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流行優(yōu)雅,六十年代嬉皮風盛行,七十年代流行MOD,八十年代流行奢華,九十年代簡約主宰一切,而時下影樓的拍攝風格更是讓人眼花繚亂,如唯美主義、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韓風情節(jié)、眩彩效果等等,給現(xiàn)在許許多多的新婚人士帶來了非常多元化的視覺大餐,其中以唯美主義最令新婚人士所青睞。無論社會發(fā)展到什么階段,可能唯美主張的婚紗拍攝最能為普通消費者所接受,在影樓拍攝中永遠占主導地位。
本文主要就是來討論唯美主義婚紗在用光方面的諸多問題。首先先說明一點,唯美婚紗的拍攝不是單指主光用3盞燈或幾盞燈把人物打的白白的就是唯美婚紗,一幅唯美的婚紗照片從用光方面必須要做到影調還原準確,目前國內很多影樓的照片影調不夠完美,比如:照片灰度大,色彩不夠飽和,反差小,偏色嚴重。要想使影調還原準確,以下幾個方面一定要注意: 一是燈具輸出的功率和色溫要準確。很多人認為只有越高檔的器材才能拍出越好的照片,其實不盡然。在多年的拍攝和教學工作中,我常年堅持用國產(chǎn)燈來拍攝,在使用當中只要對所用附件進行適當?shù)母牧?,拍攝出的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二是附件,拍攝唯美靚麗的照片,我們首選是柔光箱,為了使光質更加的柔和,可在柔光箱上加柔光片、描圖紙等材料以更好地柔化光線。除了選擇柔光箱拍攝亮麗柔和的效果外,也可以選擇反光傘(最好選擇面積較大的白色反光傘),反光傘的光照面積非常大,光質也非常的不錯,拍攝出照片的影調非常具有立體感還非常亮麗。 三是布光方式,要拍攝出影調非常漂亮的唯美婚紗,除了上面所說的問題要注意外,最為關鍵的就是要選擇好相應的布光方式。目前影樓當中常用的布光方式有以下幾種情況:
在利用單色背景拍攝時,主光可以選擇1-6只閃光燈,那么用一盞閃光燈作為主光拍攝時最好選用順光光位拍攝,這樣拍攝出的反差會更小,還有就是為了加大光照面積,減少畫面的陰影,通常會在燈上加一個大型的八角柔光罩或者是大型的反光傘,并把燈拉遠一些,這樣光照面積加大,畫面的陰影減少,拍攝的婚紗照片不僅非常的亮麗而且還有立體感。利用兩盞閃光燈作為主光拍攝時,常用的用光方式就是高低光,一般會在燈上加80X120CM的柔光罩,那么為了使拍攝出的效果非常亮麗,一般可以在人物的兩側加兩塊大型的反光板來補充照明兩側的陰影。 用三盞燈作為主光拍攝時,常用的用光方式就是U型布光法,這種布光法以前在影樓拍攝中是最為常用的一種,就是在人物正上前方平行的放兩盞燈然后再加一盞底燈來補充照明人物的眼袋等等陰影。 用四盞燈作為主光拍攝時,常用的用光方式通常叫做十字布光法,就是在U型布光法的基礎上又加了一盞頂燈,這樣可以更好的把人物的額頭及頭發(fā)照亮。 用六盞燈作為主光拍攝時,通常會選用光墻來作為附件使用,每個光墻可以加兩盞燈,在人物的前方放兩個光墻,然后再加一盞頂燈和一盞底燈,這樣的布光方法我們一般叫做包圍布光法,這種布光法所拍出的光效是非常的柔和靚麗,就是由于操作不是很方便,以及成本較高,一般只有規(guī)模較大的影樓采用次種布光方式。而背景光一般選擇雙背景光來打亮背景,在這里要提醒大家兩盞燈的角度要控制好,一般有兩種角度,一種是兩盞背景光相對打光,另外一種是兩盞背景光各成45度打向背景,在后面的圖片舉例中大家可以看到,另外還可以利用天空光來補充照明背景及人物的頭發(fā)。 而利用超真背景拍攝時,可以不用直接打背景光,可以利用超真背景圖案上所具有的光效再結合主光來直接進行照明,這樣拍攝出的畫面效果非常的真實。 下面就利用幾組照片來看一下布光上的變化。 布光實例1 光位圖 主光采用的是高低光,A為1.4米的八角柔光箱, B為80X120cm的柔光箱,為了使白色背景更白一些,C和D采用的是雙80X120cm柔光箱相對打光,曝光要比主光略強一些,這樣打背景不僅可以使背景打的相對均勻些,光線還可以照到人物的兩側,使人物更具立體感。 實拍效果
拍攝實例 布光實例3 光位圖 這組拍攝采用的是黑色背景, 主光采用的是高低光,A為反光傘, B為80*120cm的柔光箱,因為是黑色背景,為了使人物頭發(fā)的層次更好,所以在人物頭頂?shù)恼戏酱怪奔恿艘槐K80*120cm的柔光箱,C來提亮人物的層次,曝光比主光略強半檔就可,目前有很多影樓的照片拍攝出的頭發(fā)都沒有層次,主要是沒有光線照顧到頭發(fā),所以在拍攝中,人物頭頂上的光線一定要加上,如果影棚高,那就可以在房頂上垂直吊一盞燈在人物的頭頂上,如果影棚不夠高,那就可以利用一到兩盞燈打到淺色的天花板上,利用反射下來的光線照射人物的頭發(fā)。 拍攝實例附一:數(shù)碼影樓用光分析 數(shù)字時代的到來,影樓攝影的數(shù)碼化也必將成為一個趨勢,數(shù)碼的方便快捷及諸多影象優(yōu)點已經(jīng)被行內人士逐步所接受和認可。那么數(shù)碼相機與傳統(tǒng)相機在拍攝用光中到底有何區(qū)別? 數(shù)碼相機與傳統(tǒng)相機只是記錄影像的方式不同,傳統(tǒng)是用膠片形成潛影并經(jīng)過沖洗擴放最終成為圖片;數(shù)碼是用傳感器(CCD或CMOS)來將物體的光學信息轉變?yōu)殡娮有畔Υ娌⒔?jīng)過電腦打印成為圖片。兩者在拍攝技巧與手法上并沒有本質的區(qū)別,影像成像的原理并沒有因為是膠片或者CCD而改變,不會因為你用的是數(shù)碼相機或傳統(tǒng)相機而改變拍攝的用光或者色彩構圖原理! 當然,由于記錄影像的載體不同,CCD與膠片在拍攝中有各自的特點,我們只需要在拍攝控制中做適當?shù)恼{整,從膠片曝光曲線圖和數(shù)字傳感器曝光曲線圖可以看出,數(shù)碼相機的曝光與傳統(tǒng)膠片是不相同的,數(shù)碼相機不可以象傳統(tǒng)膠片那樣靠曝光過度來取得明亮效果。數(shù)碼相機曝光盡量要準確,這樣有利于CCD記錄更多的影像信息為電腦后期修整提供更大的空間。有時候寧可稍欠也不可以過度,當然欠曝太多也不可,一是會丟失暗部層次,二是會使圖象噪聲顆粒增加。 另外在拍攝用光中,由于數(shù)碼相機CCD記錄影像的寬容度接近反轉片而與負片相比較窄,所以布光時光比控制一定要過渡自然均勻,影調的突然變化可能會影響影像品質。數(shù)碼與傳統(tǒng)各自的特點決定了各自在拍攝中的區(qū)別,但無論是傳統(tǒng)還是數(shù)碼,它都只是一個工具,至于在拍攝中你所表現(xiàn)的風格,你的用光技巧,你的作品內涵,則與膠片或者數(shù)碼無關。 很多人在談影樓用光時喜歡從婚紗,寫真或者人體,時裝分類,我覺得這樣談人像用光是不嚴謹?shù)?。無論婚紗寫真時裝人體都屬于人像攝影,婚紗并不都要拍攝的甜美亮麗,寫真也不全是個性另類,創(chuàng)作人體講究影調而商業(yè)人體則趨于唯美。一個優(yōu)秀的攝影師也不能只定位到婚紗或者寫真的范圍內,只要你拍攝對象是人,真正的人像攝影師就不應該只會拍婚紗或者只會拍寫真。如果你被別人認為只是某方面拍的好,那么可以說你還沒有理解人像攝影真正的內涵,而你拍的好,或許只是你從事某一方面時間久了經(jīng)驗多點而已。不同的拍攝內容,很多時候只是你根據(jù)被攝者的審美而給予她(他)不同的風格定位不同,能欣賞光影效果的客人,即使你給她拍婚紗,她也喜歡畫面具有明暗影調;只停留在“一白遮百丑”審美層次上的客人,即使拍人體,她或許更喜歡她具有光潔平滑的皮膚。 由于我們拍攝的對象是人,那么,表現(xiàn)人的面部神態(tài)從而反映一個人的性格特征正是我們在用光方面所要表現(xiàn)的根本出發(fā)點,而在人像拍攝中,無非有正面臉部、三分(四分之三)臉部、側面臉部三個臉向。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把人像攝影的用光從三方面來談: 一:正面臉部用光 正面臉部由人物臉部全部面對鏡頭,臉部各部對稱,但缺乏縱深感。 按照目前大多數(shù)影樓所用的三燈布光容易將人物拍的顯胖。那么最適宜正面臉部的布光是中等位置的中央燈光(大概位置在正40-45度左右),這個位置的燈光所拍攝的人像立體感好,可用于各種類型的人像攝影,人們對光線的效果也很熟悉。人物受到正前上方燈光的照射,面部受光均勻,臉部對稱,具有協(xié)調的明暗對比關系。我們所熟悉的蝶形光就屬于這個位置的燈光。在實際的拍攝中,只要人物是正面臉部面對鏡頭,蝶形光--這個曾倍受好萊塢的攝影師青睞并且至今仍被時裝攝影師所常用的燈位便是最佳選擇。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們影樓的日常拍攝中,由于商業(yè)攝影的特殊性,我們需要快速便捷的布光,那么鱷魚光(高低光)便是在蝶光基礎上演繹出的一種相當不錯的影樓布光。它使人物面部得到柔美均勻的光照,又在臉頰兩側產(chǎn)生淡淡的陰影而使人物具有立體感。用鱷魚光拍攝時注意兩點:一是人物兩側加上反光板減小光比,使光線過渡更加自然;二是人物應該位于兩燈平面的垂直交點附近。 正面臉部另外一種有特點的布光便是位于水平位置或中等位置的雙邊緣光做主光。燈光效果對稱,頭部整個輪廓線上有光邊。這種布光是正面臉部中唯一一種用兩盞燈作為主光的布光方法。有的攝影師也稱之為夾光,意思就是左右兩盞燈光將人物夾在中間拍攝,人物立體感強。這種布光在影樓使用時一定要注意正面輔助光的運用,一般來說,在人物的正前方可以用高低光照射面部,雙邊緣光的強度要高于高低光一到兩級,曝光根據(jù)正面光曝光。最終人物的受光效果是正面臉部受光均勻,兩側受到強烈光照產(chǎn)生明暗對比效果,畫面唯美、透亮,不僅合影樓拍攝,也常用在拍攝雜志封面等亮麗類型拍攝中。 二:三分臉部用光 三分臉部位置以剛能看到一只眼睛開始到鼻子端點和臉頰的輪廓線位于一條線上為止。這個位置特別能給人以縱深感及立體感。所以在對三分臉部用光時,主光一般要用在人物臉窄的那一側(遠離相機的一側),基本上是偏中燈光或者交叉燈光位置,這個位置人物立體感非常強烈,畫面有平穩(wěn)感。輔助燈用在臉部的正前方,也就是中央位置,再在相機位置加上反光板。如果光比控制得當,這個時候人物臉部由遠側開始到近側,明暗影調逐漸過渡,受光均勻自然,立體感強又不缺乏柔美。 另外主光也常用在人物臉部正前方。大概位置在中央中等位置(正40-45度左右),這個位置的燈光使人物臉部立體感也表現(xiàn)的很好,臉頰線條效果強烈,人像看起來很順眼。但由于頭部一側有大片陰影,所以我們需要在相機與主燈中間(臉部近側)或者相機位置放置輔助燈并控制好合適的光比,影調過渡要一定要自然,不可以出現(xiàn)生硬的陰影。 和三分臉部比較接近的還有七分臉部(八分之七),七分臉部介于正面和三分臉部中間,用光原則比較接近三分臉部,所以我們不再贅述。 三:側面臉部用光 側面臉部比較好理解,在人像攝影中,當我們要強調輪廓線條而不是強調平面效果和透視效果時,就可使用側面位置。 側面位置的用光,主光多用在人物的正面位置(中等或者中高中央位置),在這個位置上,燈光效果好,近側臉頰線條表現(xiàn)好,立體感和表現(xiàn)力都相當不錯,適用于一般人像攝影。整個畫面顯得平穩(wěn)。當主光在這個位置上,輔助光應使用在相機與主光中間位置或者相機位置,切不可將輔助光放置在主光的另一側,以免人物臉部不自然的影調過渡。 主光用在遠側偏中位置、遠側交叉燈光位置時,立體效果好,格調強烈,近側臉部線條表現(xiàn)強烈,輪廓表現(xiàn)明顯。此時的輔助光多用在人物臉部的正前方或相機與主光中間位置,并且為了得到柔和的光線過渡,可以在相機位置或者主燈另一側位置加上反光板提高陰影亮度。 目前大多數(shù)影樓所常用的布光方法還是人物前面主輔地三燈的布光方法,那么在拍攝中,無論正面臉部還是三份臉部或者側面臉部,我們其實都可以簡單遵循這樣一個原則:主光一般應隨人物臉型的變化而做相應的調整,多用在人物臉窄的一側;輔光的高度略低于主燈,并用在人物臉窄的一側;地光多數(shù)情況下是隨主燈走,按這樣的原則布光,我們既可以保證人物均勻受光,又可以增強人物的立體感。 當然,人像攝影還有很多布光方法,每一個成熟的攝影師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圖結合具體的拍攝主題設計出合理的布光。 附二:更多拍攝實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