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名稱:銅建鼓座 所屬時代:戰(zhàn)國早期 出土地: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 現館藏處:湖北省博物館(此刻正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踏入湖北省博的曾侯乙展廳,那滿室的青銅重器,瞬間就能將人“震住”。它們工藝繁雜,巧奪天工,其中銅建鼓座更是吸睛。面對這件寶貝,我滿心好奇,想數清上頭到底盤繞著多少條龍,結果這一看,20分鐘就過去了,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足見其魅力非凡。
??當下,它正現身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鳳凰故國——青銅時代曾楚藝術展”,展覽會一直持續(xù)到12月中旬,要是你近期到國博,可千萬別錯過這場與它邂逅的機會。 ??這件銅建鼓座堪稱青銅冶煉技藝的集大成之作,制作時融合了分鑄、鑄接、焊接等多種工藝,匠心獨運。其上,八對大龍威風凜凜,數十條小龍相互纏繞、穿梭,龍身還精心鑲嵌著綠松石,精致華美至極,在已知的先秦建鼓座里,它當屬最精美、最亮眼的那一件。 ??知識拓展 何為建鼓?
??它可是中國古老鼓種里的“元老”,歷史超3000年,從古時起就?,F身宮廷。因形制有別,它還有足鼓、晉鼓、楹鼓等別稱。
??明清兩朝,建鼓依舊活躍于宮廷,在明代中和韶樂、清皇朝祭司樂里,都擔任開場領奏的重要角色。建鼓得名于貫穿鼓身的柱子,鼓身呈長圓形,中部略粗、兩端稍細,個頭不小,雙面蒙皮,擊鼓時聲響洪大,余音能傳至很遠。
??以往,早期建鼓多見于戰(zhàn)國、漢代的青銅紋飾與石刻畫像中,而曾侯乙墓出土的這個鼓座,連帶鼓腔、貫柱等,是現世最早的建鼓實物,盡管出土時鼓皮已腐朽不見,但其余部件仍留存至今,貫柱高365厘米,鼓身長106厘米,面徑達74厘米,默默訴說著往昔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