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史鐵生于北京逝世。 距今為止,他已經(jīng)辭世14年了。 他留下的《我與地壇》,每讀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上學(xué)時讀,我們?yōu)槭疯F生的命運而惋惜,為他年紀輕輕就被永遠禁錮在輪椅上而哀嘆; 到了中年,經(jīng)歷了很多場生離死別,才明白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原來還藏著另一層深義。 史鐵生在書中寫道: 生命的意義就在于你能創(chuàng)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就在于你能夠鎮(zhèn)靜而又激動地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 他用一生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不在于最終的結(jié)果,而在你經(jīng)歷的每一件事、體驗的每一秒。 這個過程,才是你這一生不可多得的風(fēng)景。 1 經(jīng)歷無常,才懂人生 《花田半畝》中說:“生來就是品嘗苦味,生來便是看盡無常變幻。” 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后,我們對人生無常就會有更多的感觸。 我們永遠無法得知,下一秒我們將面對什么。 有可能跌落低谷,也有可能遭逢重大變故。 倘若我們不能接受這些無常,便只能一直痛苦。 《我與地壇》中寫道,史鐵生上學(xué)的時候,是學(xué)校里的頂尖學(xué)生。 他體育特別好,尤其擅長80米跨欄,還在此項上得過冠軍。 他從小的夢想,就是當(dāng)一名運動員。 結(jié)果,命運跟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在一次下鄉(xiāng)活動中,他突遇暴雨和冰雹,因為找不到躲雨的地方,他淋了一路。 回到家中,他就高燒不退,繼而腰疼加重。 一年后,他下肢徹底癱瘓,從80米跨欄冠軍,變成了一個只能坐在輪椅上的廢人。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史鐵生萬念俱灰,一度想要赴死。 萬般絕望之際,史鐵生想到了寫作,用筆桿代替自己的雙腿。 他在筆下思考自己的人生,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生命。 漸漸的,他明白了人要經(jīng)歷什么無可避免,但人活著一天,就不能白活。 于是,他坦然接受了命運給他的東西,頑強地活了下來。 作家愛爾西·麥可密克說: “當(dāng)我們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實時,我們能省下精力,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加豐富的生活?!?/span> 對于生命中發(fā)生的那些無常之事,我們無力改變,也無法預(yù)料。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允許一切發(fā)生,然后坦然對待。 當(dāng)我們以一顆淡然的心,去擁抱變化時就會發(fā)現(xiàn): 那些面對變故時產(chǎn)生的失落、痛苦、絕望情緒,早已在我們接受的時候,變得蕩然無存。 2 經(jīng)歷離別,才懂珍惜 莫泊桑說過一句很扎心的話: “生活中的大部分事物都是熟視無睹的,唯有在失去后,我們才能體會到它的可貴之處?!?/span> 哪怕是日日陪伴在我們身邊的親人,我們也未必會多么珍惜。 可一旦他們真的離去,我們就會立刻感覺到一種徹骨的思念。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用了很大的篇幅來懷念母親。 他說,自己雙腿癱瘓后,脾氣變得暴怒無常。 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他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他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 這個時候,母親都會躲出去,悄悄地抹眼淚。 但史鐵生沒有注意到這些,他沉浸在自己的不幸里,忽視了身邊的一切。 他不知道,在他心情煩悶去地壇散心時,母親總會因為擔(dān)心,滿園子地去找他; 他不知道,在他為雙腿癱瘓而怨憤時,母親已經(jīng)得了很嚴重的病,整宿整宿疼得睡不著覺; 他不知道,自己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母親為他流過多少眼淚。 直到后來,母親突然病逝,史鐵生才知道他對母親做了多少錯事。 他在《我與地壇》中寫道: “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span> 只可惜,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等我們意識到的時候,一切都已經(jīng)晚了。 所以啊,現(xiàn)在仍有機會彌補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身邊的親人。 雖然我們無法阻擋時間的流逝,無法阻止親人的離去。 但至少我們可以盡己所能,與親人過好當(dāng)下的每一天。 對親近的人保持最大的耐心和尊重,對至愛的人給予溫暖和陪伴。只有這樣,等到真的要分離時,我們才不會因錯過什么而遺憾。 3 經(jīng)歷生死,才懂活著 史鐵生一生都在跟死亡打交道。 他在《我與地壇》中講了自己的經(jīng)歷。 正值21歲大好年華時,他由于脊柱裂并發(fā)癥導(dǎo)致雙腿癱瘓。 30歲時,他又被查出患有腎病。 47歲時,他又被確診為尿毒癥,只能靠著每周3次,每次四個半小時的透析維持生命。 這樣的透析持續(xù)了整整12年,到后來,他的動脈、靜脈點隆起成了蚯蚓狀…… 熟悉他的護士都說:“你的名字真沒取錯,你的命比鐵都硬?!?/span> 他的主治大夫雖看慣了生老病死,但在史鐵生面前還是不禁感嘆道:“史鐵生之后,談生是奢侈,談死是矯情?!?/span> 史鐵生雖然幾十年的時間都在死亡的邊緣行走,可他卻走得從容之至。 甚至,他還常常感恩于自己的命運。 因為身體殘缺,他才有機會坐下來沉思寫作;因為幾次與死亡擦肩,他才透徹的感覺到生之可貴。 他說:“死是一件無須著急去做的事,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 因為死亡必然會來臨,所以活著的每一天,他都要好好去活,世界以痛吻他,他卻要報之以歌。 記得作家王安憶,寫過她與史鐵生的一段回憶。 王安憶有次去看史鐵生,以為會聽到一些感慨人生悲慘、命運無常的言論。 結(jié)果史鐵生從頭到尾都在和她聊餃子。 王安憶不由得感慨道:“史鐵生的樂觀和率真,讓我們這些身體健全的人都自愧不如?!?/span> 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史鐵生說:把疾病交給醫(yī)生,把命運交給上帝,把快樂和勇氣留給自己。 人活一世,必然會經(jīng)歷傷痛、經(jīng)歷生死。 但如果把每個人比作一本書,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 我們雖無法改變封面前和封底后的事情,但書里的故事,我們卻可以自由書寫。 人生最重要的,恰恰也是這書寫的過程。 我相信,當(dāng)我們用生命去熱愛生活,盡興地去過每一天時,即便有一天我們都會死去,也將活得不負此生。 ▽ 在《我與地壇》的最后,史鐵生說: 但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dāng)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輝之時。 史鐵生的身體雖然被命運按在了輪椅上,但他的靈魂,在漫長的歲月里愈發(fā)昂揚。 他不怕痛苦,無懼死亡,將原本不幸的一生,活得絢爛奪目。 生活本就不易,這世間有太多苦痛,我們也無從躲避。 但人活著的意義,我想就是不被苦難裹挾,而是以通透的心態(tài),允許和接納一切發(fā)生。 唯有如此,生命里的酸甜苦辣,才會成為最美的風(fēng)景,裝點我們的整個人生。 |
|