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李陀(2008-05-14 10:30:19)
蔡翔老師在講八十年代。他是八十年代的親歷者,一個活躍的批評家,介入了很多文學事件。于是學生們在聽他講八十年代的時候,就不僅僅對他的深入的洞見感興趣,還喜歡聽他說說一些有關(guān)的八卦。比如,說到現(xiàn)代派的時候他提到李陀,說到尋根的時候,他又提到李陀,于是就有同學提議,蔡老師您給我們說說李陀這個人吧。 蔡老師笑了。他說好吧,我們就花一點時間說說八卦,李陀的八卦。蔡老師說我跟李陀太熟悉了,關(guān)系好得不得了,所以讓我說他反而不好說??磥聿汤蠋熞彩且粋€信奉距離美學的人。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觀察,是需要距離的,時間的距離,空間的距離,或者心理的距離等等。但蔡老師還是說起了李陀,這個被他很認真地喚作“老大”的人。我聽過蔡老師不少節(jié)課了,蔡老師在課堂上侃侃而談,用的都是學術(shù)語言,間或開幾句玩笑,為把一些深刻的理論通俗化,也都是文學性學術(shù)味比較濃的。而平白地用老大這個詞語,卻很突兀的有種江湖氣息。就這一聲老大,我似乎發(fā)覺了理解蔡老師的另外一種視角。而這個視角用來理解八十年代,或許是更為恰當?shù)?。八十年代的文學圈子以及在這個圈子中非?;钴S的李陀也應(yīng)該是很有江湖氣的吧。 蔡老師從李陀的身世講起。他在講的時候,特別關(guān)注我們不要記,他姑妄言之,而我等只能姑妄聽之。尤其是,蔡老師以為講一個人的身世關(guān)乎到隱私的層面,這似乎不是蔡老師所為人做事的風格。但實際上,在李劼的一篇文章中,李陀的身世已經(jīng)不是謎了。李劼在這篇題為《邊緣人李陀的中心話語情結(jié)》中,還提到一本書,叫做《山水相依——一個異國家庭的悲歡離合》,這本書是一個有著顯赫的紅色革命家庭背景的女人寫的,在書中,她很親切地稱李陀為小哥哥。而這個當年的小哥哥乃她家的女傭人的兒子。李陀九歲的時候,跟母親來到了北京。當時北京已經(jīng)“解放”,他們母子應(yīng)該翻身成為主人了,然而作母親的唯一的出路,卻只有到紅色革命家里去幫傭。這個紅色革命家庭的主人對李陀母女不錯。因為這樣的機緣,李陀在從很小的時候就混跡于那些國家高級公仆才有機會出沒的深宅大院,并跟隨他們的子女在紅色貴族學校里完成了中小學教育。 這在李劼看來,象李陀這種底層的邊緣化的身份,卻置身于紅色政權(quán)的核心地帶,不知道是幸抑或不幸,因為這導致李陀“一直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主人還是仆人”。李劼的話說得有些尖刻:“從某種意義上說,就像海子是被大而無當?shù)脑姼枰庀袼\殺的一樣,李陀被這個他永遠也搞不明白的邏輯給困惑至今,如今好像依然活在這個邏輯的困擾里”。這個邏輯被李劼說得非常拗口,他的意思是李陀母子作為勞苦大眾的一份子,在革命后的新中國應(yīng)該被視為國家的主人,而其所幫傭的主人,按照政策宣傳中的人民公仆的說法,則應(yīng)當被當作仆人才對。一個是現(xiàn)實的身份,一個是意識形態(tài)宣傳的身份,難道聰明的李陀還分不清哪一項具有切切實實的決定意義嗎? 所以,在這一點上,李劼似乎有些強作解人了。其實,直截了當?shù)卣f,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也許決定了李陀既驕傲又自卑的情結(jié)。他在邏輯上沒有一點困惑,他的困惑應(yīng)該來自他在生活中的真切感受才對。 蔡老師對這一點沒作任何評價,好像八卦就是八卦。但蔡老師和李劼一樣高度評價了李陀之于八十年代文學的重要意義:一個不能忽視的強悍存在,一種怎么說都不過分的巨大成就。的確,我也覺得八十年代的李陀確實值得研究。他是一個對文藝那么熱愛的人,為什么不好好地搞創(chuàng)作,或者多寫批評文字。然而他卻熱衷于活躍在各種文學聚會上,滿足于作一個發(fā)言人,鼓吹者的角色?王蒙說,一個人沒有一本書竟然被尊稱為著名作家,這樣的情況只有中國才有,也只有發(fā)生在李陀身上。這或者是一個俏皮話。不過李陀確實是如此,一本書沒有,卻繞不過他。他的藝術(shù)感覺應(yīng)該很好很好,不然不會發(fā)現(xiàn)那么多好的作品。但是這也許和他的一味追新逐奇有關(guān),和八十年代的那種西方想象有關(guān)。李陀在八十年代是一個特別推崇西方的人,認同西方的現(xiàn)代主義觀念,而八十年代的作家,誰能把握或者切實地學會西方的文學路子,誰就占據(jù)了文學的制高點,而李陀就在這個制高點上給你伸手了。所以他成了八十年代的伯樂。 不過,雨打風吹,落花流水,八十年代已經(jīng)過去了。那些八十年代的新潮作家已經(jīng)乖巧地意識到西方化在市場的環(huán)境中不是一條陽光大道,所以他們要告別,于是驕傲又自卑的李陀被他們拋棄了。而李陀也不見得不是主動地拋棄了他們。他比他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西方文化以及文學的諸多問題。這些問題本來是老生常談,但是因為李陀的叛逆心理在作怪,他到了美國必須反對美國,正如他的朋友中,誰當官他給誰疏遠一樣。因為這樣的叛逆,這樣的堂吉訶德,所以我覺得李劼雖然把李陀從神話的主人公位置上拉了下來,卻更加地讓我們看到,實實在在的李陀,真的是一個蠻可愛的人,一個值得探討的人,他的自卑與高傲,他的邊緣與中心等等矛盾,是構(gòu)成他的可愛的元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