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能環(huán),一節(jié)更比六節(jié)強”、“玩具車用過,遙控器還能接著用”,憑借這些曾在央視黃金時段反復出現的廣告語,南孚電池成功把自己送進了大眾消費者的視野,并迅速搶占了消費心智,打響了知名度,一躍讓電池與南孚畫上了等號。 根據品牌方最新披露的數據,目前南孚電池占國內堿性電池總消費的85%,已經連續(xù)20多年位居行業(yè)第一名。 圖源南孚官微 最近一段時間,南孚電池也依舊緊跟營銷熱點。除了簽約乒乓球奧運冠軍馬龍作為品牌代言人,在巴黎奧運會期間緊綁體育營銷熱點外,還和諸多熱門影視作品捆綁,比如聯動《玫瑰的故事》、《白夜破曉》等劇集,在微博發(fā)起周邊抽獎和劇情互動討論,加強年輕群體的曝光率。另外還和晨光文具、京東、TATA木門等企業(yè)開展聯名合作,圍繞電池消費場景,多維度加強品牌曝光。 但相比于曾經央視廣告的“出圈”行為,如今南孚電池的營銷動作,只能稱得上中規(guī)中矩。另外最關鍵的是,消費市場已經發(fā)生巨變——一方面,依靠C端的堿性電池消費需求正在迅速萎縮,另一方面,電池行業(yè)風口向B端市場轉移、低價新產品涌現不斷蠶食南孚原有市場份額,在“會講故事”的南孚電池面前,尋求增長突破口是必須要面臨的經營難題。 恰逢其時,高開低走 1988年,位于福建省南平的一家小電池廠引入港資,南孚電池有限公司就此成立。 當時國內的干電池消費以碳性電池為主,但碳性電池容量小,使用時間短,南孚憑借自身的合資優(yōu)勢,率先從日本引進了全套堿性電池生產線,不僅解決了碳性電池的產品缺陷,同時相比進口堿性電池又具備了低價競爭力,隨著尋呼機的全國普及,迅速讓南孚電池打開了國內市場。 圖源南孚官微 隨后,南孚電池加大了在央視的廣告投放力度,并推出了“聚能環(huán)”產品,通過“一節(jié)更比六節(jié)強”的廣告語,讓消費者形象化地了解了堿性電池的優(yōu)勢特點,也讓“聚能環(huán)”成為了一種符號象征,不僅體現了南孚電池的品牌質量,也迅速提升了品牌國民認知度。加之處在中國家用電子消費產品快速增長的黃金時期,電池需求量激增,加速奠定了南孚電池這一民族品牌的行業(yè)龍頭地位。 但成也外資,敗也外資。受到資本股權變動影響,成立以來,南孚電池的控股股權變更多達十余次,經歷了合資、外資、回歸本土的多輪變動。 1999年,摩根士丹利聯合荷蘭國家投資銀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等成立「中國電池公司」收購南孚電池,隨后外資成為控股股東。2003年,外資股東將南孚電池的股權轉讓給美國吉列集團,三年后,寶潔收購吉列,南孚電池的控股股東再次變更。 在吉列和寶潔治下的南孚電池,過得并不如意。吉列集團旗下擁有著自己的電池品牌「金霸王」,在進入中國市場后,金霸王的市場占有率不及南孚電池的10%。寶潔收購吉列后,利用南孚電池的渠道優(yōu)勢,為金霸王繼續(xù)開拓內陸市場,但同時并未實質向南孚電池提供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導致南孚電池的新品開發(fā)和市場銷路擴展均受到限制。 直至2014年底,鼎暉投資出資并貸款5.8億美元,從寶潔手中收購回了南孚電池78.77%的股權,完成了南孚電池控股股權的本土回歸。隨后,鼎暉投資將南孚電池60%的股權,通過定增方式投入新三板上市公司亞錦科技,使南孚電池完成了“借殼”上市新三板。 2021年9月,“自營百貨第一股”的安德利發(fā)布公告,宣布以不低于24億元收購亞錦科技36%的股權,一年后,安德利又通過子公司安孚能源收購了亞錦科技15%的股權,完成了對亞錦科技的控股,隨后安德利宣布更名為安孚科技,完成了由百貨零售向電池行業(yè)的轉變,也成為了南孚電池的最新“話事人”。 《節(jié)點財經》認為,南孚電池所經歷的數次主導權變更,雖然沒有影響其堿性電池行業(yè)的龍頭地位,但也錯過了重要的轉型時機。作為日常消費品和剛需產品,堿性電池雖然短時間內不會被取代,但想要重拾黃金年代的增長速率,道阻且長。 優(yōu)秀的“現金?!焙铜h(huán)伺的對手 做為具備強即時需求的消費品,南孚電池對全國渠道的全覆蓋和不斷升級,構筑了品牌獨有的護城河。 根據財報披露的數據,截至2023年末,南孚電池在國內擁有超300萬個終端銷售網點和2000個分銷商,線下合作客戶包括沃爾瑪、華潤萬家等大型商超以及便利店等,能夠充分滿足即時消費需求。另外,南孚電池也與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簽署合作,通過自營及分銷的形式拓寬銷路。研報顯示,2023年末,南孚電池線上銷售市場份額達38%,超過競爭對手松下2倍之多。 《節(jié)點財經》認為,對比同類堿性電池上市公司,南孚電池更像一個傳統(tǒng)的消費品牌,通過各種銷售渠道,直接把產品售賣給消費者,因此也具備高營收、高利潤、低應收賬款、強現金流等特點。而其他堿性電池上市公司,主營則以貼牌代加工業(yè)務為主,因此利潤以及銷售費用率方面都較低。 比如浙江恒威和野馬電池這兩家以貼牌出口為主營業(yè)務的消費電池公司,2024年上半年浙江恒威和野馬電池的毛利率分別為26.57%和21.7%,而南孚電池的毛利率為49.24%。另外,據財報數據,2023年南孚電池的總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43.2億元和8.4億元,2019年至2023年,南孚電池的凈利率始終保持在20%左右,成為妥妥的“現金?!?。 雖然通過對渠道的強掌控和優(yōu)秀的營收表現,讓南孚依舊穩(wěn)坐行業(yè)第一的位置,但究竟還有多少想象空間,才是投資者最為擔憂的問題。整體來看,國內堿性消費電池的市場盤子并未變大多少,由于堿性電池使用壽命長、電量大等特點,自2014年后,年產量增速就持續(xù)縮減,截至2023年,我國堿性消費電池的市場規(guī)模也才剛剛突破60億元。 簡單來說,南孚電池想要更進一步的難度很大,更何況還要面臨新老對手們的激烈競爭。 在國內市場,南孚電池不僅面臨著超霸、超威、雙鹿、華泰等老對手的競爭。近些年,以小米、倍量、京東京造為代表的年輕電池消費品牌,不斷受到消費市場的歡迎,加之海外品牌的不斷涌入,南孚電池早已不再是消費者的最優(yōu)選擇。 以凸顯性價比的小米為例,對比2節(jié)南孚5號電池6.9元的售價,10節(jié)小米5號彩虹電池售價只要12.5元,價格優(yōu)勢明顯。另外,憑借亮眼的配色以及不含汞、鎘,可以隨垃圾一起丟掉的產品設計宣傳,讓彩虹電池成為小米年銷售量超過1億節(jié)的“爆品”?;ヂ摼W公司下場所帶來的市場沖擊,是傳統(tǒng)電池品牌始料未及的。 圖源南孚官網 為了應對挑戰(zhàn),南孚也并未停止自己的產品創(chuàng)新腳步,在傳統(tǒng)消費電池領域,比如“聚能環(huán)”系列,目前已經更新至第四代,同樣做到了可隨垃圾處理的環(huán)保級別,還推出了包括豐藍1號燃氣灶電池、小型紐扣電池等。除此之外,針對移動數碼消費場景,還推出了充電器、數據線、移動電源等拓展配件產品,但由于此類產品市場競爭更大、消費者品牌選擇更多,南孚并未有什么亮眼的表現。 在一次分享活動中,南孚集團CEO劉榮海也坦言:“南孚嘗試做過充電寶、起夜燈、排插等很多產品,還跟風做過小型鋰電池,結果都不太好。在布局小型鋰電池的時候,我們還專門建了工廠,開了好多條生產線,后來證明是個錯誤,過于自信,好高騖遠。”① 探索品牌增長的第二曲線 《節(jié)點財經》認為,在傳統(tǒng)堿性消費電池賽道,南孚還需在多品牌營銷、多產品場景設計上多花些心思,如果想加入“百億品牌俱樂部”,尋找和培育企業(yè)增長的第二曲線,則是未來發(fā)展的重中之重。 在所披露的財報中,南孚電池目前也在積極通過OEM(初始設備生產代加工)+自有品牌的形式,通過電商渠道,出口到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在中東、南美和東歐地區(qū),也與當地經銷商展開了分銷合作。 隨著海外市場的擴張,產能問題成為了南孚電池必須要面臨的第一難題。由于原有產能趨近飽和,海外市場電池產品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為了解決這一現象,財報中提及,2024年南孚電池決定新建10億只電池產能的生產線,并將于2025年第一季度投入使用,以緩解自身的產品供應壓力。 此外最關鍵的是,除了金霸王、松下、勁量、瓦爾塔等知名老牌競爭對手外,供應鏈、業(yè)務法律合規(guī)、多元市場需求、品牌建設以及海外國家尤為關心的電池回收等環(huán)保問題,都還需要南孚電池提供更多的資金、人力、技術等成本,花更大力氣去不斷摸索。 在財報中,還可以發(fā)現一項有意思的業(yè)務——代理銷售。 除了傳統(tǒng)消費電池制造,南孚還擁有包括紅牛飲料、鞋油等代理銷售業(yè)務,這項業(yè)務在2023年貢獻了4.67億元的營收,雖然規(guī)模還很小,但憑借南孚電池多年所積累的線下經銷商渠道資源,通過渠道復用的形式,大幅度節(jié)省了經銷商的渠道開發(fā)成本和物流成本,而產品銷售的多元化,也能進一步提升南孚的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新興的消費領域,比如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物聯網設備等方面,在堿性消費電池逐漸觸頂的情況下,這些新興領域,或許能為南孚電池帶來新的增長點和破局思路。 “三十多年來,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和成本為南孚尋求新機會,做了幾次大規(guī)模的嘗試。總結經驗教訓,我覺得南孚基因是有的,但不是所有事情都適合你,選擇并不多。再者說,競爭對手也不會給你很多機會,必須一直嘗試,不斷尋找出路?!眲s海在分享活動中這樣總結自己的發(fā)言。② 雖然競爭優(yōu)勢仍在,但留給南孚的時間已漸不充裕,尋找新出路的緊迫性,也在強迫這位堿性電池的龍頭企業(yè),必須做出改變。 ①②內容援引自 青藤TencentX 《硅谷日記|南孚電池劉榮海:企業(yè)低價內卷是因為行業(yè)沒有新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