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一代名師霍懋征愛的教育藝術(shù)
最近,我在中關(guān)村圖書大廈買了一本《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書,它由梁星喬編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書中介紹的是一代名師霍懋征愛的教育藝術(shù)。手捧著它,一種如魚得水的感受油然而生,讓人愛不釋手。
本書所講述的是新中國第一代特級教師、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師與她的學生們的故事。
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主要是霍老師的自述:一片愛心說教育;下編主要是學生們來信來稿所述:夢回童年感悟多,也有一部分是編者登門采訪來的。這些故事,無論是老師講的,還是學生講的,一個個篇幅短小,內(nèi)容集中,主題鮮明,語言通俗,并富有童趣。這些故事,可能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曾經(jīng)遇到過的“小事”,但是在霍老師愛心的引領(lǐng)和昭示之下,卻可以使孩子們通明“大義”。這些故事,雖然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jié),但霍老師處理問題的智慧和方法卻常常出人意外,給人以啟迪。這些故事,雖然沒有介紹培養(yǎng)神童的秘訣,但卻能向老師和家長們提供培養(yǎng)好學生、好孩子的經(jīng)驗和方法。在這些故事里,讀者們看到和領(lǐng)悟到的不只是霍老師高尚的人品師德、嫻熟的教育藝術(shù)和對學生全心全意的關(guān)愛,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一個高素質(zhì)的人民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對學生心靈、事業(yè)產(chǎn)生的積極向上的巨大影響。所以本書是教育孩子成才的一本好書。
本書沒有天才教師培養(yǎng)天才學生的絕活,因為我們的啟蒙教師大多還不是天才,所以只能為平凡的教師們提供一點培養(yǎng)平凡好學生的思路和體會。如在教學方面,霍老師說,耳、眼、腦、口,人人都有,但作為人們吸納知識的主要器官,會用與不會用卻大有講究。為了讓孩子們聰明起來,她認為,學生之間有差異,這是客觀存在。我們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努力縮小這種差異,使孩子們知道人都是可以學而知之、學而會之的,只要好好學習,大家都能變得越來越聰明。為了鼓勵孩子們爭當聰明人,幾十年來,每接一個新班,她都要給孩子們講一講一個人怎樣才能變得聰明起來的道理。她說,每個人身上都有四件寶貝,只要用好了這四件寶貝,誰都可以變成聰明的孩子。你們猜猜是什么?當學生依次猜出是“耳、眼、口、腦”之后,霍老師便在黑板上寫出一個大大的“聰”字。經(jīng)過一番解釋之后,她就請大家想一想,一個人怎樣才能變得聰明起來。在孩子們回答的基礎(chǔ)上,于是霍老師又在“聰”字后邊寫出一個“明”字,并告訴大家,只有懂得這兩個字的意思才能真正聰明起來。這雖然是幾個傳統(tǒng)的老謎語,但是,對孩子們卻是常講常新的。有一年,同學們還自己編成了四句順口溜,他們?nèi)×藗€好聽的名字叫《四寶歌》。歌中說:
眼、耳、口、腦四個寶,
比比看誰用得好。
天天月月隨時用,
用得越多越聰明。
在激發(fā)起孩子們對四件寶貝的興趣之后,霍老師幾乎每次上課都要說。在訓練的過程中,霍老師特別注意那些學習不得法、注意力不集中和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孩子。她熱情地引導他們想問題,樹立他們的信心,并幫助他們解決具體的困難。這樣的訓練,使每個學生都覺得自己最聰明。上課的時候,教室里總是充滿了比聰明的氣氛。說具體一點,就是同學們都在運用這四件寶貝專心聽,認真看,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爭先恐后地表現(xiàn)自己,都希望老師表揚自己“最聰明”。同學們都懷著這樣的心態(tài)上課,那課堂紀律、教學效果自然就好多了。因此,點評說,學生在語文學習實踐中的聽、說、讀、寫四種活動可以視為信息的輸入、儲存和輸出不斷循環(huán)反饋的過程。耳、眼、口、腦等感官是信息加工的必經(jīng)通道,思維是大腦的功能,是語文能力發(fā)展的核心。霍老師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緊緊把握住耳、眼、口、腦“四寶”的訓練,恰恰契合了語文能力發(fā)展的內(nèi)在發(fā)展的規(guī)律,其功必現(xiàn)!
本書也沒有使小學生變?yōu)樯裢拿胤?,但卻絕對能讓小學生們找到品學兼優(yōu)的途徑和方法。 您可以不信我的話,但卻不可不信霍懋征老師的教誨。霍老師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字在“金石”,而義喻育人。鋼鐵雖硬,只要百煉,便可“化為繞指柔”;兒童再“頑”,只要下到了功夫,也有“金不換”的時候,所以我從不放棄一個學生。我們的學生雖然是個孩子,但他們也有人格,也有尊嚴,老師和家長是不可以用有辱人的話來對待孩子的。宰予因為白天睡覺就被孔子罵為不可雕的“朽木”,這本身就是不對的??鬃邮侵v究“有教無類”和“循循善誘”的,但是只因為“宰予晝寢”,就說他是“朽木不可雕”,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不可取的一條。孩子上課睡覺,為什么?是困了,還是病了?還是因為老師講課沒有趣味?老師應該提醒他、關(guān)心他才對。隨便用有辱人格的話來嘲笑,只能對孩子造成傷害。老師對學生首先要有愛心,要一視同仁地愛每一個學生。老師對孩子還要有信心,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好孩子,都想學好,都能學好。存心學壞的孩子是沒有的。教育孩子有如春雨潤物,急風暴雨只能水過地皮濕,不但滋養(yǎng)不了“根”,而且還容易傷損“苗”。古人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又說:“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边@應該是教師和家長教育孩子的座右銘。有了這種至誠的愛,有了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我們的教育就會成功。有了這種愛心和毅力,腦癱兒可以上大學,可以被邀出國留學;有了這種愛心和毅力,裝有假肢的殘疾人可以飯跟頭、疊羅漢,可以成為雜技明星。這些雖然是個別的,但卻證明了愛的力量和鍥而不舍的價值。殘疾兒童尚可成才,我們怎么能輕言這個孩子“笨死了”,那個孩子“不可救藥”呢?我們怎么可以隨便說這個學生“朽木不可雕”、那個學生“不是讀書的餓料”呢?飯不熟是因為火候不到,樹不直是因為管理不善。不是孩子學不好,而是我們的功夫沒有做到家啊。因此,差生轉(zhuǎn)化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能否找到教育的切入口是成功實現(xiàn)轉(zhuǎn)化的關(guān)鍵。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名著《學記》有“教也者,長其善而救其失者也”的說法,這是許多教育家在教育實踐中積累的經(jīng)驗概括,也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德育原則。
霍老師是一位全心全意執(zhí)教的老師,是一位潛心改革的教育家,是一位“無愛則無教”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是學生家長的朋友和同志,也是年輕教師的師傅和導師?,F(xiàn)在霍老師人老了,但她愛孩子愛教育的心不老,她為教育孩子而創(chuàng)造的理論和經(jīng)驗永遠不老。為了今天和明天的孩子,請您多讀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本書吧,它會讓你大有裨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