。強烈的造型感、形式上的大膽嘗試、色調(diào)上的濃厚個性(雖然在風格上帶有過多的表現(xiàn)主義色彩),在當時都可以說是超級前衛(wèi)的。威爾斯從各方面加以描寫的,自古巴戰(zhàn)爭開始到1940年為止的公民凱恩,與其說是一個報界巨頭,不如說是一個極端的利已主義者。在影片推進中,劇情的發(fā)展?jié)u變得撲朔迷離,但主題卻越加凸顯,那就是在一個物質(zhì)社會中許多浮士德式的人物為得到整個世界的欲望而出賣自己的靈魂。影片所反映的整個物質(zhì)世界的狀態(tài),是電影史上議論最多的一部影片。以現(xiàn)在的眼光看來,它改變了好萊塢過去傳統(tǒng)的影片拍攝模式,并且還持續(xù)地影響著電影的發(fā)展,稱得上是電影史最成功的人品之一,它在藝術(shù)上所表現(xiàn)出的力量、勇敢、粗獷、沖擊、娛樂性及個人體驗均達到了那個時代的巔峰。
文字與影像之間
《公民凱恩》用在1941年顯得頗為現(xiàn)代的方式(長鏡頭、景深鏡頭、低照度等)講述了“一個幾乎失去了他所擁有的一切的人”故事。凱恩是一個被家庭拋棄到社會上的孩子,一個為了自己傳媒事業(yè)的發(fā)展而不遺余力的中年人,一個獲得了巨大的財富,卻在政治和愛情上失意而最終在自己帝國般的莊園里孤獨地走向人生盡頭的老者。臨終之前,他吐出了“玫瑰花蕾”的遺言,就是這個謎一般的符號,構(gòu)成影片的內(nèi)容。他當年的監(jiān)護人撒切爾、部下伯恩斯坦和里蘭、他的第二個妻子蘇珊、他的仆人雷蒙德從自己的理解來闡釋這個謎語般的短語,但沒有一個人能切中要害。電影對人物性格的麝香畫是精確的,并且,在一個報業(yè)巨子身上集中表現(xiàn)人性魔方所固有的矛盾,在冊恩的人生歷程中凝聚著對美國現(xiàn)代化后果的批判——《公民凱恩》完全可以被看做是美國的寓言故事,一個關(guān)于個人奮斗理念的敘述體。
“Moss,moss,moss…… ”一個簡單的單字重復(fù),卻道盡了繁華落盡的凄涼。這是“卻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壁殘垣”的寥落,卻也是“畫檐蛛網(wǎng),曾為歌舞潮”的人生慨嘆。物是人非,晚年的凱恩最終只有終日孤影相吊,任生命走向盡頭。到凱恩辭世的時刻,另一番滋味出現(xiàn)了,主觀的情緒物化在一個蘊涵生命奧秘的水晶球上,太陽出來了,凱恩卻要離去了,但是,誰能說這里沒有生命的莊嚴和光輝呢?
玫瑰花蕾的秘密
◇“玫瑰花蕾?!?/strong>
公民凱恩臨終前跟全世界開了一個玩笑。所有人都相信“玫瑰花蕾”這個字眼背后一定掩埋著一段秘密。為了滿足讀者的窺視欲,記者湯姆遜走訪了凱恩身邊的每一位親友,竭力要拉開一直掩蓋著真相的帷幕。
帷幕拉開了,凱恩的一生在每個人的心靈舞臺上復(fù)活。每個人都那么蒼老、疲憊,為生活奮斗掙扎了那么一大圈,最后都是空的??吹絼P恩飄雪的童年,他的奮斗,他開創(chuàng)出嶄新的報紙風格,結(jié)婚,生子,享受成功和財富。他野心勃勃,卻在政治上猛栽了一個跟斗;兩次婚姻都很失敗,一個人就那么頹敗了,像豪華的仙拿度莊園一樣地頹敗了。湯姆遜在不斷的訪談中獲得了有關(guān)凱恩的眾多不同角度、不同視點的零散敘述和故事,但過于主觀和情緒化的對象和觀點,任憑如何努力還是不能堆砌成一個對凱恩的整體印象,甚至連原先對他的一鱗半爪的認知也趨向模糊。
凱恩,一個奮斗了一生的人,從他垂死的嘴唇中,輕輕說出來的那個字眼,像是來不及開放的花朵,仍然緊裹著自己的秘密。
◇究竟什么是玫瑰花蕾?
是一個女孩的名字?是初戀的定情信物?一件得不到的東西?還是一段無法抹去的記憶?
當最終湯姆遜得出結(jié)論“什么也不是”之后,我們看到,在烈焰熊熊的壁爐中,凱恩童年時的滑雪板被扔了進去?;鹧嫣虻袅嘶┌迳系膽蚰攴e塵,漸漸地露出了這4個字:“玫瑰花蕾?!?br>
影片的敘事方式很生氣勃勃別,表面看地來似乎奧遜·威爾斯在故弄玄虛、欲蓋彌彰,而實際上,這是他通過藝術(shù)手法客觀地反映現(xiàn)實世界和真實坎坷一生的報業(yè)大亨的客觀評價!奧遜·威爾斯除了對當時爾虞我詐的瘋狂世界和事實進行無情揭露外,對物欲社會中被廣為推崇的非白即黑理論、刻意對名人美化修飾的虛偽和武斷也表達出自己的不滿和唾棄,并對人們盲目崇拜、缺乏審視觀點為的勇氣等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也進行了批判。“玫瑰花蕾”原來僅僅是凱恩少年時用過的一塊滑雪板!奧遜·威爾斯超人的洞察力和尖銳的批判精神躍然欲出。
關(guān)于電影
《公民凱恩》是奧遜·威爾斯以紐約報業(yè)大亨威廉·朗道爾夫·赫斯特(1863-1951)為原型,加上自己童年時寄居他人時的經(jīng)歷及感受塑造出了查爾斯·福斯特·凱恩的形象。該電影劇本的合作編劇赫爾曼·曼凱維支本人就認識赫斯特,并且是其情婦、電影明星瑪利昂·戴維斯的朋友。影片是保密拍攝的,但由于赫斯特認為這部影片是影射攻擊自己,因此提出抗議,并企圖以80萬美元買下影片禁止其上映。威爾斯聽到此消息大為震驚,他只有一個挽救方法,就是拼命在小范圍里放映影片,把口碑傳出去。果然,部分同行的高度評價使得雷電華頂住了壓力,否則這部作品將永遠保存在少數(shù)人的記憶里。此片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zhàn)才后重新發(fā)行,先從歐洲受到重視,轉(zhuǎn)而在美國本土的電視上放映。
實際上該片講述故事的方式遠比其所講的故事有價值。影片由六段有著內(nèi)在邏輯的閃回組成,這幾段倒敘并非一塊拼圖的組成部分,而是由外向內(nèi)層層剝開的洋蔥。影片將鏡頭首次切入到人性的層面,對人性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此片完全可以被看做是美國個人奮斗理念的寓言故事。
該片共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導(dǎo)演、主演、攝影、錄音及音樂等九項提名奧斯卡提名,但由于當時的歷史背景與影片涉及的現(xiàn)實人物,最終只獲得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一項金像獎。
演員
《公民凱恩》中的每一個角色似乎都是為演員度身定做的--不僅主角,就連管家雷蒙、政客蓋蒂、童年凱恩等都有著鮮明的特色。此片的演員多數(shù)來自威爾斯的以廣播劇和舞臺劇見長的水晶劇團,幾乎沒有電影表演的經(jīng)驗,但除了極少數(shù)的特寫鏡頭,所有演員的表演都非常自然,奧遜·威爾斯本人扮演的凱恩一角迄今仍是電影表演的范例。但演員出神入化的表演卻無法引起普通觀眾的一片叫好聲,原因是片中沒有可讓演員"炫耀"演技的場面,但如果觀眾將劇本和電影進行對比時就會發(fā)現(xiàn)演員實在功不可沒。
◆其他幕后英雄◆
跟威爾斯一樣,伯納德?赫曼首次來到好萊塢工作。他的配樂是劇情的忠實仆人,但在少數(shù)幾處顯示出卓越才華。那就是他的模仿能力:他為蘇珊登臺寫了一段酷似馬斯奈歌劇的法國詠嘆調(diào),為報社慶典寫了一段地道的百老匯曲子。這位電影配樂大師后來在希區(qū)柯克那里大放異彩。
《公民凱恩》的化妝較少為人提及,但如果不查閱背景資料,你能猜出每個演員的真實年齡嗎?我們現(xiàn)在驚嘆妮可?基德曼在《時時刻刻》中的假鼻子,但據(jù)說威爾斯在他出演的影片里從來就沒亮過自己的真鼻子。該片的化裝雖然不像演猩猩那樣徹底改頭換面,但于細微處見精神,就憑那場跨越九載的早餐戲及兩位演員年齡的微妙變化,就可以看出化妝師具有完美主義傾向。
該片的剪輯是當時仍在當學(xué)徒的羅伯特?懷斯,后來他升任為導(dǎo)演,執(zhí)導(dǎo)了經(jīng)典的《地球靜止之日》、《西區(qū)故事》和《音樂之聲》等作品。他曾透露威爾斯很少參與影片的剪輯(這種拍完不管的特征也造成了他第二部作品《安伯森家族》拍竣后慘遭電影公司摧殘的厄運)。為了讓紀錄片那段更真實,懷斯想出一招,把膠片拿到水泥地上磨,擦出那種穿梭過太多次放映機才會有的“花”。
為了達到威爾斯追求的特殊效果,影片采用了大量特效鏡頭,據(jù)稱特效鏡頭之多超過了30年后的《星球大戰(zhàn)》。你想,影片有上百個場景,但只有10萬美元(當時的價錢)的置景費,靠“燒錢”是不可能取得好效果的,必須像《魔戒》那樣,以巧取勝。
威爾斯拍《凱恩》,在很多方面就好像以前從來沒有人拍過電影似的,就拿片頭片尾來說,當時的做法是把大批工作人員的名單擺在前頭。從一個普通觀眾的角度去想,他會在尚未看到影片前對這些名字感興趣嗎?《凱恩》把它們挪到片尾,而且為主演的名字配上圖片,尤其符合觀眾的心理。這事雖小,但可以看出他對電影創(chuàng)作沒有絲毫條條框框。
出書免不了會有錯別字,電影也免不了會有穿幫鏡頭。影片的后半部在一場“宮殿”戲的開始,有一只鸚鵡似的鳥尖叫一聲,然后飛走。你若一格一格慢進,會發(fā)現(xiàn)鳥的眼睛是“透明”的,透過眼睛可以看到后面的湖光山色。研究者提出各種解釋,有些人認為里面定有涵義,后來威爾斯出來澄清,說那是光學(xué)部門“扣像”時出的差錯,沒有任何隱含的意思。至于凱恩臨終時沒人在場,卻有人聽到他說“玫瑰花蕾”,我覺得那不能算穿幫,應(yīng)該屬于“戲劇藝術(shù)的自由發(fā)揮”,行話叫做“詩的執(zhí)照”(poetic license),跟《末代皇帝》中那只活了70年的蟋蟀一樣,不是失誤,而是不能照搬生活邏輯的藝術(shù)邏輯。
攝影
這部劃時代影片取得的成就還表現(xiàn)在電影的拍攝技術(shù)上,該片首次采用了大景深鏡頭(即深焦距鏡頭),大量低角度的仰拍鏡頭及強度對比的黑白光影運用等?!豆駝P恩》的構(gòu)圖基本是古典的三角形,但常在鏡頭的變化和停留中有一種近乎天然的張弛節(jié)奏。此外,還運用了堪稱完美的蒙太奇鏡頭壓縮時間,擴大影片容量,使其簡潔地反映主人公一生的重大事件。如表現(xiàn)凱恩與第一個妻子離異的過程,從結(jié)婚到離婚共八年時間,影片卻只用了六個鏡頭就表現(xiàn)出來了。
為影片擔當攝影的是格萊格·托蘭德。托蘭德加入劇組時已是好萊塢卓有成就的攝影師,但拍攝的難度還是超出了他的預(yù)料。我們現(xiàn)在都知道,那些超低角度的鏡頭都是威爾斯的主意。當攝影師表示機器已經(jīng)擺到地面上、不可能再低時,威爾斯便將地板砍了,把攝影機"埋"入地下。
音響蒙太奇
《公民凱恩》的曲作者伯納德·赫爾曼(1911-1975)也是水晶劇團的成員。這位具傳奇色彩的作曲家一生配樂54部, 在其搭檔奧森o威爾斯極富個人特色的作品《公民凱恩》中,赫爾曼顯示出對于復(fù)雜音響和音樂的處理能力,譜寫了和鏡頭相得益彰的蒙太奇音樂,通過音響來轉(zhuǎn)換場景。他的配樂猶如劇情的忠實仆人,并在其中一些段落顯示出卓越才華:他為蘇珊登臺寫了一段酷似馬斯奈歌劇的法國詠嘆調(diào),為報社慶典寫了一段地道的百老匯曲子,并獲得奧斯卡最佳原作音樂的提名。這位電影配樂大師后來在希區(qū)柯克那里大放異彩,其中包括1960年的經(jīng)典片《精神病患者》。
非線性多元敘事
在電影的敘事手法上,《公民凱恩》打破了以往電影順序的線性敘事的手法,采用了非線性的多元敘事結(jié)構(gòu),運用倒敘和插敘的敘事技巧,多角度、多單元地去表現(xiàn)人物,使人物更為立體鮮活。這種全新的敘事手法雖在今天已司空見慣,但在當時卻是史無前例的,從而成為現(xiàn)代電影和傳統(tǒng)電影的分界線。
非線性敘事技巧并非威爾斯首創(chuàng),之前有幾部好萊塢電影已嘗試過,但威爾斯將這種"疊床架屋"的形式發(fā)揮到極致,每一段的時間跳躍和重疊都很大,很多視覺、對白及主題在不同段落中遙相呼應(yīng)。威爾斯更將玫瑰花蕾叫做“騙人的玩意兒”,玫瑰花蕾的動機只不過是一個情節(jié)的噱頭,而通過對這一噱頭的探索使敘事成型,將整個故事的蔓生枝節(jié)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提供了一個戲劇性的問題抓住觀眾,這也就使得該片帶有偵探類型片的模式。
◆神來之鏡頭◆
好萊塢每年都會有幾部整體水平較高的優(yōu)秀影片,但從導(dǎo)演手法講,一年不見得會有一處令人眼睛一亮的處理。而《公民凱恩》中這樣的天才之筆附拾皆是,以上重點介紹其中幾段。
一、早餐戲
這段兩分多鐘的戲表現(xiàn)了凱恩和第一任妻子艾米麗從新婚的陶醉到同床異夢的微妙變化,濃縮了九年的婚姻過程,簡潔、獨到,拍攝并不難,完全是編導(dǎo)匠心獨具的結(jié)晶。
一開始是一個全景,那是他們婚禮剛結(jié)束的那個夜晚,或說凌晨。艾米麗坐在餐桌旁,凱恩走過來,吻了她一下,在對面坐下。
艾米麗:我不明白你為什么要直接去報社。
查爾斯(凱恩的名):你不應(yīng)該跟報人結(jié)婚,他們比水手還糟糕。我太崇拜你了!
艾米麗:喔,查爾斯,報人也得睡覺呀。
當他們對話時,畫面開始進入單人鏡頭的切換,但他倆一直深情地望著對方。艾米麗的關(guān)懷和查爾斯的諧趣從他們的語調(diào)中流露出來。
影片用一種類似從疾駛的火車上看窗外的一閃而過效果,象征歲月的流逝,即用空間來表達時間。這六段之間全部用這種方法。
第二段的談話內(nèi)容跟第一段大同小異,仍是妻子對工作狂丈夫的溫柔責怪。
艾米麗:你知道昨晚你讓我等了多久嗎?你說去報社十分鐘。深更半夜,在報社有什么工作要做呀?
查爾斯:艾米麗,我親愛的,你唯一的記者就是《咨詢報》(注:凱恩辦的那家報紙)
關(guān)于這一段,內(nèi)容跟第一段太雷同,缺乏進展,但跟下一段的過渡很自然。這想必是新婚不久的事,細想,艾米麗到那個時候不可能不知道報社的運作規(guī)律。
第三段,夫妻倆的關(guān)系急轉(zhuǎn)直下,從結(jié)構(gòu)上進入了起承轉(zhuǎn)合的“轉(zhuǎn)”。艾米麗開始表達對凱恩政治觀點的反感,但她仍保持著貴族般的矜持。
艾米麗:有時候,我想我更喜歡一個有血有肉的對手。
查爾斯:艾米麗,我花在報社的時間并不多呀。
艾米麗:不只是時間問題,是你刊登的內(nèi)容--攻擊總統(tǒng)……
查爾斯:你是說約翰叔叔。
艾米麗:我是說美國的一國之總統(tǒng)。
查爾斯:說到底還是約翰叔叔。他動機不壞,但腦子太蠢,讓一幫高壓騙子管理政府。整個石油丑聞……
艾米麗:巧的是,他是總統(tǒng),而不是你。
查爾斯:這個錯誤不久的將來會得到糾正。
這一段對白非常精彩,它不僅道出了兩人之間的差異(也是他們婚姻的主要絆腳石),同時反映出凱恩擬在政壇上躍躍欲試的心態(tài)。
下一段更微妙,表面上是討論凱恩的會計師伯恩斯坦送給他們兒子的一件禮物。但伯恩斯坦是一個典型的猶太人姓氏,而影片又故意沒說明他送的是什么禮物,因此,一般猜測這是一件諸如R20;大衛(wèi)之星”的猶太教小玩意,在艾米麗眼中這是大逆不道的東西。
艾米麗:我不容許把它擺放在嬰兒室里。
查爾斯:伯恩斯坦先生不時來探望我們的孩子,這沒有什么不合適。
艾米麗:他一定要來看孩子嗎?
查爾斯:當然。
在這一段中,查爾斯顯得很開明,而出身名門望族的艾米麗卻胸襟狹隘。
下一段充分體現(xiàn)了凱恩自我膨脹后的性格。跟前幾段一樣,臺詞跟上段能銜接,仿佛是同一場對話。
艾米麗:人們會想……
查爾斯:(打斷她)我讓他們怎么想,他們就會怎么想!
最后一段,沒有一句對話。艾米麗在看《記事報》(凱恩對手的報紙),而凱恩在看自己的《咨詢報》,兩人已陷入婚姻的僵局。鏡頭從凱恩拉出,重新回到開始的雙人鏡頭,如同一個括號,把這段婚姻完整地“括”在其中。(整部影片的頭尾也采用這種方法,即所謂的“首尾呼應(yīng)”。)
除了臺詞和表演,這段讓世世代代多少導(dǎo)演談個沒完的早餐戲還凸現(xiàn)出化妝的功勞。這場戲的拍攝是倒過來拍的,先將兩位演員化妝成結(jié)婚九年后的模樣,每拍一段卸掉一層妝,讓他們年輕幾歲(演員的實際年齡更接近角色新婚時的年齡)。另外,每小段的服裝和道具都略有不同,暗示著時間的推移。
二、挖角戲
這又是一段表現(xiàn)時間推移的過場戲,在我國文革剛結(jié)束后的電影里往往用插曲來處理,還有一些用了幾萬遍的蒙太奇。《公民凱恩》中這一段的手法已被后人反復(fù)摹仿,所以大家可能會不覺得陌生。但在所有類似處理中,《公民凱恩》的這一段至少在難度上仍未被后人所取代。
當凱恩當著好友李侖德及會計師伯恩斯坦寫下“辦報宣言”后,他們?nèi)吮仨毭鎸ψ约褐皇且环莅l(fā)行量才兩萬多小報的現(xiàn)實,而他們的對手《記事報》卻有著接近50萬的發(fā)行量。如何超越對手?這樣的過程在電影中是最難表現(xiàn)的,它的訣竅是不能羅嗦,但又不能太籠統(tǒng)。
第一個鏡頭:凱恩三人在自己報社的窗子后,玻璃上印有“《咨詢報》發(fā)行量26000”的字樣。玻璃上還疊現(xiàn)出街上行人匆匆而過的情形。
第二個鏡頭:他們?nèi)苏驹诓AТ扒?,窗上寫著“《記事報》發(fā)行量495,000”的字樣。原來,這回他們來到對手的報社門外,看著櫥窗里的一張照片。那是該報花了20年招募來的九名王牌記者和編輯。
第三個鏡頭:該照片的特寫。伯恩斯坦說:“有這些人,提高發(fā)行量就不難了。”凱恩認同。照片出現(xiàn)微妙變化,清晰度增加。凱恩說:“六年前,我看了一張照片,那是全世界最棒的報人。我好像是一個站在糖果店門前的孩子。六年后的今晚,我得到了我的糖果,全部的糖果?!眲P恩步入畫面,原來那是拍照的場面,顯示那九名報人已全部跳槽到凱恩的地盤。
鏡頭進一步拉出,老式閃光燈一閃。凱恩說:“多印一張,寄給《記事報》?!?br>
《尼羅河上的慘案》也用過照片過渡的手法,但簡單得多,也較突兀。而《公民凱恩》中卻像是一個喜劇“包袱”,抖開時有一種驚喜的效果,而且臺詞盡顯凱恩和伯恩斯坦的本色。
三、蘇珊首演
蘇珊被凱恩“逼上梁山”,在芝加哥主演歌劇。這一段在影片中出現(xiàn)兩次,其中以李侖德回憶的那次最為叫絕。
特寫鏡頭:蘇珊在練唱。鏡頭拉出,我們看到聲樂老師在一旁訓(xùn)話。這時,出現(xiàn)詠嘆調(diào)的前奏。鏡頭繼續(xù)拉出,左邊有人給蘇珊戴帽子和頭飾。鏡頭猛然往上搖,出現(xiàn)舞臺燈特寫;又猛然往下?lián)u,回到蘇珊。鏡頭緩緩拉出,我們看到臺上一片混亂,蘇珊一行在中間,他們前面和后面都有人在急急忙忙走動。換到舞臺全景鏡頭,前景在暗處。這時,畫面由下至上漸漸發(fā)亮,暗示大幕徐徐升啟。
蘇珊開唱。鏡頭往上移動,移過天幕,進入頂上密密麻麻的桿和繩子,最后升到舞臺工作人員的吊橋。兩名工作人員面面相覷,右邊那個用手捏住鼻子。
這最后一個鏡頭可謂是所有表現(xiàn)對文藝演出反應(yīng)的鏡頭處理中的珠穆朗瑪峰,我深深懷疑未來能有人超越它。首先,它是一個虛擬的角度,真正舞臺上是不可能拍到這個鏡頭的,除非你把舞臺頂端順著幕布切開。在拍攝上,該鏡頭是由三個不同鏡頭拼貼起來的,極為巧妙,其中中間那個是模型。
為什么不用某個臺下觀眾的反應(yīng)呢?香港古裝片中,凡是街上有人表演雜耍時,旁邊總有人叫好或故意起哄。對于古典音樂表演者的水準,劇院工作人員比誰都有發(fā)言權(quán),因為他們見多識廣,口味很挑剔,而且深知大腕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如帕瓦羅蒂等歌唱家的傳記中,記述著樂團或劇院工作人員即興鼓掌的事例,尤其是排練時及演員未成名時,因為這在業(yè)內(nèi)被當作一種很高的榮譽。其次,把那兩名工作人員安排在“高高在上”的舞臺正頂端,有一種象征意義,暗示他們具有“上帝”一般的審視力。至于捏鼻子,那是因為英語中對糟糕的東西人們會說“很臭”(It stinks),于是才會有這個動作。
這一段的音響效果也非常貼切。隨著鏡頭的上升,歌聲越來越空曠,仿佛是另外一個世界傳過來的。仔細想一想,坐在包廂里的李侖德是不可能從這個角度看到這些場面的,這一段的視角介于觀眾和表演者之間,準確說是大幕的角度,也是一個客觀公正的“無形上帝”的角度。
蘇珊的回憶重復(fù)了這一段,但鏡頭是從臺上對準觀眾席,臺前的一排燈使得她無法看到臺下的任何人。臺下凱恩等三人的反應(yīng)(凱恩緊張,如同他自己在演戲;伯恩斯坦打磕睡,醒后熱烈鼓掌;李侖德撕破節(jié)目單)體現(xiàn)了三種態(tài)度,但真正普通觀眾的反應(yīng)是通過畫外音及凱恩的表情來體現(xiàn)的。
四、童年戲
如果說前面這幾段充分發(fā)揮出電影的表現(xiàn)力,那么,童年戲則體現(xiàn)出導(dǎo)演威爾斯對舞臺位置的巧妙運用及攝影對構(gòu)圖的講究。讓我們從那個長鏡頭說起。很多大師的長鏡頭都會讓你牢牢記住這是長鏡頭,似乎不讓外行觀眾看膩不算本事。威爾斯的長鏡頭不會讓你感覺到是長鏡頭。
凱恩的母親站在窗口,望著屋外雪地里玩耍的八歲兒子。突然發(fā)財?shù)乃辉竷鹤痈晾锿翚獾睦习衷谏綔侠锷睿虼怂龥Q定通過委托人,把孩子送到大城市去,上最好的學(xué)校。
凱恩父親和前來接孩子的銀行家撒切爾先生在遠處,剛好處于凱恩母親的兩旁,暗示著他們父親和代理父親的位置及他們在凱恩心目中無法取代母愛這一事實。
凱恩母親等三人從隔壁房間走出屋子,鏡頭轉(zhuǎn)過去,跟著,又拉出。屋外一片白雪皚皚。在第一個三角構(gòu)圖中,撒切爾居中,右下角是幼小的查爾斯?凱恩,他臉上帶著疑惑和壓抑的怒氣。接著,凱恩走到后景父親處,又轉(zhuǎn)身,此時,母親和撒切爾處于兩旁,形成一個倒三角。下一個構(gòu)圖:父親走向前,所有眼光從左上角幾乎一根直線望到右下角的小凱恩。凱恩知道他將出遠門,問媽媽能不能一起去。當他知道母親不能陪他時,他的臉頰上出現(xiàn)一滴淚水。他用雪撬打(準確說是 “推”)撒切爾,父親說小凱恩欠揍,母親把他抱在懷里。
這時,長鏡頭才中止,換成母親的特寫,特寫移到小凱恩臉上。我們這才明白他童年的創(chuàng)傷對他一生的影響,及他為什么臨終遺言是“玫瑰花蕾”(雪撬名)。多少財富,多高的成就,都無法彌補失去的母愛。
接下來,有幾段精彩的時空銜接。特寫:雪撬跌落在雪地里,被大雪掩蓋。一把嶄新雪撬的特寫,鏡頭拉出,那是打扮成小貴族似的凱恩從撒切爾那里得到的禮物。但這把雪撬顯然不同于“玫瑰花蕾”。凱恩滿臉不悅。撒切爾說:“圣誕快樂!”小凱恩回了句:“圣誕快樂!”接著,17年后的撒切爾說到:“新年快樂!”
這里的三級跳躍雖然比不上《2001太空遨游》中骨頭和宇航船銜接的時空跨度,但其節(jié)奏的緊湊和細節(jié)的豐富卻堪稱前無古人。
毫不夸張地說,《公民凱恩》中的每一段戲都值得如此分析研究,而且每一段都會讓熱愛導(dǎo)演藝術(shù)的人驚嘆不已。一個最好的測試辦法是,先看劇本中每一段的大致內(nèi)容,然后思考一下你會怎么處理,或者常見的電影電視是怎么表現(xiàn)的,再比較該片的威爾斯招術(shù)。那時,你才能將對影片的不屑一顧轉(zhuǎn)化為目瞪口呆。
穿幫鏡頭
·凱恩臨終時沒人在場,卻有人聽到他說“玫瑰花蕾”。
·影片的后半部在一場“宮殿”戲的開始,有一只鸚鵡似的鳥尖叫一聲,然后飛走。若一格一格慢進,會發(fā)現(xiàn)鳥的眼睛是“透明”的,透過眼睛可以看到后面的湖光山色。研究者提出各種解釋,有些人認為里面定有涵義,后來威爾斯出來澄清,說那是光學(xué)部門“扣像”時出的差錯,沒有任何隱含的意思。
·當蘇珊堅決地告訴凱恩她要離開他時,凱恩留著小胡子;而在下一秒當他看著她走開時,小胡子卻消失得無影無蹤。
· “玫瑰花蕾”在影片中被用來稱呼小凱恩的雪橇,其實是赫斯特對情婦瑪利昂·戴維斯身上一個最隱私部位的昵稱,這導(dǎo)致了赫斯特的強烈舉措。整個事件結(jié)束后,威爾斯聲稱他對整部影片的處理沒有遺憾,只有一處,那就是“玫瑰花蕾”,因為那真正傷害了戴維斯。其實戴維斯是一個非常聰明、很有才華的人,是電影企業(yè)中最招人喜歡的人物之一,絕非當時盛行的那種演藝圈女子傍大款現(xiàn)象。除了她喜歡喝酒和玩七巧板游戲之外,并不像《公民凱恩》中的那個蘇珊·亞歷山大。
·據(jù)說當年的奧斯卡評委都對威爾斯那種不可一世的樣子嗤之以鼻,頒獎儀式上,每當念提名名單時念到《凱恩》,臺下就會有噓聲。最終,此片只獲得一項最佳編劇,據(jù)說那還是看在曼凱維支這根老筆桿子的面子上。
·此片的化裝雖不像演猩猩那樣徹底改頭換面,但于細微處見精神,就憑那場跨越8年的早餐戲及兩位演員年齡的微妙變化,就可看出化妝師具有完美主義傾向。而且據(jù)說威爾斯在他出演的影片里從來就沒亮過自己的真鼻子。
·該片的剪輯是當時仍在當學(xué)徒的羅伯特·懷斯,后來他升任為導(dǎo)演,執(zhí)導(dǎo)了經(jīng)典的《地球靜止之日》、《西區(qū)故事》和《音樂之聲》等作品。他曾透露威爾斯很少參與影片的剪輯,這種拍完不管的特征也造成了他的第二部作品《安伯森家族》拍竣后慘遭電影公司摧殘的厄運。為了讓紀錄片那段更真實,懷斯想出一招,把膠片拿到水泥地上磨,擦出那種穿梭過太多次放映機才會有的模糊感。
·為達到威爾斯追求的特殊效果,在只有10萬美元(當時的價錢)的置景費的情況下,影片采用了大量特效鏡頭,據(jù)稱特效鏡頭之多超過了30年后的《星球大戰(zhàn)》。
·威爾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拍攝《公民凱恩》,因此在很多方面表現(xiàn)得似乎以前從來沒有人拍過電影似的。如片頭片尾,當時的通行做法是把大批工作人員的名單放在前面,而威爾斯卻將其挪到片尾,而且為主演的名字配上圖片,尤其符合觀眾的心理。
Emily: Really Charles, people will think...
Charles Foster Kane: What I tell them to think.
艾米麗:真的,查爾斯,人們會想……
查爾斯·福斯特·凱恩:我讓他們怎么想他們就怎么想。
Thompson: No, I don't think so; no. Mr. Kane was a man who got everything he wanted and then lost it. Maybe Rosebud was something he couldn't get, or something he lost. Anyway, it wouldn't have explained anything... I don't think any word can explain a man's life. No, I guess Rosebud is just a... piece in a jigsaw puzzle... a missing piece.
湯普森:不,我不這樣看。凱恩先生是一個獲得了他想擁有的一切然后又失去了這一切的人。也許玫瑰花蕾是某種他沒能得到或是失去了的東西。不管怎樣,它并不能用來解釋一切……我不認為可以用一個字來解釋一個人的一生。我猜,玫瑰花蕾也許就是拼圖上的一塊,遺失的一塊。
電影節(jié) |
年份 |
獎項 |
獲獎情況 |
獲獎人 |
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 / 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 USA |
1989 |
國家影片登記 / National Film Registry |
獲獎 |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1942 |
最佳電影 / Best Picture |
提名 |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1942 |
最佳男演員 /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
提名 |
奧森·韋爾斯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1942 |
最佳導(dǎo)演 / Best Director |
提名 |
奧森·韋爾斯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1942 |
最佳編劇 /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Written Directly for the Screen |
獲獎 |
赫爾曼 J. 曼凱維奇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1942 |
最佳編劇 /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Written Directly for the Screen |
獲獎 |
奧森·韋爾斯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1942 |
最佳攝影 / Best Cinematography |
提名 |
Gregg Toland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1942 |
最佳藝術(shù)指導(dǎo)布景 /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
提名 |
Perry Ferguson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1942 |
最佳藝術(shù)指導(dǎo)布景 /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
提名 |
Van Nest Polglase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1942 |
最佳藝術(shù)指導(dǎo)布景 /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
提名 |
A. Roland Fields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1942 |
最佳藝術(shù)指導(dǎo)布景 /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
提名 |
Darrell Silvera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1942 |
最佳藝術(shù)指導(dǎo)布景 /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
提名 |
Martin Obzina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1942 |
最佳剪輯 / Best Film Editing |
提名 |
羅伯特·懷斯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1942 |
最佳音效 / Best Sound |
提名 |
John Aalberg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1942 |
最佳音樂/歌曲 / Best Music, Song |
提名 |
Bernard Herrmann |
國家評論協(xié)會獎(美) /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USA |
1941 |
最佳影片 / Best Picture |
獲獎 |
|
紐約影評人協(xié)會獎 /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
1941 |
最佳影片 / Best Film |
獲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